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外感病康复后“咳嗽咽痒”的中医调理及养生保健方法


中医古法调治外感病(第一讲):风寒外感证、风热外感证(点击可以看)

中医古法调治外感病(第二讲):气虚外感证(点击可以看)

中医古法调治外感病(第三讲):寒湿外感证(点击可以看)

中医古法调治外感病(第四讲):康复后:气虚乏力(点击可以看)

等内容,分别讲解了了外感病的“风寒外感证”、“风热外感证”、“气虚外感证”“寒湿外感证”以及康复后的“气虚乏力”等不同证的中医辨证及调治方法。

在本期课程里,我继续跟大家分享中医古法调治外感病的思路与我个人的经验,今天的主题是:外感病康复后“咳嗽咽痒”的中医调理及养生保健方法。

一、外感病康复后“咳嗽咽痒”的病机分析

外感病之后,年轻人或平素体质比较好的人,康复后需要2—3周,慢慢就能恢复健康了。但平素体质弱的人,或有基础病者,或中老年体弱的患者中,部分人就会出现康复后还有咳嗽、咽痒等症状,迁延不愈。

中医认为,病后体虚,一般都是五脏虚弱,气阴不足,其中,“肺虚”主要包括肺气虚、肺阴虚、气阴两虚等种不同的情况,但其主要表现都有“咳嗽咽痒”的症状;(请关注微信:pengxinboshi)除此以外,还有的患者有“余邪未尽”的情况,如“肺寒”“痰热”“痰湿”“肺燥”等,均会导致的咳嗽,他们的共同病机是“肺气不利”。因为外感病康复后咳嗽的辨证论治比较复杂,时间关系就不能非常详尽的一一跟大家分析,只能简明扼要的讲解其中的要点。

1.主要表现:

(温馨提醒:以下为各种证的最典型最全面症状,患者并不是照着教科书得病的,辨证和用方根据临床具体情况加减变化)

肺气虚:咳嗽气短,痰涎清稀,倦怠懒言,声低气怯,面色㿠白,自汗畏风。舌淡苔白,脉细弱。

肺阴虚:呛咳气逆,痰少质黏,(或见:痰中带血),口干咽痛,发音嘶哑,心烦少寐,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而数。

气阴两虚:喘促短气,咳呛痰少,质黏,烦热口干。舌红苔剥,脉细兼数。

余邪未尽:咳嗽咽痒,咯痰不爽,或微有恶风发热。

(1)寒饮:咳嗽气喘,喉中痰鸣,咳痰稀薄多沫,胸闷气短,形寒怕冷。舌苔白滑,脉沉弦或沉紧。

(2)痰热:咳嗽气粗,痰黄质稠量多,咯吐不爽,或有腥味,或吐血痰,胸胁胀满,咳时痛著,或有身热,口干欲饮。舌苔薄黄而腻,脉滑数。

(3)痰湿:咳嗽反复发作,痰黏色白,稠厚量多,或胸闷气短。舌苔浊腻,脉濡缓或濡滑。

(4)肺燥:咳嗽痰少,或带血丝,咳时胸部隐痛,口干而渴,唇燥咽痛。舌质红,脉细数。

(温馨提醒:以上为各种证的最典型最全面症状,患者并不是照着教科书得病的,辨证和用方根据临床具体情况加减变化)

2.中医辨证体会

患者的具体情况一般比较复杂,单纯一证也有,但不多见。比较多见的是兼症,如阴虚夹杂痰热,或气虚夹杂痰湿,或气阴两虚夹杂痰湿、寒饮等;如果患者本身还有脾胃不足,或心气不足,或肾气虚等情况,就需要结合脏腑进行更加详细的辨证分析了。(请关注微信:pengxinboshi)外感康复后的患者一般以虚为主,兼有痰湿的比较多,痰热、肺燥、寒饮比例较小。

