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今年肺癌将多重突破!2019 WCLC摘要抢先看

2019年全球最盛大的肺癌会议即将于9月7-10日在西班牙重磅召开,找药宝典将全程给大家带来最新报道。昨日,官网已经公布了部分摘要,今年肺癌即将涌现众多新突破,小编带大家抢先看!

靶向篇

一、EGFR

奥希替尼联合达沙替尼一线治疗EGFR+NSCLC,ORR为80%(摘要号MA09.01)

这是一项开放标签、单臂I/II期试验,研究奥希替尼联合达沙替尼一线治疗EGFR+NSCLC的疗效。试验纳入10例患者,8例(80%)患者部分缓解,2例患者病情稳定,中位PFS为27.2个月,中位OS未达到。推荐的II期剂量为osimertinib 80 mg QD和dasatinib 70 mg QD。最常见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s)包括胸腔积液(n=9)、腹泻(n=8)、皮疹(n=7)、AST升高(n=6)、ALT升高(n=6),其中大多数为1级或2级。

试验显示,奥希替尼联合达沙替尼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中位PFS高于既往研究的奥希替尼单药的PFS。但样本量小,需要进一步的试验证实。

EGFR-TKI耐药后,可以加上阿帕替尼,克服耐药(摘要号P1.14-42)

EGFR-TKI的耐药不可避免,既往研究表明,阿帕替尼联合EGFR-TKI可以克服TKI耐药。研究纳入39例EGFR-TKI耐药的晚期NSCLC患者,25例接受阿帕替尼(初始剂量为250mg)+TK(先前的剂量),14例患者接受化疗(培美曲塞/长春瑞滨+铂)。

结果,阿帕替尼组的ORR为13.6%,DCR为95.5%;化疗组的ORR为27.3%,DCR为90.9%。两组患者的客观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相似,治疗时间长短存在差异。阿帕替尼组平均治疗时间为8.7个月,化疗组为4.3个月。

阿帕替尼联合EGFR-TKI治疗TKI耐药患者临床疗效良好,口服的双靶向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

tak788后线治疗EGFR 20ins NSCLC患者,ORR为54%(摘要号P1.01-127)

这是一项口服EGFR/HER2抑制剂tak788 (NCT02716116)的1/2期开放标签多中心研究。纳入101例EGFR 20ins患者,每日予tak788 160mg。76%的患者既往接受过2线治疗。24例患者可评估疗效,ORR为54%,DCR为89%,23例患者病灶缩小。最常见的不良反应(20%)为腹泻(85%)、皮疹(43%)、恶心(41%)、呕吐(30%)、食欲下降(28%)、口腔炎(22%)。结果显示,TAK788对EGFR 20ins NSCLC患者表现出抗肿瘤活性,安全性与其他EGFR TKI一致。

tepotinib+吉非替尼治疗EGFR+、MET+NSCLC,ORR最高达68.4%(摘要号MA09.09)

研究纳入既往EGFR TKI耐药的EGFR+、T790M-、MET+ NSCLC患者,分到tepotinib+吉非替尼组或化疗组。联合组为tepotinib 500 mg/天+gefitinib 250 mg/天,化疗组为顺铂/卡铂+培美曲塞化疗6个周期后,培美曲塞维持治疗。

结果显示,靶向联合组的疗效更好,ORR:45.2%vs33.3%。tepotinib+吉非替尼在MET IHC3+、MER扩增患者的疗效更显著。

三代EGFR TKI,治疗一代TKI耐药患者的ORR为66.1%(摘要号OA02.03)

HS-10296是一种口服、强效、高选择性的第三代EGFR TKI,这项Ⅱ期研究旨在证实HS-10296对EGFR T790M+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一代TKI耐药后的疗效和安全性。共纳入244例患者,每日口服HS-10296 110mg,242例患者可评估疗效,ORR为66.1%,DCR为93.4%。不良反应可耐受。

放疗联合EGFR-TKI,延长耐药时间(摘要号MA01.09)

