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汉朝轶事:韩信临死前后悔了,要不然三国能提前四百年

公元前196年,韩信被萧何骗进皇宫,一进宫就被吕后绑架,然后带入长乐宫的悬钟室内,被秘密处死。韩信自知难逃一劫,临死前悔恨地说:吾悔不用蒯通之计。

韩信

蒯通之计是什么呢?公元前203年,韩信领军攻克齐国,并打败前来援救的龙且大军。平定齐国后,韩信给刘邦写了一封信,主要意思是说,齐人多变而且反复无常,一定得要有人镇住,所以主动申请做代理齐王。

刘邦勃然大怒,在他看来,这无异于敲诈勒索。当时刘邦被项羽围在荥阳,正盼望韩信带兵来救。

韩信

经过张良和陈平的一番劝解,刘邦知道没办法,反而变得大气,男子汉大丈夫,建功立业,光宗耀祖,要当齐王就当个真的,当啥代理的?

韩信封王之后,地位骤然上升,天下实力最雄厚的人变成了三个:楚王项羽,汉王刘邦,齐王韩信。这时候,说客和谋士都上门了。

三国形势

说客叫武涉,是项羽派来的;谋士叫蒯通,是韩信身边的人。两人虽然不同阵营,判断却一致,都认为韩信已经成为项羽、刘邦之外的第三种力量,可以权衡天下。

如果韩信投向刘邦,则汉军胜;如果韩信投向项羽,则楚军赢;如果韩信保持中立,则谁都不能胜。

韩信

不过两人的建议却不同,武涉希望韩信帮助项羽,这个方案很快就被韩信否决了。至于蒯通提出的方案,韩信却很犹豫,是什么方案呢?三分天下,鼎足而居。这个方案有理,有利,有节,还具有操作性。

韩信

蒯通说,义军起事之时,是为了推翻暴秦,而现在呢?无辜的人流离失所,生灵涂炭,全因楚汉相争,这样的战争应该快点结束。而且刘邦和项羽相争了三年,双方都已损兵折将,该动用的力量都用完了。

现在,我们先按兵不动,谁也不帮,一旦时机成熟,据强齐,携燕赵,便出兵西进,为民请愿,到时天下必然响应。

韩信

而且蒯通还指出,韩信具有震主之威,又有不赏之功。这种情况下,归附项羽,楚人不信任,归附刘邦,则汉军恐慌,所以只能中立,否则就是死路一条。

历史证明,蒯通说得没错,直到韩信临死前,才悔恨没有听从蒯通之言,否则,三国将提前四百年。

参考文献:

1.《史记·淮阴侯列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汉朝轶事:张良劝说刘邦一句话,将三国推迟了四百年
韩信不听此人之言,临死前后悔不已
韩信临死前提到一个名字,萧何听后毛骨悚然,吕雉听到心有余悸!
韩信临死前大吼3个字,如今却成为年轻人的口头禅,大家都爱说
韩信惨遭吕后处死,他临死前撂下的狠话,为何让刘邦脊背发凉?
刘邦称帝--关键的一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