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Day15:揭开深度学习的面纱 ——《深度学习究竟是什么样的学习》

Day15:揭开深度学习的面纱

——《深度学习究竟是什么样的学习》

今天读到郝老师发在群里的这篇文章,在啃读《人是如何学习的》之余,简直甘之如饴,内心里有着深刻的共鸣。

作者从三个方面论述:

一、视域:深度学习的价值意涵

学到知识只是迈出的第一步,学习还要迈出更重要的一步,就是学会学习。学会学习包含四层意思:学会知识建构、学会问题解决、学会身份建构和学会高阶思维。学会知识建构指向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学会问题解决指向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学会身份建构指向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高阶思维有是其他三个学会的核心。“四个学会”就是学生适应信息社会发展要求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

深度学习,就是学会社会适应的学习。

二、本质:价值深度学习的基本样态

(一)国外学者对深度学习的研究:

1.深度理解说;深度理解既是深度学习的过程又是深度学习的结果,既是深度学习的目的又是深度学习的基础;深度学习是学习者个体运用多元化的学习策略,如广泛阅读、资源整合、交流思想、建立单个信息与知识结构之间的联系、应用知识来解决真实情境中的复杂问题等,来获取对学习材料的理解。

2.理解-迁移说。不仅强调学习者对知识和技能的深度理解,而且强调在深度理解基础上,将知识和技能迁移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去,认为理解与批判、联系与建构、迁移与应用是深度学习的三大特点。这是美国的约翰关于学习的论说。

3.体验学习说。体验、反思、归纳、应用四个环节。

4.三元学习说:高阶学习、整合性学习、反思性学习。

以上四个重要学说有三个基本特质:深层动机、切身体验与高阶思维、深度理解与实践创新。

(二)我们中小学课堂存在哪些问题?最主要是浅层学习,体现在三个方面:

1.游离于学习之外,未能有切身体验;

2.游离于心灵之外,未能触及学生心灵深处。

3.专注于知识获得,不能活学活用。

“深度学习”界定为“借助具有整合作用的实际问题激活深层动机,展开切身体验和高阶思维,促进深度理解和实践创新,进而对学习者产生深远影响的学习样态”。具体来说,我们可以分别从思想内涵和实践特质两个维度,来 把握深度学习的基本样态。

一是深度学习的思想内涵:

(1)深度学习是触及心灵深处的学习。是触发深层兴趣 情感和思维的学习。

(2)深度学习是深入知识内核的学习。是由浅入深把握事物本质和深层意义的学习。

(3)深度学习是展开问题解决的学习。最好是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所展开的学习,是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展开情境认知和实践参与的学习。

二是深度学习的实践特质。从表现出来的实践特征来看,深度学习又具有几个特质,即深层动机、切身体验-高阶思维、深度理解-实践创新。深度学习就是激活深层动机的学习,就是展开切身体验和高阶思维的学习,就是促进深度理解和实践创新的学习。

当我们将深度学习与浅层学习进行比较,它们在学习动机、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过程和 学习结果等五个方面,都具有明显的区别(如表1所示)。

深度学习与浅层学习的主要区别

 学习动机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过程学习结果

浅层 学习外在动机表层知识知识获得信息加工- 低阶思维表层理解-机械运用

深度 学习内在动机知识内核问题解决切身体验- 高阶思维深度理解-实践创新

这个表格如此清晰地区别出深度学习与浅层学习的主要区别,给人很直观的震撼。细想想,我平时的学习属于深度还是浅层学习呢?从学习动机上,我的学习是不满足于现在的足迹,想提高自己的学术修养,所以是内在动机;学习内容上,深度不够,属于表层知识;学习方式上,二者兼而有之,知识获得的分量更多一些;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都停留在浅层学习。

三、实践:深度学习的基本模式

就是问题解决 学习。

而PBL(又叫项目式样学习)教学模式更能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问题解决学习的实质是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学习,让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学会知识建构、学会问题解决、学会身份建构和学会高阶思维。(四个学会)

强调问题解决学习,就是要让课堂学习发生两个翻转:一是将以知识为主线的学习翻转改造为以问题为主线的学习。二是将先学后用的学习翻转改造为学用合一的学习。

课堂中,好问题至少需要满足三个条件:一是精妙和巧妙,即设计出能有效触及学生心灵深处和触发学生兴趣、情感与思维的问题;二是鲜活和灵活,即设计出尽量真实且具有探究空间的问题;三是综合和整合,即设计出能够统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的问题。

根据其学习方式和学习成果,深层学习可以采用两种方式:一是课题研究式学习,二是项目创作式学习。它们在学习方式上都强调探究,但课题研究式学习更强调让学生去追究和发现,项目创作式学习更强调让学生去实践和创作。同样,课题研究式学习和项目创作式学习在学习成果上都强调学生的深度理解和实践创新,但课题研究式学习更强调让学生去发现结论(本质、规律、思想、方法和价值等),项目创作式学习 强调让学生去创作作品(建立模型、设计方案、制 作产品、创编话剧、组织活动等)。

通俗地说,课题研究式学习强调让学生搞明白一点事情,项目创作式学习则强调让学生做出一点事情。

作者最后这个总结通俗易懂,今天梳理出来文章的重点内容,明天结合这个重点再谈自己的感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优生(尖子生)——深度学习的顶尖选手
二、深度学习的基本特质
把握四个层面,构建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深度学习
不了解深度学习,教师如何做出好教案?
深度学习发生论
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历史深度学习的建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