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野战调漂终结篇

野战调漂终结篇

 

前言

 

立漂具有抗风能力强、反应灵敏等优点,但对其调漂也难倒了不少英雄汉,网上更有不少咨询调漂的帖子,而很多回复不让人满意;

渔夫说:调漂乃小菜一碟,一个极简单的水体静力学问题——重力=浮力,不少人把调漂问题整复杂了——也许出于学识等原因,自己都说不清楚、道不明白?有的人多虑了——始终担心、多虑自己调的漂状态有问题?

野战台钓中漂实际上的状态、多数时两颗钩都是触底或躺底的,因台钓调漂的理念是建立在水底平整的基础之上、而实际野钓中多数为高低不平、2~5cm的高差很正常……

 

野战调漂四步曲

 

野战调漂四步曲——重坠初探………空钩调漂………单饵调漂………重饵找底;即两个平衡、两个找底,一个极简单的问题不要想象得太复杂;

 

 

【图片1】野战调漂四步曲

所谓自平衡状态乃是指漂的浮力≈漂座下钓组的重力,钓组自由悬浮于水中,只要没有外力破坏这种平衡,钓组永远是悬浮着的;

在野战台钓调漂中,空钩调漂和单饵调漂就是寻求这种自平衡状态、只不过是漂的吃水深浅不同而已;下钩饵团触底后、其已经失去了对鱼线的向下拉力(重力),下钩饵团的重量由大地承受,钓组仍然恢复到自平衡状态、只不过浮漂遭下钩饵团锚固了而不能(易)漂移;

本帖隐藏的内容需要回复才可以浏览

第一步 重坠初探

到了一个新的钓点,首先应该知道水下地形、水深等情况,故用重坠初探乃必须的第一步工作;

所谓重坠是指——钓组+坠子等重力>漂的浮力,漂会沉于水面之下,通过上移立漂而让其露出水面05目能大致反映出水的深度,再在钓点周围多试几竿、则可大致反映出钓点的水底地貌。

渔夫注:使用立漂、尤其是台钓中空钩钓组乃悬浮,与七星漂沉水钓组比起来,其探测钓点水下情况不太方便。

 

 

【图片2】第一步重坠初探

第二步 空钩调漂

步骤一 立漂下移

将立漂下移,移动距离大于子线长度约10~15cm、立漂会沉于水中;

为什么要进行此步工作?因水中鱼线的长短对调漂的准确性有较大影响、尤其是钓深水时,原因有二——鱼线自身的重量原因、鱼线受漂上鱼线的侧向拉力而在水中的状态原因;

 

 

【图片3】第二步空钩调漂(1

步骤二 空钩调漂

每次少量、多次修剪铅皮,直至立漂露出水面,立漂露出25目都可以而据自己的习惯确定、一般把立漂露出水面的目数调为4目——此步骤比较繁琐、需反复几次;此时立漂与钓组处于自平衡状态、即漂的浮力≈空钩钓组的重力,钓组为自由悬浮状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半浮水状态;由于鱼钩与库底间的距离较小、约1015cm——在此种状态下漂和铅坠量间的匹配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出垂钓实际情况;

举例:本步骤的作用如刚造出空船需找出其吃水线的位置高度……………寻求一种自平衡状态;

 

 

【图片4】第二步空钩调漂(2

第三步 单饵调漂

在上钩挂上正常钓饵般大小的饵团,看立漂露出水面的目数、露出23目均属正常,露出的目数即为钓目;一般垂钓可调为2目,如露出目数少于2目、可通过继续稍微修剪铅皮实现;此时钓组与漂处于自平衡状态、即漂的浮力≈钓组(+单饵)的重力,钓组自由悬浮。

渔夫注:单饵调漂与个人的垂钓习惯相当有关,如饵团大小、饵料比重、所用漂的浮力特性等;如在单饵调漂过程中修剪了铅皮,空钩调漂目数可能会变化,如可能会变为5目等而成调52,但这不影响垂钓目数,渔夫只教你调漂原理,至于调灵、调钝,那只有靠实际的经验积累……

