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养老机构传染病控制系列-3 机构如何应对传染病




养老机构内传染病防控应采取预防为主的方针,针对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采取综合管理的办法来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提高机构管理水平。


一、预防为主


1、对老人的预防措施


严把入院体检关,排除患有传染性疾病的老年人入院,保护机构内老人的健康安全。    

(1)对象:包括新入机构的老人、外出住院就医后回机构的老人、长期请假后回机构的老人。

(2)内容:

   1)辅助检查项目:需要二级以上医院出具的体检报告,其中辅助检查中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肝功能、乙肝二对半,胸片(或胸部CT),一个也不能少,还可视具体情况增加艾滋病、梅毒等检查项目。

   2)全身皮肤检查:重点部位不放过,包括指缝、手腕、腋下、肘部、腹部、,腹股沟、阴囊等部位。

(3)目的:排除呼吸道传染病(肺结核、流感等)、消化道传染病病(霍乱、伤寒、痢疾等)、血液体液传播传染病(乙肝、梅毒、艾滋病等)、直接间接接触性传染病(疥疮等)。

(4)注意事项:老人回机构前,机构应尽可能先拿到体检报告作出判断,尽量避免老人带病回机构。老人回机构后,有条件的机构应做好隔离观察工作,包括独立隔离房间的使用、活动空间及衣物生活用品的消毒等。


2、对职工的预防措施


养老机构内职工长期和老年人接触,护理人员和膳食工作人会员还长期和食品接触,自身不患传染性疾病很重要。

(1)对象:全体职工,重点是护理人员和膳食工作人员。

(2)内容:

   1)持健康证上岗:职工上岗前必须到卫生及食药监部门认可的医疗机构进行身体健康专项检查,并取得健康证明。

   2)复检换证:每年1次,做到全覆盖,重点是膳食工作人员、护理人员。

   3)患传染病职工或疑似患传染病职工必须隔离治疗,至无传染性后方能上岗。

   4)个人健康习惯养成:便前饭后洗手、操作前后洗手、不随地吐痰、正确佩戴口罩、帽子、手套等。

(3)注意事项:健康证对于护理人员和膳食工作人员是必须的,但仅供参考,不要过分相信,因为个别体检机构并不是非常认真负责。

另外,健康状态是动态的,因此平时的管理和健康复检很重要。


3、养老机构的预防措施


机构应建立、健全传染病防控、院内感染防控的制度、流程、预案,并定期检验其可行性和适用性。

(1)做好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传染病防治基本知识、院内感染防控基础知识、七步洗手法、个人卫生习惯的养成、防护用具的正确佩戴和使用等内容。

(2)爱国卫生:做好环境卫生工作,灭蟑螂、灭苍蝇、灭蚊虫、灭老鼠、控制流浪犬、流浪猫等措施。

(3)公共场所管理:做好房间通风、老人居室、活动场所、卫生间、洗衣房、食堂的消毒制度的落实。

(4)医疗废物管理:严格执行医疗废物管理规定,做好医废的分类、储存、运输。

(5)污水管理:重点是医疗污水按要求进行无害化处理。

(6)主动为高危人群注射疫苗。

(7)制定传染病应急预案并定期演练,提高应对处置能力。

(8)定期监督检查相关防控工作的落实情况。

4、其他人员


对探望者、义工等采取告知、宣教、限制措施。

(1)告知:

   1)对患有传染病的人员禁止进入机构内,探视人员尽量避免随意进出其他房间。

   2)严把带入食品的质量关。

(2)宣教:宣传传染病防控基本知识和要求。

(3)洗手:入院前后洗手(七步洗手法),必要时佩戴口罩、帽子、手套等防护工具。

(4)独立会客空间。


5、传染病高发时期预防措施


(1)宣教:向全体职工、老人、家属及其他人员宣传传染病防控基本知识和要求。

(2)告知:对患有传染病的人员禁止进入机构内,探视人员尽量避免随意进出其他房间。严重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间发热人员禁止入内,消化道传染病流行期间禁止外带食物等。

(3)加强预防措施:限制入院探视时间、次数。限制住院人员外出。入院前后洗手(七步洗手法),必要时佩戴口罩、帽子、手套等防护工具。

(4)做好筛检:严重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间对入院人员一律监测体温,发热人员禁止入内。机构内人员也要做好体温监测等工作。

