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心系老山

   在欢度节日喜庆的时候,

   你还坚守在边防的哨口,

   枪炮声代替了爆竹声声,

硝烟代替了彩灯绣球。

祖国让我唱一支歌,

献上节日的问候……

这是2018年4月14日,天津某地一场别开生面的联欢会上,已是82岁高龄的歌唱家于淑珍,又为战友们唱起了扣人心弦的《节日的问候》。在座的有当年慰问团唱歌的、跳舞的、晿河北梆子的、拉手风琴的;有当年被慰问的驻守老山主峰的团长、副团长和战斗英雄。一晃三十年过去了,慰问团中的某些成员,已经老了、走了。被慰问团的某些官兵,也已经永远长眠在那片土地。然而,这些仍然健在的人们,却从没忘记那段血与火交织的岁月,从没忘记因“自卫还击,保卫边疆”而结下的深情厚谊。三十年后,他们又团聚了:大家从各地赶来,有的还从海外飞来,参加《三十年老山情战友会》。人们穿着迷彩服,佩戴着鲜红的“自卫还击保卫边疆参战老兵”的胸牌,追忆那些难忘的日日夜夜,回放曼棍洞、猫耳洞那些慰问演出,激动的又回到烽火硝烟的年代……

在我大厅的高台上,有一对铜制的和平鸽,红红的眼珠闪着亮光,似要振翅高飞,去回访那片安宁的土地。这只用炮弹壳制成的雕像。正是于淑珍到老山前线慰问时,官兵送给她的最珍贵的礼物。她曾激动地对我说:

“你知道吗?在那里我第一次真正懂得了什么叫震撼!战争就是战争,身临其境的我,无法抑制自己,那是发自内心的歌唱,我只有用全身心歌颂这些勇士,才是对他们最好的慰问……”

八十年代初,那场轰轰烈烈的自卫反击战,庄严地向世界宣告了中国主权的不可侵犯,宣誓了血气方刚的中国军人的使命与担当。老山,人民记忆中的老山,曾有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在神州大地传扬啊!当战士们发出:“祖国亲人,你们理解我们吗?”的问话时,亿万人民用“理解万岁!”的精神,回答和告慰了远方亲人。

就是这些血性汉子,也有温柔的家国情怀。当炮声停息后,他们也会蜗居在“猫耳洞”,用小半导体或录音机,收听自己喜爱的歌曲,高兴时也会畅快地喊上几声。

《节日的问候》是以第一人称的写法,真挚、亲切地表达了祖国亲人对边防军人的思念和爱戴。当神州大地正沉浸在节日喜庆中时,我们的战士却坚守在边防哨口,虽然不能为父母敬酒,却在为天下父老增福增寿——这就是八十年代的军人所特有的气质和情操。战士们用鲜血和生命守卫着祖国的安宁,人民也更加思念自己的亲人。作者借“我”的歌声,向“你”献上这节日的问候,把军民鱼水情,浓缩在短短的歌词中,把江南小调和民间戏曲糅合起来,使旋律更加优美动听。于淑珍拿到这首歌后,耳畔长久地回荡着一个声音:“祖国亲人,你们理解我们吗?”

多年来,歌唱家曾经收到过数以万计的听众来信,其中就有寄自炮火纷飞的前沿、沾满战士血泪的诗笺。战士们爱国爱家,也爱她那“泉水”、“浪花”般的歌声,这怎么能不让她热泪盈眶呢?《节日的问候》以其形象鲜明的时代风格,朴实无华的乡土气息,清新隽永的

·047·

动人曲调,拨动了歌唱家的心弦。她反复雕琢,细细吟咏,把这首优美抒情的歌曲,唱得含蓄委婉、荡气回肠。这也是她继《泉水叮咚响》、《浪花啊浪花》之后,献给新一代最可爱的人的又一肺腑之音。

1985年12月,她应海峡之声台的邀请,参加慰问演出后路过南京,并把磁带留给了我。刚刚听完英雄事迹报告会的我,连夜写成了专题:献给远方亲人的歌——介绍歌曲《节日的问候》,同时制作了《每周一歌》向全省播出。于淑珍听完后,激动地抱住我说:

“吉玛,谢谢你的理解。”

