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陪俺九十三岁母亲一起画国画、写书法

劝君多多陪陪娘

巴俊宇.文

  这一段时间,事情挺多,很忙。参加了两家银行董事会,作为独立董事得依法合规履职,保护中小股东利益,对社会财富负责。又去北京参加一个国家层面的专家咨询会。作为党委政府的决策咨询专家,从九十年代初提出'东北现象'以来,我的智囊生涯已经有三十多年了。可国家的俺不说,就东北来说,经济每况愈下,而沈阳的经济更是尴尬,不仅全国垫底,而且已经负增长了……也不知道国家政策有问题,还是地方官员有问题,或者我的'理论'有问题?反正我研究的结果和他们说的、喊的、鼓吹的全然不同。有人和我提辽宁经济,我说打住:和我没半毛钱关系,我在小三十年前就把问题说的很清楚了,没人按我的思路去办。其实,东北被边缘化多年了,甚至可上溯一百年历史。娘的,黑土地祸害完了,痛心疾首!


作为20多年的政协委员,老常委,有几个我领衔的提案办得十分不顺利,就是关于保护绿地森林、老百姓停车问题、以及有关土地财政,导致政府公共行政行为扭曲等问题。开了几次会议,研究了多次,有的部门和基层政府不论态度还是结果都不尽如人意。一般委员都妥协了,我是在坚持,而且会坚持到底,我画了道'三保'底线:如果涉及环境保护、群众利益保护、文化遗产保护。我会死磕到底,绝不退缩!

  都说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家国天下的,其实在这个自私自利、浮夸庸俗的时代里,应该也与我无有更多关系,也真的无须愤世嫉俗。倒是我九十三岁老母亲是我的天,也是我的最牵挂的。父亲2014年作古后,我给自己定了个死规矩,只要不出差,每周六我必须去抚顺陪老娘过一天!平时每一天一个电话。我有句'名言':不孝之徒不与之为友,惧内之人不与之共事。其间道理不言而喻。


老娘虽九十有三,但除了腿脚不好外,精神矍铄,身体无有大碍,每次都要与我谈论国家大事,关心'改革'事宜,也叫我这个时常思考退缩的人感到面赤。这两天因忙没给娘打电话问安、报安,娘就不放心,叫人打电话来,叫我十分愧疚,真是儿行千里母担忧啊。使我想起我年轻时节,17岁'闯荡江湖',后来'流放西域',再后来20多岁游学海外……一直以来母亲为我操碎了心啊,此生也无法回报父母天高地厚之恩。年轻时母亲用自己的心血和智慧、灵性创造了一个我。母亲老了,我也要用我的能力、感情和智慧来创造我一个不同寻常的老娘,我和老娘一直在精神上共同成长!

  常有人赞我如何孝顺,我都不好意思。我只是做了我愿意、应该且不难做到的事而已。真的,这是起码的,为自己做的,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否则枉为人也。

 

现在的人啊,为了一己私利变得十分扭曲,别说父母、亲情,有的连灵魂都灭失了,成了一堆自私自利的肉体,实在可悲,令我鄙视。那些自私自负的肉体,争啊,夺啊……挺无聊的。我一生有太多为官升迁的机会,也有搞实业创造财富的专业条件和能力,然而我都毫不犹豫的放弃了,而鬼使神差的走了一条为学之路,一路走来,虽也跌跌撞撞,沟沟坎坎,有辉煌,也有低迷,有充实,也有寂寥,但我依旧欣慰,我成了一个对得起自己职业的教书匠;我庆幸,庆幸我在浑浑噩噩的俗流中,却在自己心灵深处保持了一股清流……

  其实人生很现实,唱不得高调,我的这些情怀都是心底深处的一点儿温度,人毕竟是热血动物,如果血凉了,那人就成了一堆肉而已。


年轻时年少轻狂,走南闯北的,想法挺多。当下也许是人有些老了,变得越来越踏实而沉静,而陪我我九十三岁母亲,是我十分幸福的事。我这个年纪,回家一推门,还能喊:妈!我回来了!这是多大的福分,这是老天赐予的,是祖上积德行善的结果,我会珍惜。


