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20210304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20210303

  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脉微细,常常倦想睡觉,。迷迷糊糊。
♥脾统血,心主血,肝藏血。

  少阴病,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虚故引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淡得跟白水一样。>,少阴病形悉具。小便白者,以下焦虚有寒,不能制水(里面太寒),,故令色白也。(★,太阴,自利不渴,少阴则自利而渴。。小便色白,少阴证,里面有寒,。★肾水,小肠很热,水气化滋润脑髓。膀胱第二次气化,。寒了,不能气化,不能制水。
♥太阴脾,自利不渴。少阴,自利而渴。♥主症,脉微细,但欲寐,自利而渴,小便色白。肾脏病到后来,小便意没了。

  病人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者,亡阳也,此属少阴,法当咽痛,而复吐利。(★,心脏热往上走,跑到咽,咽痛,会吐。)

  少阴病,咳而下利谵语者,被火气劫故也,小便必难,以强责少阴汗也。(★,里寒湿,不用汗法,是误用火法而引起的少阴。

  少阴病,脉细沉数,病为在里,不可发汗。(★♥原则。

 ♥300条♥ 少阴病,脉微,不可发汗,亡阳故也。阳已虚,尺脉弱涩者,复不可下之。(★,

  少阴病脉紧,至七八日,自下利(自己会下利,会好),胸暴烦,脉暴微,手足反温,脉紧反去者,为欲解也。虽烦下利,必自愈。(★,

  少阴病,下利,若利自止,恶寒而蜷卧,手足温者{胃气在里面},可治。(★,

  少阴病,恶寒而蜷,时自烦,欲去衣被者可治。(阳气回来了,。

  ♥7/1.00♥少阴中风,脉阳微阴浮者,为欲愈。(★,

  少阴病欲解时,从子至寅上。(,

  少阴病,吐利,手足不逆冷,反发热者,不死。脉不至者,灸少阴七壮。(★太溪,复溜穴,,

  少阴病,八九日,一身手足尽热者,以热在膀胱,必便血也。(★,热在,膀胱结石,肾结石。小便利,抵当汤。小便不利,桃核承气汤。

  少阴病,但厥无汗,而强发之,必动其血,未知从何道出,或从口鼻,或从目出,是名下厥上竭,为难治。(★,

  少阴病,恶寒身蜷而利,手足逆冷者,不治。(★,手足冰冷,。

  少阴病,吐利,躁烦,四逆者死。(,阳离开时,最后挣扎,

  少阴病,下利止而头眩,时时自冒者死。<★,西医这时候介入洗肾,可以不死,。

  少阴病,四逆恶寒而身蜷,脉不至,不烦而躁者,死。(★四逆,手冷到手指头,脚冷到脚膝盖。

  少阴病,六七日,息高者,死。(吸一点气马上吐出来,呼吸急促。

  少阴病,脉微细沉,但欲卧,汗出不烦,自欲吐,至五六日,自利,复烦躁,不得卧寐者,死。(★,汗出,阳往外走。

  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小便解。

  麻黄附子细辛汤方

  麻黄二两(去节,甘热) 细辛二两(辛热)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辛热)(♥★,麻黄2,附子3,细辛2。功能,♥,细辛,去下焦的积水,小肠的积水。♥三药合用,补散兼施,是表散外感风寒之邪,温补在里之阳气。♥麻黄附子细辛汤,寒湿在中膈,。大黄2附子3细辛2汤,寒湿在大肠,而热湿用承气汤。

  ♥7♥76分♥右三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发微汗。以二三日无证,故微发汗也。

  麻黄附子甘草汤方

  麻黄二两(去节) 甘草二两(炙) 附子一枚(炮,去皮)(,★麻黄去节6g,甘草灸6g,附子炮3g。功能

  右三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一两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

