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唐代百家诗谱轻吟绝句350首》之十六——姜道宏、王维国原创

    编者按:当代军旅诗人姜道宏、王维国用了近一年的时间,精心创作了《唐代百家诗谱轻吟绝句350首》,对唐代175名最具代表性的诗家,分别用七言绝句的形式作了同题咏诵。同时,还编撰了每位诗家的简要生平及诗风评介。这样一组纵贯三百年诗歌发展史,熔艺术性、趣味性、知识性、思想性于一炉的专题歌咏诗家的力作,使我们仿佛穿越千年时空,置身于星光灿烂的大唐诗者行列中,饱览大师们的迷人风采……。他们的勇敢尝试,也填补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项空白,堪称为可喜可贺的创举!因此,本刊特以连载形式,分18期予以刊发(每十天一期),以飨诸方家和海内外读者。

    本期咏诵的是:151秦韬玉、152韩偓、153吴融、154杜荀鹤、155张虫宾、156黄滔、157孟宾于、158郑谷、159金昌绪、160王驾。

    姜道宏,男,1956年生于河南省范县,现居郑州市。中共党员。1973年12月入伍,历任报道员、营部书记、干事、学员、教员、营教导员、讲师职务。1997年转业到河南省粮食局工作,2000年起任粮油市场报社副社长、副总编、高级编辑。撰写刊发了大量的新闻报道稿件。2016年退休以后开始学写近体诗词。现为郑州诗词学会会员。

   王维国,当代军旅诗人。男,1956年出生于黑龙江省绥滨县。1973年12月入伍,历任排长、干事、军校教官、某部政治委员等职,2004年在部队光荣退休,现居大连第一军休中心。戎马半生,痴心舞文弄墨,尤爱硬笔书法和近体诗词,现为解放军红叶诗社会员、原解放军西安政院学子诗社——“铁血狮群“秘书长。

《唐代百家诗谱轻吟绝句350首》之秦韬玉:

七绝·秦韬玉(押阳韵)

姜道宏

纤手生胝新锦妇,蓬门贫女俭梳妆。

巧针十指盘金线,总替他人做嫁裳。

~~~

七绝·秦韬玉(新韵)

王维国

疏影纤枝秀晚唐,天街捧月侍君郎。

书怀咏叹投知己,千载犹怜贫女妆。

~~~

      注:秦韬玉 ,晚唐诗人,生卒年不详。少有词藻,工歌吟,却累举不第,后谄附当时有权势的宦官田令孜,充当幕僚,官丞郎,判盐铁。黄巢起义军攻占长安后,韬玉从僖宗入蜀,中和二年(882)特赐进士及第,编入春榜。后累迁工部侍郎、神策军判官等职,时人戏为“巧宦“,后不知所终。其诗大都是七言律诗,构思奇巧,语言清雅,意境浑然,多有佳句,艺术成就很高。现存诗不到40首,《贫女》《投知己》《长安书怀》《桧树》《边将》《天街》等是其代表作。其中《贫女》一诗流传最广,十分著名,尤其是结句“为他人作嫁衣裳”千百年来,一直为世人所熟诵。

《唐代百家诗谱轻吟绝句350首》之韩偓:

七绝·韩偓(押麻韵)

姜道宏

万落千村四野花,危桥溪水岸头沙。

柴门茅舍无鸡犬,山岭池塘有晚霞。

~~~

七绝·韩偓(新韵)

王维国

雏凤清于老凤声,举贤让相几人能?

声名岂止香奁体,无限江山入画屏。

~~~

      注:韩偓(读卧,约842年~约923年),晚唐五代诗人,乳名冬郎,字致光,号致尧,晚年又号玉山樵人。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韩偓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其曾因护驾有功皇帝欲诏为相,但他却力辞相位,说服皇帝改任他当年的主考官右仆射赵崇为相,史上传为佳话。韩偓才华横溢,是晚唐著名诗人,被尊为“一代诗宗”。其诗作大体上可分3个时期:初期是在被贬谪之前;中期是在贬谪之后,入闽之前;晚期在入闽后,特别是在泉州、南安定居之后。尽管后人称韩偓为“香奁体”的创始人,其实,现实主义乃是韩偓诗作的主流。韩偓诗中,最有价值的是感时诗篇。它们几乎是以编年史的方式再现了唐王朝由衰而亡的图景。韩偓的写景抒情诗构思新巧,笔触细腻。而最大的特色,还在于从景物画面中融入身世之感,即景抒情,浑涵无迹。常寓时事于写景之中,更有画笔与史笔相结合之妙。韩偓作《香奁集》写男女之情,风格纤巧,对此历来评价不一。《全唐诗》有录其诗280多首。

