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妊娠期母体血液的变化

妊娠期母体循环系统除了心脏、心排出量、血压的变化以外,血液也会发生如下变化,尤其是血液成分的变化,了解其变化有助于我们对妊娠期间的化验单做一个较为准确的判断。

一、血容量的变化

妊娠期血容量增加以适应子宫胎盘及各组织器官增加的血流量,对维持胎儿的生长发育极为重要,也是对妊娠和分娩期出血的一种保护机制。血容量于妊娠6~8周开始增加,至妊娠32 ~34周达高峰,增加了40% ~45%,平均增加约1450ml,维持此水平直至分娩。其中血浆平均增加1000ml ,红细胞平均增加450ml,血浆量增加多于红细胞增加,出现生理性血液稀释。

二、血液成分的变化

1.红细胞

妊娠期骨髓造血增加,网织红细胞轻度增多。由于生理性血液稀释,红细胞计数约为3.6x1012/L(非孕妇女约为4.2x1012/L) ,血红蛋白值约为110g/L(非孕妇女约为130g/L) ,血细胞比容从未孕时0. 38 ~0.47降至0.31 ~0.34

2.白细胞

妊娠期白细胞计数轻度增加,一般(5~12)x109/L,有时可达15x109/L。临产和产褥期白细胞计数也显著增加,一般(14~16)x109/L,有时可达25x109/L。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增多,淋巴细胞增加不明显,单核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几乎无改变。产后1~2周内白细胞水平可恢复至正常。

3.血小板

妊娠期由于血小板破坏增加、血液稀释或免疫因素等,可导致妊娠期血小板减少,部分孕妇在妊娠晚期会进展为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虽然血小板数量下降,但血小板功能增强以维持止血。血小板计数多在产后1~2周恢复正常。

4.凝血因子

妊娠期静脉血液淤滞、血管壁损伤均导致妊娠期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为防止围产期出血做好准备,与此同时,妊娠期女性发生血管栓塞性疾病的风险较非孕妇女增加5~6倍。凝血因子IIVVIIVIIIIXX增加,凝血因子XIXIII降低。妊娠晚期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轻度缩短,凝血时间无明显改变。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比非孕妇女约增加50% ,于妊娠末期平均达4. 5g/L(非孕妇女平均为3g/L)。这些生理性变化使产后胎盘剥离面血管内迅速形成血栓,是预防产后出血的一个重要机制。产后2周凝血因子水平大致恢复正常。

5.血浆蛋白

由于血液稀释,血浆蛋白自妊娠早期开始降低,至妊娠中期达60 ~65g/L,主要是白蛋白减少,约为35g/L,以后维持此水平直至分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朱剑文教授谈:RH阴性血孕妇围产期管理
血稠只能靠吃药稀释?其实有既简单又安全的方法,要不要了解下?
各种血液成分的作用 你知道吗?
献血后血液是如何恢复的
血管操作|血液
What?大量输血竟会导致血小板和凝血功能变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