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道坤:新脾胃论


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是地地道道的尖端科学,而脾胃学说则是其中之瑰宝,光彩夺目。其起始于《内经》,创立于东垣,又经历代医家的不断发展、完善,脾胃学说在中医界已形成一个著名的学术流派。新中国成立60 多年来,我国科技工作者广泛地开展了对脾胃学说的理论研究、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丰富了脾胃学说的学术内容。脾胃学说经过实践检验,已被证明不仅是阐明机体生理活动与病理机制的中心环节,而且也是临床治疗学的理论依据;不仅在消化系统疾病防治方面有重要指导意义,而且在临床各科疾病防治中也得到广泛的应用。

面对21 世纪生命科学的到来,为了满足广大患者希望直接得到高水平医师诊疗的需求,中医药工作者面临严峻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脾胃病的中医和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越来越受到医学界和广大患者的关注;而另一方面随着疾病谱的变化,中医书籍多未论及,如免疫性疾病(艾滋病等)、遗传疾病、内分泌疾病等。而许多临床专家在中医脾胃病临床研究中所取得的一系列成果又缺乏系统整理,致使广大临床医师查阅及学习颇感不便,所以系统总结脾胃学术,荟萃临床专家的诊治精华,集中展现脾胃病中医诊疗的最先进水平,已成为迫在眉睫之事。

基于以上原因,我们在完成医、教、研任务的同时,齐心协力,秉烛伏案,数易其稿,共同编写了这本《新脾胃论》。

▲ 国医大师周信有序

《脾胃论》系统阐述了脾胃学说理论及其临床运用,是金元大家李杲的名著,功在千古。但是,斗转星移,时过境迁,后学又在李氏的基础上,颇多新知,加之疾病谱的变化,科技的发展,急需再度总结,再度深化,故《 新脾胃论》 应运而生。《新脾胃论》新在:着重论述了李杲以后历代医家对脾胃学说的新见解;积极吸取现代科技和中西医最新研究成果,一切从临床诊疗实际出发,推出60 余个方证,其中经方仍保留原著之分量,公开近20 个经验秘方,收集现代临床最新常用中成药160 多个,强调以提高临床疗效为第一要务,力求反映当代脾胃病中医临床诊治最高水平;在体例上采用辨病与方证论治相结合,在下篇以西医病名为纲,以增加中西医之间的亲和力和广大患者的认知度。

每个疾病内容包括辨病、鉴别诊断、方证论治、其他治疗、临床心得、疗效评定标准、典型病例等部分,力求与临床医师的临证思维和实际操作相吻合,因而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

▲ “食管癌” 样页

其中辨病部分为现代科技内容,重点介绍本病临床特点和目前最新的诊断标准,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方证论治部分是本书的核心内容。西医治疗重点选择特效疗法,使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切实反映当代中医临床的实际情况,既突出中医特色又使中西医治疗的长处得到充分的发挥。医案是医生临床诊治患者的如实记录,也是医生学术思想乃至医德医风的体现。章太炎先生曾说:“ 中医之成绩医案最著。” 医案最能体现医生医学思想和辨证论治艺术技巧的水平。中医重视个案及医生的创新,体现中医从不确定性的思路审视疾病,据此方证论治。

本书的编写,不求全而求新、求深、求实用。其中包括了中西医新观点、新理论和临床、实验与影像研究的新成果,反映了多学科的交叉、沟通与渗透,以期充实中医脾胃学说的研究思路、方法和手段。

▲ 整理病例处方

本书内容翔实、深入。纳百家之言、取各家之长,内容广度与深度兼顾,理论和实践结合,集古今为一体;融科学性和实用性为一体。着重于临床运用,强调临床疗效是本书的最大特点。虽然以西医的病名为主干,但思路清晰,理法方药,丝丝入扣,治疗每个病证行之有效的单验方、针灸、外治、按摩、气功等亦有所介绍,旨在强调中医综合疗法之优势。除常见病外,对某些少见病和目前治疗较困难的疾病也予介绍,使人每每受益匪浅。

总之,本书融古通今,承先启后,不仅着眼于广度,充分反映脾胃学说的完整性,而且在深度上也努力反映脾胃学说的丰富内容。既保持了中医的特色和优势,又反映了脾胃学说的现代研究进展,融系统性、实用性、时代性为一体,实为一本不可多得的脾胃学专著。

本书经过数十年的共同努力,数易其稿,几经删修,终于得以出版。这次修订重点放在应用本书的经验治愈的疾病,为了不占过多篇幅,所以多以照片形式,附以简要文字说明。毕竟出版时间相隔已久,临床上又有很多新的经验,所以这次重点增加了许多共识意见,供同道参考。

▲ 姚文仓先生对新脾胃论的评价

我们衷心希望她能成为广大师生和临床医师以及从事中医专科专病临床工作者的良师益友。

王道坤,慢性萎缩胃炎的治疗和预防

本文摘编自《新脾胃论》(第2 版. 王道坤主编.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1)一书“前言”,有删减,标题为编者所加。

ISBN 978-7-03-056411-5

责任编辑:刘 亚 曹丽英

《脾胃论》系统阐述了脾胃学说理论及其临床运用,是金元大家李杲的名著,功在千古。但是,斗转星移,时过境迁,后学又在李氏的基础上,颇多新彩,加之疾病谱的变化,科技的发展,急需再度总结,再度深化,故《新脾胃论》应运而生。《新脾胃论》新在:着重论述了李杲以后历代医家对脾胃学说的新见解;积极吸取现代科技和中西医最新研究成果,强调以提高临床疗效为第一要务;一切从临床诊疗实际出发,力求反映当代脾胃系疾病中医临床诊治最高水平。本书分上、中、下3 篇,计15 章。上篇论述脾胃学说的形成、发展及其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中篇论述“方证论治”的意义、内容及方法;下篇论述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本书以西医病名为纲,以辨病、鉴别诊断、方证论治、临床心得等为目,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和特色。本书主要读者是中医院校的师生和中西医临床医师以及从事中医专科专病的临床工作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东垣脾胃学说与临床
学医四十年(4)
中医教案2
百年中医学术发展回眸
《伏病论》| 打造【伏病学派】之“黄埔军校”的第一学术利器终于面世啦!
岳美中医学思想及临证经验研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