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杨松河论《恶之花》(一)

一、《恶之花》的历史命运

一八五七年六月二十五日,法国巴黎有一个名叫夏尔·波德莱尔的年轻诗人,向社会郑重推出一部别出心裁的诗集,共一百首,总题目叫《恶之花》。别的不说,就这个“恶”字,就把世人吓了一大跳!“恶”字历来是贬义词,而“花”历来是赞美辞,把“恶”的东西说成美丽的花,岂不是为“丑恶”涂脂抹粉?这还了得!波德莱尔当时也就三十出头,生性喜欢神秘和爆炸性。这下,可是在法国惹出了大是大非。

法国文坛果然炸开了锅。《恶之花》公开发行不到一个月,也就是七月五日,《费加罗报》首先发难,刊登了记者布尔丹的一篇煽动性文章,指控波德莱尔的《恶之花》“亵渎宗教”,“伤风败俗”,要求司法干预,予以取缔。接着,帝国的御用文人应声附和。第二帝国的法庭立即立案审理,并判决该书有伤风化,罚款三百法郎,勒令删除其中的六首诗。“亵渎宗教”的罪名不便公开争论,只好低调处理,不予追究。

此后,诗人的命运就掉进了“恶”的漩涡中,《恶之花》成了文坛争论不休的热门话题,社会舆论毁誉参半。攻击毁谤有之,冷嘲热讽有之,支持同情有之,赞扬称颂有之。波德莱尔始终未改初衷,继续在“恶”的无底深渊中潜游,最后在贫病交加中走出了“人间地狱”,到“另一个世界”关注《恶之花》的命运。

资产阶级的法律一向标榜保护言论自由和创作自由,何以会犯下这种“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历史性错误,害得自己的同行不得不在百年之后公开撤销这个判决,为诗人平反昭雪?

如今,《恶之花》好评如潮。在近年法国民意调查中,波德莱尔受欢迎的程度几度超过了浪漫主义大诗人雨果。《恶之花》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也在不断攀升,不仅堂而皇之编进了文学教科书,而且还纷纷列入大学必修课程,有的还作为博士论文选题进行深入研究。同样一个人,同样一部诗,其命运何以会有天壤之别?

波德莱尔和他的《恶之花》的历史命运本身就是社会病态的表现,本身就是一朵“恶之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诗人的上帝——阅读法国诗人波德莱尔
鬼耶,神耶,人耶,波德莱尔? 法国文学
波德莱尔忌辰 | 你究竟来自深渊,还是降自星空?
世界文学名著简介:恶之花
法国象征派诗人波德莱尔诗选
读《现代主义:从波德莱尔到贝克特之后》(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