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金匮肾气丸补肾阳最经典的方子!肾阳一升,浑身不疼,治腰疼,骨质增生等

原创 文君然 微门诊 

金匮肾气丸

它源于《金匮要略》,组方如下——

熟地24克,山药、山萸肉各12克,泽泻、茯苓、牡丹皮各9克,桂枝和炮附子各3克。它的作用,就是补肾助阳,化生肾气。

肾,是我们的先天之本。肾气,是一身气之根。肾阳,是一身阳气之源。所以,金匮肾气丸做的事情,毫不夸张地讲,就是给我们的生命加油。

那么,它到底能治什么病呢?在众多可以实现的领域中,我选一个和中老年人、老年人关系最密切的吧。这就是躯体疼痛。

给你讲个故事。

话说有一个女子,当时44岁。

从半年前开始,她就有腰疼的问题。但由于尚可以忍受,所以一直没治疗。

最近半个月,她自觉问题加重了,半夜时分经常因为腰部的疼痛而醒来,根本无法入睡。那种疼痛,又酸又凉,说不出的难受。贴上热水袋,或者用手适当敲打,感觉会好一些。

由于实在是太疼了,她忍无可忍,这才到医院检查。全身检查下来,发现脏腑没毛病,只是胸腰椎多发性骨质增生。

怎么办好呢?患者接受过推拿治疗,也口服过一些中成药,效果不好。

最后,患者无奈,准备看中医、喝汤药。

找的是谁呢?是周奇兰前辈。这是当时重庆的一位医家。上世纪90年代,在当地颇有盛名。

刻诊,患者脉细,苔薄白,舌质淡,患者自述腰部酸冷难耐。

了解到这些情况后,医家书方一首。但见——

肉桂6克,制附片(先煎2小时)、山茱萸、丹皮、泽泻、茯苓各12克,怀山药30克,杜仲、熟地、续断各15克,白芍20克,甘草3克,一共开6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结果如何?患者刚刚服用一剂,一夜安睡,没有被疼醒。6剂用完,腰疼基本消失,只有微微不适。此后,医家嘱咐改用中成药桂附地黄丸,早晚各一次,每次6克,善后调养。

最终,一个月之后,患者诸证悉平,活动自如,而且三个月后随访未曾复发。

这就是医案的基本经过。它最初刊载于1999年的《实用中医药杂志》。

这里头的道理,很易懂。

你记住啊,现代医学所谓骨刺,中医叫骨痹。骨头有毛病,毫无疑问就去找肾来治。因为中医经典理论认为,肾主骨生髓。肾好,骨头就没毛病。肾不足,骨头就出问题。

那么,上文医案里的患者,他的情况就属于肾阳不足。舌淡、脉细、苔薄白,这都是虚弱症候。而用于诊断肾阳不足的依据,就是患者痛处酸冷发凉。阳气虚少,不能温煦,所以发凉。腰为肾之府。肾阳不足,所以患者冷痛之处,集中在腰部。

这个时候怎么办?中医告诉你,不要去纠结那些所谓的骨刺了。这些增生的骨质,是岁月留下的痕迹。对它们,你没的办法不多。最易行的,是通过中医温补肾阳的办法来改善。肾阳充裕了,可以养骨了,能够温煦腰部了,酸冷疼痛之感自然就消失了。

你看当时医家用的配伍——

肉桂6克,制附片(先煎2小时),山茱萸、丹皮、泽泻、茯苓各12克,怀山药30克,杜仲、熟地、续断各15克,白芍20克,甘草3克。

很显然,这是前面提到的金匮肾气丸的加减。只不过,桂枝变成了肉桂。加上了杜仲、续断、白芍。

其中山萸肉、山药、熟地,用于滋补肾阴肾精。肉桂和制附片,用于温补肾阳。前面补阴,后面补阳,这是所谓阴中求阳。原方桂枝改成肉桂,目的是增强暖肾强腰之用。白芍和甘草搭配,可以缓急止痛。杜仲、续断可以壮腰膝,强筋骨,是治腰腿痛的常用药。

你看,这就是利用金匮肾气丸的小验案。方药简单,易行易懂。

这么多年来,文老师工作中遇到的,因为骨刺而导致腰腿疼的患者,很多很多。就辨证来看,证属肾阳虚的占了几乎一般的比例。什么表现呢?就是局部酸痛,畏凉,不敢见寒。凉着一点就受不了,并无红肿。到了晚上,伸胳膊伸腿都费劲,睡觉翻个身,都疼得龇牙咧嘴。刚上秋,厚衣厚裤就得穿上。行动迟缓,畏手畏脚。

这个情况下,以金匮肾气丸做底子来应对,是不错的选择。这就是古方,对老百姓常见病的防治意义。

当然,所有这些,都不是文老师发现的。我们的前辈,甚至是前辈的前辈,他们很可能比我们聪明,早就发现了这些,所以才有金匮肾气丸治疗痹症的一段又一段杏林佳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建议抄录:治腰椎骨质增生的方子!改善腰疼、腿疼,送给中老年
针对腰椎增生的方子,治愈数百位患者‼️
湿气入腰,一张方子“烤干”
治疗骨质增生的方子
一张针对腰椎骨质增生的方子,治愈数百位病人!老中医秘方真传
实用!治“闪腰”的专方来了,六味药,理顺血脉,20年前老经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