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同学打架该还手吗?

学校规定星期天下午班主任四点到校,但是不到三点,我就赶到了。为的是每一位早到的家长都能见到我。

我坐在讲台上检查周末的作业,孩子们就在教室里开心地聊天说话。到了四点钟,我让孩子们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看课外书。因为有上周的约定,同学们表现得相当出色,没有一个人讲话,都在静静地看书。每一个学生家长看到教室里这样安静,都轻轻地走进来,简单地与我交流几句,然后又轻轻地走出去。

吃过晚饭,有一段休息时间,我买了瓶饮料就进了教室。一则是还有很多作业没看完,二则是还有很多学生没有到校。

在讲台上坐下不久,带男生的生活老师来了。看她皱着眉头的样子,我知道,肯定又出了什么事。

原来星期五中午,在寝室里周鑫打了李华同学。我一听,心里一阵难受。李华是个非常瘦小的孩子,上星期正好生病了,在这个时候还挨打,谁听了心里都不是滋味!生活老师详细地给我讲了周鑫无理地打同学的经过,并告诉我周鑫根本不听她的话,请求我的帮助。

生活老师刚走,周鑫抱着足球一身汗走进了教室。

我把周鑫喊到讲台边,轻轻问他为什么要在寝室里打架。我说:“你把打架的经过,你当时的想法,以及打架后的感受,告诉我,好吗?”但周鑫是个非常倔强的孩子,不肯开口说话。我正琢磨么怎么开导他的时候,李华的妈妈带着李华来到了教室门外。

我连忙出了教室接待李华妈妈,向她表示歉意。李华妈妈非常激动,她说:“老师,你怎么能够教育学生,同学打架不能还手呢?学生挨了打不还手,他能得到什么好处?打了人的同学又能得到什么惩罚?这叫人心里怎么平衡?……”

我一愣,没想到家长的意见是针对着我的教育而来的。

我理解她内心的激动。等她说完,我说:“真的对不起,孩子在学校里被同学打,我心里也很难受。但我确实教育同学们,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恭谦忍让,不要打架相骂。如果碰上同学打你,你不要还手。这有什么错吗?你是不是有别的不同观点?”

“我就觉得,如果同学打你,你不要害怕,要与他对打!”家长激动地说,“打不过也要咬他一口!”

家长的话让我再次吃了一惊。而李华就站在妈妈身边,接受着他妈妈对他的这种教育。

“你不觉得这样一来,孩子们会你打我我打你,打得头破血流,没完没了,会受到更大的伤害吗?”

“再受伤害,也不能不还手啊!老师怎么能教孩子不还手呢?我不想让我的孩子从小就这样老实,从小就带着害怕心理成长。如果这样,将来走进社会就太可怕了!”

“老师,你要求你再也不要这样教育我的孩子了!我不想我的孩子现在在学校里吃亏,长大了到社会上吃亏!我要求我的孩子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要打我我就打人,打不赢也要咬他一口!要让谁都知道,他不是好欺负的!”

我发现我与家长的教育观念有很大的差别。如果让学生按照家长的这种观念与人相处,将极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可是如果我直截了当地说:“家长,你这种观念是错误的。”家长肯定会更加激动,甚至与我对立起来,水火不容。所以我静静地听着她火山似的爆发,一直到她不再说话,我才说:“我刚才认真听了你的想法,觉得也有道理。我们不能把孩子,特别是男孩子教育得太老实,更不能让他对自己的周围有一种害怕的心理。作为一个男孩子,不仅要有宽阔的胸襟,更要有王者自强的信念和肩挑天下的勇气与抱负。这一点,我与你的想法是完全一致的。但我同时觉得,这与我教育孩子们要团结友爱,遇到矛盾要商量解决,不要相骂打架,如果发生打架的事,不要还手,是不矛盾的。

“你想想,如果两个孩子打架了,都不肯让一步,你打我一拳,我一定要还你一脚,那么这架就会没完没了地打下去,最后两个孩子都可能头破血流,引发的事故就会更大。”

“哦,我知道了,你是在为你当老师的着想。要同学打架不还手,有利于安定团结,不出安全事故。但是,你想过没有,让一个孩子任着另一个孩子打,正确吗?”