《唐代百家诗谱轻吟绝句350首》之吴融:

七绝·吴融(押东韵)

姜道宏

《金桥感事》《卖花翁》,《红叶》《隋堤》翠柳风。

《野庙》《子规》鸣《废宅》,《海棠》桃杏碧梧桐。

~~~

七绝.吴融(新韵)

王维国

沉浮宦海似飘蓬,无尽心思乱世情。

残照子规红叶落,金桥感事华清宫。

~~~

      注:吴融(850——903年),唐代诗人。字子华,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他生当晚唐后期——一个较前期更为混乱、矛盾、黑暗的时代。吴融从16岁开始参加科举,前后历经24年,直到40岁才中举。但登第之后的吴融仕途并不顺遂,先是随韦昭度入蜀平乱,无功而返;回到朝廷曾官至侍御史,又遭人谗言,遭贬荆南;干宁三年(896)才被召回京城,任礼部郎中,后入充翰林学士,官至中书舍人,天复元年(901 )不幸遇上朱全忠犯上作乱,致使吴融逃出京城,流落阌乡;天复三年(903)才再度被召回任翰林,迁承旨,但在当年即卒于翰林承旨任上。观其一生,宦海浮沉,几度受到重用,旋即被贬或流落他乡,这与晚唐动荡不安的政局,有很大的关联,混乱的政治局势,导致吴融漂泊一生,也造就了他矛盾忧郁的个性,以及笼罩着淡淡哀愁的诗歌。吴融是一个继承传统儒家思想的文人,认为诗歌要具有歌颂及讽刺两个作用,以反映国家政治的利弊得失和人民的生活疾苦,实现讽上化下的社会功能。因此他反对脱离现实的神仙鬼怪、浮绝绮艳之作。吴融的诗歌可以用“矛盾“二字加以概括,是多重矛盾之下的产物。他以直切的笔讽刺时政,以清丽的笔写个人情怀,以精巧的笔吟咏事物,名闻当时,体现了他的诗歌无可取代的价值。《全唐诗》收存其诗300余篇。《子规》《叶落》《红叶》《野庙》《途中见杏花》《彭门用兵后经汴路三首》《文德初闻车驾东游》《华清宫》《隋堤》都是代表作。其中七律《金桥感事》,气格沉雄,音节宏亮,是难得的佳篇。

《唐代百家诗谱轻吟绝句350首》之杜荀鹤:

七绝·杜荀鹤(押庚韵)

姜道宏

兵乱干戈《时世行》,桑园凋敝弃荒耕。

《田翁》《蚕妇》《春宫怨》,原野常闻哭泣声。

~~~

七绝·杜荀鹤(新韵)

王维国

乱世痴吟僻性成,感时救物自家名。

春宫幽怨婵娟恨,花影日高碎鸟声。

~~~

      注:杜荀鹤(846~904),晚唐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汉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大顺进士,以诗名,自成一家,尤长于宫词。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大顺二年,擢第,复还旧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恃势侮易缙绅,众怒,欲杀之而未及。天祐初卒。其诗语言通俗、风格清新,后人称“杜荀鹤体”。部分作品反映唐末军阀混战局面下的社会矛盾和人民的悲惨遭遇,当时较为突出,《时世行》《山中寡妇》《乱后逢村叟》《旅泊遇郡中叛乱示同志》《再经胡城县》等是此题材诗的代表作。此外其宫词也颇负盛名,五律《春宫怨》因“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名联,有“宫词为唐第一之誉“。他提倡诗歌要继承风雅传统,反对浮华,其诗作平易自然,朴质明畅,清新秀逸。其自序著有《唐风集》十卷,其中三卷收录于《全唐诗》,存诗近300首,均为律诗绝句。也有评家对其谄事朱温之人品、其诗多失之浅率,不甚耐读等,评价较低。如《沧浪诗话》将他列为一体,翁方纲不以为然,在《石洲诗话》中说:“咸通十哲,概乏风骨……杜荀鹤至令严沧浪目为一体,亦殊浅易。“《苕溪渔隐丛话》引《幕府燕闲录》,也谓鄙俚浅俗,惟宫词为唐第一。

《唐代百家诗谱轻吟绝句350首》之张虫宾:

七绝·张虫宾(押微韵)

