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生气,是一种自我伤害

来源:国学文刊(GuoXuewenkan)

作者 / 韩九叔

常言道,“急则有失,怒则无智。”

容易生气的人,也容易失去理智,引发不必要的争斗。

能把气压下来,云淡风轻,则百事不扰心。

因此,真正有本事的人,早已做到了不生气。

1

生气,是一种自我伤害

《黄帝内经》中说,“百病生于气。”

人生气时,会引发身体的一系列变化,肌肉紧绷,并调动身体的所有能量。

这些能量,一旦突破临界点,就会使自己受伤。

正如俗话所说,一碗饭填不饱肚子,一口气能把人撑死。

有位妇人动不动就生气,于是向一位禅师求助。禅师听后把她锁进禅房,使得妇人跳脚打骂。

等妇人稍稍平静了,禅师才问,“你还生气吗?”妇人摇头,“我只生自己的气,我为什么跑来受罪。”

禅师却说,“连自己都不原谅的人怎么能心如止水?”

过了一会,禅师又问妇人,“还生气吗?”妇人说,“不气了,气也没有用。”

禅师摇头说,“你的气并未消逝,还压在心里,爆发后将会更加剧烈。”

许久,禅师第三次问时,妇人才说,“我不生气了,因为不值得气。”

禅师却笑道,“你生气的根还在,你还没有从气的漩涡中摆脱出来!”

妇人不禁问,什么是气?只见禅师将手中的茶水倒在地上,妇人恍然大悟。

生气,就是想不通,思维堵塞,压在心口的一块巨石,使自己遭罪。

生气,就是拿别人的错,或自己的错,惩罚自己。

王阳明说,“吾儒养心未尝离却事物,只顺其天则自然就是功夫。”

置生气于无物,凡事少一些计较,少一分苛责,方能放过自己顺畅地活着;凡事多一分豁达,多一分宽容,方能拥有平和的心态。

2

与其生气,不如轻松以对

孔子说,“六十而耳顺。”

“耳顺”并非生活顺利,不沾烦恼;而是以四两拨千斤,轻松应对。

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

面对质疑、诋毁,你可以愤愤不平,使自己寸步难移;更可以一笑而过,让所有的攻击落空。

狂人李敖曾说,“嘴巴上骂我吹牛的人,心里都为我供了牌位。”

可他却经常骂诗人余光中,甚至还称他为“马屁诗人”。

但余光中并不反击,直到有人问起才说,“天天骂我,说明他生活不能没有我;而我不搭理,证明我的生活可以没有他。”

余光中的幽默,让人拍案叫绝之余,也让人看清他面对谩骂时的境界。

原来,人的很多烦恼,是可以轻易消除的。

大多数人却总是念念不忘,以为自己吃了败仗,非要“以牙还牙”,才能消解“心头之恨”。

然而,情绪一坏,事情的性质就变坏了;原本只是为了争口气,最后却变得骑虎难下。

生活需要和解,更需要止损。学会轻松面对争端,看开、看淡,最后看轻,悄然化解生活的算计或中伤。

3

不生气,你就赢了

庄子说,“不谴是非,与世俗处。”

在生活中,总会有些人,令人厌烦;总会有些事,令人气愤,避他不开。

面对冲突时的情绪反应,体现了一个人的修养:被情绪压制的人,生活容易漏洞百出,一团乱麻;驾驭好情绪的人,才是人生赢家。

正所谓,一念天堂,一念地狱。人生的转折,往往就在一念之差。

研究表明,一个人生气时,专注程度会降低,变得自顾不暇,能力大打折扣,等于把身体的掌控权,交了出去。

之后,你的一言一行,被对方牢牢牵引。无论事情结果如何,都已讨不到半分好处。

只有做到不生气,战胜原始冲动,才能以理性的眼光看待事物,逆转败势。

如《黄帝内经》所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

情绪掌控好,负能量转化为正能量,便能生龙活虎应对生活的变数。

情绪掌控好,遇事不慌不忙不乱,才能以恰当的分寸,把控好当下,以及未来。

林语堂说,“人生在世,还不是有时笑笑人家,有时候给人家笑笑。”

一时的意气用事,往往要用百倍时间挽救。

眼光放远一点,你会发现没什么好较劲,没什么好嗔怒。

一辈子很短,不生气,才能愉快度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还生气吗?
怒火袭来要学会冷静
欲望太多 痛失快乐
容易生气的人,再忙也要看看!(好文)
古训:没有一种生气是值得的
不生气,你就赢了,别不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