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肺经湿热如何祛除?!

前几天写了怎样祛一身之湿?今天写写肺湿如何祛除。麻杏薏苡仁甘草甘草汤祛风宣肺利湿,治疗风湿袭表,同时也可以治疗肺湿;麻黄加术汤治疗风寒夹湿束表,也能治疗肺的寒湿。前边文章提到今天不啰嗦了。

千金苇茎汤治疗肺痈,肺痈属于现代肺炎,肺脓疡等疾病;按说应该选用清热解毒一类杀菌消炎;然而千金苇茎汤却是祛湿排脓活血为主。看一下冬瓜子薏苡仁芦根皆是清肺祛湿排脓要药,加桃仁活血。因此千金苇茎汤也是治疗肺湿热重要方剂。

吴鞠通在温病条辨就用本方加味治疗湿温可以说就是抓住其中薏米仁冬瓜子芦根祛湿作用。云:太阴湿温喘促者,千金苇茎汤加杏仁、滑石主之。

《金匮》谓喘在上焦,其息促。太阴湿蒸为痰,喘息不宁,故以苇茎汤轻宣肺气,加杏仁、滑石利窍而逐热饮。若寒饮喘咳者,治属饮家,不在此例。

千金苇茎汤加滑石杏仁汤(辛淡法)

苇茎(五钱) 薏苡仁(五钱) 桃仁(二钱) 冬瓜仁(二钱) 滑石(三钱) 杏仁(三钱)

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服。

除此之外,还有一方不得不说,就是宣痹汤,治疗肺经湿热尤不可少。宣痹汤原是治疗太阴湿温,气分痹郁而哕者(俗名为呃)。从症状看跟湿邪无关。但是从药来看确实湿热无疑。

方子当中郁金芳香化湿,兼能疏肝理气;豉辛宣郁热,射干宣肺利咽喉;枇杷叶降肺祛湿也能治咳嗽;白通草色白直通肺经,利水与下。因此本方适合湿热郁阻上焦,气机不畅,其中实指湿热邪气痹阻;因此临床我常用湿热梅核气,咳嗽,咳喘,胸闷,恶心嗳气等皆可以取得疗效。

以上两方属于平和稳妥之剂。接下来介绍一方治疗肺湿力量甚大。就是葶苈大枣泻肺汤。《本经》云葶苈子:"主症瘕积聚结气,饮食寒热,破坚逐邪,通利水道。"

【临床应用】

1.用方要点:本方泻肺行水,为治肺痈初期及支饮常用方。临床以喘不得卧,痰涎壅盛,胸膈满闷为用方要点。

2.临证加减:若痰多喘逆明显,合三子养亲汤以降气化痰;若发热喘促较重,合麻杏甘石汤以清热平喘;若喘不得卧,手足逆冷,合参附汤以益气回阳。

3.现代应用:常用于支气管哮喘、急慢性支气管炎、大叶性肺炎、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结核性胸膜炎等属痰浊阻肺者。

4.使用注意:肺痈脓成转虚者不宜用。

要说葶苈大枣泻肺汤属于攻邪祛湿利水方子,已经比较峻猛;那么十枣汤更是较前者峻猛十倍。

【原文】咳家其脉弦,为有水,十枣汤主之。

(金匮痰饮:32)十枣汤治久咳。咳家,指久咳。咳家其脉弦,为水饮蓄积胸膈,上逆射肺。咳家属水饮积聚之实证者,治用十枣汤攻逐水饮。

【原文】夫有支饮家,咳烦,胸中痛者,不卒死[1],至一百日或一岁,宜十枣汤。(金匮痰饮:33)注释:

[1]不卒死:卒,通猝;死,指病重,或死亡。不卒死,即病情稳定,或病情拖延。

十枣汤治支饮。支饮家,指久有痰饮潜伏。支饮乃水饮积聚胸膈,阻碍气道,故咳嗽不已;饮邪不得宣散,反凌于心,故心烦;饮邪阻滞脉络,阳气不通,故胸中疼痛。此为心肺俱病之重症,若不卒死,至一百日或一岁,仍宜十枣汤攻逐,亦说明久病正气未虚。

陈修园解释:痰饮之源,皆出于水,三焦为决渎之官,水道出焉。三焦失职,则气道痞涩,聚成痰饮,种种变症多端,先宜宣通三焦,为正本清源之法。然停积既久,譬如沟渠淤塞,势必倒流逆上,污浊泛滥,无所不至。今幸无内虚诸症,脉象见弦,咳甚,胸苦烦闷,是饮邪上干清阳之位。若缓以图之,势必滋蔓,斯时用猛攻之法,直达病所,可不嫌其峻,拟用十枣汤法。

十枣汤峻逐水饮。方中甘遂、大戟、芫花皆为攻逐水饮峻药,均有毒性,三药合用,药力更猛,但易伤脾胃耗损正气,故配以肥大枣十枚,既能补运脾土顾正气,又以其甘缓之性解药物毒性。诸药合用,峻逐饮邪而不伤正气。徐忠可《金匮要略论注》云:“甘遂性苦寒,能泻经隧水湿,而性更迅速直达;大戟性苦辛寒,能泻脏腑之水湿,而为控涎之主;芫花性苦温,能破水饮窠囊,故曰破癖须用芫花。合大枣者,大戟得枣,即不损脾也。”

对于初期水湿痰饮聚与肋下,疼痛不可转侧,畏惧十枣汤之峻猛可以选用吴鞠通香附旋复花汤。吴鞠通云:“香附、旋覆善通肝络,而逐胁下之饮。苏子、杏仁降肺气而化饮,所谓建金以平木。广皮、半夏,消痰饮之正。茯苓、薏仁,开太阳而阖阳明。”用之得当当效如桴鼓!

