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久痰外感——化繁为简


学生A症状描述:
  • 主要症状咳嗽
  • 脉象弦、滑
  • 嗓子疼、偶有痰出、流清鼻涕。
  • 有点渴,但不想喝水。
  • 不怕冷、不怕热。
  • 晨起即行大便,呈羊粪球状。
  • 舌象如下:

学生B:痰湿象明显,应先去痰。
学生C:从苔黄、不爱喝水、羊粪球便判断有热,可以先清热。
······
淼师:“不怕冷、不怕热、稍渴但不爱喝水”三症,可知这个咳嗽不是明显的热证,也不是明显的寒证。

舌象反应病性信息还是比较明确的,其表达中土脾胃信息更直接,表达四维信息相对间接。但是舌象反应病位非常不明确。单看舌象无论是判断六经层面、脏腑病位,还是判断新病、久病都存在很大的模糊性。

比如此案,新病的象会表现在舌象上,遗留的久病之象也会反应在舌象上。除非发病之前见过她的舌象,否则很难在舌象上区分出哪个是久病之象,哪个是新病之象。于是单凭舌象判断咳嗽的原因,会带着很多不确定性和模糊性。而且她的舌形已经发生了变化,所以舌象表达久证的可能性增大。这个久证是否与当前的咳嗽相关?是直接相关,还是间接影响?单凭舌象还看不出来。

当然,这个舌象也有可能表达当前咳嗽的病机。之所以把问题思考的这么复杂,是因为咱们需要训练未来处理复杂病情的能力。这个思维方法是未来治疗错综复杂疾病的理论基础。具体临床之时,还得化繁为简。中医的“中”即是此意,既不迷于表象,也不过分追求理论。迷于表现不得究竟,执于理论不得落地。落实到本案,尽管舌象已经出现了有形变化,但考虑到孩子才十几岁,病情不必考虑的太过复杂,化繁为简即可。可以做如下分析:

不怕冷、不怕热——造成咳嗽的原因就只剩下淤滞了。是气机淤滞,还是痰湿阻滞······到底是什么性质的淤滞,针对性的继续收集信息,合参确定。
渴不欲饮——这个信息需追问一下,是咳嗽之后不爱喝水,还是一直不爱喝水。这样问就能知道,此症是短期水湿停留造成的,还是长期水湿压制造成的。
羊粪球状大便——如果平素就是这种状况,那么解决当前问题时,就不用考虑这个问题。久证的问题,可以后续再慢慢解决。

当咳嗽等症消失后,即可善后。此时对比一下之前的舌象,就能积累一点新病和久病的经验。弦、滑的脉象与舌象相参,基本能确定湿证闭郁。舌形的变化说明邪气已经影响了有形。通常情况下,舌形恢复需要两三个月。一两个星期就恢复的情况也有,但概率非常小。如果是成人,恢复的时间会更长。之所以孩子恢复的快,是因为孩子即使有三阴问题,也不会很严重。

后续治本就用运化湿气、透散湿气的方法。比如,小柴胡加平胃散、或加二陈丸、或加藿香正气、或加四磨汤······如果某个阶段大便干燥严重,可以适当加一点四消丸。用这类方法持续消磨一段时间,舌象就会慢慢恢复正常。

祛湿过程中,有可能会表现出一些排邪症状。比如,湿从体表排湿,就有可能表现为湿疹、风疹;从口鼻排湿,有可能咳嗽、痰多;从小便排湿,有可能造成小便发黄;从大便排湿,有可能便溏。排湿就需要水的补给,所以治疗中还会从不爱喝水逐渐变为喝水增多。这些都是开始排邪的重要症状依据。还有一种情况是,没看见明显的排邪,但是邪也退下去了。所以临床完全是因人而异的,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但是原理性的大方向,都是一样的。

