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孔子与儒家文化

前言:在东南亚出现了一场从未出现过的“中国风”流行曲浪潮!流行曲不再只是“哥哥妹妹”的情歌,而是流动著一股浓得化不开的中华文化浪潮。在台湾、东南亚的流行曲歌词中,“孔夫子的话越来越国际化,全世界都讲中国话,我们说的话,让世界都认真听话”。“曹操”,还有“华陀”、“老子”和“孔子”,穿插出现,在台湾的S.H.E、周杰伦、吴克群,在新加坡的林俊杰等以中国文化及历史元素呈现的流行歌曲,成为乐坛天之骄子,流行榜上展现长虹,专辑销量在数百万张以上。激起中华文化的回响,也引起全球华人社会的共鸣。而有关孔子的歌曲有董文华的《孔子之歌》、黄子琦的《论语》、卜学亮的《子曰》等等。(播放《论语》、《孔子之歌》)

 

一、孔子其人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人。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 家 世 】

孔子的远祖是商代王室,周灭商之后,周成王封微子启于宋,从王室转为诸侯。由微子经微仲衍、宋公稽、丁公申,四传至泯公共。泯公长子弗父何,次子鲋祀。

泯公不传子而传弟,称为炀公,兄终弟及本是商代的制度,但当时已经盛行父子相传,鲋祀弑其叔炀公,欲其兄弗父何做国君。弗父何如果做了国君,就应当治其弟弑君之罪,在家族中又要产生新的悲剧,因此让国于其弟鲋祀,是为厉公,弗父何为卿。孔子先祖遂由诸候家转为公卿之家。

弗父何之曾孙正考父,连续辅佐宋戴公、武公、宣公,久为上卿,以谦恭著称于世,曾作鼎铭:“一命而偻(鞠躬敬听),再命而佝(弯腰鞠躬敬听),三命而俯(低头弯腰鞠躬敬听),循墙而走,亦莫余敢侮,粘(女+擅)于是,粥于是,以糊余口。”(《左传》)孔子六代祖孔父嘉继任宋大司马。按周礼制,大夫不得祖诸候,“五世亲尽,别为公候”,故其后代以孔为氏。后宋太宰华父督作乱,要弑国君宋殇公,故先杀受先君遗命佐助嗣君的孔父嘉。其后代避难奔鲁(孔氏为鲁国人自此始),卿位始失,下降为士(新兴一族,是贵族后裔中疏远的或是破落的,以及平民中因学习贵族的六艺而进身贵族阶层服务以禄养为生的人)。孔父嘉名嘉,孔父是其字,根据赐族之典,其后代以其先人之字为氏,故称孔氏。孔氏成为士族后,只能以禄养为生,不能与靠世袭封地的贵族相比。

孔子曾祖父防叔(孔父嘉曾孙)畏华氏之逼,逃往鲁国,曾任防邑宰。故称防叔,祖父伯夏的事迹无考。父亲名纥,字叔,又称叔梁纥,为一名武士,以勇力著称。叔梁纥先娶施氏,生九女,无子,有一妾生男,叫孟皮,病足。复娶颜徵在,生孔子。

 

【 生 平 】

孔子生年一般按《史记·孔子世家》所记为鲁襄公二十二年,而生月生日《史记》未记,按《谷梁传》所记“十月庚子孔子生”。现在孔子的生年和生日还有不同的说法,官方将孔子生年定为鲁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551年),公历9月28日出生。孔子“生而首上圩顶”,头顶中间低,四周高,像尼丘山之形,因此取名为丘,字仲尼。民间相传,颜征在怀孕后住在娘家,临产前急忙回家,途中临产,急切之中将孔子产在山洞中,山洞因此被称为坤灵洞,俗称夫子洞。夫子洞为孔子诞生之地,东汉时,鲁国国相史晨就派人管理,并于洞外路边栽种梓树,由于历代保护,夫子洞至今仍存

孔子生在鲁国。鲁国为周公旦之子伯禽封地,对周代文物典籍保存完好,素有“礼乐之邦”之称。鲁襄公二十九年(前544年)吴公子季札观乐于鲁,叹为观止。鲁昭公二年(前540年)晋大夫韩宣子访鲁,观书后赞叹“周礼尽在鲁矣!”鲁国文化传统与当时学术下移的形势对孔子思想的形成有很大影响。

孔子早年丧父,家境衰落。他曾说过:“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年轻时曾做过“委吏”(管理仓廪)与“乘田”(管牛羊放牧)。虽然生活贫苦,孔子十五岁即“志于学”。他善于取法他人,曾说:“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他学无常师,好学不厌,乡人也赞他“博学”。

孔子“三十而立”,并开始授徒讲学。凡带上一点“束修”的,都收为学生。如颜路、曾点、子路、伯牛、冉有、子贡、颜渊等,是较早的一批弟子。连鲁大夫孟僖子其子孟懿子和南宫敬叔来学礼,可见孔子办学已名闻遐迩。私学的创设,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进一步促进了学术文化的下移。

鲁国自宣公以后,政权操在以季氏为首的三桓手中。昭公初年,三家又瓜分了鲁君的兵符军权。孔了曾对季氏“八佾舞于庭”的僭越行为表示愤慨。昭公二十五年(前517年)鲁国内乱,孔子离鲁至齐。齐景公向孔子问政,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又说:“政在节财。”齐政权操在大夫陈氏手中,景公虽悦孔子言而不能用。

孔子在齐不得志,遂又返鲁,“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从远方来求学的,几乎遍及各诸候国。其时鲁政权操在季氏,而季氏又受制于其家臣阳货。孔子不满这种政不在君而在大夫,“陪臣执国命”的状况,不愿出仕。他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鲁定公九年(前501年)阳货被逐,孔子才见用于鲁,被任为中都宰,是年孔子五十一岁。“行之一年,四方则之”。遂由中都宰迁司空,再升为大司寇。鲁定公十年(前500年)齐鲁夹谷之会,鲁由孔子相礼。孔子认为“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早有防范,使齐君想用武力劫持鲁君之预谋未能得逞,并运用外交手段收回被齐侵占的郓、灌、龟阴之田。定公十二年(前498年)孔子为加强公室,抑制三桓,援引古制“家不藏甲,邑无百雉之城”提出“堕三都”的计划,并通过任季氏宰的子路去实施。由于孔子利用了三桓与其家臣的矛盾,季孙氏、叔孙氏同意各自毁掉了费邑与后邑。但孟孙氏被家臣公敛处父所煽动而反对堕成邑。定公围之不克。孔子计划受挫。

