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不同外因引起的咳嗽,可以这样艾灸调理

《黄帝内经》提道:“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和“肺朝百脉”意思是肺就像古代国家的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人体全身血脉直接或间接地会聚于肺,然后到全身。因此,当人体的肺部出现问题时,就会影响人体的脏腑和其他器官;中医认为,当人们咳嗽的时候,病位就在肺,基本的原因就是肺失宣降,通俗点就是当人们受到外部或者自身的致病因素入侵后,肺功能失调或者紊乱,出现了障碍,就会出现咳嗽、有痰等现象;今天就跟朋友们分享一下,不同外因引起的咳嗽,如何用艾灸来调理。

艾灸是借助艾条或者艾柱燃烧,灸火的高渗透性,使纯阳之加力穿透皮肤进入人体内部,如进入肺部,激发提高肺部的自愈能力,能活血化瘀,舒筋通络,理气血,温经脉,祛寒湿邪,抗菌和消炎,镇咳化痰,促进体内血液循环,调整了人体的脏腑功能,给人体补足了正气,提高了自身的免疫能力和抗病能力,增强了身体素质,坚持一段时间后,咳嗽也就会慢慢好了起来。

引起咳嗽的原因一般分外感和内伤,外感咳嗽由于受到风寒湿燥等入侵,咳嗽来的急,时间短,还会伴有其他发烧、头痛等证;内伤咳嗽一般多为脏腑功能失调引起肺部失调,咳嗽时间长时间久,反复咳嗽,不容易好。

一般艾灸的取穴:外感咳嗽选肺俞、列缺、大椎、足三里、脾俞、合谷、中府、身柱等。内伤咳嗽选中府、太渊、三阴交、肺俞、风门、中脘、丰隆、阴陵泉、天突等。因为艾灸选穴要因人因病而宜,主穴要选的准确,配穴要选的巧妙,只有这样艾灸才会有效果,所以假如朋友们咳嗽应先找医师辨明引起咳嗽原因后再对症选主穴和配穴进行施灸,多以补益肺气、化痰止咳为主。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的咳嗽:

风寒咳嗽(外感咳嗽):选穴有肺俞、列缺、合谷,配穴大椎、风门、外关

风热咳嗽(外感咳嗽):选穴有肺俞、列缺、合谷,配穴大椎、尺泽

风燥咳嗽(外感咳嗽):选穴有肺俞、列缺、合谷,配穴风门、大杼

以上艾灸时均可采用艾条温和灸法,每日每次每穴10分钟,一周3-4次,7次一个疗程。

痰湿咳嗽(内伤咳嗽):选穴有肺俞、太渊、三阴交、中府,配穴丰隆、膻中、天突

肝火咳嗽(内伤咳嗽):选穴有肺俞、太渊、三阴交、中府,配穴行间、鱼际、尺泽

肺阴咳嗽(内伤咳嗽):选穴有肺俞、太渊、三阴交、中府,配穴膏肓、孔最

以上艾灸时均可采用艾条温和灸法,每日每次每穴10分钟,每日或者隔日施灸1次,5次一个疗程。

1、肺俞穴,是肺气所注之处,能调理肺脏气机,可以宣肺解表,补益肺气,化痰祛浊,是咳嗽类的常用穴位,无论虚实、外感内伤引起的咳嗽都可以使用。2、列缺与合谷穴,两穴原络相配,表里相应,疏风祛邪,宣肺止咳。3、脾俞补益肺脾之气,以增强肺之宣降,脾之运化功能;4、大椎穴统领一身之阳气,可调节平衡阴阳,增强免疫力,扶正固本,祛除邪气;5、足三里穴气血双补,可补益气血,扶正培元,调理脾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的源头,五脏六腑得滋养;6、中府为肺的募穴,与肺俞相配为俞募配穴法,可调肺止咳;7、三阴交为肝脾肾三经之交会穴,可疏肝健脾,使肝脾共调,肺气肃降,痰清咳平;8、太渊穴是肺的原穴,本脏真气所注,可肃理肺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咳嗽艾灸方法(培训)
内伤咳嗽的治疗方法
有艾灸,咳嗽再也不用去医院吃药
艾灸治疗头痛
艾灸治疗哮喘
反复咳嗽气喘的朋友有救了 | 灸疗实录0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