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宁教授:卒中患者诊疗中常见问题及对策



 

卒中后抑郁的患病率较高

 

脑血管疾病发生后临床上除脑卒中的各种躯体症状外,临床上表现抑郁心境的情感障碍性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危害和高漏诊率的特点。卒中后抑郁(PSD)表现为一系列抑郁症状(以情绪低落,兴趣缺失为主要特征的情感障碍综合征)和相应躯体症状的综合征。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约1/3的卒中患者出现卒中后抑郁(正常人群5%~13%)。

 

2012年发表于CNS Neurosci Ther杂志的一项国内PRIOD研究,该研究调查分析了卒中后1年的PSD发病率,设置了4个随访点,卒中后14天,3个月,6个月和1年的PSD发病率。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1卒中后1年PSD累积发病率达到41.79%。

 

2017年AHA/ASA发布指南指出卒中后1个月PSD的发生率为28%,1到6个月发生率为31%,卒中后6个月到1年发生率为33%,卒中1年后发病率为25%。由此可见卒中后抑郁具有动态变化的自然病程,随时间推移,既有新发病例也有恢复病例出现。

 

多项指南提出:应重视卒中后抑郁的筛查

 

2017年AHA/ASA卒中后抑郁的声明强调PSD筛查,指南中指出,大约有1/3的卒中患者会在疾病后的某个时间点发展为PSD,这一频率在疾病后第一年最高,接近1/3,随后会逐渐下降。PSD的病理生理学十分复杂,并且可能是生物和心理社会因素共同导致的。同样来自加拿大卒中最佳实践管理指南表示,所有的卒中患者都应该进行以抑郁症筛查,卒中后抑郁的管理是最需要优先考虑的十大问题之一。

 

卒中后抑郁筛查包括CES-D、HDRS、PHQ-9评分对检测PSD最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其中,PHQ-9量表对PSD患者进行系统性筛查较为实用,测敏感度高,既可以作为筛查也可以评估抑郁严重程度,而且节省医生时间,更适合在临床实践中常规使用。PHQ-9评分根据患者过去两周的情况,填写以下描述的状况。评分规则是若完全不会=0分,好几天=1分,一半以上天数=2分,几乎每天=3分,总分是将9个条目分值进行相加,总分值范围0~27分。


图:PHQ-9量化指标

 

目前,关于PSD尚无公认的诊断标准,通常推荐采用DSM中提供的抑郁诊断标准。DSM中抑郁诊断标准中涉及的抑郁躯体症状,如疲劳,食欲下降和睡眠障碍,虽然与卒中后常见症状重叠,但证据显示采用DSM作为抑郁的诊断标准不会导致诊断过度或不足。

 

卒中后抑郁预防

 

目前已有许多研究对PSD的预测因素进行了评估,但由于研究的纳入排除标准和统计方法有区别,以及多因素分析的样本量不足,因此普适性较为有限。目前,最一致的PSD预测因素是身体残疾,卒中严重程度,抑郁史和认知障碍,尚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以更好的理解PSD的预测因素。

 

PSD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几项研究表明,PSD会对生活质量造成负面影响,研究应当进一步阐明PSD对生活质量的独立影响,并确定如何改善患有PSD或有PSD风险患者的生活质量。

 

PSD患者的药物治疗——12项研究,1121例患者显示,抗抑郁药对于PSD的治疗可能有效。

 

心理社会干预——7项研究,775例患者表明,短暂的心理社会干预对治疗PSD可能有用,由于缺乏安慰剂对照试验,目前尚不能通过这些研究确定抗抑郁药在心理社会干预是否必须或有益的辅助。

 

卒中患者联络人——15项研究,743例患者研究中,并没有显示卒中患者联络人对患者益处,然而这些研究也包括了未被诊断为PSD的患者,需要进一步研究确定卒中患者联络工作者对已确诊的PSD患者的影响。

 

信息提供——7项研究,720例患者提示,主动为患者提供信息对抑郁症状得分有较小的益处,然而这种改善的临床意义尚不明确。

 

自我管理——很少有研究针对自我管理策略对PSD的效果而展开,尚需进一步的研究来确定这些策略是否有益。

 

图:卒中后抑郁临床实践的参考流程

 

卒中后焦虑的干预和治疗

 

卒中后焦虑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症状,患者脑卒中后会留下一些肢体及语言障碍,同时,患者社会角色的转变,家庭负担的加重,很容易引起焦虑和抑郁症状。卒中后焦虑患者可能出现更长时间,更加严重的抑郁症状,卒中后焦虑合并抑郁患者有更高程度的日常生活能力缺损,认知障碍和更少的社会支持。因此,卒中后焦虑患者的心理康复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研究人员在搜索了关于卒中后焦虑的4223文献记录报道中,纳入了满足DSMIII、DSMIII-TR、DSMIV、DSMIV-TR标准,出血或缺血性卒中患者,排除了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3项RCT研究。

