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9世纪世界最红的艺术家李斯特

作者:刘植荣

提起李斯特,读者大都知道他是一位钢琴演奏家,被誉为“钢琴之王”。其实,李斯特是跨界艺人,在众多领域取得杰出成就,除弹钢琴外,他还是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乐队指挥、作家、慈善家,晚年还担任宗教职务。英俊的相貌配上超凡的才艺,李斯特对女人有不可抗拒的魅力,虽终身未娶,但身边总有才女陪伴。

1.李斯特9岁登台演出,13岁被称作“大师”

  1811年10月22日,弗朗茨·李斯特出生在匈牙利一个讲德语的家庭。父亲艾德姆·李斯特(1776年-1827年)在艾斯特哈齐宫廷任行政主管,但他喜欢音乐,能弹钢琴和吉他,还拉小提琴和大提琴。在父亲的影响下,李斯特很小就开始弹钢琴和作曲。艾德姆1820年4月13日给艾斯特哈齐二世的一封信中就提及,他买了8800页的大师钢琴谱让儿子练习。

  1820年10月,9岁的李斯特开始在音乐会上演出,弹了德国作曲家费迪南德·里斯的作品《降E大调协奏曲》,并弹了一首自己的即兴曲。

  1820年11月26日,李斯特在艾斯特哈齐二世宫廷为众多贵族和社会名流演奏,几个富豪当场拍板,每年资助他600格尔登(匈牙利旧时货币)出国学习6年。

  为了儿子的前程,艾德姆辞掉宫廷工作,带着李斯特举家移居维也纳。

  在维也纳,李斯特向贝多芬的学生、奥地利音乐家车尔尼学习钢琴课程,并向意大利作曲家安东尼奥·萨列里学作曲。

  1822年12月1日,11岁的李斯特在维也纳举办第一场音乐会,演奏了胡梅尔的《a小调钢琴协奏曲》、根据意大利作曲家罗西尼的歌剧《采尔米拉》改编的即兴曲、德国音乐家贝多芬的《A大调第七交响曲》的小快板乐章(钢琴版)。

  首场演出后,李斯特在维也纳名声大噪。1823年4月13日,他再次举办个人音乐会时,贝多芬走上台亲吻了他的前额,对他赞美有加。

  1823年9月20日,李斯特一家从维也纳移居巴黎,在途中,李斯特就在沿线城镇举办音乐会,一个是展示自己的才华,再一个就是筹集路费,这次旅行让12岁的李斯特被誉为是莫扎特一样的神童。

  1823年12月11日,李斯特一家来到巴黎。第二天,父亲带着他到巴黎音乐学院申请入学,但学校规定只接受法国学生,无奈,李斯特只有自己钻研钢琴演奏,父亲给他有限的辅导。

  李斯特不但在音乐方面是天才,也很有语言天赋,在巴黎很快学会了法语,法语成为他的主要交际语言。

  初到巴黎,李斯特在私人沙龙上演出。1824年3月7日,他首次在巴黎公演,知名度迅速提高。

  从1824年到1825年,李斯特三次到英国巡演,受到英国国王乔治四世的接见,媒体称他是“大师李斯特”。

  1827年8月28日,父亲艾德姆因病去世,15岁的李斯特为亡父创作了《丧礼进行曲》。

2.李斯特是钢琴界的帕格尼尼,开创独奏音乐会先河

  1832年4月20日,历史上最伟大的小提琴演奏大师帕格尼尼在巴黎举办了一场慈善音乐会,为霍乱受害者募集资金,李斯特应邀作为嘉宾演出。李斯特为帕格尼尼魔鬼般的演奏所折服,渴望自己能像他驾驭小提琴那样驾驭钢琴。

  李斯特每天用8-12个小时苦练琴技。他的手特别大,能轻松弹奏十度音(一般的钢琴演奏家只能弹九度音),这是他练就无与伦比的钢琴弹奏技巧的先天条件。

  李斯特创作的12首《超级练习曲》难度让人望而却步,只有大师级的演奏家才能弹下来,正如德国音乐家罗伯特·舒曼所说:“弹奏这些练习曲就像在狂风暴雨中行走。这个世界上,大概最多只有10个到12个人能弹下来。”而其中的《f小调超级练习曲》是李斯特13岁时创作的。

  李斯特不断挑战自己的演出技能,开发演奏潜力,他说:“我的钢琴就是我自己,我能用10根手指弹出成千上万人演奏的和声效果。”

  这不是吹牛,他确实有过这个本事。一次,李斯特在听完法国作曲家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后,将第一乐章改编成钢琴曲,他弹出的音响效果甚至比管弦乐队演奏的效果还好。