举例:本步的作用如空船放进了压舱石后再找出其吃水线位置高度……………同样是寻求一种自平衡状态,只不过吃水线位置更深一点而已;

 

 

【图片5】第三步 单饵调漂

第四步 重饵找底

再在下钩挂上比正常钓饵大得多的饵团,通过上移立漂至立漂露出水面2目为止,至此调漂工作结束——理论上说鱼钩的垂钓状态绝对是一颗悬、一颗触底,即使下钩换上正常大小的饵团或无饵、其状态不变。

举例:下钩饵团触底后,其作用如同船的锚……………不让船吃重、船仍然处于自平衡状态,但可让其不能(易)漂移;

为何单饵调漂后露出水面的目数就为钓目?

因下钩触底后,其已经失去了对鱼线的向下拉力(重力),下钩饵团的重量由大地承受,下钩饵团对浮漂仅起锚固作用;故不管下钩有无饵团、饵团大小,只要下钩触底——立漂露出水面的目数不变,其自由悬浮状态不变、但遭下钩饵团锚固。

所谓调XY——空钩调漂为X目,上钩挂上饵团后、立漂下沉而露出Y目,立漂露出水面的目数Y即为钓目;渔夫只教你调漂原理,至于调灵、调钝等涉及个人的习惯喜好,只有靠垂钓实际的经验积累;野钓嘛——要求不是太严格的,上鱼、多上鱼才是硬道理。

关于钓42的问题?

空钩调漂4目、找底后钓2目,其前提条件是单饵的重量让立漂下沉1~2目、双饵的重量让立漂下沉2目而下钩触底,这对于有经验的垂钓老手来说可临场调整而问题不大;因为这涉及到每个人的习惯喜好如饵团大小、饵团比重及立漂漂尾粗细等问题,建议垂钓新手还是不要遗漏‘单饵调漂’这个步骤,要确切地知道——自己惯用饵团的大小到底能让立漂下沉的目数。

 

 

【图片6】第四步重饵找底

【渔夫特别提醒】

野战台钓中漂实际上的状态、多数时两颗钩都是触底或躺底的,因台钓调漂的理念是建立在水底平整的基础之上、而实际野钓中多数为高低不平、2~5cm的高差很正常……

在水底不平的野钓中,如果抛竿落点略深于调试点,立漂露出水面目数会少于调试的目数、甚至淹没,因为漂会受到两个饵团的重力作用——这能通过漂位直观地看出而能轻易处理,如多数情况下是将钓组向身边拉近一点让立漂到钓目就可。

如果抛竿落点浅于调试点、可能会出现上钩接近触底或触底、下钩可能躺底的情况;故渔夫建议在野钓中抛竿时,宜将钓组落点由深水区拉向垂钓点而避免出现上饵触底、下饵躺底的情况。

在实际野战中,只要水底状况不太复杂、按照这调漂4步曲操作,最坏的结果都能保证——上钩触底、下钩躺底,大多数情况下、上钩应该是悬浮的。

 

 

【附图7】钓组状态差异

渔夫注:调漂本是一个极其简单的水体静力学问题、即浮力=重力的问题,新手一定要对自己有信心,只要按照步骤操作、不要担心钓组在水底的状态不正确;多实践几次后自会孰能生巧、融会贯通,更可以通过变更目数来调灵、调钝……

 

通线双钩钓组

 

为啥在本帖中要介绍通线双钩钓组?因仅通过简单的调漂就是实现——1钩悬浮、1钩躺底的垂钓模式而类似于野战台钓,且其状态基本上不受水下钓点地形的影响。

1 通线双钩钓组的构成

所谓的通线双钩就是在传统钓组的坠子上面再拴颗辅钩、用立漂代替七星漂,辅钩的高度应高于坠子约2cm,其特点是鉴于传统钓与台钓之间;比较适合不喜欢弄台钓的老同志玩,更可配置于带车盘的手车竿上;

