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伤寒论》第243条解读
原创 條山逸人 條山醫學

一以参详|群疑冰释


《伤寒论》是一部医学经典著作,

对学中医者来讲,乃是必修之课。

历代为之研究与做注解者有数百家之多,

大家都墨守着“六经辨证”这一常规,

鲜有敢越雷池一步者,

先生运用五运六气注解和批驳了

千余年来六经辨证之错误,

大胆地踢开了旧框架,

提出了“阴阳六气辨证”的看法,

可谓是还原了仲景《伤寒杂病论》的本来面目。

我们将在这里逐条载录先生之注解,以飨读者。



(243)食穀欲嘔者,屬陽明也,吳茱萸湯主之,得湯反劇者,屬上焦也。

吴茱萸湯方

吴茱萸一升(汤洗七遍)  人參三两  

大棗十二枚(擘)  生薑六两(切)

右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

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提要】

此再论阳明从中土化寒之证治也。

【释注】

      食谷即吐,是阳明胃中有火也,食谷欲呕,则阳明中土有寒也。隐庵曰:阳明之大纲有三,一曰胃腑柔和之气,一曰燥金火热之气,一曰卫之悍气别走阳明而为慓悍滑疾之气。愚则曰阳明尚有从中而化寒湿之气者,即此也,故以吴茱萸汤主之。吴茱萸味辛而苦,性热气燥,入足太阴、少阴、厥阴三气,气味俱厚,故善温中下气,解郁燥湿,为治浊阴上逆之要药;人参味甘,健脾胃而益元气,性微凉,佐吴萸以防燥热伤胃津;生姜、大枣建中和胃,降逆止呕;四味合济,则浊阴化,欲呕止而食能进也。倘服此汤而呕逆反剧者,则恐热郁上焦,非寒湿也,可以栀子豉汤主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道至简古中医,人人都能读懂的“伤寒论”,白话注解,连载64
夜读伤寒-378
诗情方意:诗词版伤寒经方(第七辑)
《伤寒论》条文再勘误
(12)《伤寒论》第二百四十五条解密
白发伤寒论|第五十二讲(243.248.260)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