(5)设置独立会客空间。

(6)疑似患病及时送医。


二、机构内发生传染病后怎么做


机构内发生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时应及时启动传染病应急预案,预防和控制并举,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报告、早治疗,及时控制住传染病的传播。


1、控制传染源


及早发现传染病患者和病原携带者是预防控制传染病最有效的方式。

(1)严格执行健康检查制度:入院体检、症状监测、

(2)一旦确定传染源应及时向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以便采取高效的措施控制传染源。

(3)对患者、疑似患者和密切接触者根据传染病的性质、传播途径的不同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并积极治疗患者。


a、严密隔离


适用于传染性强,死亡率高及一切传播途径不明的传染病。如霍乱、SARS等。其隔离措施为:
  1)患者应住单间病室,通向走廊的门窗须关闭。室内物品力求简单并耐消毒。禁止患者出病室,禁止探视患者。
  2)接触患者时,必须穿隔离衣、鞋,戴口罩、帽子,必要时戴手套。
  3)室内空气及地面用消毒液喷洒或紫外线照射消毒,1-2次/天。
  4)患者的排泄物、分泌物须经严格消毒处理后方可排放。

5)室内物品未经消毒或隔离包装不得移出病室。污染物品应装双层污物袋,标记、消毒后送出销毁或洗消处理

6)患者出院或死亡后,病室及一切用具均须严格执行终末消毒1-3次。


b、呼吸道隔离


  适用于通过空气中的气溶胶短距离传播的传染性疾病,如流感、流脑、麻疹等。其隔离措施为:
  1)同种患者可住一室。通向走廊的门窗关闭,防止病原体随空气向外传播。

2)接触患者时戴口罩,并保持口罩干燥,必要时穿隔离衣。

3)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用紫外线照射或过氧乙酸喷雾消毒,1-2次/天。
  4)所用食具、痰杯等应隔离。食具每餐消毒,痰杯每天消毒。呼吸道分泌物应予消毒后废弃。

5)患者有必要离开病室时,必须戴口罩。
 
  c、消化道隔离


  适用于由患者的粪便直接或间接污染了食物或水源而传播的疾病,如伤寒、细菌性痢疾、甲型肝炎、戊型肝炎等。其隔离措施为:
  1)不同病种患者最好分室居住,患者之间禁止交换物品、食品。
  2)接触不同病种的患者时,应更换隔离衣,消毒双手。
  3)病室应有防蝇设备,保持无蝇、无蟑螂。
  4)患者的食具、便器各自专用,严格消毒。剩下的食物或排泄物均应消毒处理后再排放指导患者饭前便后洗手。

5)物体表面消毒1-2次/天。


  d、接触隔离


  适用于经体表或伤口直接或间接接触而感染的疾病,如破伤风、气性坏疽等。其隔离措施为:
  1)患者应住单间病室,不接触他人。同种病原体感染可同住一室。

2)接触患者时,须穿隔离衣,必要时戴手套。如手有破损者,不宜护理此种患者。
  3)凡患者接触过的一切物品,如被单、衣物、换药器械等均应先行灭菌处理,然后再行清洁、消毒、灭菌。
  4)被患者伤口分泌物污染的污染物应装袋、标记、送出销毁或洗消处理,污染的敷料应焚烧。


e、昆虫隔离


  适用于由昆虫传播的疾病如乙型脑炎、疟疾等。
  病室应有蚊帐及其他防蚊设施。斑疹伤寒患者入院时,应经灭虱处理后,才能住进同病种病室。


  f、血液、体液隔离


  适用于预防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染性血液或体液传播的感染性疾病,如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等。隔离措施为:
  1)同种病原体感染者可同室隔离。
  2.)为防止血溅,应戴口罩及护目镜。
  3)若血液或体液可能污染衣服时,需要穿隔离衣。
  4)接触血液或体液时应戴手套。
  5)注意洗手,若手被血液、体液污染或可能被污染,应立即用消毒液洗手,接触另一个患者前也应洗手。
  6)被血液或体液污染的物品,应装入标记污染袋,送出销毁或消毒处理。
  7)血液污染的室内表面物品,立即用5.25%氯酸钠溶液消毒。


g、保护性隔离


  保护性隔离亦称反向隔离。适用于抵抗力低或极易感染的患者,如严重烧伤患者、白血病及脏器移植患者等,隔离措施为:
  1)患者住单间病室或隔离单元内。
  2)接触患者前,戴口罩、帽子,穿隔离衣。
  3)病室内空气、地面、家具等均应严格消毒。
  4)患呼吸道疾病或咽部带病原菌者,避免接触患者。禁止探视患者。




