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植物工厂:万事俱备,只欠爆发

近两三年,市场对植物工厂项目的投资热度日益增长,最高单体项目投入已经达到10亿元级别,不少媒体报道“植物工厂行业即将爆发”。

五大核心技术之四项核心装备基本成熟

中国农科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杨其长指出,我国已掌握了植物工厂的五大核心技术,即“LED节能光源创制、光温耦合节能环境控制、营养液栽培、蔬菜品质调控以及智能化管控”。其中在LED人工光源技术这一“核心中的核心”技术上,还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而植物工厂的四项核心装备“立体多层无土栽培技术装备、人工光照明技术装备、智能环境控制技术装备、植物生产空间自动化管控技术装备”,目前在我国也已经达到可投入标准化和商业化应用的阶段。

铁汉生态控股子公司钟丽娜认为,目前植物工厂的核心技术难点并非光源、营养液等单项技术,而是光、温、营养、空间等多种环境因素组合的一体化装置,如何根据不同的市场需要进行个性化创设;在基础技术研发已经日渐成熟的情况下,对产品设计的技术化细节的不断优化,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国家层面高度重视

2013年国家“十二五”863计划项目“智能化植物工厂生产技术研究”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立项启动,表明了国家层面对植物工厂研发与产业化前景的认可,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参与项目的共有20多个科研单位和企业,160多位专家,项目总经费达4611万元。

2016年6月3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设施植物环境工程团队”自主研发的“智能LED植物工厂”成果亮相国家“十二五”科技创新成就展,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关注,这对植物工厂产业化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

2016年6月17日,中国照明学会农业照明专业委员会成立,成为以LED植物工厂照明为主导的植物工厂推进的全国性组织平台。

资本集聚势头形成

第一类资本为农业行业内巨头,如中粮集团在北京市房山区建设的中粮智慧农场,总规划占地17200亩地,计划投资360亿元,目前占地面积1178亩,固定资产投资3.8亿元。其核心区为智慧农业温室,展示多种领先农业技术,是集高科技农业展示应用、现代农业科普教育、高品质生态田园休闲为一体都市农业示范中心。

第二类资本为技术设备巨头,如光电龙头企业三安集团斥资70亿设立中科三安公司,就是依托自身在LED光源技术设备上的领先优势,跨界转型植物工厂蔬菜种植。类似的还有飞利浦、三菱、东芝等公司,也是基于在灯具设备方面的技术优势,进行植物工厂的跨界投资。这类投资项目多为室内立体水培农业,设施规模较大,功能为技术示范及蔬菜批量生产。

第三类为技术产业化资本投资,如北京农众实业有限公司投建的位于北京市平谷区马坊镇的植物工厂,就是基于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的科研团队支持。广州绿垠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基于华南农业大学相关科研团队支持建设的规模化蔬菜种植基地,其产品主要供应高端超市及作为供港蔬菜。

第四类为创业资本投资,如卒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将智能硬件技术与农业种植技术结合起来,主要提供模块化的蔬菜工厂成套设备和全套技术解决方案,还通过搭建APP优鲜共享平台,为社区合伙人提供统一的蔬菜营销、销售、推广渠道。

市场空间巨大

近年来中国消费形态正在从大众产品到高端商品转变,开始寻求更为均衡的生活方式——健康、家庭和体验。而植物工厂由于对植物生长过程的高度控制,可以使得蔬菜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原生自然环境的影响,相较露地蔬菜更少污染、更少农药,更为安全健康。而这与消费升级的方向是一致的。

我国对叶菜类的消费市场规模巨大,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蔬菜产量从2008年的5.92亿吨增长至2015年的7.69亿吨,且与需求量基本相当。按照平均批发价4.14元/kg计算,这是一个万亿级别的市场!

1995-2015年中国蔬菜产量统计图

面对这一高昂的投入产出,以及不断高速增长的市场需求,植物工厂应运而生,植物工厂减少了蔬菜在生产、流通各个环节中的不可控因素,从而降低了成本。有了植物工厂,老百姓从此再也不用看天吃菜、在自家就可以享受到安全、新鲜、绿色无公害的高品质蔬菜。

既然技术设备成熟、国家重视、资本集聚,市场需求也有较大发展空间,为何植物工厂行业仍未爆发呢?