姜道宏

芦花细雨裹寒衣,落第长安愧未归。

兵罢淮滨千万冢,天昏地暗乱鸦飞。

~~~

七绝·张虫宾(新韵)

王维国

犹见诗翁辗转行,村郭阡陌漫蒿蓬。

腥鸦乱眼寒空噪,骨冢荒沙几将功。

~~~

      注:张虫宾,唐代诗人,字象文,唐清河(今河北省清河县)人,聪颖秀俊,家贫。唐昭宗乾宁二年,进士及第,初拜校书郎,升任金堂(今四川金堂县)令。与当时才子许棠、张乔、喻坦之、剧燕、吴宰、任涛、周繇、郑谷、李栖远、李昌符,世称“十哲”,比作孔子的高徒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宰予、子贡、冉有、季路、子游、子夏。擅长律诗,以写边塞风光见长。诗歌境界开阔,语言浑朴。代表作《吊万人冢》:“兵罢淮边客路通,乱鸦来去噪寒空。可怜白骨攒孤冢,尽为将军觅战功。”

《唐代百家诗谱轻吟绝句350首》之黄滔:

七绝·黄滔(押尤韵)

姜道宏

漂泊长安闻雨秋,江溪湖海泛孤舟。

生逢乱世悲民众,故垒山河不尽愁。

~~~

七绝·黄滔(新韵)

王维国

万卷诗书万里行,一生赶考鬓霜名。

文章初祖闽中冠,千载高贤世代兴。

~~~

      注:黄滔(840~911),字文江,莆田城内前埭(今荔城区东里巷)人,晚唐五代著名的文学家,被誉为“福建文坛盟主”、闽中“文章初祖”。 黄滔出身贫寒,志向远大。他青少年时代在家乡的东峰书堂(今广化寺旁)苦学,唐咸通十三年(872)北上长安求取功名,由于无人引荐连考近二十场不第,直到唐乾宁二年(895年)56岁时才考中进士。其时藩镇割据,政局动荡,朝廷无暇授官,及至唐光化二年(899),60岁的黄滔才被授予“四门博士”的闲职。一年后,宦官刘季述作乱,黄滔避乱回闽。 唐天复元年(901)起,黄滔应主持闽政的王审知征聘并得到重用,官至监察御史里行、威武军节度推官,历时八年。他长期辅佐王审知治理闽地,使这一方土地成为唐季乱世间较为安定的区域。其时北方战乱,中原名士李洵、韩偓等人纷纷来闽依附王审知,黄滔应命与文士以礼相待、和诗论文,使闽地文风大振,他还把闽人自唐高祖武德至昭宗天佑近300年间写下的诗作辑录为《泉山秀句集》30卷,这是福建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可惜散佚于乱世。黄滔晚年离福州回莆定居。黄滔具有多方面的文学才能。洪迈称其诗“清淳丰润,若与人对语,和气郁郁,有贞元、长庆风概”;南宋诗人 杨万里则言:“诗至唐而盛,至晚唐而工”,“御史公之诗尤奇”。所谓“有贞元、长庆风概”,是指黄滔的诗风与白居易、 刘禹锡为代表的现实主义的中唐诗风相近。所谓“御史公之诗尤奇”,指的是黄滔的诗与时人相比出类拔萃。《 全唐诗》收黄滔诗3卷近200首。另颇值一书的是在黄滔故居蕃衍出的后裔中,累计出了进士94人,其中状元2人;榜眼1人;历代解元出身的14人,雄居闽中显赫旺族之首。

《唐代百家诗谱轻吟绝句350首》之孟宾于:

七绝·孟宾于(押侵韵)

姜道宏

晚眺秋山霜染林,西风落日醉花阴。

云霞万朵天边雁,沃野平畴涧水深。

~~~

七绝·孟宾于(新韵)

王维国

年少诗名遐迩闻,偏逢乱世渡头频。

江亭晚眺悲霜叶,连上旧居公子吟。

~~~

      注:孟宾于,字国仪,号玉峰叟,连州(今属广东阳山县)人。少时即作诗百余篇,名为《金鳌集》(已佚),送给李若虚侍郎。李采录他的好诗,让他带到洛阳献给达官,因此声誉大起。后晋天福九年(944)进士,曾受孟氏辟,为零陵从事。南唐时,授丰城簿,迁淦阳令。宋太宗太平兴国中,归老连上,年八十三卒。《南唐书》卷二三有传。《全唐诗》存录其诗8首,以《公子行》最为有名。

《唐代百家诗谱轻吟绝句350首》之郑谷:

七绝·郑谷(押阳韵)