2、切断传播途径


针对各种传染病的不同传播途径,对传播媒介进行阻断,采用消毒、扑杀等措施。

(1)消化道传染病:采取管理饮食、粪便、保护水源、维持环境卫生、餐具消毒、个人卫生等措施。

(2)呼吸道传染病:保持公共场所的空气流通,空气消毒、个人卫生等措施。

(3)虫媒传染病:采取防虫、杀虫、驱虫的爱国卫生运动。

(4)接触类传染病:常采用消毒的方法处理。

(5)血液、体液传染病:采用消毒、防护器具使用。


3、保护易感人群


(1)卫生习惯:勤洗手、勤换衣、勤晒被、戴口罩等。

(2)合理营养、均衡饮食。

(3)锻炼身体

(4)隔离保护

(5)预防接种


附件:传染病工作预案(仅供参考)

为了进一步加强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切实有效防止传染病的流行,特制定本预案。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全面落实“早发现、早隔离、早报告、早治疗”的要求,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将防治工作纳入法制化、科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确保机构内老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保证机构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

二、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重点预防群体性的传染病,如流感、红眼病、食物中毒等,结合季节做好宣传。抓好食堂食品验收关。

2、依法管理:严格执行国家、地方有关法律法规,对传染病的预防、疫情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

3、快速反应:按照四早要求,保证发现、隔离、报告、治疗等环节紧密衔接,一旦出现疫情,快速反应,及时准确处置。

三、组织管理

1、建立以院长为首的应急领导小组,发生疫情时紧急启动,由领导小组直接领导、指挥、组织、传染病防控工作的具体进行。

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院长

副组长:业务副院长、后勤副院长

组员:各职能科室主管

2、日常管理:

(1)内设医疗机构/护理部:在疾控中心指导下,具体负责传染病防治的专业性工作及技术指导。责任人:xxx

(2)后勤部:传染病预防控制的物资供应。责任人:xxx

(3)办公室:人员调度、沟通协调。责任人xxx

(4)护理区:负责应对老人中出现的应急状况。责任人:xxx

(5)业务部:负责与发病老人家属沟通。责任人:xxx

(6)膳食部:负责留样食品的管理。责任人:xxx

四、传染病报告、消毒隔离制度

1、急骤增多的5人以上同时出现相同病情时,诊治医生应及时向医务负责人或院长报告。

2、发现10人以上疑似食品安全事件应立即停止供餐,院长第一时间向主管部门报告,然后报市场监督管理局、疾控中心,把危害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

3、院长在接到以下紧急疫情时,应在2小时内向疾控中心报告:

①短期内就诊多例同一病症的不明原因的急性疫病时。

②某种疑似传染病人数突然增多,有发生爆发流行的可能。

4、传染病人或疑似传染病人应及早隔离或转院治疗,在做好全程、彻底治疗后才能许可返回原住所住养。

5、及时做好疫点处理,对患者活动过的场所,在疾控中心的指导下由医护部门按相关消毒制度负责进行彻底消毒。

6、配合疾控中心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和取证工作,采取相应措施防止传播。

7、加强对传染病密切接触者的医学观察和必要的预防措施,以便及早发现续发病例,控制疫情蔓延。

8、凡发现传染病有流行、蔓延趋势对应及早做出分析报告、认真做好预防工作,控制疾病流行。

五、传染病处置流程

护理区有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发现人第一时间报其上级领导。职工发生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部门长第一时间报上级领导。

医护部门在接到上述报告后按传染病工作流程图操作。




转发是最大的鼓励!谢谢您的支持!

文章看完了,说点什么,点个赞再走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传染病常规隔离措施及标志
隔离技术规范试题 2021
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六)
各种传染病隔离标识有哪些..
护理考点-隔离的种类
舅舅家被“隔离”的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