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温病条辨学习笔记:银翘散与桑菊饮

太阴风温、温热、温疫、冬温,初起恶风寒者,桂枝汤主之;但热不恶寒而渴者,辛凉平剂银翘散主之。温毒、暑温、湿温、温疟,不在此例。

桂枝汤方:桂枝(六钱)芍药(炒,三钱)炙甘草(二钱)生姜(三片)大枣(去核,二枚)

辛凉平剂银翘散方:连翘(一两)银花(一两)苦桔梗(六钱)薄荷(六钱)竹叶(四钱)生甘草(五钱)芥穗(四钱)淡豆豉(五钱)牛蒡子(六钱)

PS:既遵仲景,竟然把用量都给改了。桂枝芍药不等量伍了,且仲景原书中芍药并未言炒。清代,按1=36.9g1=10钱计算,这些药总量56钱,按1=3.7g计算,约207g,每次服用6钱,也就是总量的约10分之一。计算出来,大概剂量如下:

连翘4g银花4g苦桔梗2.4g薄荷2.4g,竹叶1.6g,生甘草2g芥穗1.6g淡豆豉2g牛蒡子2.4g

也就是说一次服药这个量,用新鲜苇根熬汤煎药,香气大出即出锅服用,书中明言“勿过煮”。关于服用次数,“病重者,约二时一服,日三服,夜一服;轻者三时一服,日二服;夜一服;病不解者,作再服。”重的一天喝4次,也就相当于一日量:连翘16g银花16g苦桔梗9.6g薄荷9.6g,竹叶6.4g,生甘草8g芥穗6.4g淡豆豉8g牛蒡子9.6g。轻的一天喝3次,也就相当于一日量:连翘12g银花12苦桔梗7.2g薄荷7.2g,竹叶4.8g,生甘草6g芥穗4.8g淡豆豉6g牛蒡子7.2g

今人亦间有用辛凉法者,多不见效,盖病大药轻之故,一不见效,随改弦易辙,转去转远,即不更张,缓缓延至数日后,必成中下焦证矣。”

意思大概是说,同时期,也有人用辛凉解表法治疗这种病情,但是很多效果不太好,可能是病情重药太轻,一看效果不好,就换用其他方法,或者病情自行迁延,变成中下焦病证了。由此可见,这个方,是非常平和的,以至于可能用了以后,如果剂量不到位,效果就不好;还有可能药劲没上来,病情又变化了。胡希恕说:香药有刺激胃肠充血发炎的弊端。P11胡希恕说:温病既具表侯,为病仍有外解之机。清热达表本属正治,唯表里俱热,有异于伤寒,热如不清,汗必难透。若逼汗太过,津耗热炽,即有燎原难遏之势。故发汗药量宜轻,清热药量宜重。本方妙在轻施频投,颇见治温法度P12 PS:对于银翘散的治疗法则,胡希恕还是认可的。

加减法:胸膈闷者,加藿香三钱、郁金三钱护膻中;渴甚者,加花粉;项肿咽痛者,加马勃、元参,衄者,去芥穗、豆豉,加白茅根三钱、侧柏炭三钱、栀子炭三钱;咳者,加杏仁利肺气;二、三日病犹在肺,热渐入里,加细生地、麦冬保津液;再不解或小便短者,加知母、黄芩、栀子之苦寒,与麦、地之甘寒,合化阴气,而治热淫所胜

太阴温病,恶风寒,服桂枝汤已,恶寒解,余病不解者,银翘散主之。余证悉减者,减其制。

PS:本太阳病,恶风寒,服桂枝汤当汗出热退而解,现余病不解,当本自有传经,或恶寒自罢但恶热的温病,非服桂枝汤恶寒解。

辛凉轻剂桑菊饮方:杏仁(二钱)连翘(一钱五分)薄荷(八分)桑叶(二钱五分)菊花(一钱)苦梗(二钱)甘草(八分)苇根(二钱)

水二杯,煮取一杯,日二服。二、三日不解,气粗似喘,燥在气分者,加石膏、知母;舌绛暮热,甚燥,邪初入营,加元参(二钱);犀角(一钱);在血分者,去薄荷、苇根,加麦冬、细生地、玉竹、丹皮各二钱;肺热甚加黄芩;渴者加花粉

PS:杏仁7.4g连翘5.5g薄荷3g桑叶9.25g,菊花3.7g苦梗7.4g甘草3g苇根7.4g,一天喝两次。书中写到“二、三日不解,气粗似喘,燥在气分者,”说明,桑菊饮有可能治不好,又转为喘证。方论中写到“今世佥用杏苏散通治四时咳嗽,不知杏苏散辛温,只宜风寒,不宜风温,且有不分表里之弊。”说明当时治疗咳嗽,用的较多的是杏苏散(组成?)。另外,提到“风温咳嗽,虽系小病,常见误用辛温重剂销铄肺液,致久嗽成劳者不一而足。”治疗热性咳嗽,误用温热药物,久则成劳。胡希恕认为本方较银翘散为胜,加减法亦可从P14

银翘散

金银花10,连翘10(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薄荷6,牛蒡子6(辛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

甘草5,桔梗6(凉):利咽

荆芥4辛温)、淡豆豉5辛凉):增强透表作用

竹叶4,芦根(凉):清热,生津(胃)

注:单位钱

桑菊饮

连翘1.5(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桑叶2.5,菊花1,薄荷0.8(辛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芦根2(凉):清热,生津(胃)

桔梗↑2杏仁↓2;甘草0.8:利咽

注:单位钱

PS:从组成上来说,都是以辛凉解表的药物为主,很多所谓的辛凉解表的药物,都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比如金银花、连翘、牛蒡子,还用了很多利咽的药物,因为所谓的“风热感冒”很多表现为咽痛,用药比如薄荷、牛蒡子、甘草、桔梗;所用的解表药物都较为平和,用量很少;用到了竹叶、芦根清热利尿、生津,值得注意的是2味药都入胃经,就是可以清胃热。桑菊饮主要针对风温咳嗽,在用药上,在上述配伍的基础上,加上了杏仁,具有肃降肺气的作用,所以在银翘散的加减用药中,也提到了,“咳者,加杏仁利肺气”。桑菊饮还特别以桑叶和菊花为主药,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个别解表药归经入肝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银翘散
87.银翘散
斑疹治疗,斑宜清化,疹宜透发。治疹——凉营透疹,方如银翘散之类
辛凉解表剂之银翘散
每日一方——银翘散
【辛凉发散常用的感冒用方】 桑菊饮(《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