EGFR+NSCLC患者对EGFR TKI的耐药时间一般在一年以内,研究表明,局部巩固治疗与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改善有关,EGFR-TKI耐药前早期联合放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预后。

开展了这项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的研究,一代EGFR-TKI治疗3个月后将部分缓解或疾病稳定的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放疗组(SBRT)或TKI单药组。研究共纳入61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22.3个月。结果显示联合组的中位PFS显著高于单药组(17.4 vs. 8.9个月P =0.042)。分析表明,放疗的获益可能与延迟T790M突变有关,但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证实。

二、ALK

布加替尼扭转阿来替尼耐药,ORR为56%(摘要号P1.01-103)

日本一项研究纳入9例ALK+NSCLC患者,均接受过阿来替尼治疗;其中6例患者接受过≥2种ALK抑制剂治疗。每位患者予90→180mg QD 的布加替尼治疗,耐受性良好,5例患者(56%)在第6周期结束时部分缓解,ORR为56%。试验证实90→180mg QD剂量的布加替尼在日本患者可耐受,后线治疗显示良好的抗肿瘤活性。

阿来替尼耐药后,阿来替尼联合贝伐单抗治疗,中位OS达32个月(MA21.05)

阿来替尼耐药后的方案有限,除了上述的布加替尼,还有一种方案:加上贝伐单抗。这项研究纳入了12例ALK患者,9例患者既往接受过克唑替尼和阿来替尼,2例患者接受过克唑替尼、阿来替尼和色瑞替尼。全部患者接受阿来替尼(600 mg/d)联合贝伐单抗治疗(15 mg/kg, Q3W)。

中位PFS为3.1个月,中位OS为32个月。ORR为8%,DCR为67%。最常见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是食欲下降(42%)、蛋白尿(42%)、高血压(33%)、贫血(33%)和疲劳(33%)。阿来替尼与贝伐单抗的联合尚属首次,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和耐受性。

阿来替尼逆转克唑替尼耐药,ORR达50.6%(摘要号OA02.07)

119例ALK+患者,既往克唑替尼耐药,随机2:1分到阿来替尼组(600 mg bid)或化疗组(培美曲塞500mg/m2或多西他赛75mg/m2 q3w)。alectinib治疗的ALK融合患者的ORR为72.2%(13/18,组织ALK+)和63.0%(17/27,血浆ALK+),总体ORR为50.6%,而化疗患者的ORR为0%(组织[0/8],血浆[0/14]),总体为2.5%。

色瑞替尼450mg,治疗ALK+/ROS1+NSCLC的ORR为41%(摘要号EP1.01-62)

在以往的研究中,Ceritinib 750mg禁食,由于胃肠道或肝脏毒性,治疗中断率较高。这是一项真实世界研究,旨在评估色瑞替尼450mg对中国患者的安全性和初步疗效。研究纳入51例接受色瑞替尼治疗的ALK/ROS1+NSCLC患者,回顾性分析其安全性和初步疗效。

不良事件(AE)发生率为76%,多数为1/2级。仅有2例患者因AE降低至300mg,无患者因Ceritinib相关AE死亡或终止治疗。ORR为41.0%,DCR为87.2%。试验证实色瑞替尼450mg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Lorlatinib后线治疗ALK+/ROS1+NSCLC,总体ORR为56.4%,颅内ORR为74%(EP1.14-51)

试验纳入36例ALK+肺癌,3例ROS1肺癌。均接受过克唑替尼和至少一线化疗,予Lorlatinib,每日口服一次,一次100mg。

结果显示,3例患者完全缓解,19例患者部分缓解,ORR为56.4%,DCR为97.4%。颅内ORR为74%,颅内DCR为100%。最常见的是高胆固醇血症(82%,3-4级25%),水肿(71,8%),体重增加(38.5%)。试验证实Lorlatinib后线治疗ALK+/ROS1+NSCLC,具有较高的颅内活性和良好的安全性。

