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粟裕的绝密计划,对陈毅一字不提,却和新搭档说了一整夜

原创 陈峰韬 有历史

笔者近日阅读《粟裕年谱》,发现了一条有意思的史料。

如题,粟裕在1948年11月7日,连续和时任华野副参谋长张震谈了一天一夜,将其绝密作战计划和盘托出,并让张震提意见。

笔者在目前记录粟裕事迹最权威的《粟裕传》和《粟裕回忆录》中,很少见到这样的场景。作为方面军主要指挥员,一般来讲都要慎于言行,言出必践,言出成令,所以一见此条,立觉此事不寻常。

随之查阅有关几部史料对比参看,果然发现了不对劲的地方。

11月7日连续谈了一晚上,粟裕最终定下一个宏大的计划:将徐蚌国军全部歼灭于徐州一带,不使其南下。

这一计划极大突破了之前中央定下的作战目标,对我军对敌军都是重大变动。

如此宏大、涉及全军的绝密计划,粟裕竟然没有提前与时任华野司令员兼政委陈毅通气。而是在与张震商量之后,直接上报军委。

这就是淮海战役中至关重要的齐辰电,华野、中野六十余万人马,随着粟裕这封电报的指挥棒改变了作战决心,要在徐州战场使出十二分力量把敌军兜住、吃掉。

再进一步查阅相关资料,不仅没提前告知陈毅,华野其他几位主要领导人也没有通气。因为其他几位领导人,都恰巧不在华野指挥部。

副政委谭震林当时与王建安一同指挥大军分割包围李弥兵团。

参谋长陈士榘当时组建了一个前进指挥部,率各纵包围攻击黄百韬兵团。

政治部主任唐亮参与军事指挥不多,不详其具体位置,但查阅《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传·唐亮传》,在最官方最权威的记录中,唐亮只负责政治工作,没有任何关于作战指挥的文字。

表面上看,陈毅到中原野战军工作,谭震林、陈士榘等主要指挥员分调开去,各负责一个方向,都有其理由,但细细一想,如果不是有意识调配,怎么能做到这些人“恰巧”同时都不在呢?

首先是陈毅。陈老总调到中野,这是1948年4月份定下来的大事。也不用藏着掖着,这就是军委中央在为粟裕创造独立指挥的条件。

粟裕也不矫情,陈毅不在位,也不再事事请示,而是机断专行,打豫东战役、打济南战役,都是一言而决。寻其内心深处,粟裕大将那也是妥妥的大将之风,果断、决绝、狠辣,令人有敬畏。

陈毅老总对此并不讳言,当年在华野的时候,每每有重大战事,他总会装作不经意地在最紧要的关头离开指挥部作战室,或是找人下下棋,或是找别人谈谈话,好让粟裕的指挥不受干扰。

小河会议后毛主席向陈粟二人透露调陈毅去中原,而让粟裕担任华野司令员,粟裕坚辞不就,所以有了陈毅人在中野,而仍担任华野司令员兼政委的奇特局面。

但无论毛主席、陈毅还是粟裕都很明白,陈毅不可能再实际履行华野司令员之职,哪怕心系华野,也只是在中野、华野之间多牵牵线,搞好两大野战军的配合。

在当时的条件下,战局变化非常快,粟裕根本来不及也没有必要事先向陈毅通气。

同时,我们也不要忽视泄密的风险。国军谍报系统虽然稀松拉胯,但也不完全是摆设,军统曾在抗战中向延安派遣过特务,中共中央机关到达河北平山西柏坡后,也曾发生过我军战士被敌策反后,标记毛主席住所的危险案件。

蒋纬国在徐州期间,还用极为高明的手段,抓住了我军的地下交通员,差点挖出郭汝瑰。

中野华野两军指挥部相隔数百公里,万一传递消息的过程中出现纰漏,那就得不偿失了。

所以,综合各种因素,粟裕实无必要提前透露给陈毅。而是选择研究确定总的作战方案后,才在上报中央的同时,一并报告给刘陈邓三位。

其次是陈士榘、谭震林。

粟裕的指挥风格与山东诸老将不合,这是由来已久的。粟裕大将在战争理念上领先山东诸将一个位面,解放战争开打之时,粟裕最早抓住了分散的游击作战向集中兵力打大兵团作战的要害,哪怕手里只有区区几万人,也要集中起来使用,而不是以纵队为单位各自为战。苏中战役七战七捷能取胜,就在于粟裕作战理念的及时转变。

山东诸将呢?虽然抗战胜利后兵力增加了,一场战役敢于投入一个师(略等于后来的纵队)或几个师集中作战,但有兵团作战之形而无其实,只不过是加强版的游击战,师与师之间的配合不好,攻坚与打援兵力配比把握的不好,往往重攻坚轻打援,组织协调存在很大问题。叶飞率华中一纵到山东后,打临淄打青州都弄的一肚子火,山东部队根本不重视攻城打援的配合问题,习惯于大砍大杀,打不动就撤。

