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重温几十年前黄克诚将军这段掷地有声,正气满满的讲话,用了混乱,变
重温几十年前黄克诚将军这段掷地有声,正气满满的讲话,用了混乱,变质,受罪,危险的严酷语言,我们更加深切感受到毛主席和毛泽东思想的伟大以及无人替代,无可替代的重要性。只有永远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永远沿着毛主席指引的革命道路前进,我们才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确保初心确定的社会主义制度永不变色。

黄克诚说:“从土地革命到长征,从抗战到解放战争,在这些时期取得的成果和胜利,都离不开毛主席和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他的贡献是巨大的,是其他人都比不上的。他的地位是由他的贡献决定的,任何人都不能抹杀他对国家的奉献。丢掉毛泽东思想这面旗帜,是要把中国引上危险的道路,是要吃亏的,是会碰得头破血流的。毛泽东思想是亿万革命群众用血汗凝成的宝贵财富,我们都感到它对于我们更亲切,更行之有效。我们在长期的斗争中树立了自己的理想和信仰,并以此团结教育了广大人民群众,我们不能毁掉自己的信仰。如果有人说别人比毛主席高明,那就是对历史开玩笑!”

毛泽东一直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生命力主要不在于它提供了多少结论和答案,而在于它的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因为这些结论和答案有可能成为历史陈迹,唯有与时俱进,它才不会成为历史遗产。所以探索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俱进的动力、过程和条件就显得格外重要了,这关系到坚持什么样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怎样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的基本理论问题。

任何事物发展的动力都是多样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俱进的动力也不例外。本段侧重谈它的基本动力,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各国具体实际的矛盾。

列宁曾引用过德国诗人歌德的一句名言:“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是常青的”。歌德的这句名言带有一定的真理性,理论是静态的,实际生活是动态的,静态的理论和动态的实际生活之间总是存在着矛盾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各国具体实际之间确实存在矛盾,这不是后人编造出来的瞎话,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始人及其后继者们的观点。

恩格斯指出:“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进行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便认识到什么程度。”恩格斯的论述是有见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必然受其所处时代的限制,只能在他们所处时代的条件下认识问题,即在当时历史所允许的限度内认识问题,因此他们的理论必然会打上他们那个时代的烙印,带有他们那个时代的局限性。马克思、恩格斯是人,不是神,他们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不是无限的,他们的理论也不是完美无缺、包罗万象的。恩格斯的这段论述说明,他们的理论和他们以后的时代实际是存在着矛盾的。

列宁指出:“现在必须弄清一个不容置辩的真理,这就是马克思主义者必须考虑生动的实际生活,必须考虑现实的确切事实,而不应当抱住昨天的理论不放,因为这种理论和任何理论一样,至多只能指出基本的、一般的东西,只能大体上概括实际生活中的复杂情况。”

列宁的见解是深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给解决实际问题提供的只是总的指导原则,这些原则是重要的,但它们只能指出一般的基本的东西,不可能精确地概括出具有各国特点的复杂情况。列宁的论述说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各国具体实际之间是存在矛盾的。

毛泽东指出:“对于中国共产党说来,就是要学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的环境。成为伟大中华民族的一部分而和这个民族血肉相连的共产党员,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的这段论述是有深度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在特定历史时期形成的观点、作出的结论,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必须考虑到具体环境,否则就不能发挥指导作用,这就指出了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法,普遍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特殊的环境是存在着矛盾的。

邓小平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来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它要求人们根据它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不断结合变化着的实际,探索解决新问题的答案,从而也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

邓小平的论述是精辟的。他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的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原则,并没有也不可能提供每个国家实际问题的答案。马克思主义理论给解决实际问题提供的只是基本方法,但它代替不了实际问题的解决。

以上分析表明,合乎逻辑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各国具体实际之间是存在矛盾的。第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普遍性,各国具体实际是特殊性,二者之间存在矛盾是必然的。第二,马克思、恩格斯建立起了社会主义革命理论体系,没有建立起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体系。

有人问马克思,未来社会主义应该怎么搞,他是这样回答的:“这当然完全取决于人们将不得不在其中活动的那个特定的历史环境。但是,现在提出这个问题是虚无缥缈的,因而实际上是一个幻想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唯一的答复应当是对问题本身的批判。”

毛泽东晚年用社会主义革命理论指导社会主义建设,发生失误是必然的,这也表明了社会主义革命理论与社会主义建设实际之间的矛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22春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大作业终结性考试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共产党宣言读后感三篇【精华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概述
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