三、ROS1/RET/KRAS/NTRK

卡博替尼治疗ROS1+NSCLC,所有患者均有肿瘤消退(摘要号P1.14-50)

迄今为止,没有任何一种ROS1抑制剂被批准用于治疗crizotinib进展后的ROS1重排肺癌。一项Ⅱ期试验评估了卡博替尼在ros1重组肺癌患者中的活性。研究纳入6例患者,均接受过>1种ROS1抑制剂,予卡博替尼60mg,每日一次。

最终,2例患者部分缓解,4例患者病情稳定。所有患者均有肿瘤消退。试验的第一阶段已达到预定终点,正在进入第二阶段。

阿来替尼治疗RET+NSCLC,中位OS为19个月(摘要号OA02.01)

RET重排发生在1%的非小细胞肺癌中,阿来替尼(300mg,每日两次)已被批准用于治疗alk +非小细胞肺癌,对RET+也有很高的活性。一项单臂、开放标签、多中心的1/2期试验招募接受至少一种化疗方案治疗的RET+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共纳入35例患者,34例患者予阿来替尼治疗。研究确定450mg,每日2次作为Ⅱ期试验的推荐剂量。25例患者可评估疗效,1例患者客观缓解(4%),13例患者在8周时达到病情稳定(52%),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3.4个月,中位总生存期为19.0个月。

AMG510治疗KRAS+NSCLC(摘要号OA02.02)

新型KRAS G12C抑制剂:AMG510治疗NSCLC的一项Ⅰ期试验结果将在大会当天公布

拉罗替尼治疗NTRK融合NSCLC患者,ORR为71%(摘要号MA09.07)

Larotrectinib是FDA首个获批的NTRK抑制剂,在NTRK+广谱实体瘤中的ORR为75%。这项研究分析Larotrectinib对NTRK+肺癌的疗效,纳入11例NTRK融合的肺癌患者,10例患者曾接受过系统治疗(5例患者曾接受过3次或以上的治疗)。7例患者可评估疗效,1例患者完全缓解,4例患者部分缓解,2例患者疾病稳定。ORR为71%。拉罗替尼的耐受性良好,与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主要为1/2级。结果支持拉罗替尼在NTRK融合NSCLC中的应用。

四、抗血管生成多靶药

安罗替尼联合化疗一线治疗EGFR/ALK/ROS1-NSCLC,ORR为60%(摘要号P1.01-95)

这是第一个评估化疗联合安罗替尼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试验,招募EGFR/ALK/ROS1阴性晚期NSCLC患者,接受安罗替尼联合卡铂、培美曲塞/吉西他滨4-6个周期后,使用安罗替尼联合培美曲塞的维持治疗。研究共30例患者可评估疗效,18例部分缓解,11例病情稳定,1例病情进展。ORR为60%,DCR为96.7%。最常见的3级不良事件为血小板减少(20%)、高甘油三酯血症(10%)和口腔粘膜炎(6.67%)。结果显示,安罗替尼联合化疗一线治疗EGFR/ALK/ROS1阴性晚期NSCLC患者具有潜在的治疗效果和可控的安全性。

阿帕替尼≥二线治疗SCLC,DCR为83.87%(摘要号OA03.01)

研究纳入52例一线及以上化疗失败的小细胞肺癌患者,每日予阿帕替尼500mg。结果36例可评估疗效,中位PFS为6.18个月,中位OS未达到,二线治疗的PFS为6.48个月。总体ORR为19.35%,DCR为83.87%。其中3-4级不良反应为高血压(8.33%)、手足综合征(5.56%)、乏力(5.56%)、蛋白尿(2.78%),均能通过减少剂量和对症治疗缓解。研究证实阿帕替尼≥二线治疗SCLC安全有效。

安罗替尼延长接受过放化疗的SCLC患者的PFS和OS(摘要号OA03.02)

ALTER 1202是一项随机、双盲的Ⅱ期研究,纳入120例至少接受过两种化疗方案的晚期SCLC患者,按照2:1的比例分到安罗替尼组或安慰剂组。研究亚组分析安罗替尼对接受过放化疗患者的疗效。安罗替尼组46例,安慰剂组22例,均曾接受放化疗。