与传统钓相比——多1颗悬浮的鱼钩而提高上鱼率,且钓粑粑时、可以实现如台钓般的打钓(打窝、钓鱼)结合;

与台钓相比——漂的灵敏性略差,且底钩为躺底而非触底、可能影响上鱼率,但省去了繁琐的调漂及做子线的工作等;毕竟是野钓中要求不太严格……

 

 

【图片8】通线双钩钓组

2 通线双钩钓组的调漂

只要稍微有钓鱼基础,其调漂完全同传统钓,简单达到1颗鱼钩悬浮、1颗鱼钩躺底的状态;因为铅坠到底后,其已经失去对鱼线的重力(拉力),故辅钩一直处于悬浮、下钩处于躺底状态;建议改用立漂垂钓,用七星漂不太容易达到此种状态、且对钩讯反应出的漂象滞后和不太准,应当注意的是——铅坠和立漂要基本匹配。

在野钓中,水底不平、钓点有2~3cm的高差非常普遍,台钓要求的1钩悬、1钩触底的理想模式在大多数情况下比较难以实现;通线双钩+立漂钓组中,上钩饵团的重量远小于铅坠的重量,在铅坠触底而失去对鱼线的向下拉力(重力)后、漂的浮力大于铅坠以上钓组的重量(含饵团重)——故不需要复杂的调漂,就可轻松实现上钩悬浮、下钩躺底的垂钓模式。

 

 

【图片9】通线双钩钓组的调漂

 

使用立漂、挪窝后的调漂

1 野战台钓挪窝后的调漂

如果两个窝点水深差距不是特别巨大,因钓组铅坠的量已经与立漂匹配,只要按照调漂四步曲中的第四步——重新重饵找底、调2目就可;野钓中、也可采用传统钓中的习惯做法;

2 传统钓调漂的习惯做法

传统钓+立漂挪窝后、为省去重新调漂的麻烦,可在立漂上面穿2颗太空豆、其下面穿2颗太空豆;固定1个漂座本仅需2颗太空豆,多穿太空豆之目的是标记不同钓点的水深;本方法很方便地适合于在2个窝点间走钓,不适合在3个及3个以上窝点走钓——除非在线上挂双漂座,但渔夫认为没有必要。

 

立漂与七星漂

1 鱼线在水中的状态

不管用立漂或七星漂,实际情况中漂下鱼线不可能绝对呈垂直状态而通常为垂直角度不大的斜线,因为漂会受到漂上鱼线侧向拉力的影响;由于立漂主体大部分位于水面下而漂的浮力较大、且用重坠,其受侧向拉力影响较小,因而立漂能比较准确地反映出钓点水深;七星漂钓组的坠子常较轻,水面下1~3颗立漂的浮力较小,其受侧向拉力影响较大,故七星漂反映出的水深常较实际情况更深;

2 抗风浪能力

立漂钓组的铅坠常较七星漂钓组重一些,立漂(尾)自身较长、且主体部分常位于水面紊流层以下,故立漂钓组抗风浪能力更强;

七星漂钓组通常用轻坠、大部分漂颗粒位于水面之上,一旦稍有风浪、水面七星漂常会慢慢移位和逐颗下沉,严重时整个钓组都会遭风吹移,故七星漂钓组抗风浪能力弱;

3 对钩讯的反应

立漂钓组1颗钩悬浮、1颗钩触底,漂与整个钓组呈自平衡状态,且鱼线的垂直斜向夹角较小,故立漂能及时、准确地反映出钩讯;

七星漂钓组的鱼钩通常为躺底状态,铅坠与鱼钩之间有约5cm的距离,漂仅和铅坠保持相对平衡、与鱼钩无直接关联,鱼儿咬饵的讯息只有通过铅坠的移动才能反应到七星漂上,且鱼线的垂直斜向夹角较大,故七星漂对钩讯的反映滞后、不及时和不太准确;即使对七星漂钓组用通心活动坠,当鱼不拖动鱼钩时、鱼讯也不能及时传递到漂上;