  黄连阿肢汤方♥应用心肾无法相交。

  黄连四两(苦寒) 黄芩一两(苦寒) 芍药二两(酸平) 鸡子黄二枚(甘温) 阿胶三两(甘温)(♥黄连12克,黄芩,芍药各6克,鸡子黄2枚,阿胶9g。功能,养阴泻火,益肾宁心,冶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鸡子黄,甘,平,归心,肺,肾经。滋阴润燥,养血息风。鸡子黄永远在中间。

  右五味,以水五升,先煮三物,取二升,去滓,内胶烊尽,小冷,内鸡子黄,搅令相得,温服七合,日三服。

  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灸之,附子汤主之。(,灸,恶寒在哪里就灸哪里。

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附子汤主之。(附子汤,炮附子<重用>,茯苓,人参,白术,芍药。。★真武汤,炮附子,茯苓,生姜,白术,茯苓。

附子汤方

  附子二枚(破八片,去皮,辛热) 茯苓三两(甘平) 人参二两(甘温) 白术四两(甘温)芍药三两(酸平)(♥,附子炮15克,茯苓9g,人参6g,白术12克,芍药9g。功能主治,温经助阳,祛寒除湿。治少阴阳虚,寒湿内侵,背恶寒,身体骨节疼痛,口中和,手足寒,脉沉者。

  右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少阴病,身体痛(虚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附子汤主之。(♥,

  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大肠炎。血和便混在一起。

  桃花汤方

  赤石脂一斤(一半全用,一半筛末,甘温) 干姜一两(辛热) 粳米一斤(甘平)(赤石脂30g(一半全用,一半筛末),干姜9g,粳米30克。,♥功能,温中涩肠。冶久痢不愈,便脓血,色黯不鲜,腹痛喜温喜按,舌质淡苔白。现用于伤寒肠出血,慢性肠炎,溃疡病,带下等属于脾肾阳虚者。♥赤石脂,,一半生用。

  右三味,以水七升,煮米令熟,去滓,温服七合,内赤石脂末,方寸匕,日三服。若一服愈,余勿服。

  少阴病,二三日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少阴病,下痢便脓血者,可刺。

  少阴病,吐利,手足厥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人参生姜红枣吴茱萸。★★干姜,半夏,吴茱萸,,可以止呕。

  少阴病,下痢,咽痛,胸满心烦者,猪肤汤主之。

  猪肤汤方

  猪肤一斤(甘寒)(♥,猪皮1斤,,♥,引少阴之虚火下达。甘咸润纳,少阴病,下利咽痛,胸满心烦。

  右一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滓,加白蜜一升,白粉五合,熬香,和相得,温分六服。(米粉,蜂蜜,。♥把失去的津液补回去。

  少阴病,二三日咽痛者,可与甘草汤;不差者,与桔梗汤。

  甘草汤方

  甘草二两(♥

  右一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温服七合,日二服。

  桔梗汤方:(♥,桔梗3g,甘草6g,功能,宣肺利咽,清热解毒。♥
桔梗,吐白泡沫的也加桔梗。

  桔梗一两(辛甘,微温) 甘草二两(甘平)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再服。

  少阴病,咽中伤生疮,不能语言,声不出者,苦酒汤主之。(♥,吞不下东西,声音发不出声。

  苦酒汤方(乌醋,

  半夏(洗,破,如枣核大)十四枚(辛温) 鸡子一枚(去黄,内上苦酒著鸡子壳中,甘微寒)(♥,半夏(砸碎)500克,醋2500ml。功能,燥湿化痰,活血祛瘀,消肿止痛。主痰湿结聚,气血瘀滞。

  右二味,内半夏,著苦酒中,以鸡子壳,置刀环中,安火上,令三沸,去滓,少少含咽之,不差,更作三剂。

  少阴病咽中痛,半夏散及汤主之。

  半夏散及汤方

  半夏(洗,辛温) 桂枝(去皮,辛热) 甘草(炙,甘平)以上各等分(♥桂枝去皮,灸甘草,生半夏洗各10克,。♥喉癌,喉咙痛。,♥,生疮发炎。

  以上三味,各别捣筛已,合治之,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若不能散服者,以水一升,煎七沸,内散两方寸匕,更煎三沸,下火令小冷,少少咽之。