周六,我一如既往回到娘身边,娘最近迷上了画画,我就陪老娘又是写,又是画的,度过了一个温馨、幸福的周末……


祝福,我老娘……



巴俊宇2017年8月26日于抚顺




作者小传

  巴俊宇(巴兰),当代著名诗人、著名经济学家。辽宁抚顺人,中国民主同盟盟员,曾做过工人、刑警、文艺创作员、大提琴演奏员。


青年时期曾以巴兰笔名从事文学创作,发表诗歌、散文、小说、文艺评论等,出版个人诗集《巴兰诗选》等,其诗歌充满激情而折射人生哲理,略带伤感却爱憎分明,忧郁的情怀中透着对美好理想的迷恋和追求,被誉为'郁达夫第二'。著名诗人艾青评价巴兰:'在伤痕文学和朦胧诗充斥的文坛里,挺拔一枝哀哀切切又充满深邃哲思的诗的新秀......'。巴兰诗流传不多,却很有影响,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有独特的地位。


巴俊宇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系满洲国高毕业,历经满洲国,民国等时代,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做过宋美龄的近身侍卫。建国后做管理干部,由于性格刚烈,为人正直,58年被打成右派,后半生郁郁不得志。巴俊宇自幼家境贫寒,饱受苦难。自幼喜欢读书思考,酷爱文学艺术,少年时期就在当时《红卫兵战报》上发表诗歌作品,1972年高中毕业留城走上社会,先后做过力工、机械工人、刑警,器乐演奏员,文艺创作员。1976年因文革文字狱被强派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高原和内蒙古锡林格勒盟'采风学习',历经磨难,九死一生,极具传奇色彩。


1978年高考制度恢复后考入大学,1982年毕业辽宁财经学院,后于香港大学进修。此后在大学执教,从事经济科学教学与研究30余载。


巴俊宇放弃在海外、深圳等发展机会,毅然回到家乡东北黑土地上,历任沈阳财经学院经济管理系副主任、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沈阳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沈阳理工大学社会经济研究所所长。 历任辽宁省委省政府三届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辽宁省十一届人大代表;民盟辽宁省委第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届副主委;沈阳市政协第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届委员、常委和历任经济委员会、科技委员会、提案审查委员会副主任,皇姑区政协八、九届常委、副主席,大东区十、十一届政协副主席等社会职务。现任民盟辽宁省委副主委,沈阳市政协常委兼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沈阳理工大学教授,沈阳巴兰德经济发展国际咨询机构董事长兼理事长、首席经济学家。同时兼任沈阳市委市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辽宁省政府创意产业研究中心首席经济学家,辽宁非公经济研究会副会长,辽宁经济发展学会副会长,市政协理论研究会副会长等社会职务,此外担任银行、金融机构独立董事、首席经济师、外部监事等职务。


从1982年开始专门从事经济科学的教学及学术研究工作。多年来,在国内外学术媒介及国际会议上发表了300余篇学术论文,出版专着、文集、教材和工具书等专着30余部,其中23项成果荣获国际、国家及地方各级奖励,主持过国家、省市级重点课题研究,并获国家、省、市科技进步等有关奖项,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


巴俊宇研究领域广泛,触及问题深刻,具有前瞻性、综合性和实用性等特点,甚至跨专业,跨学科,跨类别。主要研究领域为理论经济学、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生态经济学、经济哲学及企业管理、营销及战略策划等。其主要学术贡献有:86年提出并着重系统研究中国现代市场经济的基本理论框架;'东北现象'理论范畴的提出与研究;'效益型按劳分配'理论的提出;东北重工业基地的振兴战略及'世界经济圈流'理论的提出与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产业工人矛盾、问题与根本出路的系统研究;辽宁'二次创业'理论的提出与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监察职能理论与研究。巴俊宇教授一些学术思想在国内外学术及社会各界具有一定影响,目前他所致力研究的'新自然经济观'重大课题,已引起国际学术界的密切关注。


巴俊宇热爱家乡,长期致力于东北区域经济振兴发展战略研究,系'东北现象'、沈阳经济区、沈阳挺进浑南等战略的最早提出者。多次参与国家和地区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政策、法规、重大会议工作报告的文件研究、论证、起草和审定工作。参与国家、省、市、区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十二五规划的研究与论证工作等,一些应用性成果受到国家和省、市党委、政府重视,被采纳实施,产生很大的社会效益。为家乡建设,东北振兴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转自《辽宁人物》文字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新型电力系统与新型能源体系》新书导读会在沈阳举办
小沈阳演出
1948年2月的辽宁沈阳
2011.09.08 辽宁 沈阳 慈恩寺
精彩辽宁11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直击:我国唯一一个经济出现负增长的省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