之后,她把磁带上的作品分析拿掉,又附上她的一些歌曲,寄给了想听她歌唱的前线战士。

得知磁带到达的消息,别提战士们有多激动了,大家都想早点儿听到歌唱家送来的“阳光”、“泉水”、“浪花”。于是,两个战士冒着敌人的炮火,经过三道“百米生死线”(敌人炮火封锁区),运动了两个小时,才到达前沿阵地政治部。当他们把磁带取回来要听时,因为猫耳洞太小,只好用录音机在洞外播放。于是,有的趴在洞口,有的坐在弹坑边上,围着小小录音机,一遍又一遍地倾听歌唱家那亲切地问候。听完后,他们用沾满血泪的笔,回信给歌唱家:

《节日的问候》那动人的解说词,优美的旋律,甜美的歌声,使我们每个人无不热泪盈眶。祖国和人民时刻关怀着我们,歌唱家用发自肺腑的歌声,唱出了对战士们的爱,唱出了“为了万家团聚,牺牲个人幸福;亏了我一个,幸福十亿人。保边疆圆中有缺,缺中有圆,一家不圆万家圆;守边关甜中有苦,苦中有甜,一人不甜万人甜。”的心情。

尊敬的于老师,我们真想喊您一声“万岁!”

说句实话,我们写信给您时,心情既矛盾又复杂。您是著名歌唱家,演出任务一定很繁重,加上其他事情,不一定满足我们的愿望。事实证明我们是多虑了。您在百忙中,以最快的速度,满足了我们的要求,您不愧是全国人民喜爱的心灵美的歌唱家。我们要向您学习,发扬我军的光荣传统,严惩来犯之敌,为牺牲的战友报仇。我们会坚守阵地,誓与阵地共存亡,请祖国和人民放心。为了回报您的关怀,我们决定下山修整时,录一盘我部战斗实况给您,作为前线战士的敬礼!希望听到您演唱的更多更美的歌曲。

于淑珍饱含泪花地读着战士们的来信后,满怀激情地参加了天津市各界人民赴老山前线慰问团。这个由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再旺带队的68人中,除了区、局长外,还有25人组成的演出队。天津市人民政府,不但为前线子弟兵送去了大批军需物资,更送去了宝贵的精神食粮。

慰问团进入阵地时,乘坐的迷彩车子,需要经过“三道弯”,也就是三次暴露在敌人的炮击目标下。(这使我想起了战士信中说的“百米生死线”。)接站的同志,是冒着生命危险,开上盘山道的,万幸地是敌人没有开炮,也许他们知道:几辆大巴车里坐着慰问团吧!

到达目的地正好是三十晚上。除夕夜本是阖家团聚的时刻,她没有马上去探望伤员,怕战士们看到她想起自己妈妈。带着最好的理解和关爱,她参加了老山主峰下的首场演出。

刻有“京师风采”的曼棍洞,是一个可容纳几千人的大山洞,山那边是敌军,山这边就是我们。这边有个洞口,可以进去。为了观看她们的演出,洞里第一次出现了人山人海,欢乐空前的场面。

正值除夕夜,于淑珍以一曲《节日的问候》拉开了演出序幕:

“三年前,江苏台为这首歌做了专题,我把它寄给了前线。那时我就想:要是自己亲自

·048·

把这首歌唱给前线战士听该多好哇!可我已经是五十岁的人了,还能有机会上前线吗?今天我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现在,我就把这首歌,献给新一代最可爱的人。”

歌声一出口,全体官兵激动万分,歌声时时被掌声缠绕,已分不清是她在歌唱,还是战士们在鼓掌。一曲歌罢,她哭着讲到:

“听说这里有不少江苏籍的战士,我就再为大家演唱一首家乡的民歌《茉莉花》吧!”

刹那,雷鸣般的掌声,好像要把这洞顶掀开……

之后,她来到野战医院看望伤员。在病房里,她关心地问到他们的伤情,安慰他们好好养伤;在一个小战士的床前,她像妈妈一样,为他盖好被子……这些平凡的画面,让我想起了抗战时期,宋氏三姐妹到前线慰问的情景。在建国近四十年的今天,能像一个母亲似的到前线慰问:于淑珍,你无愧为当代伟大的女性。

十八个日日夜夜,她真正感受到战争就是战争。并深深体会到:亲临前线演唱,和在剧场演出,完全是两码事,有了真情实感,有了切身体会,才能放开歌喉,尽兴地演唱。在那血与火的前线,有多少可亲可爱的镜头,留在硝烟弥漫的时空啊!