结果显示,安罗替尼组的中位PFS为5.49个月,安慰剂组的中位PFS为0.69个月,P < 0.0001。安罗替尼对比安慰剂的中位OS为9.49 个月vs 2.56个月,P=0.0388。研究表明对于接受过放化疗的SCLC患者,安罗替尼可以改善PFS和OS,耐受性良好。

尼达尼布+多西他赛

①多西他赛+尼达尼布二线治疗晚期NSCLC患者(摘要号EP1.01-84)

一项研究用尼达尼布(多靶点的抗血管生成药)联合多西他赛二线治疗培美曲赛+顺铂+贝伐单抗一线耐药后的患者。20例患者中2例达到部分缓解,12例达到疾病稳定,DCR为70%。

②多西他赛+尼达尼布二线治疗晚期肺腺癌(摘要号EP1.01-92)

另一项研究回顾性分析用多西他赛+尼达尼布二线治疗13例肺腺癌患者的疗效,ORR为53.8%,DCR为77%,中位OS为14.4个月,2年和3年OS率为69.2%和23.1%。

③多西他赛+尼达尼布后线治疗NSCLC的墨西哥真实世界数据(P1.01-07)

分析了一线化疗进展后使用该方案的24例患者,中位PFS为15个月,中位OS为16个月,ORR为83%,DCR大92.5%。

④西班牙回顾性分析:尼达尼布+多西他赛二线/三线治疗晚期NSCLC

124例患者(5例EGFR突变、1例ALK阳性)在既往化疗进展后使用该方案治疗,DCR为61%,ORR为35.7%,中位PFS为4.1个月,中位OS为26.9个月。

免疫篇

一、国产PD1

卡瑞利珠单抗后线治疗晚期NSCLC的伞式2期研究(摘要号JCSE01.09)

吴一龙教授团队进行了一项用恒瑞PD1单抗卡瑞利珠单抗(SHR1210)单药(200mg,q2w,IV)后线治疗中国晚期NSCLC患者的2期研究。纳入的患者为化疗或靶向治疗进展后,允许PDL1高表达(≥50%)的EGFR/ALK阳性患者入组。有229例可分析。结果显示,总人群的ORR为18.5%,中位PFS为3.2个月,中位OS为19.4个月。PDL1表达越高,疗效越好(如下表)。EGFR突变患者未观察到病情缓解。20.5%的患者出现3级及以上不良反应,15.8%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恒瑞PD1后线单药治疗NSCLC的疗效满意,疗效也与PDL1表达相关。

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晚期非鳞NSCLC的3期随机试验(摘要号OA04.03)

周彩存教授团队进行了恒瑞PD1+化疗一线治疗无EGFR/ALK突变晚期NSCLC患者的3期研究。共纳入了419例患者,随机分为PD1+化疗或单纯化疗组。PD1+化疗组的中位PFS明显更长,为11.3 vs 8.3个月(P=0.0002)。两组的中位OS为未达到(PD1+化疗组)vs20.9个月(化疗组),P=0.0272。ORR,DCR,DOR方面,PD1+化疗组也有优势。该项研究显示恒瑞PD1+化疗一线治疗非鳞NSCLC的疗效优于化疗。

信迪利单抗新辅助治疗鳞状NSCLC(摘要号JCSE01.10,P1.18-06)

一项研究分析了信达PD1单抗信迪利单抗术前新辅助治疗IB-IIIA期肺鳞癌患者。22例可手术的肺鳞癌患者在术前接受信迪利单抗200mg,IV(第1和22天)2周期治疗,手术在第29-43天进行。结果显示,3例患者达到影像学部分缓解(PR),ORR为13.6%。45.5%患者达到主要病理缓解(MPR),其中有4例达到完全病理缓解。这项研究为中国早期肺癌患者术前使用免疫治疗提供初步证据。