江尔逊先生自己曾经服用本方验证效如桴鼓。江尔逊先生进而论述了本方证与小柴胡汤证的鉴别:柴胡汤证有两大主症 一为寒热往来,一为胸胁苦满。香附旋覆花汤证也有寒热往来,其寒热特征两 方证尚无鉴别意义。唯柴胡汤证的胸胁部症状为“苦满”,香附旋覆花汤证则为“苦痛”。此为鉴别要点,凡胸胁苦痛者,便“不可误认柴胡证”。本方证与 杂病胁痛的鉴别:杂病胁痛有胀痛、刺痛、隐痛等,香附旋覆花汤证之胁痛, 为牵掣作疼,不移动体位则疼轻,或不疼。一旦移动体位(如转侧、咳嗽、污 呼吸)则痛如刀割。另外,香附旋覆花汤证之重者,即十枣汤证,其中“发作有时”“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干呕”等,颇似柴胡汤证,实则为水饮停聚胸胁疼痛之悬饮证。与柴胡汤证的鉴别,关键之处,还是在“苦满”与“苦”痛上见分晓。(江长康,江文瑜,经方大师传教录——伤寒临床家江尔逊”杏林六十年”,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0:55)

刘渡舟老曾经对于肺经湿热苦无良方,后来多次实践思考,得出一方,就是甘露消毒饮治疗肺经湿热咳喘效果卓著。

刘老云:根据临床观察,本病痰多而稠粘,痰白或黄,胸中发满,脘胀纳呆,身体困倦,咽喉不利,兼有低烧晡热。小便色黄,大便粘腻不爽,其脉濡,苔白腻。辨证要点:以咳喘胸满,舌苔白腻,脉来浮濡为主。

治疗此病余用过许多方剂,如石沉大海百无一效。最后选用了《温热经纬》中的“甘露消毒丹”。这张方子,又名“普济解毒丹”,原为治疗湿温与温疫了张药方。本方的药物组成:菖蒲、贝母、射干、藿香、茵陈、黄芩、白蔻仁、连翘、滑石、木通、薄荷。余用此方时,必加紫菀、杏仁、薏苡仁,减去木通,换上通草代替。本方用了芳香药物的菖蒲、藿香以化湿浊;射干、贝母清化痰热以利肺咽;茵陈、黄芩苦寒清利湿热之邪;连翘、薄荷辛凉轻扬,而能透热于湿上;三仁(杏、苡、蔻)则利三焦之湿热而斡旋上下之气机;滑石、通草寒凉渗利,善清湿热粘滞之邪;紫菀止咳平喘而有提壶揭盖之功能。

赵某,男孩,年方6岁。1993年6月20日初诊。有过敏性哮喘,每因异味诱发先嚏后咳,继之则发生气喘。近来病情加重,喘而倚息,不能平卧。西医检查:两肺有哮鸣音,并伴有细小的罗音。白细胞及嗜酸性细胞均有增高。体温:37.9℃。诊断为过敏性哮喘合并肺炎。治疗用抗菌素与扑尔敏、氨茶碱等药,而无效可言。余从其胸满、痰多、舌苔白厚,而辨为温热羁肺,积而生痰,痰湿上痹,而使肺气不利发生咳喘。当用芳香化浊,清热利湿,宣肺平喘而为急务。药用:浙贝母12g,菖蒲10g,射干10g,白蔻仁10g,茵陈10g,滑石12g,藿香8g,杏仁10g,薏苡仁12g,黄芩6g,栀子8g,通草10g,桔梗10g,厚朴12g,前胡10g,紫菀10g。此方连服7剂,咳喘明显减轻,夜能平卧,胸满已除。照方又服7剂,则咳止喘平。两肺哮鸣音及湿罗音全部消失,血象正常。

肺居于上,为相傅之官,功司治节,其性清肃而主一身之气。肺畏火,也最忌痰湿之邪而使其宣降之气不利。本案气喘而身热不扬,胸满,纳呆,小便短赤,舌苔白腻而厚,反映了湿邪上痹肺气。治疗之方,选用了甘露消毒丹与三仁汤合方,芳香化湿,宣肺清热,利气导滞,治疗湿喘,可称百发百中而得心应手。

以上列举千金苇茎汤,宣痹汤,葶苈大枣泻肺汤,十枣汤,香附旋复花汤,甘露消毒丹皆是治疗湿热邪气侵袭肺经导致的病症,可以根据辨证原则临床选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苇茎加滑石杏仁汤《中医治法与方剂》
孙玉信运用三仁汤经验
三仁汤临证医案选录
湿化则气亦化——三仁汤小议
《温病条辨》:上焦宣痹汤、中焦宣痹汤
【经方学堂】痰饮水湿本一气,莫忘半夏厚朴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