  李斯特是历史上第一个背谱演奏的演奏家(即把谱子背下来,不看谱子演奏,这需惊人的记忆力),他也是第一个侧身对观众演奏的钢琴演奏家,以便让观众看到他的演奏,而在这之前的钢琴演奏家都是和管风琴家一样,背对观众演奏。

  李斯特还开创了独奏音乐会的先河,独奏音乐会“recital”这个词就是因李斯特流行起来的,当时不少人不理解这个词是意思,李斯特就解释说:“Le concert, c’est moi.”(我一个人的音乐会)。

  每次演出,李斯特都充满自信,昂首阔步走向舞台,十指在琴键上飞舞,令人眼花缭乱,他弹奏出的音符和他本人一样,洒脱、浪漫,奔放、狂野、充满了速度与激情,令观众为之陶醉。

  德国音乐家勃拉姆斯说:“如果没听过李斯特弹钢琴,那就谈不上听过什么钢琴演奏。”

3.李斯特是当之无愧的“钢琴之王”,演奏技艺至今无人超越

  1838年4月起,李斯特在英国经纪人刘易斯·亨利·拉维努的安排下在欧洲和土耳其巡演了10年,举办了1000多场音乐会,“李斯特狂热”横扫欧洲大陆,观众为之疯狂,女人们拥挤到台上撕扯他的丝巾手帕,甚至为他脱落的一根头发疯狂争抢。

  李斯特的钢琴演奏技艺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至今无人超越,他无疑是历史上最伟大的钢琴演奏大师,被誉为“钢琴之王”当之无愧。而在李斯特之前,能被称得上乐器演奏大师的只有巴赫(管风琴)和莫扎特(钢琴)。

  需要说明一下,上述音乐会并非都是他的独奏音乐会,他有时也与其他艺术家同台演出。再有,李斯特参加的音乐会不少是义演,把演出收入捐赠给慈善机构。

  车尔尼说李斯特是凭个人感觉弹钢琴,这话不错,李斯特和帕格尼尼一样,有时为了炫技忽视了音乐内容,虽然听起来华丽无比,令人震撼,但有时却感到空洞,难以触及灵魂。他演奏别人的作品通常不按原谱弹奏,而是随意改动,例如,他在弹他最喜欢的贝多芬《升c小调第十四钢琴奏鸣曲》(月光奏鸣曲)第一乐章时,会增加装饰音、颤音、震音,以便产生戏剧性的效果。

4.李斯特教的学生上千,均免收学费

  李斯特说:“艺术家被赋予教育人类的使命。”为了实现这一使命,李斯特广泛阅读,他的个人藏书有数千册之多。

  李斯特初到巴黎的几年,在巴黎一所音乐学校义务教授钢琴课。1869年,李斯特受邀在德国魏玛教授钢琴大师课(指不具体教理论,只是对某首曲子指导),两年后又受邀到布达佩斯皇家音乐学院教授钢琴大师课,他在这两个地方穿梭讲课,平均每年旅行6000多公里。

  1875年3月,李斯特被匈牙利议会任命为新成立的李斯-特费伦茨音乐学院院长,年薪4000古尔登(达到院长薪酬)。

  李斯特一生教的学生有上千名之多,但他很少教技巧性的东西,主要是阐释音乐作品本身的含义,鼓励学生保持自己的演奏个性。

  李斯特不收学生的学费,这与他自己的老师恰好相反。车尔尼不但收学费,而且很贵,学生不能按时交学费就会被开除。不过,车尔尼对李斯特倒是个例外,免收他的学费。

  李斯特还无私提携达人新秀。在德国,一个女孩举办钢琴独奏音乐会,海报上宣传称自己是李斯特的学生。没想到,音乐会前一天,李斯特突然出现在这个女孩面前。女孩告诉李斯特,自己是个孤儿,冒称是他的学生只是为了吸引观众多买门票,并请求得到原谅。李斯特听罢,和蔼地安慰女孩,并指导她弹了一首曲子,然后说:“好了,现在你是我学生了,告诉剧场经理,音乐会再增加一个曲目,由你的老师我弹奏一曲。”第二天,音乐会如期举行,压轴曲目果然是李斯特弹的,观众为之欢呼。

5.李斯特是浪漫主义的典范,创作了768首(部)作品

  李斯特是浪漫主义音乐的杰出代表人物之一。法国音乐史学家保罗·朗多尔米说:“如果没有李斯特的发明在先,瓦格纳(德国作曲家)就没有任何创造,瓦格纳的全部风格在李斯特的作品中已具雏形。”

