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今天是《孟子日课》第42节。欢迎你留言交流。

孟子曰:“仁则荣,不仁则辱。今恶辱而居不仁,是犹恶湿而居下也。如恶之,莫如贵德而尊士,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国家闲暇,及是时,明其政刑。虽大国,必畏之矣。

《诗》云:‘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今此下民,或敢侮予?’孔子曰:‘为此诗者,其知道乎!能治其国家,谁敢侮之?’

今国家闲暇,及是时,般乐怠敖,是自求祸也。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

《诗》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谓也。”(《孟子·公孙丑上12》)

孟子说:

好荣恶辱,人之常情,然而荣辱无常,都是自己所招惹的,这全在于自身仁与不仁。如果人君修德行善,事事皆出于仁,则身尊名显,不期荣而自荣。如果骄奢淫逸,事事皆出于不仁,则身危国乱,不期辱而自辱。

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今日之果皆是昨日之因。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今恶辱而居不仁,是犹恶湿而居下也。

如今的人君都有恶辱之心,但是所做的却都是不仁之事,这就好比一方面厌恶潮湿,一方面又自甘出于低洼之地一样,能不潮湿吗?

这就像有些人明知道成功需要付出努力,却心动行不动,赖在床上,一心做着天上掉馅饼的美梦。

如恶之,莫如贵德而尊士,贤者在位,能者在职。

人君如果不厌恶屈辱则已,如果真的厌恶屈辱,那就行动起来。去不仁而为仁,不自挟其贵,而贵重道德;不自恃其尊,而尊礼贤士。贤者能者都能有自己合适的职位。贤者能正人君之得失,能者能修政立事。

这是劝人君要放下身段,重用有德、有才之人。德才兼备者难遇,人总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只要不影响大原则,那些缺点都无可厚非。

国家闲暇,及是时,明其政刑。虽大国,必畏之矣。

国家没有内忧外患之时,可以从容有为,次第整理,修明政事,整顿纲纪。如此,即使是强大邻国也会畏惧。

闲暇无事,正是发愤图强时。等到危机之时,临时抱佛脚,什么都晚了。这就是未雨绸缪,有远见。如《诗经》借鸱鸮鸟之言所云:

趁着天还没下雨,先取那桑根来,修葺门窗,使其坚好完固,他日虽遇阴雨也不动摇,树下之人,谁敢把我欺。

迨,及。彻,取。桑土(dù),桑根之皮。绸缪,缠结,今有成语未雨绸缪。孔子读此诗而赞叹道:

为此诗者,知治国之道。

岂是治国大道,即使做事之道,不外乎此。

今国家闲暇,及是时,般乐怠敖,是自求祸也。

然而如今之国君,却没有未雨绸缪意识。见到国家闲暇,无敌国外患,便认为可以长治久安,及时享乐,怠惰游玩,全然不理政事。最终导致国本动摇,人心离散内忧外患并起,这就是自己求来的祸患,是咎由自取。

最后孟子总结说:祸福没有不是自找的。并因诗书为证:

《诗》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为人君者,若知天命至重,或修德行仁,或反身克己,常思与之配合,而不敢违背,则天心降鉴,福祚无疆,多福之来,乃其所自求者。永言,常常思念。

《尚书》云: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这也是我们现在常用的成语。姚永概言:

孟子此章,非常沉痛,读之泪几欲堕。因思古今多少英雄志士,目视国之可为而不为,逮时过境迁,时机已失,祸患猝至;虽欲勉力图存,奈非闲暇之时,难施补救之术。

欢迎你在留言区交流。别忘了把今天的内容转发给你的朋友,大家一起成长。明天见。

温故知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每日一学 2021-09-21
《孟子》第29【公孙丑章句上】(4)
恶湿居下,自作自受
自作孽不可活的句子
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四节 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公孙丑上3.4|《孟子》没有那么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