二、辨证举例

因为咳嗽的辨证分类比较多,时间关系,就不全都分析了。现根据目前经验,仅举一例比较常见的类型跟大家分享。

余邪未尽,肺气不利证

1.主要表现:咳嗽咽痒,咯痰不爽,或微有恶风,舌苔薄白,脉浮缓。

2.病机概要:余邪未尽,肺气不利

3.治则治法:宣利肺气,止咳化痰

4.对证方药:以 止嗽散 为主方。(根据临床情况加减化裁)

5.方药组成:止嗽散方:桔梗9克、荆芥9克, 紫菀9克,百部9克,白前9克,甘草3克,陈皮6克。 [1]

(以上药方的组成和剂量主要依据为中医药高等院校大学统编教材《方剂学》,中医专业医师可根据患者临床具体情况加减变化)

6.方义分析:

外感之后,肺失清肃,部分患者余邪未尽,仍然咽痒咳嗽,外邪去掉十之八九,因此还有人微有恶风。此时患者体质即将恢复,但还差一点点,如船即将靠岸(完全健康),不能用力摇撸划桨(猛剂),旨在调整方向(详细辨证),不用重剂猛剂,而用轻剂以祛除余邪以收功收尾。

治疗思路重在宣肺止咳,少佐疏风解表之品。

方中紫菀、百部二药性温不热,润而不腻,皆可止咳化痰,为君药。桔梗,开宣肺气,止咳化痰;白前,降气化痰,增强君药止咳化痰之力,为臣药。荆芥疏风解表,以祛在表之余邪;陈皮理气化痰,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合桔梗又有利咽止咳之功,是为使药。综观全方,药共七味,量较轻微,具有温而不燥、润而不腻、散寒不助热、解表不伤正的特点。正如《医学心悟》中所说:“本方温润和平,不寒不热,既无攻击过当之虞,大有启门驱贼之势。是以客邪易散,肺气安宁。”古人用于新久咳嗽,咯痰不爽者,加减运用得宜,可获良效。[1]

7.加减变化:

若痰涎稠粘,痰湿较重者,加茯苓9克、桑白皮9克,以加强除湿化痰之功;

若干咳无痰,肺火内燥者,加瓜蒌6克、浙贝6克、知母6克,以润燥化痰。

三、保健及养生法

1.保健按摩

循经按摩:可以顺 手太阴肺经 经脉循行从上往下轻柔按摩或轻轻拍打(不可太过用力),以疏通肺经。

穴位按摩:按摩 孔最、列缺、鱼际 等穴位。

2.艾灸养生

艾灸穴位:肺俞、定喘 每穴艾灸30分钟

宣肺止咳。适合风寒性咳嗽,口干舌燥,阴虚上火者慎用。

四、康复后平时养生注意事项

1.少说话以养气

中医认为,说话太多则耗气,康复后说话尽量少,以养肺气。

2.饮食注意

建议不吃辛辣,生冷,甜腻的食物,饮食宜清淡,温暖,有营养,容易消化,不要再给脾胃增加负担。

3.精神调养

心态保持平和,切忌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损伤,尽量少看手机、电脑、电视等,以清静而养神。平时可以听节奏舒缓的音乐以怡情养性。

4.工作和运动逐步恢复

在康复后以休息为主,逐步恢复精力体力,待元气完全恢复之后,方可承担一定的运动和工作量,切不可过早的大量运动和大量工作。

5.养生功法

养生功法可配合练习“舒展心胸法”(如下视频),每天两次,每次5分钟,动作要轻柔和缓,以舒展心胸,健肺顺气,促进身体的康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外感病康复后“咳嗽咽痒”的中医调理及养生保健方法(附语音)
沈绍功教授临证经验会讲(101)沈绍功教授主讲(评估中医药)(Ⅰ)(Ⅱ)(Ⅲ)(Ⅳ)
乾隆年间手抄本中医四诊捷径
咳嗽中医是如何辨证分型的
中医讲的肺痈是什么病
【转中医汇】名医大讲堂第十期课堂笔记--气虚质的康复与养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