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内》病、证、方、歌表格总结(一)
——全国中医研究生最多
最专业、最敬业的考研微信平台!
全国中医考研,你值得拥有!!!
原始作者:天中小五哥
第一章 感冒
历史沿革:
1、感冒之名首见于:《仁斋直指方》★
2、明清,将感冒与伤风互称★
3、时行感冒首见于:《类证治裁》
病因病机:
1、风寒感冒出现恶寒发热的病理为:卫阳被遏★ (注意:卫表失和为风热证机!)
辨证论治:
证型
治法
方药
歌诀
风寒束表
辛温解表,宣肺散寒
荆防败毒散或荆防达表汤
感冒四时风邪袭,咳嗽头疼流鼻涕;
荆防银翘香薷饮,风寒风热暑湿齐;
尚有气虚参苏施,加减葳蕤滋阴虚。
风热犯表
辛凉解表,宣肺清热
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
暑湿伤表
清暑祛湿解表
新加香薷饮★
虚体感冒
气虚感冒
益气解表,调和营卫
参苏饮
阴虚感冒
滋阴解表
加减葳蕤汤
方药补遗:
┬风寒束表──表湿较重──羌活胜湿汤
└气虚感冒─┬表虚易感──玉屏风散★
└阳虚外感──再造散
鉴别诊断:
1、不是时行感冒特点的:痰热郁肺 (注意:痰热郁肺已不属感冒!)
2、实行感冒的特点:①广泛流行、②传染性强、③症状重、④风热多
第二章 咳嗽
历史沿革:
1、“肺体属金,譬若钟然”:《医学心悟》★
2、咳嗽分为外感、内伤:《景岳全书》★
辨证论治:
证型
治法
方药
歌诀
外感咳嗽
风寒袭肺
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三拗汤合止嗽散
咳为肺病气上逆,外感内伤两大纲;
风寒三拗止嗽用,热菊燥杏俱有桑;
二陈三子法中土,内伤痰热清金方;
肝火泻白黛蛤合,肺亏沙参麦冬尝。
风热犯肺
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桑菊饮
风燥伤肺
疏风清肺,润肺止咳
桑杏汤★
疏风散寒,润肺止咳
杏苏散★
内伤咳嗽
痰湿蕴肺
燥湿化痰,理气止咳
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
痰热郁肺
清热肃肺,豁痰止咳
清金化痰汤
肝火犯肺
清肺泻肝,顺气降火★
黛蛤散合加减泻白散
肺阴亏耗
滋阴润燥,化痰止咳
沙参麦冬汤
方药补遗:
┬风热犯肺──夏令夹暑──六一散
├风燥伤肺──凉燥证──杏苏散★
└痰湿蕴肺──平稳后──六君子丸或合杏苏二陈丸★
真题破解:
1、【多选】A.疏风清肺 B.清宣凉润 C.润燥止咳 D.温润止咳
风燥伤肺之咳嗽治法为:A.疏风清肺 、B.清宣凉润 、C.润燥止咳 、D.温润止咳★
解析:风燥┬温燥──燥+风热──疏风清肺,清宣凉润
↓ └凉燥──燥+风寒──轻宣凉燥,温润止咳
润燥止咳
2、久咳气逆,阵阵发作,痰少质黏,咳引胸胁疼痛,口干咽干,舌苔薄黄少津,脉象弦数,其治法宜用:清肺平肝,顺气降火★ (干扰选项:滋阴润肺,清肝止咳×)
3、【单选】A.止嗽散 B.桑菊饮 C.桑杏汤 D.杏苏散 E.小青龙汤
干咳,连声作呛,咽痒,咽喉干疼,唇干鼻燥,痰黏而少,不易咳出,微恶风无汗,舌苔薄白而少津,脉浮者,治疗宜用:C.桑杏汤★★ (陷阱:杏苏散× 要点:咽喉干疼!)