孔子仕鲁,齐人闻而惧,恐鲁强而并己,乃馈女乐于鲁定公与季桓子。季桓子受齐女乐,三日不听政。孔子政治抱负难以施展,遂带领颜回、子路、子贡、冉有等十余弟子离开“父母之邦”,开始了长达十四年之久的周游列国的颠沛流离生涯。是年孔子已五十五岁。先至卫国,始受卫灵公礼遇,后又受监视,恐获罪,将适于陈。过匡地,被围困五天。解围后原欲过蒲至晋,因晋内乱而未往,只得又返卫。曾见南子,此事引起多方的猜疑。卫灵公怠于政,不用孔子。孔子说:“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三年有成。”后卫国内乱,孔子离卫经曹至宋。宋司马桓魁欲杀孔子,孔子微服过宋经郑至陈,是年孔子六十岁。其后孔子往返陈蔡多次,曾“厄于陈蔡之间”。据《史记》记载:因楚昭王来聘孔子,陈、蔡大夫围孔子,致使绝粮七日。解围后孔子至楚,不久楚昭王死。卫出公欲用孔子。孔子答子路问曰,为政必以“正名”为先。返卫后,孔子虽受“养贤”之礼遇,但仍不见用。鲁哀公十一年(前484年)冉有归鲁,率军在郎战胜齐军。季康子派人以币迎孔子。孔子遂归鲁,时孔子年六十八。

孔子归鲁后,鲁人尊以“国老”,初鲁哀公与季康子常以政事相询,但终不被重用。孔子晚年致力于整理文献和继续从事教育。鲁哀公十六年(前479年)孔子卒,享年72岁。葬于鲁城北泗水之上。

二、孔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圣人之于民,亦类也。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圣于孔子也。”——《孟子·公孙丑》述有若之言

“孔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大圣人,在孔子以前,中国历史文化当已有两千五百年以上之积累,而孔子集其大成。在孔子以后,中国历史文化又复有两千五百年以上之演进,而孔子开其新统。在此五千多年,中国历史进程之指示,中国文化理想之建立,具有最深影响最大贡献者,殆无人堪与孔子相比伦。”

——钱穆《孔子传·序言》

《中国文化史》:“孔子者,中国文化之中心也;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自孔子以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自孔子之后数千年文化赖孔子而开。”——柳诒徵(dài zhēnɡ)

《中国古代史》:“孔子一身直为中国政教之源;中国历史孔子一人之历史而已。”——夏曾佑

张岱年:“在中华民族的‘共同文化’与‘共同心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了最重要,最巨大作用的是孔子。”

为何这样评价孔子?

一、孔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继往开来者

孔子对夏商周三代文化成就进行系统整理和总结:删《诗》、《书》,定《礼》、《乐》;修《春秋》,序《易传》。

《诗》搜集、整理、校勘工作。3千余篇——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一说孔子删诗。这种说法起源于汉代。《史记·孔子世家》载:“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于;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翻武雅颂之音。”《汉书·艺文志》说:“孔子纯取周诗。上采殷,下取鲁,凡三百五篇。”都认为是由孔子选定《诗经》篇目的

反驳:一,《史记》言孔子删诗,在自卫国返回鲁国之后,年近七十。此前,孔子均称《诗三百》,可见在孔子中青年时期,《诗经》已为三百篇。二,《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载,吴国公子季札在鲁国观赏周乐,乐工们先奏十五国风,再奏小雅、大雅,最后奏颂,次序和内容基本上与今本《诗经》相同,其时孔子虚龄只有八岁,可见当时《诗经》已定型。三,周代各诸侯国之间邦交往来,常常赋《诗》言志。如《左传·定公四年》载,吴攻楚,楚败几亡,楚将申包胥到秦国朝廷请求援兵,痛哭七日七夜,秦哀公深为感动,赋《诗经·无衣》,表示决心相救,恢复楚国。如果当时《诗经》没有统一的篇目,赋《诗》言志就无法进行。那么,究竟由谁来编纂《诗经》的呢?

一说王者采诗。

一说周朝太师编定。朱自清认为,《诗经》的编审权很可能在周王朝的太师之手。各国的乐工和太师们是搜集-整理《诗经》的功臣,但是要取得编纂整体的统一,就非周王朝的太师莫属。不管《诗经》由谁编订,孔子以《诗经》为教材,对于诗经的传承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孔子论诗

学而第一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

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翻译:子贡说:“贫穷却不巴结奉承,富贵却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可以了;但还不如安贫乐道,富贵而谦逊有礼的人。”子贡说:“诗经上说:‘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要像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先开料,再糙锉、细刻,然后磨光,那就是这样的意思吗?”孔子说:“子贡啊,现在可以和你谈论《诗经》了,告诉你那些过去的事,你能自由发挥推知未来的事。”

 

为政第二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思想纯正)孔子看来,诗经里表现的情感都是纯真而且适度的,是在道德所允许的范围之内的。汉代的《诗大序》发展了这种道德批评:“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乎诗,先王是以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

八佾第三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翻译:子夏问道:“‘美妙的笑靥真美好呀,美目顾盼真多情呀!洁白的底子上花卉更绚丽’!说的是什么呢?”孔子说:“这就像绘画一样,不是先有白底子,后来才用勾画吗?”子夏又说:“那么,是不是礼乐的产生在仁义之后呢?”孔子说:“给我启发的是你啊!现在是可以和你讨论诗了。”

 

泰伯第八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译:诗篇使我振奋,礼使我能够在社会上站得住,音乐使我的所学得以完成。

子路第十三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季氏第十六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

阳货第十七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孔子认为修身应从学习《诗经》开始,即“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极力主张学《诗》。“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曰: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大意是,孔子在庭院看见小步快走的儿子孔鲤,说:“你学诗了吗?”孔鲤说:“还没有。”孔子说:不学习诗,不会说话。孔鲤赶紧回去学诗。

孔子说“诗”的作用有四:①激发道德情感。②观察风俗盛衰。③增进相互情谊。④批评政治得失。归结起来,是教人懂得如何“事父”与“事君”;还可以获得一些自然知识:“鸟兽草木之名”。

《诗经》的经世致用价值。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大意是,孔子说:学生们为什么不学诗?学诗可以激发灵感,可以观察民情,可以互相切磋,可以怨刺上政。

学习《诗经》的方法。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孔子说:“把《诗》三百篇背诵得很熟,但让他处理政务,却不会办事;让他出使四方(社交活动),却不能独立地赋诗应对;死记硬背得很多,不会灵活运用,又有什么用呢?”

