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那辆“永久牌”自行车

改革开放40年· “我(家)的岁月故事”征文作品

作品编号:012



  周日整理仓库时,压在废品下面的一辆“永久牌”自行车,像似埋藏千年的古董一样惊现眼前,勾起了我无数遐想。


  上世纪80年代末,刚到乡政府上班不久的我到乡电力站采访,采访结束后,电力站长——未来的叔岳父从办公桌的抽屉里拿出一张盖有大红印章的字条,递给我说:素印哪,这是我们站里最近购买电风扇时奖励的一张自行车购物券,就送给你吧,你的那辆车子也该换啦。


  是的,上班一年多来,我骑着家里唯一一辆已经骑了10多年的自行车,就是这辆只有车铃不太响,其他处处有响声的破旧自行车,每天驮着我从家里到相距十多里的乡政府之间来回奔忙,又驮着我往返在乡村小道上完成了一次又一次新闻采访任务。期间,车子不知坏了多少次,常常推着车子跑了几里路程,才找到修理摊点,有时,等车子修好了再赶路,不是上班迟到,就是采访误点;天气晴好也就罢了,如果遇上风雨雪天,就像打水仗似的,弄得浑身泥巴,十分狼狈;最让人头疼的是“掉链子”,下车后,急匆匆地从路边折下一截小树枝,挑了小半天才将车链挑上,弄得一手车油,上车后骑了不到半里路,车链又掉了,如此反复几次,累得满头大汗,灰头土脸。所以,现在人们往往将关键时刻办事不周形容为“掉链子”,可想而知是何等的令人尴尬。



  我高兴地接过自行车购物券,上面清楚写着几个钢笔字:“永久牌自行车一辆”,并加盖了乡“供销社”的印章。“永久牌”自行车可是名牌产品,当时没有特殊关系,一般人是无法买到的。我掩饰不住内心激动,连声致谢,如获至宝,喜出望外地带着这份特别的“回报”礼物,连忙跑到“供销社”一打听,车子需要180多元,比没有购物券的便宜60元。尽管很便宜了,但我的兴奋心情很快又蒙上了一层阴影:一个月工资不过才七八十元,手头仅有百十块钱,如果买车,立马成为“穷光蛋”,如果不买,又舍不得抛弃购物券。正在两难之时,家人向我伸出了援手,全力支持,东拼西凑,给我换上了崭新的名牌自行车。


  一贯要好的我骑着崭新的“永久牌”自行车,常常引来路人注视的目光,感到格外精神。每天下班到家,帮助家人忙完家务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擦车子,用洗得干净的毛巾,反反复复将车子上上下下、哪怕连一根根钢丝都擦得铮亮;有时遇到下雨天气,仍然拾起家里的那辆旧车子上下班,根本舍不得骑它,生怕淋上雨水生锈。这辆名牌自行车成了我的宝贝疙瘩,悉心呵护。


  由于长期精心维护,直到90年代未期,这辆自行车还保存一新;此时,“摩托化”时代已经悄然袭来,为了与时俱进,我又购买了摩托车,上下班的交通工具自然被取代了,这辆自行车也被我恋恋不舍地搁置了起来;但出于对老“永久”的眷念,时常还将它取出来骑骑,助助兴、过过瘾;有时,还抽出时间来将它擦洗一新,再小心翼翼地放回车库。直到前几年购置了轿车,老“永久”才彻底退役,被尘封进入了仓库,任凭收废品人员喊破了嗓子,我一直没舍得将这辆老“永久”处理。


  回望这辆从“票券证卡时代”过来的老“永久”,不仅令人感慨:在那生产力水平极度低下、物质财富十分奇缺的“计划经济”年代,何止自行车需要“计划”,人们日常生活中,吃饭需粮票,买肉需肉票,买布需布票,点灯需要油票,糖果需要糖票......几乎所有的生产生活用品都受到各种“票证”的约束。


  “票证时代”早已过去,市场经济全面活跃。改革开放40年来,从锅碗瓢盆到柴米油盐,从票券证卡到互联互通,市场在改变、生活在改变、思想在改变,社会在改变,面貌也在全面改变。人们的衣食住行,以全新的形式提升品质,现代生活,以创新的模式全新呈现;小康生活已经全面实现,美丽中国正在快步走近! 




作者 / 董素印(江苏省射阳县政务办)

总监制 / 晓洁

执行主编 / 张燕

副主编 / 跃升

责编 / 张燕

制作 / 兰宇 跃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回忆七十年代一辆“凤凰牌”自行车160元,相当于现在多少钱?
自行车的发展历史
夜话丨苏童:自行车之歌
自行车上的青春岁月,你是否还记得?
有一种智慧叫冷静
80年代一辆永久牌自行车值多少钱?算了下工资,我买不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