4、治疗痰湿蕴肺所致咳嗽宜选方剂是: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六君子丸合杏苏二陈丸
第三章 肺胀
历史沿革:
1、肺胀病理因素为痰、瘀:《丹溪心法》★
2、肺胀首辨虚、实:《证治汇补》★
病因病机:
1、【多选】A.痰饮 B.气滞 C.血瘀 D.气虚
肺胀多属标实本虚,主要病因病机是:A.痰饮、C.血瘀 、D.气虚
解析:本虚→气虚 标实→瘀血、痰浊、水饮(痰饮)
2、肺胀后期,病位可及何脏:心 脾 肾 (注意:没有肝×!)
辨证论治:
证型
治法
方药
歌诀
痰浊壅肺
化痰降气,健脾益肺
苏子降气汤合三子养亲汤
肺胀喘咳病缠绵,苏子三子痰壅选;
越婢桑白适痰热,痰蒙涤痰安宫丸;
平喘补肺肺肾虚,水泛真武五苓散。
痰热郁肺
清肺化痰,降逆平喘
越婢加半夏汤或桑白皮汤★
痰蒙神窍
涤痰,开窍,息风
涤痰汤,可配服至宝丹或安宫牛黄丸
阳虚水泛
温肾健脾,化饮利水
真武汤合五苓散★
肺肾气虚
补肺摄纳,降气平喘
平喘固本汤合补肺汤
方药补遗:
┬痰浊壅肺─┬表寒内饮──小青龙汤
│ ├饮郁化热──小青龙加石膏汤
│ └痰浊夹瘀──涤痰汤(加活血化瘀药)
└肺肾气虚──喘脱危证──参附汤送服蛤蚧粉或黑锡丹
真题破解:
1、【单选】A.心慌心悸 B.面唇紫绀 C.肢体浮肿 D.咳吐脓血 E.嗜睡昏迷
不是肺胀危重时临床表现的是:咳吐脓血 (肺痈的表现)
2、治疗肺胀痰热郁肺者首选:桑白皮汤
第四章 哮病
历史沿革:
1、首创哮喘之名:朱丹溪
2、提出哮喘未发以扶正为主,既发以攻邪为急的是:朱丹溪★
病因病机:
1、【选择】A.外邪侵袭,触动伏痰 B.痰气相击,气道被阻
哮证发作期的病因病理关键是:A.外邪侵袭,触动伏痰
哮证发作的病理关键是:B.痰气相击,气道被阻
哮证发作的主要病因病机是:A.外邪侵袭,触动伏痰
2、【多选】A.宿痰内伏 B.外邪侵袭 C.饮食不当 D.情志失调
哮证的病因是:A.宿痰内伏 B.外邪侵袭 C.饮食不当 D.情志失调 (不要漏选)
辨证论治:
证型
治法
方药
歌诀
发作期
冷哮
宣肺散寒,化痰平喘
射干麻黄汤★★或小青龙汤★
哮病发作痰鸣喘,寒哮青龙射麻专;
定喘越婢主热哮,风痰三子把功建;
寒包热哮也常见,小青龙加石膏全;
六君健脾又补肺,生脉金水肺肾安。
热哮
清热宣肺,化痰定喘
定喘汤★或越婢加半夏汤
寒包热哮
解表散寒,清化痰热
小青龙加石膏汤或厚朴麻黄汤
风痰哮
祛风涤痰,降气平喘
三子养亲汤加味
虚哮
补肺纳肾,降气化痰
平喘固本汤
补肺纳肾,扶正固脱
回阳救急汤合生脉饮
缓解
肺脾气虚
健脾益气,补土生金
六君子汤★
肺肾两虚
补益肺肾,纳气平喘
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
方药补遗:
┬风痰哮──痰壅喘急──控涎丹
├喘脱危证──喘急面青──黑锡丹
└[补]上实下虚证──痰涎壅肺,肾阳不足──苏子降气汤★
真题破解:
1、治疗寒哮的主方是:射干麻黄汤(寒哮)
喉中痰鸣,如水鸡声→射干麻黄汤
2、寒哮病久,发时喉中痰鸣如鼾,声低,气短不足以息,咳痰清稀,面色苍白,汗出肢冷,舌淡白,脉沉细者,治宜选用:苏子降气汤(上实下虚)★
3、气粗息涌,喉中痰鸣如吼,胸高胁胀,咳呛阵作,咳痰色黄或白,黏浊稠厚,咳吐不利,烦闷不安,汗出,面赤口苦,口渴喜饮,不恶寒,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定喘汤(热哮)