《诗经》成了贵族教育中普遍使用的文化教材,学习《诗经》成了贵族人士必需的文化素养。这种教育一方面具有美化语言的作用,特别在外交场合,常常需要摘引《诗经》中的诗句,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这叫“赋《诗》言志”,其具体情况在《左传》中多有记载。《论语》记孔子的话说:“不学《诗》,无以言。”“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可以看出学习《诗经》对于上层人士以及准备进入上层社会的人士,具有何等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诗经》的教育也具有政治、道德意义。《礼记·经解》引用孔子的话说,经过“诗教”,可以导致人“温柔敦厚”。《论语》记载孔子的话,也说学了《诗》可以“远之事君,迩之事父”,即学到事奉君主和长辈的道理。“《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意思就是,《诗经》中的作品,全部(或至少在总体上)是符合于当时社会公认道德原则的。否则不可能用以“教化”。

《书》——《尚书》是中国最早的史书,被儒家列为经典之一。上溯尧舜,下讫春秋秦穆公,内含官方命令、文告、讲演辞、谈话记录和事迹追述等,是一部重大政治文件汇编;史称孔子编纂而成,并用作教材,儒家尊为主要经典,又名《书经》。唐史家刘知几以为:“夫《尚书》者,七经之冠冕,百氏之襟袖,凡学者,必先精此书,次及群籍。”(《史通》卷四)

据说《尚书》原有百篇。秦始皇焚书坑儒後,几乎失传;汉以後陆续搜集补充,至晋代汇编为现存的五十八篇。《尚书》是历史资料也是史学教材,文辞古奥,多有传讹缺失,考据家以为其中掺杂不少伪书;千载而下,注疏、论证不胜浩繁,见仁见智,融会贯通非易。

《礼》——《礼记》、《礼经》。《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礼记》的作者不止一人,写作时间也有先有后,其中多数篇章可能是孔子的七十二名弟子及其学生们的作品,还兼收先秦的其它典籍。孔子好礼,“孔子为儿,常陈俎豆,设礼容。”(《史记·孔子世家》)年少时业儒,儒业需要丰富的礼仪知识,母亲托人带他到鲁太师那里学习礼仪(周礼尽在鲁);“入太庙,每事问”;十七岁时,就因为好礼被鲁大夫孟僖子(其子孟懿子尊父命去就孔子学礼)视为特别有发展前途的青年, 34岁时在弟子南宫敬叔的协助下,到周考察周礼,并向老子问礼。问礼与老子时,老子说:“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尔。”指出了礼的重要性。

《乐》——孔子审定乐谱音律;孔子认为“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孝经·广要道》)。孔子志欲复兴周礼,故特别欣赏古乐,称赞《韶》(相传为舜时的乐)“尽美矣,又尽善也”(《八佾》)。对春秋时代的新乐──“郑卫之音”则十分厌恶。孔子曾否修订《乐经》,历来争论不一:一说《乐经》本来是有的,秦以后亡佚了;一说“乐”本无经,“乐”的歌词在“诗”,运用在"礼”,声调的传授则在伶工之手。《乐经》虽未见到,《礼记》中的《乐记》、《经解》以及《周礼》中的《大司乐》等篇,还保存了不少孔子关于“乐”的论述,为后世儒家乐教之所本。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对“乐”在培养人的性格中的作用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孔子特别爱好音乐,也精通音律。他认为音乐的功用是陶冶人的情操,激发人的情感。如何运用音乐,既关系人的意志,也影响社会风气和国运兴衰。

《易》——即《周易》。原本是卜筮用书,但它含有丰富的哲学思想,也有许多社会史料和文学资料。孔子不迷信鬼神,也从不占卜。他五十岁时钻研《周易》,发现了它的哲学价值。《论语·述而》篇记录:“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他读《易》曾“韦编三绝”。《史记》称:“孔子晚而喜《易》,序《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与《易》则彬彬矣”。他为讲解《易》,写了《周易大传》,发掘《易》的哲学内涵,孔子是第一位把《易》作为哲学来读、来讲的学者,从而确定了这部文献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春秋》:《春秋》本来是鲁国历代史官逐年逐月大事记的名称,孔子依据鲁国的史记,参考其他国的史册,以鲁国纪年及十二公年次为序,进行整理修纂,记载了公元前722年至公元前481年共242年间各国史事1800多条,作为教学用书,就是当时的近代史教材。它用的鲁国纪元,记的是这一历史大变革时期的各国之事,书中记的都是原始记录,经后人考证,可信度极高。孔子编修《春秋》,并非只是抄集各国的史官记事,也非单纯记述史事,而是“以述代作”,在记述中表现出他的政治主张。司马迁《史记》说:孔子“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为天下仪表,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以达王事而已”。后人把书中表现的政治思想,称为“春秋大义”;把他一字不苟、字寓褒贬的严谨笔法,称为“春秋笔法”;《春秋》的义理和笔法,都对后世影响深远。《春秋》文字简约,最长的一条记事,也只有23字,读《春秋》必须有“传”“记”作解释和补充,才能够明了。孔子告诉弟子:“后世知丘者以《春秋》,而罪丘者亦以《春秋》。”

孔子是中国古代文化承上启下的集大成者,他生活的年代是礼、乐废,《诗》、《书》缺的春秋末期。所以他周游列国之后回到鲁国,把晚年的精力都花在编订《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上面,还为《尚书》写了序。

二、孔子开创了文化教育的新局面

⒈私人办教育。西周时期,贵族垄断教育,“学在官府”。为贵族培养人才。

“周制大学所教有三:一为国子,即王太子以下至元士之子,由小学而升者也。二为乡遂大夫所兴贤者能者司徒论其秀者入大学是也。三为侯国所贡士。此三者,皆大司乐教之,经唯云合国子弟者,举其贵者言之,文不具也。”(国子——国之贵游子弟,公卿大夫之子)

——柳詒徵《中国文化史》引孙詒让之言

孔子,开创私人教育新局面。提出“有教无类”,“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也。”孔门多杂,有人认为“夫子之门何其杂也”子贡回答:“夫子修道以俟天下,来者不止,是以杂也……大者之旁,无所不容”(刘向《说苑》卷十七《杂言》)孔子倡导普及教育,因此才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形成作为显学的儒家学派。影响大。

