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国医常用方药随笔(第三篇)1

原文地址:国医常用方药随笔(第三篇)1作者:宏仁堂

    

一章木(.)基础方常用方

二章火(心.小肠)基础方常用方

第三章土(脾.胃)基础方常用

第四章(.)基础方与常用方

第五章水(.膀胱)基础方常用方

六章阳()基础方与常用方

第七章阴(血)基础方常用方

第八章津(液)基础方常用方

九章减方

第十章通用基础方

十一章 五郁证治
 一章 (肝.胆)
1.1基础方:
1.1.1开胸汤:
A.方药:
20g.元胡20g;瓜蒌15g.薤白10g.丹参30g.赤芍12g.郁金15g;柴胡15g.生白芍30g.川芎15g.当归15g.丹皮12g.山栀12g
B.歌诀:
疏肝泄热开胸汤,
豁痰散结又通阳,
清肝和营气痛康。
金铃(散)蒌薤丹芍郁,
柴芍芎归丹栀齐。
1.1.2五金汤:
A.方药:
生白芍30g.茵陈15g.鸡内金15g.郁金15g.川楝子20g.元胡20g.海金砂30g.金钱草30g.炙甘草10g.柴胡15g.香附15g.山栀9g.大黄6g
肝郁气滞:+柴胡.香附;
湿热:+龙胆草.山栀.黄芩;
热毒:+蒲公英;
便秘:+生大黄;
黄疸:+重茵陈.虎杖;
脘腹痛:+乌药.木香.槟榔;
肝病:全程治疗+山栀.大黄。
B.歌诀:
疏肝芍茵五金汤,
内郁金铃(散)医胆囊,
金砂金钱炙草匡。
肝郁气滞柴胡香;
胆草栀芩湿热尝;
热毒:公英;秘:生黄;
黄疸:重茵加虎杖;
脘腹痛:乌香槟榔;
肝病全程用栀黄。

1.1.3脂肪肝方:

A.方药:

醋香附15g.郁金12g.虎15g.丹参30g.20g.炒枳壳12g.泽泻20g.猪苓15g.茯苓15g.车前子20g(包).20g.莲子心3g.10g30剂。)

B.歌诀:

肪肝:香虎,

丹参枳壳泽术,

二苓车莲菖蒲,

三十剂黄服。
1.1.4杞菊地黄丸。
1.2常用方
1.2.1加味逍遥丸。
1.2.2镇肝熄风汤
A.方药:
白芍15g.天冬15g.怀牛膝30g.生龙骨15g.生牡蛎15g.生赭石30g.玄参15g.川6g.生龟版15g.茵陈6g.生麦芽6g.甘草5g.山楂6g

B.歌诀:

镇肝息风芍天冬,

牛膝龙牡赭石生,

玄楝归茵麦芽草,

肝阳上潜类中风。

痰多:川贝胆南星;

尺脉沉虚:地萸用;

高压眼胀头剧痛:

枯草决明菊钩藤。
1.2.3小柴胡汤
A.方药:
柴胡9g.黄芩6g.法半夏9g.党参6g.甘草3g.生姜5片.大枣5个

B.歌诀:

柴胡和解少阳证,

小柴胡汤和解供,

芩夏参草姜枣从。

去参加枳芍大黄,

柴胡汤两解用;

茵栀黄医黄疸病;

恶阻:旋复代赭併;

若去人参甘草枣,

枳壳茶陈胸满松。
1.2.4柔肝丸(当归9.赤芍9.郁金6.玉竹9.丹参9.生牡蛎9.水红花子9)。
1.2.5茵陈蒿汤
A.方药:
茵陈18g.栀子9g.大黄6g.黄柏12g.银花25g.黄芩30g.连翘15g

B.歌诀:

茵陈蒿汤治疸黄,

阴阳寒热细推详,

阳黄栀子大黄入;

阴黄附子和干姜。

银翘芩柏效更强。
1.2.6平消片。
1.2.7七制香附丸。
1.2.8痛泻要方
A.方药:
炒陈皮30g.炒白芍6g.防风6g.炒白术9g.炒升麻2g

B.歌诀:

痛泻要方陈皮芍,

防风白术煎丸酌,

补土泻木理肝脾,

若作伤食医便错,

二克升麻增效可。
1.2.9四逆散
A.方药:
柴胡9g.枳实6g.白芍9g.炙甘草6g.香附12g.郁金15g.陈皮30g

B.歌诀:

四逆柴枳芍甘草,

疏肝理脾胃痛疗,

香附郁金陈皮好。
1.2.10补肝汤

A.方药:
当归9g.熟地12g.白芍9g.川芎5g.酸枣仁6g.麦冬30g.木瓜6g.炙甘草6g

B.歌诀:

补肝四物枣冬瓜,

草眩失眠视力差,

甲枯筋挛四肢麻。
1.2.11乳块消。
1.2.12龙胆泻肝丸。
1.2.13石斛夜光丸。
1.2.14明目地黄丸。
1.2.15天麻钩藤饮
A.方药:
天麻9g.钩藤12g.石决明18g.山栀9g.黄芩9g.杜仲9g.川牛膝12g.桑寄生9g.益母草9g.茯神9g.夜交藤9g

B.歌诀:

天麻钩藤石决明,

寄生栀芩膝杜仲,

茯神益母草交藤,

眩晕失眠与头痛。

重症羚羊换决明,

槐花海藻血管硬。
1.2.16二至丸
A.方药:
女贞子30g.旱莲草30g.桑椹20g

B.歌诀:

二至女贞与旱莲,

桑椹加入效更显,

口苦咽干头晕眩,

腰膝酸软及失眠。
1.2.17泻青丸。
1.2.18消朦片。
1.2.19定痫丸。
1.2.20消炎利胆片。

1.2.21麝珠明滴眼液。

1.2.22大发散(《眼疾奇书》)

A.方药:

麻黄10,藁本12,细辛10,蔓荆子15,生姜15。

宣肺止咳:+10,杏仁10,木蝴蝶10;

清肺胃热:+生石膏40,黄芩15;

引药至颜面:+白芷30

祛风通络:+10

B.功效:(“凡治女大小,一切外障,青膜白云遮睛,不拘数多寡,先用大发散将陈寒散尽,然后再用二散〈.白蔹〉。

治一切烂炫、风火、风、痘风眼,无论远生近日,宜用大散,看症加减。

头面部红肿热证疾患多为寒包火,要先散寒,开窍,给热邪路,用四味发散。故祛陈寒眼疾;

暴盲眼疾;

口腔疾病;

不论内、外、妇、官科疾病,只要挟有寒邪外袭,即可使方,故可治疗头面部疾病、风寒外感、肾炎初期挟者、风湿腰疼痛。

行于内外,又可升降于上下。

C.歌诀:

大发散专治

顽固性口腔

麻黄细辛10g玄,

藁本4(蔓)荆姜5钱。

加草杏蝶止咳痰;

清肺胃热膏芩添;

蝎祛;芷颜面。

1.2.23化痰软坚消癖汤

A.

天南星10,角刺6,土茯苓20,土20牡蛎30,夏枯草20,5。

B.功效:

痰、软坚、消乳癖。主治乳癖。

(注:生天南星有毒,临床用从小剂量开始,若舌部、喉出现发痒或灼热感,必须停药,可服用姜汁、稀醋或蛋清、草水解之。)

C.歌诀:

消癖汤南星皂,

夏枯土苓贝牡草。

1.2.24柴胡肝丸。

1.2.25逍遥丸。

1.2.26越鞠丸。

1.2.27消结安片。

1.2.28肝复乐

1.2.29解郁和肝片。

1.2.30半夏厚朴汤。

1.2.31当归龙荟丸。

1.2.32障翳散。

1.2.33障眼明。

1.2.34碧玉散。

1.2.35羚羊藤汤。

1.2.36桂芍镇痫片。

1.2.37磁朱丸。

1.2.38脑乐静。

1.2.39大定风珠。

1.2.40定痫丸。

1.2.41蒿芩清胆汤。

1.2.42甘露消毒丹。

1.2.43胆道排石汤。

1.2.44石片

1.2.45三仁汤。

1.2.46安神定志片。

1.2.47导痰汤。

1.2.48羚羊

1.2.49暖肝煎。

1.2.50茴香橘核丸。

1.2.51良附丸。

1.2.52金铃子散。

1.2.53茵栀黄片。

1.2.54胆胃康胶囊()