另一个摘要中,信迪利单抗新辅助治疗40例NSCLC的ORR为21.6%,40.5%达到MPR,16.2%达到病理完全缓解。

信迪利单抗联合安罗替尼一线治疗晚期NSCLC患者(摘要号P1.04-02)

与国外的阿特珠单抗+贝伐单抗相似,国内也进行了信迪利单抗+安罗替尼的免疫联合抗血管药一线治疗晚期NSCLC患者的2期试验。研究排除了EGFR/ALK突变患者,入组的22例患者使用信迪利单抗200mg,q3w+安罗替尼12mg/天(连续2周,停1周)。结果显示,ORR为77.3%,DCR为100%,其中7例疾病稳定的患者出现“空洞样”改变,提示双药协同的抗癌作用。PDL1表达越高,疗效越好。2例出现3级不良反应,无4-5级不良反应出现。国产PD1+安罗替尼一线治疗晚期NSCLC展现了很不错的疗效,期待研究报道。

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化疗治疗EGFR靶向耐药的2期试验(摘要号MA11.06)

一项2期研究评估了君实PD1特瑞普利单抗+化疗治疗1/2代EGFR-TKI耐药后无T790M突变或奥希替尼耐药的患者。31例可评估疗效的患者中,ORR为54.8%,DCR为93.5%,中位PFS为7.6个月,中位DOR未达到。3级及以上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1.4%。

二、进口PD1:K/O/T/I药

I药+tremelimumab联合立体定向放疗(SBRT)治疗寡转移NSCLC的1b期研究(摘要号MA01.03)

一项1b期研究中,纳入21例寡转移的NSCLC患者接受所有转移灶的SBRT(30-50Gy)+PDL1单抗I药(durvalumab,imfinzi)1500mg+CTLA4抑制剂tremelimumab 75mg治疗4周期,序贯I药单药维持治疗直到进展或不可耐受。共评估了首9例患者的安全性。大部分不良反应为1-2级,3级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包括皮疹(1例)、ALT/AST升高(3例)、脂肪酶升高(1例)、淀粉酶升高(1例),无不良反应相关死亡,2例患者因进展而死亡。进一步研究结果将在大会公布,期待放疗+双免疫能为标准治疗耐药后的寡转移患者带来安全且有效的新方案。

T药联合立体定向消融放疗(SABR)围手术治疗早期NSCLC患者的1期试验(摘要号MA02.07)

SABR多用于医学上不可手术或拒绝手术,并且体能评分≤2的早期NSCLC患者,一项研究将PDL1单抗T药(阿特珠单抗,Tecentriq)联合SABR用于T1-3高危(含至少一个:直径≥1cm,SUV≥6.2或病理中低分化)早期NSCLC患者的围手术期治疗(术前用SABR+T药,术后用T药辅助治疗)。共评估了12例入组患者。3例达到影像学部分缓解,1例达到较小的缓解。1例患者因出现3级皮疹而停止治疗。总的来说,围手术期的T药联合放疗的安全性较好,疗效还有待公布。

AXL抑制剂联合K药治疗化疗进展的晚期NSCLC(摘要号MA03.06)

Bemcentinib(BGB325)是高选择性的AXL抑制剂,既往研究显示与PD1同用可增强疗效。在2期研究中共纳入48例含铂化疗后进展的晚期肺腺癌患者(允许EGFR/ALK突变患者入组,但必须接受过靶向治疗)。总人群的ORR为29%,在13例AXL阳性患者中的ORR为38%,30例PDL1表达0-49%的患者ORR为23%。总人群的中位PFS为4个月,AXL阳性患者中位PFS为5.9个月。希望PD1与这个新搭档可以继续发光发彩,为耐药后的患者提供新可选方案。

T药+化疗一线治疗EGFR/ALK阳性的晚期非鳞NSCLC患者(摘要号MA03.07)