(1)种植成本过高一直被认为是植物工厂行业难以在短期内爆发的重要原因,

(2)多样化种类需求和单一供给的矛盾据统计,我国居民最常食用的蔬菜包括以下28类,其中,叶菜类蔬菜包括菠菜、大白菜、甘蓝、小油菜、生菜、芹菜、大葱和韭菜;花菜类蔬菜包括花椰菜和青花菜;根菜类蔬菜包括白萝卜和胡萝卜;茎菜类蔬菜包括洋葱、大蒜、生姜、莲藕、马铃薯和莴笋;果菜类蔬菜包括冬瓜、黄瓜、南瓜、西葫芦、茄子、甜椒、番茄和豇豆;食用菌类包括平菇和香菇。目前适合植物工厂的水培法种植的只包括叶菜类(特别是生菜)、食用菌类和个别果菜类,甚至目前部分植物工厂只适合生产少部分生食叶菜,只能满足消费者的部分需求,很难通过高端定制、包揽消费者蔬菜消费的方式形成品牌忠诚。

(3)分散需求和集中供给的矛盾。植物工厂生产蔬菜多为新鲜生食叶菜类,产品新鲜度是决定其价值和用户体验的核心指标,而面对相对分散的用户分布,集中化生产的植物工厂要负责将蔬菜配送至用户家中,技术难度和成本压力都会成倍提高,而要求专注于蔬菜生产的植物工厂,还要兼长蔬菜物流配送,使得运营难度成倍加大。

(4)常规化需求和高端化供给的矛盾。根据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对我国蔬菜市场2016年的价格统计,我国蔬菜平均批发价格为4.14元/kg,而生产成本因地区不同、生产方式不同和蔬菜品类的不同而具有较大差异。

植物工厂出现的初衷,是为了降低蔬菜的种植成本的,而由于日本、荷兰等国蔬菜种植成本本来就很高,植物工厂生产的蔬菜成本仅比露地蔬菜成本高50%左右(日本露地生菜价格约为人民币20~39元/kg),加之其安全性相对高于露地蔬菜,所以是具有竞争力的。虽然如此,近几年不少高调进军植物工厂的技术巨头,最后却暗淡退场,如东芝在日本国内建造的最大规模的完全人工光型植物工厂“无尘室农场”,就在今年年初宣布关闭,植物工厂的经营风险可见一斑。

植物工厂的消费场景探索

集中供应的大规模植物工厂  

随着LED灯具技术的进步,如今的植物工厂中光源产生的成本已经减少到十年前的一成,将植物工厂从实验室走向民用大大推进了一步,但即使成本大幅降低,对目前大部分全人工光源的植物工厂而言,电费成本仍占到90%之多,可见这方面的技术改进空间还有很大。

分散至家庭的阳台生态模式

为了解决蔬菜运输影响新鲜度和一次性投入成本过高的问题,部分企业选择了设计“阳台生态”型产品的商业模式。这种模式将种植设备设置在消费者家中,既可在阳台采用自然光照射,也可在室内进行人工灯光补光,种出的蔬菜,消费者可以现采现吃,最大程度保证了蔬菜的新鲜和对安全性的信任。

公共空间的植物工厂

部分业内企业为了解决消费者技术专业度不足的问题,选择餐饮场所、中央厨房等作为自己的目标受众,这样增加了客单量,减少了培训成本。

植物工厂行业,在技术设备、战略时机、市场需求和资本投入方面都已经蓄势待发,那么谁将成为引爆整个行业的开路先锋?如果我让我们拭目以待。

(来源:今日头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在工厂里发展农业
技术成熟,资本积聚,植物工厂行业即将迎来爆发?
植物工厂带来的商机
不可思议的蔬菜工厂
LED为何在植物工厂这么牛,这就是真相!
植物工厂颠覆了传统农业种植方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