2、开创道德教育传统

提倡“仁”德为本的道德传统。“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与人”,忠恕之道。怎样施行仁德:解决怎样爱人问题。①孝道:爱父母。“子曰:‘弟子(年轻人)入则孝,出则悌(敬兄长),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亲近有仁德者)’”。“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子由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为政》)

②敬兄长:程子说“孝弟行于家,而后仁爱及于物,所谓亲亲而仁民也,故为仁以孝弟为本。”(这是整肃好家庭关系的根本)③泛爱众:广泛友爱大众。孔子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礼记·礼运》)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公冶长》

孔子主张推己及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己所不欲,勿施与人。”④爱万物(生命) “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恸而谁为?’”(《先进》)“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有斯疾也!’”(《雍也》)(注:伯牛以德行称,亚于颜、闵,故痛惜之。)“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爱惜人命。“钓而不纲”“戈不射宿”——爱物命

道德传统的现实意义:市场经济,重利轻义,拜金主义,物质主义,道德天平倾斜。损人利己:饮水桶再生塑料垃圾;地沟油饼干。不孝不敬:五个子女,母亲住猪圈;讨饭父亲住街上;向父母索钱结婚。漠视生命:路毙无人问津;后母折磨4岁男孩儿致死。急需“仁道”拯救灵魂。

3、孔子重礼教

礼,礼制,外在制度,也是做人的行为规范。礼不下庶人:君子之士,为奴隶主贵族专有。刑不上大夫:周刑罚专为镇压平民而设。“不学礼,无以立”——孔子。孔子是尊礼、崇礼、行礼典范。待人以礼。待君以礼:“君命召,不俟驾行矣。”——《乡党》;待长者以礼:“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乡党》;待哀者、残疾者以礼:“见齐衰者,虽狎,必变。见冕者与瞽者,虽亵,必以貌。” ——《乡党》;待人接物礼:“凶服者式之,式负版者。”“问人于他邦,再拜而送之。”“升车,必正立执绥。车中,不内顾,不疾言,不亲指。”

中国成为礼仪之邦,和孔子的倡导与身体力行分不开。

三孔子创立了儒学

⒈诸子百家。

春秋末战国初,各阶级、阶层思想家为救时弊竟相发表自己的主张,学术思想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诸子:各学派的代表人物,孔子、老子、墨子,亦指他们的代表作《论语》、《孟子》、《老子》等。百家争鸣:春秋末至战国初的思想文化领域互相辩争的学术风气。百家:指先秦至汉初的各个学派:儒、道、阴阳、法、名、墨、农、杂、纵横、小说家。

九流十家:先秦至汉初学派的总称。十家即上述十家,九流,去掉小说家(本指浅薄、琐屑的言论,《汉书·艺文志》:“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后来凡是丛杂著作皆称为小说。)三教:儒教、道教、佛教。

⒉儒家成为显学。

儒:从事“相礼”(古代主持礼节仪式的人)职业的人。儒家:孔子创立的一个学派,思想核心是“仁”,政治主张是“治国以礼,为政以德”,学说主要内容是:“祖述尧舜,宪章文武”,重视伦理道德教育和自身修养。这是以孔子为宗师的、从事文化教育以六艺教人的学术团体。儒学:继承和研究孔子学说的学派和学说。八派继承孔子的儒学派别。

孔子之后续承孔子的八派儒学:子张学派;子思学派;颜氏学派;孟氏学派;漆雕氏学派;仲良氏学派;荀子学派;乐正氏学派。汉代以后出现的学派有:西汉董仲舒、刘歆(xin)为代表的“古今文字学”和经纬之学,融进了阴阳学、法家思想,改造儒学;魏晋王弼、何晏:玄学(以老庄思想解释儒学);唐代韩愈:道统(排佛);宋明:程朱理学(程颐、程颢、朱熹);清前后:汉学、宋学、今文经学、古文经学。

 

【孔子受到的封谥】

汉高祖刘邦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帝幸阙里,以太牢祀孔子”,即以整牛、整羊、整猪祭祀孔子,成为第一个祭祀孔子的皇帝。汉初,在社会意识形态方面是“霸王道杂之”,除对“黄老”道家思想比较重视外,基本上没有确立治理社会的正统思想。至汉武帝时期,著名思想家董仲舒为了迎合汉武帝,在创立了“神学目的论”以后,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时的儒家思想已是经过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经过“思、孟学派”及荀子对孔子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又冠以董仲舒神学思想的“天人感应”论,使孔子原始思想大为改观,以后逐渐成为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孔子的地位逐步升高,

到了东汉章帝时期,孔子思想才真正被统治阶级定为治国的正统思想。随着儒学思想的地位升高,孔子的地位也一步步地升高,历代帝王不断给孔子各种谥封号。西汉平帝元始元年六月(公元元年),追谥孔子为“褒成宣尼公”;

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六年(公元492年)二月丁未,改谥孔子为“文圣尼父”,告于孔庙;

北周静帝大象二年(公元580年)三月丁亥,诏进封为“邹国公”;

隋文帝开皇元年(公元581年),追尊孔子为“先师尼父”;

唐太宗贞观二年(公元628年)以孔子为“先圣”;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改称孔子为“宣父”(太学释奠时,以孔子替周公为先圣,颜回配飨),

唐高宗乾封元年(公元666年)正月三十日,追赠为“太师”(高宗、武后主泰山行封禅礼,还至曲阜,祀孔子);

武周天授元年(公元690年)封“隆道公”;

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追谥孔子为“文宣王”,著王者之服,释奠用宫悬,追赠其弟子为公、侯、伯;

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十一月戍午朔,真宗封禅泰山,至曲阜,祀孔子,加谥“玄圣文宣王”,五年(公元1012年)改为“至圣文宣王”

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公元1307年)加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大成”之名始此;

明太祖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诏天下通祀孔子

明世宗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更正孔庙祀典,定孔子谥为“至圣先师”,去其王号及“大成文宣”之称;

清世祖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清廷定称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顺治十四年(公元1657年)改称“至圣先师”,置启圣祠祀孔礼,以闵损等十哲人、公冶长等六十九先贤、公羊高等二十八先儒配飨从祀。康熙皇帝题孔庙大成殿匾额“万世师表”。孔子成了“天下文官祖,历代帝王师”(许多文庙的对联)

 

历代对孔子的后裔也都给于封号:

汉代封“褒成君”,魏时封“宗圣侯”,晋宋封“奉圣侯”,后魏封“崇圣大夫”,唐初封“褒圣侯”,后改为“文宣公”。到宋代开始封孔子后裔为“衍圣公”到清末,这种称谓还存在。

从明代以后,县府公学都祭祀孔子,流球、日本等地也都设立文庙,高丽从宋代就祭祀文宣王,这表明孔子在封建时期就已经成为东方文化之祖。

 

“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衷与父子,可为至圣矣!”