一项META研究分析了IMPOWER130,132和150研究中,T药+化疗一线治疗EGFR/ALK突变的非鳞NSCLC患者的疗效。相比单用化疗,T药+化疗组治疗EGFR/ALK阳性患者的中位PFS明显更好(HR=0.62,P<0.0001)。在EGFR/ALK阴性患者中,T+化疗的PFS也更好(HR=0.63,P=0.02)。因此,无论有无EGFR/ALK突变,相比标准化疗,T药联合化疗一线治疗都能延长PFS。

K药+雷莫卢单抗一线治疗晚期NSCLC的1期试验(MA14.07)

共纳入了26例初治晚期NSCLC患者,双药联合的疗效如下,PDL1高表达(≥50%)患者的疗效更佳。

KEYNOTE042中国数据:K药一线治疗PDL1阳性晚期NSCLC结果(MA11.02)

Keynote042是K药单药一线治疗EGFR/ALK阴性PDL1表达阳性晚期NSCLC的3期试验,本次报道了研究中的中国患者数据。结果显示,中国人群一线用K药治疗NSCLC在PDL1阳性患者中的OS同样优于化疗。

含铂双药化疗+I药±tremelimumab治疗晚期NSCLC的1b期研究(摘要号MA11.04)

在1b期研究中,I药±tremelimumab+化疗治疗73例患者的ORR达到50.7%,中位PFS为6.5个月,中位OS为19.8个月。安全性可接受。在PDL1表达非选择性人群中,双免疫联合化疗展现了可靠的疗效。

K药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不可手术切除的III期NSCLC:长生存分析(摘要号P1.18-05)

一项2期多中心研究评估III期不可手术切除NSCLC在同步放化疗后进行K药巩固治疗1年。中位OS为35.8个月,1年、2年及3年OS率为81.1%、62%和49.5%。在37例进展的患者中,24例接受了后续全身性治疗(21例为化疗),3例达到部分缓解,9例疾病稳定。

K药联合同步放化疗用于术后辅助治疗N2型NSCLC患者的2期研究(MA08.03)

一项2期研究评估了IIIA-N2型NSCLC患者在同步放化疗后进行根治性切除术,再术后序贯K药的疗效。共有37例患者接受治疗。中位DFS(无疾病生存期)未达到,进一步数据将在大会上报道。

三、PD1耐药解决

PD1或EGFR-TKI治疗PDL1高表达的晚期NSCLC患者(摘要号MA11.07)

研究发现,即使是PDL1高表达,EGFR突变患者用PD1效果仍然欠佳。另外,高PDL1表达可能不会是EGFR-TKI不良预后因素。

溶瘤柯萨奇病毒挽救PD1耐药(摘要号P2.04-11)

CVA21是一种可以靶向肿瘤细胞过表达ICAM的溶瘤柯萨奇病毒,在一项与K药联合后线治疗的研究中,8例患者(7例用过PD1/PDL1)的ORR为25%,DCR为50%。期待该方案的大会数据公布。

AXL抗体偶联物(ADC)型药物EnaV治疗PD1或化疗进展NSCLC患者的1/2期试验(摘要号OA02.05)

Enapotamab Vedotin(EnaV)为抗AXL的ADC型药物。既往研究显示AXL过表达是PD1耐药的原因。研究者在这里展示了EnaV(2.2mg/kg,1Q3W)治疗化疗或免疫治疗耐药的晚期NSCLC患者。纳入的26例EGFR/ALK阴性患者(大部分为既往PD1耐药)ORR为19%,DCR为50%,AXL阳性患者有75%(9/12)。2例患者因不良反应而减少药物剂量,12例患者出现3级及以上不良反应,最常见为胃肠道反应。对于免疫治疗耐药的患者,AXL新型ADC药物具有不错的潜力。

四、PD1玩出多花样

免疫治疗用于MET 14外显子跳跃突变NSCLC的治疗(摘要号MA03.09)

