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GPS的定位原理

GPS的定位原理

GPS的定位是利用卫星基本三角定位原理,GPS接收装置以测量无线电信号的传输时间来测量距离,以距离来判定卫星在太空中的位置,这是一种高轨道与精密定位的观测方式。假设卫星在11,000英哩高处,测量我们的距离,首先以11,000英哩为半径,以此卫星为圆心画一圆,而我们位置正处于球面上。再假设第二颗卫星距离我们12,000英哩,而我们正处于这二颗球所交集的圆周上。现在我们再以第三颗卫星做精密定位,假设高度13,000 英哩,我们即可进一步缩小范围到二点位置上,但其中一点为非我们所在的位置极有可能在太空中的某一点,因此,我们舍弃这一参考点,选择另一点为位置参考点。

  如果要获得更精确的定位,则必定要再测量第四颗卫星,从基本物理的观念上来说,以讯号传输的时间乘以速度即是我们与卫星的距离,我们将此测得的距离称为虚拟距离,在GPS的测量上,我们测的是无线信号,速度几乎达18万6千英哩/Sec的光速,而时间却短的惊人,甚至只要0.06秒,时间的测量需要二个不同的时表,一个时表装置于卫星上以记录无线电信号传送的时间,另一个时表则装置在接收器上,用以记录无线电信号接收的时间,虽然卫星传送信号至接收器的时间极短,但时间上并不同步,假设卫星与接收器同时发出声音给我们,我们会听到二种不同的声音,这是因为卫星从11,000英哩远的地方传来,所以会有延迟的时间,因此,我们可以延迟接收器的时间,从此延迟的时间╳速度,就是接收器到卫星的距离,此即为GPS的基本定位原理。
  在一般状况下,卫星传送伪乱码(Psendo Random Code.)信号,伪乱码是GPS最基本的部份,其实它是最复杂的,它是一串0与1的脉冲讯号,由于他是如此复杂,以致于看起来像杂乱的讯号一般,这也就是我们称为伪乱码的原因。
  为什么要将编码设计得如此复杂呢?让我们为您说明如下:
  复杂的格式能让我们确定接收器所得的讯号并不会碰巧与一些不相干的讯号同步,也就是说这种复杂的讯号格式不可能与存在于大自然中的杂散讯号相同,每个卫星都有其独一无二的伪乱码(PRC),此种编码方式才不致与其它讯号相混淆,事实上,PRC也给了美国国防部(DoD)控制此系统的方法,而为什么将PRC设计的如此复杂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为了使GPS变得更经济,这种码利用信息论放大GPS讯号,而不需要如同电视天线般的大碟天线来接收卫星讯号,您可能好奇为什么电视天线不也如此设计,来舍弃这种大碟天线呢?其中的原因便在于速度。
  一般而言,GPS卫星传送两种频率的载波L1(Link 1)载波的频率为1575.42 MHZ,L2(Link 2)载波的频率为1227.60MHZ。
  这两种载波可修正电离层迟滞效应的误差,在载波上除了状态讯息之外,并调制了2个供定时的伪乱码(PRC):
  1. C/A码(Coarse Acqusition Code),频率为1.023MHZ,仅在L1载波上作调变,每1023位重复一次,以1MHZ的资料作调度,提供给一般民间使用。但基于国家安全的考量,美国国防部刻意以无线电讯号干扰卫星上的原子钟,并宣告一些不准确的轨道参数来造成定位误差。这即是所谓的SA(Selective Availability)效应。
  2.P码(Precise Code),频率为10.23MHZ,每七天重复一次可同时采用L1及L2载波变,主要提供军事用途P码的频率大约是C/A码的10倍不但更为精确,也更不易被干扰,另外美国国防部增加了一种A.S.码(Anti-Spoofing),以将P码加密之后转换成Y码,一般用户无法译码,因此必须加装译码器,才可取得较高精度的观测量,并且使用P(Y)码必须经过相关单位的核准,因此,这种伪乱码大部份只提供军方来使用,现在美国也发展展频技术,将可防止各种讯号的干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GPS定位基本原理
最常用的GPS接收器及其分类
PDOP
利用A-GPS提高全球定位系统应用的性能
2011年太阳耀斑大爆发 全球定位系统将严重失效(图)
车载GPS使用常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