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效课堂第11封信:关于中国文化的思考

关于中国文化的思考

   李老师你好:

   如果非要我把中西文化做个比较,那实在是勉为其难。但我可以谈一谈我对中西文化的思考,来间接回答您的问题。

   我不是一个崇洋媚外者,但我觉得如果站在西方文化上看中国,很容易看到中国文化的症结。如果是站在中国文化的角度看西方,则不仅看不出问题,甚至很容易陷入中国文化的“圈圈”里,即便是浸淫很多年,老眼昏花也没能悟出个豆来,然后哀叹中国文化真是“博大精深”。哪里有什么博大精深,而是因为你原本就看不透,看不透是自己的问题,根本在于对中国文化缺少审视,或者说中国文化原本就缺少能够提炼的科学成分,那就是个只适宜于把玩的“圈圈”而已。

  相比于西方的“哲学”、“科学”性思考,中国文化基本是“感性”的,康德说人的认知需要经历三个阶段:感性、知性、理性。然而,中国文化几千年来就一直停留在“第一感知阶段”上。必须加以声明,我所说的“科学”只是一种思维方式,有人讲《易经》神秘、博大精深,讲《道德经》如何如何,其实《易经》有什么呢,用西方文化来概括,一句话就能说清楚,不就是“对立统一”、“发展变化”吗,《易经》与市井百姓的“麻将”相比,实在算不上多高级。常在一起打麻将的人都有体会,麻将的“魔力”是“有输有赢”,却最终“没有输赢”,而《易经》呢——它是知识分子的“麻将”——没有起点、没有终点的“智力游戏”而已。而至于《道德经》,无非是有些“意象”和哲辩性思考的“散文诗”而已,儒家的经典呢,最多是“圣人”之言,按照中国传统的等级制,在意识形态领域,黎民之言叫“俚语”,士大夫为“经典”,其次才是“圣人之言”,圣人之上是“王道”,也就是皇帝的“诰天承运、皇帝诏曰”,所谓圣人之言,不过是服务于“王道”的一剂名叫“克己复礼”的“心灵鸡汤”,所以,你得看透,而不是被绕进去,任由它带着你转圈圈。

   中国文化的感性思维习惯造成了中国历来缺乏真正的“哲学”。所谓的中国哲学,体现出“诡辩”和“中庸”两个应身。“诡辩”其实就是偷换概念、转移话题、王顾左右,“中庸”就是“丧失原则”,常用的方法是彼此退一步,压制矛盾,回避焦点。这样的中国哲学,带给中国人的是圆滑、世故的“实用哲学”,凡事先思考如何“趋利避害”,所有的心思都在追名逐利上。因而西方文化里会有很多人为真理献身,而中国的孔子不过是为了自己的政治抱负郁郁而终。

   中国哲学直接造成的后果是价值观的混乱,甚至是“自掌耳光”(搜索我的博文:自掌耳光的传统文化),我随便例句几例,比如:

1、兔子不吃窝边草与近水楼台先得月

2、宰相肚里能撑船与有仇不报非君子
3、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与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
4、男子汉大丈夫,宁死不屈与男子汉大丈夫,能屈能伸
5、车到山前必有路与不撞南墙不回头
6、条条大路通罗马与一条道走到黑

7、明人不做暗事与兵不厌诈

   这样混乱的价值观导致中国人只喜欢逞口舌之利,能“舌战群儒”方为偶像。价值观的混乱还呈现出中国人一般缺少原则,远离做人的道德底线,没有信仰或者什么神都信,什么神都信更是迷信。其实不难理解,为什么每当民族危难之时,率先站出来的往往不是匡扶者,而是卖国贼、汉奸。

   长于口舌必失之于行动。也便不难理解,为什么中国人都喜欢诅咒和抱怨,因为我们的文化禁锢了行动,也仇视一切的“改变”。我们没有真正的改革家,不是不需要,而是我们不太习惯“做而论道”——中国的道是闭关“想”出来的,而不是“干”出来的。

   当中国文化远离了知性和理性之后,也便无从谈及哲学,科学是哲学的成果,也便不难理解为什么我们有这么多的科研人员却无法取得任何一项世界级的成果了。感性思维和价值观的混乱,让中国文化只能去追求“道”,什么是“道”——道可道、非常道,而不是去求真——追求西方知识分子所期望的最高境界——真理。

   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是求道还是求真?

   求真的人生意味着的是超越现实的哲学和科学,如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他们是不断继承与发展的传承关系,因此西方的文化是一代又一代不断超越的文化,每一个人物的出现都是后人超越的“标靶”,而中国文化的求道呢,如果侥幸有什么人物出现,这样的人物就会被很多人奉为“圣人”,所呈现出来的是一代又一代对“圣人”的遵从和膜拜,孔子的嫡传弟子比苏格拉底多,请问他的72贤徒,有几个柏拉图?为什么,不是中国文化不宽容超越,而是没有理性思考的土壤,不是孔子有多伟大,而是从他之下的人缺乏科学质疑精神。中国的道是“小道”——内宇宙的自我完善,而不是西方人讲的“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大同世界的自由、人权、真理。

   你可以说我偏颇,这没什么。但你必须清楚,中国文化的出路必须构建真正的哲学——学会思考,改变价值观——穷究真理,而不是把精力用在“拜神”和“扯皮”上,这样你就是一个清醒的文化思考者——从无始无终的“迷局”、“陷阱”里爬出来,而不是一个狂热的中国文化信徒,去重塑捍卫真理的价值观!

6

喜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把中国传统文化的自圆其说能力上升为哲学的整体性(九)
易经的真理
爱是需要学习的
天石看世界|我为何鼓励孩子学理工科?
易经的真理【上】
世界名人如何评价孔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