“我回答你刚才的话。第一,我不是为我当老师着想。事实上,我也是这样教育我孩子的。第二,让一个孩子任着另一个孩子打,当然不正确。作为老师,我绝对不会这样教育孩子。我总对同学们说,如果遇到矛盾发生冲突,同学出手打你,你不要还手,可能以选择冷静、义正词严地告诉对方:“你打人是错误的!我不还手不是怕你,而是我不想让自己也犯打架的错误”;可以选择请几位同学一起讨论谁对谁错;可以选择去找老师来解决;如果老师不在,你还可以避让走开,到外面去散散步,等老师来了再解决。饶人不是痴汉,痴汉不会饶人。当你在宽容忍让同学时,你就比同学优秀。”

家长在认真地听,李华更是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我。

“我觉得我这么教孩子,是在把孩子培养成一个有着优秀品质的学生,一个有着宽阔的胸襟、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善于选择正确的方式解决问题的真正的男子汉,而不是在培养他们的老实与害怕。我认为同学之间发生冲突、打架,并不是因为有着很重大的矛盾,而是不会与他人相处以及不善于控制自己情绪而引起的。这种矛盾,对大人来说,就像恩爱夫妻之间的矛盾,对小孩子来说,就是兄弟姐妹之间的矛盾,是内部矛盾,应该在对方情绪激动的时候保持冷静、退让与宽容。

“当然,我绝不会培养孩子的害怕心理。如果觉得自己孩子有害怕心理,我们也不能通过教育孩子与别人打架、或在打架的时候奋力反击,来培养孩子不怕别人。我们一方面可以通过谈话正确引导孩子,有意识地让孩子多读读相关的书籍,来培养孩子面对别人时的自信与不害怕;另一方面,可以引导孩子多参加体育运动,还可以去学学中国武术,在运动中增强孩子的体质体能,培养孩子的自信与不害怕。

“今天我教育孩子们同学之间不要打架,并不教育孩子们一味地不要打架。我也教育孩子们,如果遇上了敌我矛盾,该出手时,就一定要出手,而且出手就要把对方打倒打怕——不过话说回来,他们现在还是小孩子,最重要的是自我保护。”

家长问:“那你说,我孩子就这样让别人白白地打一顿吗?如果是这样,我做妈妈心里实在是不好受。”

“我理解你!”我立即说,“你放心,我一定会非常认真处理这件事。你看,我才知道这件事,就立即找周鑫谈话,想进一步了解事情的经过,分析其中的原因,好有的放矢地对他进行教育。接下来,我会与他家长取得联系,请求他的家长配合教育。教育之后,我再把情况向你汇报。”

“那好吧,方老师,我相信你,我等你的电话。”这时候的家长,已恢复了平静,没有来时的激动与冲动,表现出了对老师的尊重与配合。我看了看李华,他一直全神贯注地听着我的每一句话,此刻感觉得到他也深受教育。

两人站在教室外38度的高温下,谈了一个多小时。送走李华的妈妈,我走进教室,把星期五发生在寝室里的事情以及刚才的情况,对同学们作了简单的介绍,然后趁热打铁,抓住这个个案,请同学们展开讨论:一、同学之间产生了矛盾该怎么处理?二、如果同学打人,我们该不该还手?课堂气氛非常热烈。最后得出一致的结果:以后同学之间遇到矛盾,一定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理智处理问题,商量解决矛盾,学会与人相处。如果出现打架现象,一定学会宽容与忍让,冷静告诉对方打架是不正确的,请同学或老师帮助解决问题,或者选择避让,走开散散步了再回来。有个同学还幽默地说:“这是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在整个过程中,周鑫同学很受教育,主动站起来承认错误,并向李华道歉。李华同学也承认自己也有错误,周鑫本来不会打人,是他用言语挑衅,激怒了周鑫。

晚自习结束时,周鑫的妈妈正好来接周鑫,早在学校门口等待。我与孩子一起与见他妈妈。家长了解事情的经过后,又一次耐心教育、开导周鑫,并当即表示,要见李华家长一面,亲自向她道歉。我非常感动,告诉她,见一面可能比较困难,不如先打个电话。

打过电话,李华的家长心里好受多了。大约十点钟的时候给我发来信息,说谢谢方老师的正确处理,觉得老师真是一个了不起的职业,她会好好思考我的教育方法,尽力与我达成一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孩子拖拉磨蹭,家长应该怎么办?
杏坛杂谭:终将赔不起
康老师带班 | 不完美的教育和不完美的自己
师德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我和学生的故事
乡村教育该走向何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