 

三项研究结果显示,帕罗西丁,丁螺环酮均为治疗卒中后焦虑的有效药物,帕罗西丁联合心理治疗并无较大额外获益,帕罗西丁组较大比例患者出现恶心,头晕等不良反应,放松疗法治疗卒中后焦虑可能有效。但上述研究均未将安慰剂组作为对照组,治疗的真实有效性尚不明确。研究使用HAM-A作为随访评价工具,但该量表主要评分点在于焦虑的恐惧及自主神经系统症状,而非情绪相关症状,可能影响对卒中患者焦虑症状评价的准确性。由于研究数量较少,研究重复率低,样本量较小,上述研究仅可提供极低的证据等级。

 

卒中后焦虑药物及放松治疗对于生活质量,社会活动,照料者负担的影响尚不明确。未来需进一步开展以安慰剂组为对照组的随机对照研究,并需要探究卒中后焦虑治疗对于患者生活质量,照料者负担的影响。目前关于卒中后焦虑的临床治疗尚无充足研究证据。

 

卒中后患者的睡眠问题

 

睡眠障碍是卒中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包括日间嗜睡、失眠、异态睡眠、发作性睡病、昼夜节律紊乱、睡眠相关运动障碍及睡眠呼吸障碍。卒中后睡眠障碍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神经生物学因素及社会心理学因素。

 

卒中人群中失眠是否会增加不良预后风险?


有研究显示,失眠会导致交感神经活性增加,HPA轴过度活跃,睡眠和觉醒期基础代谢率增加,非快速眼动期快波活动增加,睡眠不足导致炎症通路激活信号NF-KB生成增加,炎症反应增多。在动物实验中,睡眠障碍会通过减少轴突芽生,突触素表达,减慢神经修复速度。

 

卒中人群中失眠是否增加自杀,焦虑发生风险,降低生活质量?


在基于38000例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卒中人群自杀发生率为7.2%。多项研究表明,20%卒中患者卒中5年后仍存在生活质量下降,失眠增加自杀观念发生风险,会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特别是精力,注意力方面。在一项横断面调查发现95%广泛性焦虑老年患者有失眠主诉。

 

PRIOD研究发现,各种类型的失眠症状在卒中慢性期发生率较高,入睡困难,睡眠不深、早醒和失眠的发生率分别为30%、23%、25%和47%。合并抑郁症、女性患者是卒中并发失眠的高危人群,需要临床实践中予以重视,并采取相应德尔治疗措施。缺血性卒中患者5年后焦虑的患病率为9.15,在调整混杂因素后,慢性期卒中后焦虑的发生与失眠,失眠伴日间功能障碍,早醒有关。卒中1年内持续性失眠患者比例为30%,复发性失眠比例为135,短暂性失眠比例为38%。

 

卒中后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病率高

 

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PSCI)是在卒中后6个月内出现达到认知障碍诊断标准的 一系列综合征,包括多发性梗死,关键部位梗死,皮质下缺血性梗死和脑出血等卒中事件引起的认知障碍。另外一部分患者是脑退行性病变如阿尔茨海默症在卒中后6个月内进展引起认知障碍。

 

在流行病学研究中,发表于lancet一项研究,纳入73项卒中后痴呆研究,共7511例患者,年龄在59岁~80岁,研究结果发现,卒中前痴呆患病率为10%,首次卒中后痴呆患病率为10%,卒中复发后痴呆为33.3%。

 

另一项以社区人群为基础的中国横断面研究,纳入599例卒中患者,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等评分量表对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评估。研究结果显示,有80.9%的患者发生了卒中后的认知障碍,其中有48.91%的患者卒中认知障碍非痴呆,32%的患者卒中后痴呆。

 

卒中后痴呆危害和治疗

 

卒中后痴呆是指卒中后发生的所有痴呆类型,包括血管性痴呆、阿尔茨海默病或其他变性性痴呆以及混合型痴呆。长期随访研究显示,PSD可对至少半数卒中存活者产生影响,可增高卒中病死率和残疾率。

 

2013年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卒中后痴呆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为39%,而卒中后认知障碍非痴呆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75%,1.5年的病死率为8%,而卒中后痴呆患者1.5年的病死率则高达50%。

 


多项荟萃分析显示,多发性卒中、卒中相关危险因素以及卒中并发症均与PSD存在显著相关性,积极的进行卒中康复和二级预防是预防PSD发病的重要措施。抗栓治疗、控制各种危险因素、饮食营养管理以及功能锻炼等生活方式的改善也能直接或间接预防PSD的发生。


文章整理自医学V直播张宁老师课程,禁止私自转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Neurology:中风后防痴呆?先从抑郁干预开始!
贺建华:识别卒中后抑郁焦虑五大手段
常见神经疾病伴发精神障碍的诊治
关注躯体疾病伴发的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
中国卒中后认知障碍防治研究专家共识
老年医学:焦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