——《史记·孔子世家》

 

时过两千多年,孔子的影响并没有消减,反而在不断增强。对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产生影响。韩国、日本、越南、新加坡等历史上就受到孔子的影响。现在也影响到西方国家,孔子的学说传到西方,是从400多年前意大利传教士把记录孔子言行的《论语》一书译成拉丁文带到欧洲开始的。而今,孔子学说已走向了五大洲,各国孔子学院的建立,正是孔子“四海之内皆兄弟”、“和而不同”以及“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思想的现实实践。自2004年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学院在韩国成立以来,截至2007年9月,全球已启动孔子学院(包括孔子学校、孔子课堂)175所,分布在156个国家和地区。国内61所高校和机构参与孔子学院的合作办学,主要提供到国外教授中文的教师和招募志愿者。到2010年,全球将建成500所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

孔子的学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被写入1993年在美国芝加哥召开的全世界宗教会议最后发表的《全球伦理宣言》,被认为是适用于任何人群的绝对法则,并有了数千年的实用经验。

1988年的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会议上有一位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  汉内斯·阿尔文博士说:“如果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二十五个世纪以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三、孔子的学说

一、孔子学说中立身处世的基本原则

孔子的伦理道德思想作为立身处世之道,所讲的主要是个人道德、公共道德和职业道德的问题。在这三个方面孔子伦理道德思想的共同之处在于对这三方面的思想、言论、行动与以规范。不同之处在于,个人道德侧重于思想,公共道德、职业道德侧重于言行。

一)个人道德:

1、孔子在个人道德方面强调立身。立身首先要掌握一定的知识、能力

《论语·里仁》第四:“子曰:‘不患无位,换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孔子说:“不发愁没有职位,只发愁没有任职的本领;不怕没有人知道自己,掌握足以使别人知道自己的本领就够了。”

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大概有一种自己不懂而凭空造做的人),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仅次于生而知之)。”——《论语·述而》

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学习了,有余力就去做官。按:学习应该是终生的任务)

知识遍及礼、乐、诗等:

“不知礼,无以立”(不懂得礼,没有可能立足于社会)——《论语·尧曰》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历代文献、生活实践、待人忠心、与人交际信实)

子谓伯鱼曰:“女为《周南》《召南》矣乎(你研究过周南和召南了吗)?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君子广泛的学习文献,再用礼节来约束,就可以不至于离经叛道了)

孔子强调,为政的人,不论哪种性格,都必须学习,否则,便会有所壅蔽而难于立身。

子曰:“由也,汝闻六言六弊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汝。好仁不好学,其弊也愚;好知不好学,其弊也荡;好信不好学,其弊也贼;好直不好学,其弊也绞;好勇不好学,其弊也乱;好刚不好学,其弊也狂。”

——《论语·阳货》

孔子说:仲由,你听过有六种品德便会有六种弊病吗?子路回答:没有。孔子说,坐下来,我告诉你。爱仁德,却不爱学问,那种弊病就是容易被人愚弄;爱耍聪明,却不爱学问,那种弊病就是放荡而无基础;爱诚实,却不爱学问,那种弊病就是容易被人利用,反而害了自己;爱直率,却不爱学问,那种弊病就是说话尖刻,刺痛人心;爱勇敢,却不爱学问,那种弊病就是捣乱闯祸;爱刚强,却不爱学问,那种弊病就是胆大妄为。

“学”在这里指的是修身,修养。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修养变得尤为重要:基本知识的修养、专业知识的修养(具备某项工作能力)、个人情操的修养、礼仪修养(陶冶性情,善于与人交往,能够融入社会)、道德修养(不背离人类的道德传统)……许许多多的方面具备一定的知识和素养,才可以融入社会,取得人们的认可、信任与尊重。例如:央视新闻主持赵普(保安——央视主持)知识修养;沙朗·斯通关于四川地震的言论表现的无知、愚昧、没有人性,违背了道德,为世人不齿。生活中不注重礼仪修养的很多人在工作中、生意场上失掉了非常重要的机会,也是非常可惜(硅谷天才学礼仪、两个老总接洽中使用名片的失礼)、高校自主招生自一进校门就开始了考试(问路、感谢者寥寥无几)大学生求职,往往也离不开细微之处的礼仪、道德的考察。

2、明耻:知廉耻。知道廉耻,才会有所为有所不为,才可以向君子靠拢。孔子要人们“行己有耻”,哪些行为是耻呢? 除了受到法律法规的制裁、道德的谴责的行为外,孔子认为,只说不做,或多说少做,是耻辱的表现。

所以他说:“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子曰:“其言之不祚(zuo),则为之难也”(大言不惭,做起来就不容易,戒说大话)——《论语·宪问》

子曰:“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论语·阳货》

 

孔子也以表里不一、心口不一、虚伪、不诚实为耻: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伪善的容貌,十足恭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公冶长第五

“古者言之不出(不轻易出口),耻躬之不逮也(怕行动赶不上,招致耻辱)

子曰:“行己有耻(行为上保持羞耻之心),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第十三

 

3、正己:即端正自己的形体、仪容、思想、行为。

君赐食,必正席先尝之;

孔子“升车,必正立执绥。车中,不内顾,不疾言,不亲指。”

有子说:“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严肃自己的容貌,就可以避免别人的粗暴和懈怠;端正自己的颜色,就容易使人相信)——《论语·泰伯》

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尧曰第二十

 

以上是说形体、仪容端正、严肃,对于行为和思想方面,孔子及其弟子也有论述。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论语·季氏》

孔子说:君子有九种考虑:看的时候,考虑看明白了没有;听的时候,考虑听清楚了没有;脸上的颜色,考虑温和么;容貌态度,考虑庄矜么;说的言语,考虑忠诚老实么;对待工作,考虑严肃认真么;遇到疑问,考虑怎样向人家请教;将发怒了,考虑有什么后患;看见可得的,考虑我是否应该得。

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第五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平时容貌态度庄严端正),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论语·子路》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勤敏则效率高,贡献大;慈惠则能够使唤他人)

 

