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陈潮祖:六经辨证开了先河,最宜深思


《伤寒论》将五脏六腑分为三阴三阳六经,每经都包括手足两经,总共十二部分,表面看来是据六经定位,实际它是脏腑定位的先河。
三阳是将六腑分为太阳、少阳、阳明,是将体表分成浅深不同的三个层次
三阴是将五脏分为太阴、少阴、厥阴。
太阳,是指风寒侵犯体表,皮毛发生的病理改变。
以脉浮、头痛项强、恶寒为其主证。
其基本病理是:风寒束表→毛窍收缩,筋脉挛急→肺卫宣发津气之机受阻→产生上述现象。
肺合皮毛主表,太阳篇所列条文又多属肺系病变,应该归属肺系。
但《伤寒论》注家均从足太阳膀胱主表解释其义,以求与六腑为阳吻合,却与该书所列条文及其方剂不符。
再看《伤寒论》的太阴病一篇全是脾胃病变,而无肺系病变,是仲景千虑一失?还是太阳一篇本就代表肺系病变?最宜深思
少阳,包括手少阳三焦和足少阳胆经在内。伤寒注家多只言其足而不及其手,果如所言,则胆腑位居胁下,而与少阳位居半表半里的定位概念风马牛不相及矣!
观其发生病变也是常见手足两经证象,所以少阳应该包括手足两经
其基本病理是:邪入少阳三焦→气郁津凝,胆液受阻,经脉挛急→以致寒热往来,胸胁胀痛,口苦、咽干、目眩。
阳明,包括肌肉和胃肠两个部分,肌肉属于阳明之表。邪在阳明之表,气郁化热,即呈气分热盛而以高热、汗出、口渴、脉洪为其主证。
其基本病理是:邪入阳明,气郁化热→高热;热蒸津液外泄→汗出;汗出伤津,引水自救→口渴;壮热伤气,脉失气束→脉象洪大。
《素问·调经论》云:“病在肉,调之分肉”,分肉是其肉间空隙,治此当清从少阳三焦输来清气所化之热。
如果热入阳明之腑,气郁津伤→即呈脘痞、腹胀、便秘。
如果寒邪束表→津气内归胃肠,气郁化热,津凝成湿,升降失调→即呈呕吐、泄泻、脘痞。
以上属于三阳病变。
如果深入三阴,太阴脾系受邪,常见吐、泻、痞、滞、胀、痛六类证象。
实证与热证已经归属阳明,寒证的基本病理是:脾系虚寒→胃肠挛急,纳运升降失常。
少阴心经功能衰退,是以神倦欲寐,手足欠温,脉象微细为其主证。
其基本病理是:心阳虚损→不能鼓运血流,气无血载,和卫外阳气不能达于四末→四肢逆冷;神失阳气温煦,营血滋养→神倦欲寐。
肾系功能衰退,气化不及,多呈水液内停,变生痰饮水湿。手足少阴之间,以此异趣。
邪入厥阴,肝与心包受病,则既有阳气衰竭,病情危急的寒证,也有气郁化热的热证;且有蛔虫窜入胆道的胆蛔虫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陈潮祖讲《十问歌》(六):问呕吐
全民肝郁,你还不知道用这个疏肝祖方吗?
六经辨证
郝万山教授:''热闭于内,四末失温''如何论治?
陈潮祖:如何治疗急性扁桃体炎?
四逆散加味治疗咳嗽(气郁肺寒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