MET14外显子跳跃突变在NSCLC的发生率为2-3%,其中70岁以上、非抽烟及女性更为多见。现有的靶向药克唑替尼虽然针对该靶点治疗有效,但疗效持续时间短。研究者分享了4例无吸烟女性(A-D)和2例吸烟(E,F)MET14突变患者用免疫二线治疗起效的情况。其中有5例患者使用O药(Opdivo,nivolumab),另外1例用K药。结果显示,在经过PD1治疗后5例患者在2个月就达到了部分缓解或完全缓解。患者D出现假性进展,其余5例患者的安全性都非常好。疗效持续时间为14-40个月,并且有4例患者还在治疗中。具体情况可见下表,免疫治疗为MET14跳跃突变患者提供了一种方案选择。

PD1再挑战:法国多中心研究的结果(MA07.05)

免疫治疗停用一段时间后,再次进展时有一次使用免疫治疗,称为“再挑战”,能否作为多线耐药患者的救命方案?一项研究分析了法国144例NSCLC患者,在PD1/PDL1停用(进展,不耐受或医生决定)至少12周后,再次使用PD1/PDL1的疗效。这些患者大部分为腺癌(62%)和IV期(66%)。患者的“PD1再挑战”疗效与既往使用PD1的疗效无关。中位PFS1(既往用免疫治疗的PFS)和PFSR(再挑战的PFS)分别为13个月和4.4个月。患者既往因不良反应或临床医生决定而停用PD1 vs 因进展而停用PD1的PFSR分别为5.8个月vs2.9个月。两次使用免疫治疗期间穿插化疗患者比无穿插化疗患者的PFSR更长(5.8 vs 3个月)。

中位OS1(第一次用免疫的OS)为3.3年,既往停用免疫治疗的原因与OS长短无关);中位OS2(第二次用免疫的OS)为1.5年,并且既往因AE(不良反应)而停用免疫治疗患者比疾病进展或临床决定而停用免疫治疗患者的OS更长(2.1 vs 1.0 vs 1.5年)。OS1与OS2的长短都跟两次使用免疫治疗期间是否穿插化疗无关。

该研究也为PD1再挑战提供了一定证据,既往PD1有效的患者,或许以后也有机会再次使用PD1。

O药停药后再挑战PD1的真实世界研究(MA07.06)

法国一项研究回顾性分析了1517例患者在O药停药后再挑战PD1(98.8%患者还是用O药)的疗效。两次PD1使用之间无穿插其治疗方案患者的中位OS为14.9个月(第二次使用PD1的OS),穿插化疗患者的OS为18.2个月。下表展示了两次使用PD1的间隔时间与生OS的关系。

Vorolanib联合O药后线治疗肺部肿瘤的1/2期研究(P1.04-17)

Vorolanib是贝达药业研发的抗血管生成药。一项1/2期研究纳入了10例肺部肿瘤患者(8例为NSCLC)后线用vorolanib+O药治疗。在7例可评估疗效患者中,2例达到部分缓解,3例既往用过PD1/PDL1的NSCLC患者出现肿瘤缩小。

PD1+化疗二线治疗疗效优于PD1单药(摘要号P1.04-46)

周彩存教授团队分析了上海肺科医院148例患者在后线治疗中使用PD1单药或PD1+化疗的疗效对比。结果显示,无论是ORR、PFS或OS,PD1+化疗都优于单药PD1,如下图。

总结

今年肺癌大会花样众多,靶向和免疫都在寻找新搭档、疗效预测指标袭来将治疗精准化、更多真实世界数据的更新、耐药的解决等等都将在会议中报道。找药宝典也将全程关注会议,给大家及时报道,共谋肺癌最新进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9ASCO | 肺癌九大靶点重磅新进展(上篇)
2020年即将爆发!十二大抗癌好药有望在国内重磅上市
【2819】【JCO】KEYNOTE-024研究5年随访结果,帕博利珠单抗单药5年OS率达31.9%...
IO日送你满满干货:免疫治疗预测性生物标志物大测评!
开年展望:2019肺癌发展方向及药物前景!
韩宝惠教授:NSCLC血管靶向治疗最新进展,一网打尽!丨CSCO 2019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