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夜间2个小习惯,容易让心脏“跳闸”、血管堵塞、肾长结石…夏天正是高峰期,警惕中招!

入伏以来,很多地区的气温一天高过一天,不少朋友纷纷抱怨:今年真是太热了,全靠空调“续命”,有时候想省点电,晚上睡觉就给空调定个时,没想到半夜经常被热醒。

其实,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们被热醒的次数正在变得越来越多。《细胞》杂志子刊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

  • 夜间温度升高会使平均每人每年减少44小时的睡眠时间;

  • 在气温超过30℃的夜晚,人均睡眠时间约减少了14分钟

  • 尤其老年人和女性来说,热夜造成的睡眠损失更大。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热夜影响的不仅仅是睡眠,还会带来一系列疾病风险,甚至增加死亡风险。

1

夜间温度高

正在悄悄增加疾病及死亡风险

2022年8月,复旦大学联合韩国首尔国立大学、日本东京大学以及欧美多个研究单位,在《柳叶刀·星球健康》刊发了一篇未来气候变化模拟研究报告,分析结果表明:热夜是影响人体健康的独立因素

1
增加死亡风险

在中国南部、中国北部、韩国、日本这四个区域,热夜的短期暴露与居民死亡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联。在调整了日平均温度的影响后,热夜暴露仍可增加40%~50%的死亡风险

▲图片来源于网络

2
加重心血管负担

首先,高温会导致人体植物神经系统紊乱,使交感神经兴奋,引起新陈代谢加速、心跳加快、血管收缩、血压上升,从而容易引发心绞痛、急性心梗等心血管问题。

其次,热夜导致睡不好、睡得少,可能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增加炎症,也会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一项发表在《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上的研究发现,与睡6~9个小时的人相比,睡不够6小时,会使心肌梗死风险增加20%

3
加重炎症反应

皮肤温度升高,会促进机体炎性因子和前列腺素的分泌,导致炎症反应加重,可能引起压力性损伤的发生。尤其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更容易发生感染。

4
增加精神疾病风险

高温本就容易让人心烦气躁,滋生焦虑等不良情绪;加上睡不好,特别是对于本就有睡眠障碍的人来说,更易产生心理问题。

【建议】天气炎热时,不要为了省电而过分减少空调的使用,保持26℃左右的室温,更有助于睡眠,也能辅助降低疾病风险。

2

忽视一个小细节

多种疾病易在夏夜发生

夏季炎热,除了夜间容易被热醒以外,口渴的情况也时有发生。而很多人为了减少起夜的次数,就会少喝水甚至不喝水,但这也容易增加夜间突发疾病的危险。

1
增加心血管事件风险

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的,血浆中90%都是水。如果睡前口渴却不喝水,而睡眠过程中呼吸、出汗又带走了一部分水分,就容易导致机体缺水,使得血液粘稠,血流缓慢

再加上睡眠状态下,血液流速本就相对平缓。这对于本就有心血管问题的人来说,无疑会增加血栓的发生风险,甚至诱发心梗、脑梗等急性心血管事件。

【3个时间各一杯水,促进血液循环】

夏季补水十分关键。即使不渴也要记得喝水,因为渴的时候身体已经极度缺水了。尤其中老年人群,对口渴的敏感度下降,等明显觉得渴时,身体缺水可能已经很严重了。

除白天正常饮水外,建议大家睡前、起夜时、睡醒后,也各喝200ml水,以补充水分,帮助缓解夜间血液粘稠的情况,促进血液循环。

2
增加肾结石风险

肾脏是人体的“下水道”,它会对血液进行过滤、重吸收,留住营养物质,将代谢废物与多余的水分一起,以尿液的形式排出体外。

而如果喝水太少,机体长时间缺水,血液中草酸钙、尿酸盐等的浓度升高,就容易结晶析出,形成肾结石。特别夜间口渴又没及时补水,肾结石发作的可能性更大。

肾结石发作时,常表现为剧烈的肾绞痛,仅次于分娩时的疼痛,还可能伴随恶心、呕吐等症状。

【一份“炒蛋”,辅助预防肾结石】

预防肾结石,多喝水也是简单又便宜的方法,对于一些已经形成的小结石,喝水甚至可以起到排石的作用。

而除此之外,日常还可以通过一份积雪草炒蛋,来辅助预防肾结石的发生。

【做法】取鲜积雪草150g、鸡蛋1个。将鸡蛋炒好盛出,再将积雪草放入锅中炒至变色,倒入鸡蛋,加盐拌匀即可。

中医认为,肾结石与下焦湿热有关,而积雪草性寒凉、辛,味苦,入肝脾肾经,有清热凉血、利水渗湿的功效,可清利下焦湿热,是很好的药食同源的食材。

3
增加痛风风险

痛风,是尿酸浓度过高,导致尿酸盐结晶析出并沉积在关节腔、软组织等部位,刺激白细胞对结晶进行吞噬,然后分泌炎症因子,在局部造成红肿热痛的炎性反应

痛风不仅痛苦、危害大,还常常发生在半夜,有数据显示,夜间急性痛风发作的概率是白天的2倍!而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夜间水分丢失。

前面提到,晚上睡觉时,身体会通过排汗、呼吸等方式丢失一定的水分,又不能及时进行补充,身体就会处于相对缺水的状态,进而升高尿酸浓度,导致尿酸盐结晶沉淀,最终诱发痛风。

【一杯“龙须饮”,辅助降尿酸】

夏季正是玉米上市的季节,而玉米须被中医称为龙须,常被作为利尿药使用,能促进尿酸排出,而且还能和肝平胆、凉血泻热、利湿消肿等,对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都有一定的辅助控制作用。

因此,对于高尿酸人群来说,日常不妨把白开水换成玉米须饮。

【组方】干玉米须30克,加适量水煮开放凉即可饮用。这是一天的量,如果是鲜玉米须,多一点也可以,对身体没有危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警惕“第四高”!这个指数高,全身器官都受罪
【疾病诊疗】警惕“第四高”!这个指数高,全身器官都受罪
肾结石多是吃出来的 少吃这4类食物
尿酸高只需预防痛风?这4类疾病也可发生,别忽视
有高尿酸血症但没症状,要吃药吗?
痛风增加血液透析患者的死亡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