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诗人遗迹追踪(二)——辛弃疾
中国诗人遗迹追踪(二)——辛弃疾  

辛弃疾(公元1140—1207年),字幼安,自号稼轩。山东济南历城人。南宋时,辛弃疾的家乡沦为金的统治区。

早年起义,抗金归宋

1161年,22岁的辛弃疾,率领2000余人起义抗金,并投奔耿京领导的山东最大的一支义军队伍,成为“掌书籍”(类似于机要秘书,或参谋)。

然而听从辛弃疾劝告,同时投归耿京的义端和尚,被敌人收买,盗走耿京的节度使大印逃脱。人是辛弃疾带来的,印也是从他这里偷走的,耿京欲杀辛弃疾,辛弃疾则告:给我三天,若不手擒义端,甘愿就死。果然辛弃疾逮住了义端,提人头报耿京。

在辛弃疾的力劝下,耿京据顶归附南宋,受朝廷节制。然而在辛弃疾见到赵构,返回的路上,传来一个不幸的消息:耿京的副帅张安国被金人收买,杀害耿京,投降金国。辛弃疾只带50人的亲兵卫队,纵马植入5万人防守的金军大营,活擒张安国,并招集数千名不愿做叛徒的将士,慷然南渡。从此,辛弃疾开始了长达二十年的仕宦生涯,并显露出了出色的政治才干。可惜南宋皇帝只求苟安一方,辛弃疾只能带着收复北方失地的愿望遗恨终生。

 辛弃疾重要的遗迹

1、山东济南是辛弃疾的故乡,如今在济南的大明湖畔,建有辛弃疾的纪念祠、纪念祠的匾额由郭沫若题写。

 

 

     2、辛弃疾墓坐落于江西省铅山县永平镇陈家寨村颜家垄山坡上,此墓现处于一片荒草之中,简朴苍凉,墓前仅有两根石柱,上镌刻有郭沫若题写的一幅对联:“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3、瓢泉在今天铅山县稼轩乡蒋家峒,上分公路48公里右侧瓜山下,山脚裸露出一块40多平米整块儿较平坦的花岗岩,岩上有两穴泉水,其形如瓢。当年辛弃疾赋闲带湖,访泉于铅山期思村,得周氏泉,后改名为“瓢泉”。并以此为中心,构建了一处规模巨大的庄园。
    4、辛弃疾瓢泉庄园府堂旧址与瓢泉泉孔约七八百米距离,在今铅山县稼轩乡横畈自然村,现被称为“吴氏宗祠”。《吴氏宗谱》记载了,这块地是吴家人从辛弃疾后代手中买来的。
    5、五堡洲是铅山河与紫溪河汇合处的三角洲,洲上树林掩映处的居民点距瓢泉约1公里以上的距离。据专家考证,辛弃疾曾在此洲上建了一栋建筑——秋水堂,建廊时在河里安放石磉,石柱立于石磉之上,再在石柱上架设长廊,河水潺潺地从廊下流过,很是壮观。辛弃疾有词记述:秋水堂前的清水宛如明镜,可清晰地照出须眉。
 
  评论这张
转发至微博
转发至微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你不知道的辛弃疾:不仅文采好,打仗也牛的不行!
辛弃疾开始发光发亮
他不仅是个诗人,而且还是个猛人,只带50人就战胜3万敌军
他是教科书中的诗人,没想到他曾经带着几十人杀进敌营绑了敌主帅
大宋第一“古惑仔”,写词只是爱好救国才是主业,如今家喻户晓
辛弃疾的一首西江月,醉愁笑骂,遣兴抒怀,悠闲中隐藏深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