其他如“泰(然自处)而不骄”是思想上的正派;“时然后言,”“言必有中”是语言上的正派,孔子“恶夫佞者”(强嘴利舌之人)认为“巧言乱德”论语中多处对巧言作出批评: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他认为“君子矜而不争”反对“自专”“自用”认为“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认为财物上取予应该谨慎,在获取方面: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在给予方面,孔子认为“君子周急不继富。”(君子只去雪里送炭,不去锦上添花)反对妄予,但对于需要的,则一定要给。

子华(公西赤)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六斗四升)”请益。曰:“与之庾(再加二斗四升)。”冉子与之粟五秉(八十石)。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原思为之宰(孔子的管家),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多的给你穷困的邻里吧)

 

4、尊重人、直道待人:

孔子赞扬:“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熟悉已久,还是以礼相待)”他说君子不失足于人(行动损人),不失色余人(脸色),不失口于人(说话损人)。

他还说“君子不以所能者病人,不以人之所不能者愧人”(《礼记·表记》)

他主张不与人结怨,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而对结怨与自己的人,孔子主张以“礼”相待: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公平正直)报怨,以德(恩惠)报德。”

虽然主张尊重人,但在交友方面,孔子认为要有选择,要交“直”、“谅”、“多闻”的朋友: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正直、信实……便辟-谄媚奉承的人,善柔-当面恭维,背后毁谤的人,便佞-夸夸其谈的人)

5、善于自省改过

孔子强调自省改过。首先是勇于承认错误,不推卸责任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看见自己的过错而作思想斗争)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

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偏袒),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周礼同姓不结婚)

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

 

有了错误就不怕改正:

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改了错,思想言行会更合乎正道,风格自然更高。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有错不改,那就真的错了: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严肃而合乎原则的话能不听吗?改正错误才可贵;顺从己意的话能不高兴吗?分析一下才可贵。盲目高兴,不加分析;表面接受,实际不改,这种人我是没有办法对付他了)

 

而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则是主动检视自身,以及早发现错误。

 

总之,孔子及其弟子在个人修养方面的观点,概括而言就是:好学、力行、知耻。

他们认为“好学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 (《中庸》)从方法上对个人道德修养作了总结,并提到了理论的高度。

 

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论语·卫灵公》

君子(对于事业)以合宜为原则,以礼节实行他,用谦逊的语言说出它,用诚实的态度完成它。真是君子呀。

需要注意的是,孔子及其弟子所倡导的个人修养并非洁身自好,独擅清名,而是从社会的角度出发,与其政治理想是一致的:

“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没达到)!”

二)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人们的理性精神表现于事业上的责任感和言行。在孔子及其弟子的伦理道德思想中,职业道德占了很大一块内容。

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善夫!”“不恒其德,或承之羞(招致耻辱)。”子曰:“不占(占卜)而已矣。”——《论语·子路》

子曰:“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拿俸禄)。”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孔子主张“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君子思不出其位”是要人们尽忠职守,不越权行事和包办代替。

他告诫人们说:“放于利而行,多怨。”包含了利用职权,营私舞弊,贪图私利,必将招致怨恨。在现今制度中,还是违法的。

孔子强调工作实事求是,反对“亡而为有,虚而为盈(本来空虚,却装作充实),约而为泰(本来穷困,却要奢华)”,认为这样的工作态度“难乎有恒矣。”

在如何做好工作,圆满完成任务上,孔子提出的办法是:“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面临任务认真谨慎,深入谋划完成任务);反对急躁、鲁莽、不慎重考虑就瞎干的人: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子路(好勇)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赤手空拳打老虎,不用船只渡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在处理工作中与人的关系方面,孔子主张尊重人,直道待人。前面已有论述。在搞好与同事的关系方面孔子弟子子张这样回答学生:

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可怜无能的人)。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我怎能去拒绝别人呢)?”

在处理上下级关系上,孔子认为:“在上位不陵(傲)下,在下位不援上(媚上)。正己,不求于人(故意吹毛求疵),则无怨。”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

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论语·子路》

译:在君子手下工作很容易,讨他的喜欢却很难。不用正确的方法去讨他的喜欢,他不会喜欢;等到他使用人的时候,会衡量个人的才德去分配任务。在小人手下工作很难,讨他的喜欢却很容易。用不正当的方式去讨他的喜欢,他会喜欢的,等到他用人的时候,他会百般挑剔,求全责备。

周公谓鲁公曰:“君子不施其亲(怠慢他的亲族),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抱怨没被信用)。故旧(老臣旧人)无大故(严重过失),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论语·微子》

这些见解在处理好上下级关系方面,在发挥员工的才智和力量上,也具有积极意义。

 

三、公共道德

是个人对社会表现出来的一种义务。当今社会包括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共道德两个方面。孔子时代则强调礼、义:“礼、义以为纪”,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孔子认为,管理百姓,应该“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就可以收到“有耻且格”的效果。对待父母孔子认为应该:“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情,没规定要怎样干,也没规定不要怎样干,怎样合理恰当便怎样干。)合理——合乎道义。