姜道宏

野步园田麦稻香,秋风拂面醉重阳。

翠岚日暮魂归处,水影天光树染霜。

~~~

七绝·郑谷(新韵)

王维国

骑竹赋咏迩遐惊,千首云台一字名。

垂爱僧情安隽雅,古今幽彻鹧鸪声。

~~~

      注:郑谷(约851年-约910年),字守愚,唐末著名诗人。郑谷7岁能诗,“自骑竹之年则有赋咏”。父史,开成中(公元838年左右)为永州刺史,与当时著名诗人、诗论家司空图同院,图“见而奇之”,拊其背曰:“当为一代风骚主”。及冠,应进士举,凡十六年不第。僖宗广明元年(880)黄巢入长安,谷奔西蜀。光启三年(887)登进士第。昭宗景福二年(893)授京兆鄠县尉。迁右拾遗补阙。乾宁四年,(897)为都官郎中,诗家因称郑都官。又曾经写过鹧鸪诗,广为流传,因此被人称为“郑鹧鸪”。天复三年(903)左右,归隐宜春仰山书屋。卒于北岩别墅。死后安葬在宜春城北七里的江北岭。北宋时期,袁州太守祖无择曾主持修缮其墓,如今已无迹可寻。今宜春市区东风大街南段,民国时期曾名鹧鸪路,以纪念郑谷而名。流行于文坛的“一字师“也是源起于郑谷:湖南一位诗僧齐己写了一首《早梅》诗,携去江西宜春的仰山,向诗友郑谷求教。诗中有一联云:“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看后说:“‘数枝’非‘早’也,未若‘一枝’佳。”说罢就将“数枝开”改为“一枝开”。齐己深为佩服,即称郑谷为“一字师”。从此郑谷这个“一字师”的盛名便在士大夫中广为传扬,有关史籍也先后载入,一直流传至今。郑谷诗多写景咏物之作,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逸致。诗讲究炼字炼句,诗风清婉明白,通俗易晓。其绝句风神绵邈、词意婉约。尤为薛能、李频所赏。曾与许棠、任涛、张嫔、李栖远、张乔、喻坦之、周繇、温宪、李昌符唱答往还,号“芳林十哲”(亦称“咸通十哲“)。《全唐诗》录存其诗327首,《全唐诗补编》补录3首。

《唐代百家诗谱轻吟绝句350首》之金昌绪:

七绝·金昌绪(押支韵)

姜道宏

妇怨闺情十万诗,黄莺惊梦泪凝脂。

生花妙笔言思绪,千古高标独一枝。

~~~

七绝·金昌绪(新韵)

王维国

一首孤吟天下名,噪啼扰醒恼黄莺。

谁怜万里经年戍,相会无期梦里逢。

~~~

      注:金昌绪,生卒年月及生平均不详,大约为余杭(今属浙江)人,唐代诗人。现今虽仅存诗《春怨》一首,但诗的春怨主题反映得十分生动活泼,含蓄而有余味。诗人构思精巧,写出了新意,不见怨言而蕴籍独深。这首诗运用层层倒叙的手法,描写一位女子对远征辽西丈夫的深切思念。诗曰:“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唐代百家诗谱轻吟绝句350首》之王驾:

七绝·王驾(押真韵)

姜道宏

《雨晴》社日祭残春,妾寄萧关远戍人。

《乱后曲江》无伴侣,长安破落悼三秦。

~~~

七绝·王驾(新韵)

王维国

晚唐才子寄情真,故友居前思故人。

社日雨晴君醉晚,寒关古意妾忧深。

~~~

      注:王驾(851~ ?),晚唐诗人,字大用,自号守素先生,河中(今山西永济)人。大顺元年(890)登进士第,仕至礼部员外郎。后弃官归隐。与郑谷、司空图友善,诗风亦相近。其绝句构思巧妙,自然流畅。《全唐诗》录存其诗六首,《全唐诗外编》补诗一首,虽不多,但颇有名,尤其是《社日》和《雨晴》两首流传很广。

《唐代百家诗谱轻吟绝句350首》之十五——姜道宏、王维国原创

天下诗林欢迎您!

执手诗词,与子偕老。

这是一个有温度的公众号

ID:zhishoushici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姜道宏、王维国‖《唐代百家诗谱轻吟绝句350首》之五至六
姜道宏、王维国‖《唐代百家诗谱轻吟绝句350首》之二
古诗|塞外春韵|梁燕妮
绝句二首 意趣/诗源
绝句四首[七绝]
论诗绝句六首[七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