  少阴病,下利,白通汤主之。

  白通汤方(寒利不止用白通汤。热利不止用桃花汤。

  葱白四茎(辛温) 干姜一两(辛热)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辛热)(♥,附子15克,干姜6克,葱白四根。♥葱白,,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再服。

  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白通汤加猪胆汁汤主之。服汤,脉暴出者死,微续者生。(♥,

  白通加猪胆汁方

  葱白四茎 干姜一两 附子一枚(生,去皮,破八片) 人尿五合(咸寒) 猪胆汁一合(苦寒)(♥,葱白4茎,干姜3克,附子10克(生),人尿15毫升,猪胆汁3毫升。功能,破阴回阳,宜通上下,治少阴病,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而烦者。♥童子尿,回龙汤。帮助消化。♥原汤化原石。

  以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胆汁、人尿,和令相得,分温再服,若无胆亦可用。

  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小便不利,从大便下利,腹痛,四肢沉重疼痛。

  真武汤方

  茯苓三两(甘平) 芍药三两(酸平) 生姜三两(切,辛温) 白术二两(甘温)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辛热)(♥,茯苓,芍药,生姜切各9g,白术6g,附子5克炮。功能主治,温阳利水,冶脾肾阳衰,水气内停,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头要眩倒的感觉。腹痛下利,或肢体浮肿,苔白不渴,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

  右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后加减法:

  若咳者,加五味半升,细辛、干姜各一两。

  若小便利者,去茯苓。

  若下利者,去芍药,加干姜二两。

  若呕者,去附子,加生姜,足前成半斤。

  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赤色,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通脉四逆汤方

  甘草二两(炙) 附子大者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干姜三两(强人可四两)(♥甘草灸6克,生附子15克,干姜9克。功能,回阳通脉,治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逆冷,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里寒外热时,动脉破裂了,足趾头是冰的,血会结块,血管会冰的。里寒很深。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其脉即出者愈。

  面色赤者,加葱九茎。(♥

  腹中痛者,去葱,加芍药二两。

  呕者,加生姜二两。

  咽痛者,去芍药,加桔梗一两。

  利止脉不出者,去桔梗,加人参二两。(♥,

  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

  四逆散方(胆结石,胆发炎,,胆囊炎,加滑石,海金沙,五味子,

  甘草(炙,甘平) 枳实(破,水渍炙干,苦寒) 柴胡(苦寒) 芍药(酸微寒)(♥甘草灸,枳实(破,水渍,灸干),柴胡,芍药各等分。功能,疏肝和脾,解郁透热。冶少阴病,阳郁于里,致患热厥,以及肝失条达,气郁致厥,手足厥冷,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泻痢下重,脉弦细。♥

  右四味,各十分,捣筛,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

  咳者,加五味子、干姜各五分,并主下痢。

  悸者,加桂枝五分。(心下悸,

  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五分。

  腹中痛者,加附子一枚,炮令坼。

  泄利下重者,先以水五升,煮薤白三升,煮取三升,去滓,以散三方寸匕,内汤中,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

  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主之。(♥,肾结石,水热并结,热证有渇,用猪苓汤。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少阴病,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必痛,口干燥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便秘很大,,引起的。

  少阴病,六七日,腹胀不大便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

  少阴病,饮食入口则吐,心(胃)中温温欲吐,复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脉弦迟者,此胸中实,不可下也,当吐之。若膈上有寒饮,干呕者,不可吐也,急温之,宜四逆汤。(♥,

  少阴病,下利,脉微涩,呕而汗出,必数更衣;反少者,当温其上灸之。(♥,下利反少者,病在好,灸神阙,关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康平本伤寒论
《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一【302】【303】【304】【305】
《伤寒论》----张仲景(281!325)
【《桂林本/伤寒杂病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原文释文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东汉医圣张仲景伤寒论原文——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