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采桑椹


今日立夏,偶得桑椹消暑,紫里透红,酸酸甜甜,引回忆无数。


桑椹俗称桑籽,是桑树结的一种果子,也是江南农村种桑养蚕的一个副产品。据记载,从泰伯奔吴教吴地农民栽桑养蚕至今,无锡地区养蚕缫丝已有3200多年历史。早些年,“村村种桑养蚕,镇镇设有茧行”,是无锡农村随处可见的景象。上世纪20年代,无锡桑田数量达到18.24万亩,养蚕人家有14余万户,茧行达223家。小时候,所在生产队也有大约几十亩桑树,就在村西约一里多地的张塘河边上,沿河延绵数百米,很是壮观。河的对面就是西漳蚕种场,村民们习惯称其“三五馆”,所用蚕种便是来自于此。当年,每个生产队都有“蚕室”,每年清明前,从蚕种进来到成茧出去,都是在这蚕室内完成。记得所在生产队当时村民分红属于全乡比较高的,很大一部分就是来自于养蚕收入。直到80年代初,农村实行分田到户,生产队大生产模式消失,大概是受养蚕场地、技术、收益等因素影响,加上逐步兴起的乡镇企业吸纳掉大部分劳力,延续千年的养蚕业自此被淡出。桑树地被分到各农户家里,桑树被挖出作烧火柴,桑树地也成了种农副产品的自留地。



目前,桑树已经难得看到,但在儿时的记忆中却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儿时很多欢乐时光是在桑树地里度过的。冬天,大人们会对桑树进行修剪,剪下的树枝我们就可以捡回家当柴烧;桑树地西边是条大河,河边都是芦苇和茅草。一到冬天,烧茅草放野火是每个农村孩子必须要做的事情。几个小伙伴,带上一盒火柴,找到茅草比较多的地方,站在“上风头”点燃茅草,风助火势,一路噼里啪啦向着“下风头”烧去,小伙伴们俨然一群护火使者,引导着火的走势。为了不让火苗伤及其他农作物,当火苗向作物漫延时,大家通常有两个解决方法,要么马上一泡小便阻断火势,要么迅速折下几根桑树枝扑灭偏离方向的火。火到之处,一片焦黑。在桑树地东侧是一条高田埂,一米多高的田埂坡上长满茅草,可能是因为地势较高,土质干燥,常有野兔在此做窝。一旦发现兔窝,那就又是找到兴奋点了,会马上拔来茅草,堆在野兔家门口点燃,让烟随风灌进兔子家里。如果野兔在家,不一会就会从后门跑出来,早已守候在后门口的小伙伴就会一涌而上,一阵追逐,但从来没有抓到过。到了春天,桑树地里的荠菜和田埂边的马兰都是不错的纯天然无公害食品,也会去桑树地里割喂兔子和猪吃的草(别以为农村孩子就会玩,一般放学回家都有割草喂家畜的任务)。大概清明前后开始长出桑叶,期待的桑籽也就快长出来了。初长成的桑籽呈嫩绿色,象条绿色毛毛虫,渐渐会变青变粉变红,直到成熟发紫甚至全紫。“馋嘴活生”一般是从由粉变红便开始尝新鲜了,那时的味道是浓酸带淡甜又涩涩的,到枝头向阳的桑籽最先略带红紫时,能吃酸的小孩子们已经可以开始享受美味了,那时的桑籽虽然还酸,但已经有一定的甜度且脆而有嚼劲。到了部分开始变紫,便是大规模扫荡的时候了,孩子们一下子淹没在浓密的桑树林里,各自寻找着最好吃的桑籽,一旦发现有又紫又甜的,便会大声招呼伙伴们聚拢过去好好分享,也有调皮鬼发现了好品质的桑籽,自己猛吃一通,然后大声招呼大家,等小伙伴们摸找过来准备享用,调皮鬼就照着树桩飞起一脚,成熟的桑籽掉落一地,引起一阵打闹嘻戏,一会又各自寻找目标去了。



桑籽解馋也解渴,桑籽成熟期已经是夏天,劳作的大人们渴了或者饿了,除了可以到河边捧几口河水喝,还可以摘点桑籽吃,解渴又填饥,哪怕是其他村上人,甚至是外面不熟悉的人路过采了吃,也不会有人去阻止。夏天桑叶最茂盛的时候,也是到了可以躲猫猫的时候了,有人藏,有人找,生产队桑树地里的草除得很干净的,桑树桩大多距地面四五十公分处斜向上分叉长枝,在桑树地躲猫猫必须双脚离地踩在这分叉处,否则负责找的同伴趴地上扫一眼就能发现脚而找到躲着的人。躲猫猫时的调皮鬼是这么做的,当躲的人藏好后,调皮鬼高喊:来找啦!结果是悄悄地带着另外几个同伴溜回家了,而躲着的同伴一直在因为没被找到而偷偷高兴,直到天黑被父母一把耳朵拎回去了。



秋冬的桑树叶落枝楛,大人们也不会让这时的桑树地闲置,会在桑树地的空隙种上些瓜果蔬菜。年复一年,人们辛勤耕耘着那块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桑树地,那块桑树地也无私地给予人们快乐和丰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草药:桑树看到桑树上结着的桑椹果就回忆...
春蚕
小时候的桑椹
桑椹,桑叶,桑树
张明进丨桑树情深
京果小辑|桑椹——小家碧玉别样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