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英国人的教子观


 

    关于德育,大家都相信要从娃娃抓起。怎么抓?英国有些基本的观念似乎不大一样,或许不无借鉴意义。
    小孩不是白纸
    小时候背毛主席语录:“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 ”后来,大家以为小孩子也跟白纸一样,大人教什么,小孩子将来就长成什么样子。一位英国朋友说,西方过去也有“白纸”论。认为小孩子都是“TABULARAsA”(拉丁文,即空白状态),但现在科学研究已经证明孩子来到这个世上,先天就已经部分继承了父母脾气、性格等心理基因,“白纸论”是个把事情过分简单化的观点,在西方已经过时了。
    道德不靠教导
    据介绍,英国中小学校里的道德教育不叫道德教育,而称“个人的社会健康(健康食品)教育”,或称“社会化过程”(SOCIALZATIONPRO-CESS)。目的不是让孩子们树立远大理想或者争当舍己为人的英雄,而是让他们懂得平常做人的基本道理,如何自律以融入社会,成为社会的一分子。核心道德观念有四:尊重生命、公平、诚实、守信。
    英国人还有个观念,即“道德是被感染的,而不是被教导的”。这个“感染”,跟“感染感冒”,是同一个动词((ATCH)的同一个用法。体现在英国中小学的道德教育里,那就是不要求孩子们去死记硬背道德准则,但是要求孩子们从心灵深处,从日常生活中懂得和理解伦理道德。
    诚实不是孤立的品德
    英国学校一般不设专门的道德教育课,但开设包括佛教和道教在内的各种世界主要宗教信仰课供选修。这门课,被认为是对孩子品德和良知培养十分重要的一门课。
    不仅如此,多数英国学校每周都组织班级讨论,选取一些学校里或者社会上发生的事情,让孩子们发表看法,共同讨论,自己去领悟和判断对错与是非。集体游戏也是一种重要方式,让孩子懂得顾及与体谅别人,懂得如何与同伴合作。英国学校还普遍鼓励孩子饲养小动物,组织学生到敬老院陪老人聊天、为慈善组织募捐及参加其它公益或环保活动,培养孩子的爱心和社会交往能力。在英国教育工作者看来,诚实不是一种孤立的品德,而是与自重和尊重别人,与对生命和大自然的爱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不淡泊输赢,但更要享受过程
    老师并不是教学生去学老庄的超脱,淡泊输赢结果,相反,英国学校里,“输赢”二字总被挂在嘴上,因为各种比赛名目繁多,充满学生的学校生活,但正因为比赛多,每个学生都有机会领略到老师所要传达的信息:你会赢,但不会每次都是你赢,每个人都有赢的时候,也有输的时候,要紧的是享受参与的过程,要紧的是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不少移居英国的中国移民感触最深的是,英国人对人生的选择往往是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即使这事儿不合潮流,也不时髦。功名利禄都想要,但最要紧的是这是自己心之所喜,性之所趋。
    不要妨碍别人
    英国的社会道德教育,还有一点令笔者印象至深,那就是从小教育小孩子要学会照顾自己,同时注意不要妨碍他人。这其实就是公道与私德的分野,也有人称为“对陌生人的道德要求”。
    英国小学很重视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个人清洁卫生、学习用具收拾整齐等等都在道德教育范围之内。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西方其实有很相似但也许更为积极的说法:希望别人如何对待自己,就要照这样对待别人。
    英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到处渗透这一思维方式。就拿交规来说:为什么可见度良好时不能打开车尾雾灯?别人超车时为什么要把远光灯改成近光灯?开车时如果考虑别人的处境,考虑可能会给别的道路使用者带来的危险,也就意味着考虑自己行车的安全,一部英国交规,处处体现着这个并没有明说的道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英国人怎么培养孩子顽皮
英国教育,如何教孩子优雅、诚实与独立
【网摘】英国家庭教育漫谈
英国人如何教孩子(作者:张文)
《英国人如何教育孩子》
孩子的品德问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