4 适用场合

漂的使用场合是相对而言,有人惯用立漂、有人惯用七星漂、有人两者都用——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不能一概而论……

七星漂适合于浅水、静水区域垂钓,如小水库、小堰塘等地方,但具有方便调漂、方便挪窝、方便探测水底地形地貌的优点;

立漂适合于深水、流速不大的流水及常有较大风浪的区域垂钓,如大湖库、手竿静水江钓等,但其调漂繁琐、不太方便调漂;

5 夜钓

立漂上能方便地配插荧光棒,更有成熟的电子夜光立漂,因而用立漂可方便地进行夜钓;虽有带荧光的七星漂,但其使用效果不敢恭维;

渔夫建议购买3目的电子夜光漂——因为目数多了,其水面上亮点在水中的倒影与漂本身的水下亮点交叉重复反而让漂像不清楚,电子夜光漂的电池一般可以使用约30个小时。

6 其它

建议购买两端都带橡胶圈的七星漂,其耐用、不易松滑;对于休闲型野战来说对立漂的要求不是太高,在用漂型号适当的前提下、可以考虑降低其价格因素,渔夫建议应准备备用漂;

 

关于通线双钩如何绑子线的问题

 

对此问题进行询问的钓友不少,更有部分钓友要求渔夫画出图片,今天都满足大家的要求;

1 子线的具体绑法

A 先把辅钩绑好、并在子线上穿1颗长型的小太空豆,把子线在距辅钩约5cm处弯折,将主线当成鱼钩的钩柄,如同拴钩一样地缠绕约8圈,鱼线最后从弯折的逢处穿出,并略微拉紧子线的两个端头;

B 调整子线捆绑处至需要的位置——距铅坠约7cm,用力慢慢拉紧子线捆绑处两端的线头、小心不要弄伤主线,直至子线不易在主线上滑动为止;

C 把子线在主线上背12圈,并用力拉扯子线——子线会越拉越紧,把其上面的长型小太空豆移至主线处,到此绑子线的过程结束。这一步骤把鱼线的竖向拉力变成了横向拉力——子线捆绑处相当于在汽车轮胎下垫的砖块,子线就不易在主线上滑动了;

2 绑子线及使用的注意事项

A 绑完后子线长度约5cm,为尽量防止子线与主线打绞——子线上要穿1颗长型太空豆,子线的方向应与主线反向、即辅钩在绑接处的上方出线;

B 主线铅坠必须低于子线鱼钩约2cm,这样才能实现悬钩+躺钩的垂钓效果,并且建议用与钓组重量相匹配的立漂;

C 通线双钩钓组使用几次后,因鱼线质量、使用方法等问题而会出现起皱的情况,宜重新拴制;提竿不当也会造成鱼线打绞……

D 过筋过脉的地方——在将子线背到主线上时,一定要套进点玻璃棉丝以减少鱼线间的剪力、尽量避免伤线,香烟的过滤嘴就是用玻璃棉丝做的!

 

 

 

【图片10】通线双钩钓组绑法

3 通线双钩钓组的变种——双钩钓组

如果钓友觉得通线双钩钓组的绑法麻烦,也可用8字环+太空豆构成同样效果的双钩钓组,重武器用双钩钓组绑法同;

 

 

【图片11】双钩钓组绑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野战调漂终结篇,小菜一碟的心得分享!
浮漂的几种调漂方法(精练,新手想要少走弯路,必看!!!)~~ - 瘸子爱钓鱼的角落 - 西...
18年钓龄老司机谈冬钓鲫鱼心得,值得钓友学习
非常实用的调漂法,每步解析,让你简单快速掌握钓鱼调漂不再迷惑
台钓双钩双坠线组示意图解
调漂技巧:图解带饵调漂,不同钓目下线组在水中的状态,非常实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