学生:治标能否用温病的卫分治法应对?
淼师:可以。开解卫分就是在开解皮毛腠理,开解皮毛腠理就是在开解肺气。只要是开解肺气,稍加化痰湿的药,咳嗽就会好。比如小儿咳嗽,我最常用的是小柴胡汤加通宣理肺丸。这个方子就体现了这个的思路。只要有这种体现,小儿咳嗽就会好。而且小孩并不需要强力的宣肺药、化痰药。
学生:宣肺能否用麻杏石甘汤应对?
淼师:因为此证没有明显的寒、热倾向,所以不需要通过治寒、治热的方法来打开肺气闭郁。所以用麻杏石甘汤这种寒凉宣肺的方法,能否起效就很不确定。如果咳嗽的主因是肺气闭郁,麻黄杏仁的组合正好打开了肺气,咳嗽就好了。如果主因是痰湿闭郁,麻杏石甘汤就无效,甚至反效。

切记不要轻易给小孩用石膏这种药,尤其是舌象并不支持石膏证的时候。治儿科尽量不用大补、大泄。除非对自己的诊断极其有把握,清楚的知道这些药下只攻邪、不伤正。否则,伤了内在的正气,患者自己都不知道,甚至连大夫自己都不知道。尽管用石膏,好多症状都能迅速好转,显得治得特别好,也是在误治。比如同样是此证,有可能舌象比现在更红,口渴更明显,其他化热之象也都更明显。此时如果辨为热证,用了石膏,这些症状会迅速好转。即便如此,也一定不要忘了寒凉碍脾的问题。只有把握住寒凉碍脾之后,才算真正学会了石膏的使用。同理,只有把握住攻下伤脾之后,才能真正的学会使用大黄;只有真正理解了热药伤阴,才能真正学会用附子、细辛、硫磺这种大热之药。必须清楚的知道药的利弊,才能把握用药后的可能性。有了这些理论储备,临床遇到问题才能从容不迫的应对。而某些药所带来的短期效益,就不再会影响咱们的判断了。

学生:“黄苔、口渴、大便呈羊粪球状”是否支持阳明热证?
淼师:这些症状需要在合参得出痰湿闭郁为主的前提下理解,而不能直接理解。有形的变化说明淤滞日久,所以出现黄苔也很正常。口渴是因为淤滞造成的津液输布不利。淤滞易化热、化燥,当燥热伤津于大肠,就表现为大便干燥诸象。之所以见这几个症状就想到阳明热证,是因为跳过了这些中间的思维过程。有了思维过程后,就会发现造成大便干燥的原因非常多。从阴阳观出发:
阳过盛(阴不足)——燥热榨干津液,造成大便干燥,继而难下。
阴过盛(阳不足)——各种淤滞闭结,会先造成大肠蠕动不足的大便停滞,再由大便吸干肠道内津液。如果停滞化热,进一步伤津。总之,最终会形成不同程度的大便干燥。淤滞闭结的原因就更多了,诸如寒证闭结、湿证闭结、气机闭郁······

于是仅凭“黄苔、口渴、大便呈羊粪球状”就断为热证,就非常牵强了。两种思路对立,高下立分。

公式思维——“黄苔、口渴、大便呈羊粪球状”等于热证。
整体观思维——仍然是这些症状,但是舌象、脉象、不怕热诸证,都在否定热证。症状表现就像一场朝堂上的辩论,“黄苔、口渴、便干”这三个人说整体是热的,而其他人则否定他们的说法。两方分歧明显,却又貌似都有道理。只有站在全盘的角度,才能做出相对合理的选择。整体的角度既能理解正方,也能理解反方。

因为临床中总能面对这种选择,所以咱们才说要训练一套具备理法框架的思维方式,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当把信息结合在一起看,发现彼此互相矛盾的时候,就是该用理论解释的时候。就像此案,湿证的证据非常明确,但还有热证的证据。就用理论的痰结化热、化燥解释燥热诸象,矛盾点就逐一解开了。理论上做到了这种圆融通达,临床就会有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的望、闻、问、切
疾病的鉴别诊断
四诊五辨要诀
好棒的中医根底常识简述
中医诊断学名词解释及简答题
《看病歌》有病自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