“纪”可以说是社会的公共纪律、道德规范。是社会共同生活中区别正、邪、善、恶的准则。

孔子公共道德的大前提是关心广大群众,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这句话可以说是孔子学说中社会道德的纲领。孔子说:“苟志于仁矣,无恶也。”这说明良好的社会秩序的建立最终要归结到仁上。“仁”是公众道德的终极目标,而要实现仁,首先是建立良好的家庭秩序,这就是孝、悌。孔子的弟子有子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其次是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子贡与孔子讨论仁的时候,孔子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自己要站得住,就要使别人也站得住;自己要行得通,就要使别人也行得通。能够就眼下的事情选例子一步步去做可以说是实践人道的方法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主张换位思考,从爱人、尊重人的角度指出凡事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这样才会实践“泛爱众”的爱人理念。是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的必要条件。当子张问仁的时候,孔子对仁作了概括:“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具体来说就是:“恭(庄重)、宽(宽厚)、信(诚信)、敏(勤敏)、惠(慈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效率高),惠则足以使人。”这五个方面是人的具体表现。后来的孟子提出了仁政的主张,最典型的语言就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推己及人的仁道。西汉的董仲舒讲了西周初年营荡的故事:营荡时任齐国司寇,姜太公封到齐国,就问营荡治理齐国的原则是什么,营荡说是仁义。姜太公又问,如何实行仁义?营荡回答:仁者爱人,义者尊老,姜太公又问,如何爱人尊老?营荡说:爱人,就是要爱自己的孩子,不让他出力,只让他吃好的;尊老就是要尊重自己家的老人,妻子岁数大,丈夫要跪拜。姜太公一听气坏了,说:我要用仁义治国,你却用仁义来搅乱齐国,把你杀了才能稳定齐国。营荡这种人虽然也在讲仁义,只局限于自己的家庭,不是真正的仁义,也不是道德高尚的人。所以董仲舒明确地提出,爱人不仅是爱自己,主要是指爱别人,并且认为爱的人越多越好,越远越伟大,越广越高尚。四川地震,感动了多少人。感动人的正是这种广博的爱,有的人顾不上自己家人的安危,全力投入救灾,有的人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孩子埋在废墟里慢慢死去,却积极的救助其他可以救的被埋人员,有一个小姑娘,为了给救同学创造条件,硬是拽断了自己的胳膊,同是被埋的人,大家在危难中相互鼓励着活下去,或者要求先就其他人……正是这种爱感动了整个中国、整个世界,我们的民族凝聚力变得空前强大,当然,也有不和谐的音符,沙朗斯通的地震报应论因为丧失人性而触怒世界,范美中老师在地震中没有表现出一个老师的高尚师德,还在博客上发表一些与这种博爱精神不符合的言论,声称在那个时候即使是自己的母亲,他也不管,触怒了众多的网友,因此被讽刺为“范跑跑”,据说还丢掉了工作。可以看出来,这种博爱精神在我们的民族中是根深蒂固的。从一些网友的铁公鸡排名也可以看出,我们与西方在博爱观念上的不同。

二、儒家谈孝

梁漱溟先生在其《中国文化要义》中引谢幼伟说:“中国文化在某一意义上,可谓为孝的文化。孝在中国文化上作用至大,地位至高,谈中国文化而忽视孝,即非于中国文化深有所知。”也正因为如此,五四激进派的全盘反传统,批判所谓“封建礼教”,往往就是从“孝”入手的,如吴虞在其《说孝》一文中说道:传统的孝悌之道“就是教一般人恭恭顺顺的听他们一干在上的愚弄,不犯上作乱,把中国弄成一个‘制造顺民的大工厂,孝字的大作用,便是如此”[2]。那么,我们应当如何看待吴虞等人对于传统孝道的批判?应当承认,事实上,这种批判并不是无缘无故的。缘由何在?就在:进入专制时代(观念史上的“后轴心期”)以来的两千年来,“孝”确实逐渐被凝固化、板结化了,成为了一种僵化的道德教条,诸如“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之类;而这种道德教条又被“制度化”,成为了专制社会的皇权、父权的附庸,乃至我们不得不承认,它确实曾经造成了许多“以理杀人”的悲剧。这也正是五四思想的合理之处;但也必须指出,假如按照五四激进派的全盘反传统的思想方式,连父母子女之间的那种本然的亲亲之情也不要了,那就当真沦为禽兽、甚至“禽兽不如”了。而不幸的是,这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了我们今天的生活现实。这又是我们不愿看到的。在新浪网输入“不孝子”三个字进行搜索,出来75万条结果,当然,这里面不排除正话反说、虚拟故事、重复等内容,量大——问题严重。

一、孝道的生活情感本源

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孝道从来是渊源于本真的生活情感的。“孝”的本义是子女善事父母,讲的就是子女对于父母的亲爱之情。古人对此讲得尤为清楚,举例如下:

 

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说文解字》)

 

善父母为孝。(《尔雅·释训》)

 

孝,好也,爱好父母如所说(悦)好也。(《释名·释言语》)

人人皆由父母所生,父母所养,孝的最初意义是非常自然、非常朴素的,纯然出于天性。“爱好父母”就充分表明“孝”乃是一种爱的情感——子女对于父母的亲爱之情——的显现。金文的“孝”字乃象一个长发的老人抚摸一个孩子的头,大抵是表示父子之间的亲爱关系。《毛诗·小雅·蓼莪》[6]曰:

 

蓼蓼者莪,匪我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qú)劳。

蓼蓼者莪,匪我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劳瘁。

瓶之罄矣,维罍(léi)之耻。鲜民(穷人)之生,不如死之久(早)矣。

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出则衔恤,人则靡至。

父兮生我,母兮鞠(不与)我。拊我畜(爱护)我,长我育我。

顾我复我(百看不厌),出入腹(怀抱)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诗中所表现的朴素、自然的父(母)子(女)之情,正是“孝”这样一种本源的爱亲情感的显现。在这里,父(母)子(女)之情的流露乃是自然——自己如此的,完全与道德无涉。“孝”这样的爱亲情感是纯然天成。

二、儒家之孝

儒家之孝是在这种纯然天成的感情上的发展,意义在于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孝经·开宗明义》)

针对这一点,现在很多青年轻易的结束自己的生命,就是不孝的表现。

怎样回报父母呢?儒家认为有两点:一是能养;能养是基本条件。四川出现了活活饿死八十岁老母亲的情况。在生活日渐富足的情况下,我们有些人不愿养老。急需孝的教育。

二是能敬。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例:八旬老人王秀英生有7个子女,可谓儿孙满堂,但病床前却无人照料,弥留之际的老人躺在一个素不相识的村民家里凄然离世。今年1月17日,山西省永济市纪检委决定给予她4个子女党纪政纪处分。

儒家对孝的内涵有做了进一步拓展:“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孝经·开宗明义》)将孝分为了三个阶段:早期侍奉父母;中间是进入社会做事的阶段,要以孝心对待工作、上级、国君;最后要做出成就,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所以,汉代实行举孝廉的制度,让社会推举孝子和廉吏做官、提拔。认为一个人若没有孝心,就很难在工作中尽忠,很难善待百姓。现代社会,很多地方也都出台了这样的条例,提拔干部要先看是不是孝子。

三、儒家孝的解读

儒家之孝在发展过程中被曲解了:父叫子死,子不死,子为不孝。而这种观点是不为孔子所认同的。

首先,勇于坚持劝诫父母。孔子认为,父母有错,作为子女,可以而且应该提出婉劝。他说“事父母几(轻微婉转)谏。见志(自己的心意)不从,又敬不违(触犯),劳(忧愁)而不怨(怨恨)。”(《论语·里仁》)寻找合适的时机,再行劝谏。

其次,父命也要违。曾子挨打的故事93页。

据《孟子》记载:

桃应问曰:“舜为天子,皋陶为士,瞽瞍杀人,则如之何?”孟子曰:“执之而已矣。”“然则舜不禁与?”曰:“夫舜恶得而禁之?夫有所受之也。”“然则舜如之何?”曰:“舜视弃天下犹弃敝蹝也。窃父而逃,遵海滨而处,终身欣然,乐而忘天下。”(《孟子·尽心上》)

舜之父瞽瞍在传说中是一个不好的父亲,他曾纵容舜之弟象百般刁难和陷害舜,而舜乃至孝,在这样一种关系中,瞽瞍杀了人改怎么办呢?孟子弟子桃应提出的这个问题很尖锐,但是孟子的回答也非常明确:“舜视弃天下犹弃敝蹝也。窃父而逃,遵海滨而处,终身欣然,乐而忘天下。”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孟子和孔子一样,都把父子之爱这样一种生活情感放在首要地位,并以之为基础来建构自己的孝道思想。值得注意的是,舜在这里并没有否定“法”的合理性,否则他也不会“窃父而逃”。事实上,在孟子看来,人首先是情感的存在者,情感、尤其是父子之爱应该是先行的,父子之爱乃是人的生命存在的“源头活水”。

再次、先秦儒家都不主张盲从父母。不盲从、不行不义、义高于父、孝与不孝。

 

弘扬新孝道文化对于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应对老龄社会的时代要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弘扬新孝道文化在今天还面临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1、随着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现代化大生产的发展和农村生产方式科技含量的提高,作为农业社会经验和智慧化身的老年人的优势丧失,地位傍落;2、随着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青年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农村老年人的养老和照料压力越来越大;3、随着退休制度的建立和逐步完善,城市老年人对子女的经济依赖性逐渐减弱;4、随着家庭结构的小型化趋势和家庭在现代社会中职能的简约化,家庭养老和照料老年人的功能日益弱化;5、随着生育观念的改变,特别是计划生育户养老保险的制度化,以传宗接代和养老防老的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6、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家庭“四二一”结构的发展,未来家庭承担养老和照料老年人的空间越来越小。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特别是拜金主义日盛,加上法律意识淡薄,目前,老年人和青年人的家庭和社会代际关系出现许多问题,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虐待老人的现象时有发生,损害老年人的风气抬头,个别地方甚至出现触目惊心的虐老案件。

 

总的来说,儒家所讲的孝行,大致可用《礼记》中的这一句话来概括,“养可能也,敬为难;敬可能也,安为难;安可能也,卒为难。父母既没,慎行其身,不遗父母恶名,可谓能终矣。仁者仁此也,义者宜此也,信者信此也,强者强此也,乐自顺此生,刑自反此作。”(《礼记·祭义》[14])这是当下重建孝道应该吸收的。人子当体父母之深恩,将本源的爱敬情感“扩充”于事亲中,真正做到养亲、敬亲、悦亲、礼亲、安亲,以尽人子应尽的孝行。

老龄社会下的孝道文化新理念

       中国传统的孝道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理论体系,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既有合理的内核也有过时的内容。在老龄社会的条件下,如何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孝道文化新理念,必须坚持四个原则:一是要坚持继承和批判相结合,吸取精华,扬弃糟粕;二是要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根据时代要求与时俱进,赋予新内容;三是要坚持道德建设和法制建设相结合,培育人们的道德意识和法制意识;四是要坚持体现老龄社会的要求,以人为本,报本思源,爱重生命,维护权益,使孝道文化的新理念成为老龄社会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新时期的新孝文化的新内容,必须采取演进、进化、改造、重建的思想,使新孝文化具有时代性。根据这四个原则,孝道文化的新理念应当包括五个基本内容:

       1、孝敬。这是孝道文化新理念的基础,也是传统孝道文化的根本。离开对老年人的孝敬,就谈不上孝道。具体来说,孝敬老年人就是在家庭、在社会各种场合对待老年人的精神状态,也就是孔子说的要以愉悦的精神对待自己的父母和社会老年人,换句话说就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从某种意义上说,孝敬是中华民族孝道文化的真谛,也是东方文化的鲜明特征。因此,在新时期弘扬孝道文化,首先要树立公民的孝敬意识。

       2、平等。这是孝道文化新理念的重要前提。现代新孝道文化不是传统文化的退化,而是时代新文化的进化。要讲社会平等、家庭平等,是平等的亲情关系。孝道文化涉及到老年人和年轻一代的代际关系。在传统孝道文化中,没有平等的观念。在新时代,构建孝道文化的新理念必须扬弃这一文化缺陷,用年龄平等的观念予以弥补。从理论上说,年龄平等观念是老龄社会的一个重要理念,是人类社会超越老年崇拜和青年崇拜的必然结果。如果只是要求年轻一代单向地孝敬老年人,没有老年人对年轻一代的关爱和理解,要构建新的孝道文化将会失去其社会基础。从联合国提出的“不分年龄人人共享”的要求和目标来说,年龄平等也是孝道文化的必然的内在要求,并且也是其重要前提。

       3、保障。这是孝道文化新理念的核心。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成果就是要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既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象征,也是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中国传统孝道文化里有保障老年人生活的思想因素,但从制度上予以保障,这是现代社会才有的新成果。因此,构建孝道文化新理念,从制度上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是核心内容。

       4、共享。这是孝道文化新理念的重要内容。老年人曾经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他们退出生产领域并成为消费者以后,除了要从制度上保障他们的生活以外,还要确保他们共享社会经济发展,使他们的生活水平和其他人群同步得到提高。这既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老年人的基本权利。这一内容是中国传统孝道文化所不具备的。建立孝道文化新理念,把共享作为一个重要内容是赋予传统孝道文化活力的逻辑要求。

       5、和谐。这是孝道文化新理念的人际环境。孝道文化在根本上是调整老年一代和年轻一代的代际关系。在老龄社会条件下,随着年龄结构的老龄化,年轻一代的数量将会减少,老年一代将迅速增多,代际关系的矛盾不可避免。如何调整代际关系,促进代际和谐,缓解社会矛盾,孝道文化是一个行之有效的粘合剂。代际和谐是新时期孝道文化的最高境界,也是实现联合国提出的建立“不分年龄人人共享”社会的重要目标。

       总之,孝敬、平等、保障、共享、和谐这五个方面相辅相成,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共同构成孝道文化的新理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腹中有书气自华,读南怀瑾《论语别裁》
“诗”“礼”“乐”为形成“礼乐文明”的三大元素
《诗经》与“诗教”(3篇)
孝文化
《论语》原文和译解
语音版《孝经》赏析(2)开宗明义章第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