所以往往同样的兵力,打出的效果不同,这是粟裕不能接受的。

大家可以观察一下华中、山东合并后的作战历程,粟裕主管作战指挥,基本上没有让陈士榘发挥协助指挥的作用,参谋长本应在组织协调、分配兵力、提供建议上发挥至少八成的作用,好的参谋长应该是就某次作战提出上中下三案,由军事首长选择执行哪一案。实际上华野作战指挥,从筹划作战方案到兵力排布再到临场调度,全由粟裕负责。

陈士榘呢?莱芜战役时,他在莱芜前线指挥几个纵队围攻;孟良崮战役,他率几个纵队围攻泰安调动国军;七月分兵后再次率三个纵队到西线指挥作战;豫东战役他只负责率西线部队打开封。

查阅《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传·陈士榘传》能明显地察觉到,华野份量最重的孟良崮战役,该传只有区区9行半字。

看出问题来了吧?粟裕充分发挥陈士榘善于指挥局部战斗的优长,实际上把他当作兵团司令来用,而没有让他参与总体指挥。

至于谭老板。谭老板长期做政治工作,虽也是具备大将潜力的一流人物,但毕竟对作战指挥不怎么精通。七月分兵后南麻临朐作战失利,批评粟裕时也没批到点子上,说什么过于轻敌过于乐观,而没有从总体战略上分析问题,弄得粟裕很窝火。

淮海作战第一阶段展开后,粟裕委托谭震林和王建安到一线去指挥作战,和陈士榘各顶一方,乃是充分发挥谭老板威望高、能坐镇的优长,谭也欣然接受。所以谋定大事时,粟裕来不及也没必要跟谭老板通气商量。

最后是张震。

对这位作战指挥上的新搭档,粟裕待之久矣。

粟张二位同出新四军,早年就有了解。张震将军是我军为数不多的非科班出身,却能自学成才,学好学通军事指挥工作的杰出将领。其才天授也。

1948年2月,毛主席有意组建东南野战军,要粟裕率主力进行第二次外线挺进时,粟裕有机会按自己意愿组建领导班子,第一个考虑就是把张震从纵队副司令的位置上调到司令部,让他担任参谋长。

朱德总司令到濮阳宣布命令时,曾专门对张震说起过这个问题。朱老总大意是,参谋长的角色比较难做,一方面,参谋长是司令员政委最主要的助手,部队离开参谋长无法运转,大量复杂的工作都要参谋长牵头来做。另一方面,部队打了胜仗,从上到下都会习惯性地把功劳归结到司令员政委头上。参谋长就像司令员的影子,始终被别人的光环掩盖。

朱老总是有所指的,粟裕的指挥才能人所共知,他需要的是一位善于理解领会意图,并且把抽象的宏观的军事谋划,落实成文字,落实成可以执行的作战计划,而不是只善于提出作战意图而不善于发挥辅助作用的猛将。

这是现代军事形态发展的必然趋势,越是成熟的部队,参谋长的地位越受重视,作用也越来越关键。

在华野打了好几年仗,粟裕在指挥部很孤独,只有他向部下讲授作战意图的时候,而没有人能和他达成共鸣,一个眼神就领会那种。骤然间遇到张震这位一语即懂、点头会意的高手,粟裕的欣喜可以想见。

所以在淮海战役第一阶段进行的关键时刻,粟裕对战局有了进一步的思考,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副参谋长张震,而没有考虑当时正在前线的正牌参谋长陈士榘。

张震将军一生谦逊,但在回忆录中提到这次长谈,他当仁不让地说,淮海战役的最终计划,正是粟裕和他商量出来的。

粟裕有思考,有预案,只是没有形成具体实在清晰的方案。和张震谈,就是征求他的意见,让他深入谋划,两人互相探讨互相碰撞,终于把一个模糊的、只有方向性的方案,变成了实在可行的方案。

粟裕非常尊重张震的贡献,给中央并刘陈邓打电报,落款只有粟张二人,而不提同为华野首长的陈士榘谭震林。

毛主席看后亦心领神会,回电时亦,抬头只提粟张,等于承认了张震在华野实际相当于参谋长的地位。

论感情、渊源,粟裕和叶习、陶勇、王必成更加深厚,他们与粟裕结识和共事,都远远早于张震。但经过淮海战役,粟裕才真正发现,能在战略层面和他有共鸣的人不多,张震是其一。

粟裕逝世前,有一重大心愿始终未能实现。去世后粟裕夫人楚青多方奔走,终于帮粟裕正名的,正是张震将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995年陈士榘上将去世,张震感慨:华野首长都走了,将来谁送我啊
解放战争中陈毅手下的三大参谋长宋陈张,谁的水平更胜一筹?
92年张震出任军委副主席,陈士榘专门打电话:这是中央对你的信任
擅长指挥大兵团作战的元帅是林彪,大将是粟裕,上将是谁(一)
宋时轮的华野第十纵队与陈唐兵团“貌合神离...
精英组合,华东野战军7位领导班子,都是什么军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