在一次演出结束后,有位女兵激动地和她拥抱,结果把歌唱家的一只耳环,挂在了自己头发上……有几个战士要找她拍照,足足跑了十几里路,在凌晨一点见到她时,却发现匆忙中带来的是黑白胶卷,于是又折回去,在凌晨5点赶来,终于和歌唱家拍了彩色合影……有一位小战士,在她们演出时正生病住院,没有看到演出。临走时,他特意跑来为歌唱家送行……

为了感谢她能来前线慰问,战士和军长,分别把自己用炮弹壳制成的和平鸽,赠给了她。陈军长又端起一盆兰花,语重心长地对她说:

“把这盆老山兰带回去吧,愿这烽火连天的前线,能给后方人民以幸福和平的安慰。”

慰问团团长张再旺对于淑珍说:

“从除夕夜到大年初一、二、三,老山前线、猫耳洞里,无数英雄对你的热爱,该是多么珍贵的回忆和巨大的鼓舞啊!在这次慰问中,你满怀激情的演唱,充分表达了天津人民对子弟兵的深情,我真的非常感动……”

十八个日日夜夜,她实实在在地接受了一次灵魂的洗礼。每到一处,她都把发自心底的歌声,献给前线的官兵。她看到战士们在阴暗潮湿的猫耳洞里,吃的是压缩饼干,喝的是芭蕉叶抖搂下来的露水,军衣都是湿漉漉的……

这里有优秀的班长,在担任主攻任务时,带领一个班,一举拿下敌人的高地;这里有令人敬佩的大学生,在阵地坚守两天一夜,身负重伤不下火线,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特别是“硬骨头六连”的十六勇士,以“生为当代豪杰,死为华夏忠魂”的气魄,拔掉了小尖山据点后,归来时只剩下十二名……

她知道驻守主峰的部队,都做好了随时牺牲的准备,因为每一次攻守,都是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山坡上盛开的木棉花、三角梅和山茶花,仿佛都在颂扬官兵们的铁血精神和家国情怀。

在苍松翠柏掩映的麻栗坡烈士陵园,在九百九十九座烈士碑林前,都留下了她深情探望的足迹。她一个墓碑又一个墓碑地看下去,特别是***年仅十九岁的烈士王建川,“为了祖国不惜血染战旗”的壮举,让她这个做母亲的人,无法抑制喉咙的哽咽,无法平息心房的震颤。她用手轻轻地抚摸着墓碑,滚烫的泪水滴落在冰冷的青石上……

她看到一位母亲将一束蒲绒放在儿子墓前:轻声地说:“孩子,你小的时候,最喜欢玩儿这蒲绒,妈从家乡给你带来了。”

·049·

还有位母亲在自己儿子墓前,摆上了几盘菜,点上了四只蜡烛:

“儿子,今天是你的生日,妈来看你来了,这都是你最喜欢吃的……”

正是有这些伟大母亲,养育出的忠贞儿郎,才有今天的边关无战事百姓享安康。正是为了母亲和孩子的微笑,勇士们才以满腔热血,演绎出民族史诗的威武雄壮。

在云南、广西绵延1300公里的边境线上,矗立着十几座烈士陵园。战友和亲人们的眷念,让我们看到老山精神的不死!站着的和躺着的灵魂倾诉,共同筑起了共和国固若金汤的万里长城……

·050

 

 

 

 

 

  1. 1、1985年慰问“英雄报告团”演出后
  2. 2、1988年春节到野战医院看望伤员
  3. 3、老山第一观
  4. 4、在山坡上演唱
  5. 5、与汽车连连长、副连长合影
  6. 6、三十年后与当年驻守老山的团长、副团长、战斗英雄重聚首。军人手里的扇子,是于淑珍亲手绘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致敬 | 芳华散尽,30年前临洮奔赴战场的年轻男儿你们还好吗?
跟随视频回到1986年,来看47军战士在老山前线猫耳洞中的生活场景
对越作战的老山“裸体战争”, 曾因吓跑女兵挨骂
再忆老山阵地猫耳洞春联
付与幽花接续香——王银祥写兰艺术
越军特工偷袭却栽在信鸽上老山战役中猫耳洞攻防战比电影更惊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