  李斯特的音乐作品编号到768号,1号至350号是原创作品,351号至686号是改编作品,687号至768号是不能确定是他的作品。李斯特不但写了大量的钢琴作品,也创作交响乐,他还是交响诗的开拓者,代表作有《匈牙利狂想曲》、《浮士德》、《但丁》等。

  浪漫主义强调个人情感的表达,让音乐反射内心世界,包括对社会的态度。

  从和声构成上而言,古典主义音乐主要使用建立在七音音阶上的和弦,而浪漫主义音乐则在半音音阶(12个音)上建立和弦,让色彩更华丽,更富有戏剧性,转调更便利,也更能表达作曲家的乐思。

  李斯特以自由音乐人的面貌出现,不被宫廷或教堂“包养”,成为“作为艺术家的音乐家”,他举办公开音乐会,出版音乐作品,发表音乐评论文章,让更多的平民百姓能欣赏到音乐艺术,继而通过音乐提升了公众的文化素养。

  在浪漫主义时期之前,音乐作品基本上是一次性的,专为特定事件而作,演出结束后曲谱也就被束之高阁。而李斯特的作品被反复演奏,他自己也反复演奏大师的作品,认知度当然就高,由此,李斯特凭借自己的天赋和高超演奏技艺,被公众视为英雄。

6.李斯特终生未娶,情人有伯爵夫人也有公主

  李斯特终生未娶,但凭他的帅气和艺术才华,可谓是“少妇杀手”,颇得女人爱慕。

  1833年,李斯特在一次沙龙上邂逅有夫之妇玛丽·达古伯爵夫人(1805年-1876年),两人坠入爱河并同居5年。

  玛丽是一位浪漫主义作家,用笔名“丹尼尔·斯特恩”发表作品。她为李斯特生育了3个孩子,长女布兰丁妮(1835年-1862年)后来成为法国总理埃米尔·奥利维耶的妻子;次女柯西玛(1837年–1930年)开始嫁给了李斯特的学生、德国音乐家汉斯·冯·彪罗,离婚后与瓦格纳结婚;幼子丹尼尔(1839年–1859年)是很有发展前途的钢琴演奏家,可惜因患肺结核英年早逝。

  1847年2月2日,李斯特到基辅参加义演时,邂逅了有波兰血统的有夫之妇卡洛琳·赛因·维特根斯坦公主(1819年-1887年)。卡洛琳是位作家,这对才子才女一见钟情,从此保持了40年的恋人关系。

  卡洛琳说服李斯特放弃公开演出,过平静的作曲家生活。于是,李斯特决定从1847年9月开始放弃巡演。

  李斯特与卡洛琳在乌克兰的沃罗尼夫齐同居期间创作了钢琴曲《诗与宗教的和谐》。1848年,李斯特应邀来到德国魏玛担任宫廷乐队指挥,与卡洛琳一直在那里住到1861年,这期间,他创作了大量音乐作品,并写了不少音乐评论。

  李斯特和卡洛琳都是天主教徒。他俩计划在1861年10月22日李斯特50岁生日这天在意大利罗马结婚,但卡洛琳的丈夫劝说沙皇通知梵蒂冈教廷不允许他们结婚,因为卡洛琳的合法丈夫还活着。为阻止这门婚姻,沙皇还没收了卡洛琳的部分地产。

  结婚计划流产后,迫于公众舆论压力,李斯特与卡洛琳分居。1863年6月20日,李斯特接受了梵蒂冈一个宗教职位,两人从此维持着柏拉图式的爱情,并各留遗嘱,把对方列为第一继承人。

  两人分居后,卡洛琳一直住在罗马从事写作,发表了大量批评教会的文章。两人也时有约会,但仅仅是聊聊天,吃顿饭而已,再没有同居过。

  1886年7月31日,李斯特因肺炎在德国拜罗伊特瓦格纳家中去世,享年75岁。1886年8月3日,他被安葬在拜罗伊特的市政公墓。

卡洛琳公主因李斯特的去世伤心过度,也于1887年3月9日告别人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钢琴家孙颖迪:“孤绝,也是一种激情。”输入标题
她代表头脑与心灵的和谐之美——纪念克拉拉·舒曼诞辰二百周年
钢琴大师埃朱尔·绍尔谈钢琴演奏
李斯特《第一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 077
【翰森钢琴】钢琴演奏:李斯特《爱之梦》,音乐深情婉转。
乐评:左章(Zee Zee)——左家人的骄傲 | FantasticClassics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