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死后150年内,不准中国出版我的作品,尤其是《百年孤独》!”30多年前,马尔克斯在钱钟书面前撂下...

“我死后150年内,不准中国出版我的作品,尤其是《百年孤独》!”30多年前,马尔克斯在钱钟书面前撂下这句狠话,随后,迅速结束了中国之旅。陪同的钱钟书先生很是尴尬,哑口无言。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

原来马尔克斯受邀访问中国,钱钟书先生陪同接待,两人在王府井大街上闲逛的时候,看到了货架上的《百年孤独》,销量很好那种!

马尔克斯脸色一拉,“我没有向你们授权出版呀!原来你们都是盗版书贩子啊 ”马尔克斯愤然说出了开头的那句话!

马尔克斯这么傲娇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1927年,马尔克斯出生于哥伦比亚的一个小镇,童年时期,外祖父和外祖母经常给他讲战争和各种妖魔鬼怪的故事,9岁时随家人迁居苏克雷,长大后从事了记者的工作,这些人生经历让他的脑海中充满了各种故事,于是他开始动笔把它写出来,终于在1967年出版了《百年孤独》,没想到的是这本书在198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后,世界各地的影视制作公司都找他购买《百年孤独》的版权,进行影视改编。但马尔克斯却说:“不卖。有资格有能力拍《百年孤独》的导演,全世界只有一个人——黑泽明。

可惜的是,黑泽明在1998年9月离开了人世。同年,法国人愿出30万美元买《百年孤独》的拍摄版权,马尔克斯说要100万,法国人答应了,马尔克斯又提价到300万!法国人气愤地说:“你就是个贪婪的骗子!”

马尔克斯却一点都不生气,反而对外界说:“他们如果真答应给300万,我还会继续抬价!”

后来,马尔克斯透露了拒绝的原因,主要是他觉得文学和影视,是有界限的。既然影视无法百分百地还原文学,那还是不拍为妙 。

他可以在诺奖典礼上公开讽刺欧洲人的野蛮和虚伪,可以当着文学大师钱钟书的面发脾气,更可以肆无忌惮地戏耍法国人。因为,他对中国乃至世界文学进步起到的作用,是近50年来无人能及的!

《百年孤独》是什么书?为什么如此火爆畅销?

“许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的时候,奥雷良诺·布恩迪亚上校一定会想起父亲带他去看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这段《百年孤独》的经典开头,让所有第一次读懂的人都有一种时空穿梭的失重感和迷离感,视其为打开回忆中魔幻世界的钥匙。而这把钥匙,曾帮助一批国内作家打开走上世界文学舞台的大门!

对《百年孤独》的阅读,一部分人是这样的:“翻了几页,看不下去了,人物关系迷乱,情节复杂,果断放弃。”还有一部分人是这样的:“读了三遍还在读,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百年孤独》这本书影响了国内外很多名作家,它“创造了一个独特的天地,即围绕着马孔多的世界”,“汇聚了不可思议的奇迹和最纯粹的现实生活”, 其影响力不可估量。

首先是王蒙、陈忠实等老一辈作家。

王蒙回忆说:“一直以来,苏联的艾赫玛托夫、捷克的米兰昆德拉、奥地利的卡夫卡都是在中国红得透紫的作家。但是,达到马尔克斯这样程度的,只有他一人!”

陈忠实对马尔克斯的致敬,就是在《白鹿原》的开头直接模仿《百年孤独》!如:“白嘉轩后来引以豪壮的是一生里娶过七房女人”。

其次,贾平凹、莫言、王安忆受到的影响最大。

贾平凹的成名作《废都》,具有和《百年孤独》如出一辙的魔幻现实主义色彩。

莫言只是读了这部书的开头,就拍案而起,惊道:“原来小说可以这么写。”从那以后,他就进入创作佳境。毫不夸张地说,莫言的《蛙》能获得诺奖,至少有马尔克斯一半的功劳!

上世纪70年代末才走上文坛的王安忆更是深受影响, 她创作的《小鲍庄》、《伤心太平洋》等作品,无不充满马尔克斯式的孤独和痛苦。

再次是新生代作家,如苏童、余华等人。

余华说:“《百年孤独》我读了三遍,这是一本天才之作。对马尔克斯,除了崇拜,别的都没有!”而余华的《活着》,也几乎全部继承了马尔克斯那种集体痛苦中生命对“无意识活着”的坚持!

苏童对《百年孤独》有非常真实、崇拜的感觉,他的作品经常呈现出某个小镇的镜头,像极了马尔克斯笔下的马孔多小镇,包括马尔克斯观察世界的技巧和思考。

按王蒙的话说:“中国一半的著名作家,都直接或间接受到马尔克斯的影响。”

路遥、陈忠实、贾平凹、莫言.......这批扎根乡土的作家率先开始了冲刺!《白鹿原》、《废都》、《蛙》、《活着》、《妻妾成群》.....这些作品也无不烙上马尔克斯的痕迹,短短10几年里,这些作品在国内外屡次斩获大奖!

看过《百年孤独》的人都知道,马尔克斯文笔让人惊叹,他对人生的感悟和见解,震撼人心。

比如:

1、生命中曾经有过的所有灿烂,原来终究,都需要用寂寞来偿还。

2、别错过机会,人生比你想象中的要短。

3、生命中曾经有过的所有喧嚣,都将用寂寞来偿还。

4、死人是不会出现的,只不过我们自己受不了良心上的负担。

5、一个幸福晚年的秘诀不是别的,而是与孤寂签订一个体面的协定。

6、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不是你遭遇了什么,而是你记住了哪些事,又是如何铭记的。

7、生未百年,死不孤独。

8、人不是该死的时候死的,而是能死的时候死的

9、谎言说得越来越真诚,最后连她自己也从中得到了安慰。

像这种发人深思的句子在《百年孤独》中比比皆是,这也是这本书被读者认可的根本原因。

当年,马尔克斯中国之行放出狠话以后,100多家出版社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分别向马尔克斯请求授权,马尔克斯都不理睬。

幸运的是,终于在多年后,马尔克斯被一位中国编辑写的一段话打动,同意中国出版他的作品,这句话是这样写的:“正如当年您在巴黎隔街深情喊着'大师!'向您的偶像海明威致敬一样,我们正隔着太平洋竭尽全力高喊着'大师'向您致敬。我们相信,如果您听到了,您一定会像海明威一样挥一挥手,大声喊道:你好,朋友!”

这段话,让马尔克斯重新正视中国的出版社,然后就将《百年孤独》和《霍乱时期的爱情》的中文版授权给了中国出版社,我们才可以名正言顺的阅读这本诺贝尔文学奖巨著。

如今,《百年孤独》有众多的读者群体,自该书出版以来,已出售超过五千万册,并已翻译成46种语言,在美国、法国、英国等地都有售。

有人说:马尔克斯著写的《百年孤独》,是20世纪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小说,没有之一。

还有人说:如果20世纪只能留一本书,那么一定是《百年孤独》。

请问,你认为《百年孤独》伟大吗?如果你还没读过,请一定不要错过!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下方“链接”直接获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998年,法国人准备拿30万美元买《百年孤独》的影视版权,作者马尔克斯疯狂加价,为何这样傲慢?
《百年孤独》影响中国当代文学走向的一部小说,它到底有什么魅力
你知道莫言和陈忠实模仿《百年孤独》,但知道马尔克斯模仿的谁吗
马尔克斯在中国(全文)
我死后150年,不授权中国出版我的作品,尤其是《百年孤独》和《霍乱时期的爱情》
《百年孤独》神一般的开头,到底好在哪里,为什么作家都喜欢模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