1.2.56止痉散。

1.2.57温胆汤。

1.2.58胶囊。
二章 (心.小肠)
2.1基础方
2.1.1导赤汤
A.方药:
生地18g.木通12g.生甘草梢6g.竹叶12g.车前草15g.黄芩30g
B歌诀:
导赤生地与木通,
草梢竹叶四味用,
加入车前芩增能。
口糜舌烂胸烦热,
清心利尿热淋通。
2.1.2血府逐瘀汤:
A.方药:
桃仁24g.红花18g.赤芍12g.川芎9g.当归18g.柴胡6g.枳壳12g.桔梗9g.生地18g.牛膝18g.甘草6g
B歌诀:
血府逐瘀医胸痛,
头痛心跳夜多梦,
失眠夜啼干呕病,
呃逆心热急躁症;
桃仁红花赤芍芎,
归柴枳壳与桔梗,
生地牛膝甘草中。
2.1.3归脾汤:
A.方药:
9g.人参5g.黄芪9g.当归3g.炙甘草9g.茯神9g.远志3g.酸枣仁9g.木香5g.龙眼肉9g.姜枣引
B.歌诀:
归脾汤用参芪,
归草茯神远志宜,
枣仁木香龙眼肉,
煎加姜枣益心脾。
2.1.4炙甘草汤
A.方药:
炙甘草10g.人参6g.桂枝6g.生姜10g.大枣6g枚.麦冬10g.生地30g.麻仁10g.阿胶(烊)10g.水酒各半煎
B.歌诀:
炙甘草汤参桂姜,
大枣麦冬生地黄,
麻仁阿胶加酒服,
心悸脉结代堪尝。
2.2常用方
2.2.1生脉饮。
2.2.2麝香保心丸。
2.2.3冠心苏合胶囊。
2.2.4安神丸。
2.2.5天王补心丹。
2.2.6磁朱丸。
2.2.7血脂康。
2.2.8黄连上清丸。
2.2.9六神丸。
2.2.10甘麦大枣汤
A.方药
甘草9g.小麦30g.大枣10枚.当归12g.白芍12g.茯神15g.枣仁6g.龙齿15g.牡蛎15g

B.歌诀:

甘草小麦大枣汤,

归芍龙牡神枣乡,

脏躁癔病自悲伤,

失眠盗汗和惊狂,

亦为补益脾肾方。

桂枝甘草龙牡汤,(9,15,15,15)

定悸安神又回阳。

心悸空虚党参

肢冷头汗气短喘,

五味红参制附片。(9,9,9)


2.2.11小建中汤
A.方药
白芍18g.桂枝9g.生姜9g.炙甘草6g.党参6g.黄芪15g.当归12g

B.歌诀:

小建中汤芍药多,

桂姜甘草大枣和;

饴糖配合补中脏,

虚劳腹痛用无讹。

加上黄芪增补力,

胃痛虚寒见效多;

还有当归建中汤,

产后诸虚属妇科。
2.2.12丹参片。
2.2.13速效救心丸。
2.2.14丹参滴丸。

2.2.15泻心汤。

2.2.16导赤承气汤。

2.2.17清瘟败毒胶囊。

2.2.18三黄片。

2.2.19安神补脑液。

2.2.20心神宁

2.2.21稳心颗粒(胶囊)。

2.2.22眩晕宁()

2.2.23安宫牛黄丸。

2.2.24枳实薤白桂枝汤。

2.2.25血栓通(颗粒)

2.2.26瓜蒌薤白半夏汤。

2.2.27通心络胶囊(颗粒)

2.2.28导痰汤。

2.2.29至宝

2.2.30脑心清

2.2.31牛黄清心丸。

2.2.32养血清颗粒。

2.2.33血塞通囊(颗粒)。

2.2.34醒脑静颗粒()

2.2.35安志颗粒(片)

2.2.36凉膈散。

2.2.37大黄牡丹汤。

2.2.38黄连阿胶汤。

2.2.39交泰丸。

2.2.40枕中丹。

2.2.41天王补心()

2.2.42紫雪丹。

2.2.43牛黄清丸。

2.2.44肠泰剂。

2.2.45金丹
  (脾.胃)
3.1基础方
3.1.1柴胡疏肝散
A.方药:
柴胡9g.白芍9g.川芎6g.枳壳6g.陈皮30g.制香附12g.炙甘草3g
B.歌诀:
柴胡疏肝白芍芎,
枳陈香附甘草逢;
脘胁胀痛因气郁,
疏肝理气可奏功。

柴胡疏肝实換壳,

陈附芎加胁痛好;

去枳加青归甲络(青皮.当归.炒山甲.丝瓜络)

乳房肿块胀痛消;

乳块开胸汤.平消(片),

乳癖消和小金(丸)好。
3.1.2半夏泻心汤
A.方药:
半夏9g.黄芩6g.黄连2g.干姜3g.炙甘草3g.大枣4个.人参3g
呕吐臭酸:_干姜.+生姜12;
脘闷滿:+重炙甘草6;
痞呕:-人参.甘草,+枳实(体壮者);
胸中烦热:黄连汤(_黄芩+桂枝)。
B.歌诀:
半夏泻心汤芩连,
干姜草枣人参全;
辛开苦降和肠胃,
痞滿呕利自安然。
若加生姜散水气,
肠呜泄泻呕臭酸;
加重炙草补中气,
肠呜泄泻脘闷滿;
体壮参草易枳实,
痞呕急慢性胃炎。
本方去芩加桂枝,
黄连汤治胸热烦。
3.1.3越鞠保和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四逆散与四逆汤的“四逆”区别
说中医经典名方
医学摘录 中医五脏分类常用方(三)许振璐
华夏中医论坛献方汇集(二)
常用中医方剂汤头歌诀(75)
跟我记方剂20-清脏腑热:左金丸、戊己丸、香连丸、葛根芩连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