诊断鉴别:
1、【多选】A.哮必兼喘 B.哮有宿根 C.频发频止 D.哮有声响
哮与喘的主要鉴别点是:A.哮必兼喘、B.哮有宿根、C.频发频止★、D.哮有声响
条件反射:冷哮、水鸡声→射干麻黄汤;热哮→定喘汤;上实下虚→苏子降气汤
第五章 喘证
历史沿革:
1、喘证虚、实论治:张景岳
病因病机:
1、喘促短气,言语无力,咳声低弱,自汗畏风,咽喉不利,口干面红,舌质淡红,脉象细弱,当属:肺气阴两虚之喘证
2、喘脱的病机主要是:A.肺气欲绝、C.心肾阳虚★
3、【多选】A.肺气虚弱 B.肝阴不足 C.肺肾阴虚 D.肾阳衰弱
虚喘发生的病机是:A.肺气虚弱、C.肺肾阴虚、D.肾阳衰弱
辨证论治:
证型
治法
方药
歌诀
实喘
风寒壅肺
宣肺散寒
麻黄汤合华盖散
喘分虚实肺肾关,张口抬肩鼻翼煽;
风寒痰郁里热型,麻黄桑白麻石甘;
痰浊二陈三子合,肺气郁闭五磨专;
生脉补肺肺金虚,肾虚肾气参蛤散;
正虚喘脱是急症,参附汤送黑锡丹。
表寒肺热
解表清里,化痰平喘
麻杏石甘汤
痰热郁肺
清热化痰,宣肺平喘
桑白皮汤★
痰浊阻肺
祛痰降逆,宣肺平喘
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肺气郁痹
开郁降气平喘★
五磨饮子
虚喘
肺气虚耗
补肺益气养阴
生脉散合补肺汤
肾虚不纳
补肾纳气
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
正虚喘脱
扶阳固脱,镇摄肾气
参附汤送服黑锡丹,配蛤蚧粉
方药补遗:
┬风寒壅肺──寒饮伏肺──小青龙汤
├肺气郁痹──腹胀便秘──六磨汤
├肺气虚耗──中气虚弱──补中益气汤
└肾虚不纳──肾阴虚──七味都气丸合生脉散★
真题破解:
1、【选择】A.清肺化痰,降逆平喘 B.涤痰息风,开窍醒神
咳喘反复发作数年,五天前着凉后加重,咳逆喘促,痰多,谵妄,烦躁不安,神志恍惚,肢体瞤动,舌质暗红,舌苔黄腻,脉滑数,治宜用:B.涤痰息风,开窍醒神(要点:谵妄)
2、【单选】A.补肾纳气,化痰平喘 B.健脾益肺,化痰降气 C.益肾纳气,化饮平喘
D.补肺纳肾,降气平喘 E.补肾摄纳,益气养阴
呼吸浅短难续,声低气怯,甚者,张口抬肩,依息不能平卧,咳嗽,咯痰不利,胸闷心悸,舌淡,脉沉细无力,治宜选:D.补肺纳肾,降气平喘 (要点:肺肾同病)
3、【单选】A.化痰健脾,降气平喘 B.温肺散寒,化痰平喘 C.化痰降逆,和胃平喘
D.涤痰利窍,降气平喘 喘咳胸满,但坐不得卧,喉中痰鸣,咯痰黏腻难出,舌苔厚浊,脉滑实,治法:A化痰健脾,降气平喘
4、【单选】A.化痰健脾 B.化痰行气 C.化痰降气 D.燥湿化痰
喘而胸满闷窒,甚则胸盈仰息,咳嗽痰多,黏腻色白,咯吐不利,兼有呕恶,纳呆,舌苔白腻,脉滑,治法:C.化痰降气★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内科学咳嗽如何辨证论治
中医内科学歌诀汇总,易背不易忘!
寒咳与虚寒咳嗽是一样吗?小青龙颗粒 三子养亲颗粒 三拗片
老年人咳喘、气短、痰多,试试三子养心汤,温肺利气,止咳化痰
中医宝典五:内科学之一---肺系病症
哮喘病的中医药治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