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南京凭啥成为“战疫”样本?
提起南京,你会想到什么?

或许,你会砸吧着嘴,回忆起鸭血粉丝汤、辣油馄饨和不管什么日子都要斩一只的烤鸭;

或许,你会想到新街口的车水马龙,玄武湖的碧波万顷,夫子庙的飞檐翘角,栖霞山的漫山红叶;

或许,你会提起它“六朝古都”“十朝都会”“虎踞龙盘”“天下文枢”的雅号,与“徽京”这一戏称……

但在这个特殊的2020,南京又有了一个新名字——“战疫之都”。

01
首个“清零”的大城市

昨天,一则有关南京的喜讯令人无比兴奋:3月8日下午两点四十,南京最后一名确诊患者出院了。

至此,南京确诊的93例新冠肺炎住院患者,全部康复出院。

同时这也意味着,南京成为了首个实现病人清零的大城市。

这一“战绩”的背后,有病人与病毒抗争的顽强,有医护人员夜以继日的付出,更有一座城市的坚强守护。

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早在5年前,被称为南京版“火神山”的南京市第二医院汤山园区就已落成。疫情阻击战刚一打响,汤山院区就迅速完成各项配置:50张普通床位、10张重症监护(含负压)床位、人员梯队20人。

及时高效的应对措施,让南京多了一份临危不惧的勇气;高端完备的医疗保障,为南京添了一份早日“清零”的信心。

02
10个月-97岁,治愈率百分百

在南京确诊的93例患者中,上到97岁的老人,下到刚出生10个月的婴儿,给医治带来许多困难。

97岁的患者骆某,在连续两天发热达38.2度之后,2月2日,被确诊为新冠肺炎重症患者。高龄骨折后的她长期卧床,营养不良、多脏器功能不全,肺部还有坠积性病灶,这次新冠病毒对于她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值得庆幸的是,老人家积极配合治疗,医生们悉心照料,仅用了半个月就被治愈了。目前已解除隔离,并转入其他病区进行康复治疗。

最小的感染者,是一个10个月的宝宝,爸爸妈妈奶奶也都确诊患有新冠肺炎,一家人都被收治在汤山院区。

面对婴儿,医生们在用药上格外小心,尽量选取副作用较小的药物,剂量全都按照宝宝的体重进行了反复计算。2月20日,一家人整整齐齐地康复出院。

生命皆无价。南京打造“发热-诊断-治疗-出院”的闭环管理模式,更做到“一人一方案”“一人一团队”。精准化诊疗,是应急治疗机制的完备,更是南京的医护人员待病人如家人的温暖。

03
医务人员零感染

在这场“全国一盘棋”的战疫中,我们无数次为一线医务工作者的逝去而悲痛。

我们意识到,在疫情面前,医务人员也并非刀枪不入的铜墙铁壁,甚至比患者更加脆弱。

幸运的是,南京用爱与责任搭建起的医疗堡垒,不仅保护着患者,更庇佑着无数医务人员。

由于医务人员近距离接触确诊患者,感染风险极高。疫情来临之际,汤山院区迅速组织培训,确保医务人员防护规范,并对确诊病人留观、重点监测,采用“人盯人”的方案,进行每日会诊分析。

这不仅增加了医患之间的信任,也让医务人员在保护自身健康的同时持续跟踪患者病情。

既用心关怀,又谨慎对待,让南京保持医务人员零感染。感谢这个“零感染”,能让这群白衣战士未来托起更多人的生命之光。

04
连续19个“0”

对于一个常住人口超过840万的大城市来说,每一个“0新增”都来之不易。

1月24日,江苏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



自那时起,南京各区、各街道、各社区都设置了关卡和防控监测点。多少个日日夜夜,无数位一线工作者24小时投身在岗位上,为了每个“0”默默奉献。



不论是普通的防疫志愿者,还是网格员、社区干部,都尽自己所能,守护着一方百姓平安。

当前,江苏所有县(市、区)均为新冠肺炎疫情低风险地区。但低风险不等于零风险,南京的“宁归来”,保障返宁人员健康归来。

05
出院病人零复发

如果说“零死亡”给了病患重生的希望,“零复发”就是让病患吃了一颗“定心丸”。

为了让病情不反复,南、社区齐发力,留院观察、病情跟踪也确保了患者顺利康复。

42岁的张明(化名)是南京前几例确诊的病例。1月19日夜里,他被转移到汤山院区住院治疗。“1月31日,我从隔离病房出来,之后又在普通病房待了一段时间,2月18日回家。”

回到小区,社区医院的医生时刻关注他的身体变化情况和复诊情况。“出院之后我们会定期复诊,14天去一次。”

“暖心”行动也在南京逐步推行。在患者康复后,专业的心理医生会对逐一进行心理疏导,让他们尽快回归原先的社会角色,回到宁静的生活中来。

06
危重症援鄂医疗队里,南京医生近七成

人们常把南京人叫做“大萝卜”,因为他们实在、憨厚、热心肠。

这一次的战疫,江苏援鄂医疗队里再次涌现出众多“大萝卜”的身影。

面对疫情,江苏举全省之力,派出的援助湖北人数全国最多,真不愧是暖男“苏大强”:全省共派出3100人,其中医疗队2804人。目前,江苏医疗队在武汉、黄石两地治愈出院的人数达到2647人。

驰援湖北看江苏,江苏团队看南京。在江苏援鄂医疗队里,南京医务人员最多,特别是危重症团队中南京占了近七成。

出钱、出物资不够,南京更把精良优秀的医生也源源不断输往湖北,积极响应“苏鄂一家亲”的号召。

孤雁难飞,孤掌难鸣;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南京!胎气!

07
接管医院零死亡

武汉同济医院光谷院区的E6病区,是由南京鼓楼医院为主的南京医疗团队整建制接管的。在2月10日收治之初,52名患者中重症、危重症的人数多达51人,经过近20天的治疗,这里的重症、危重症的人数已减为30人,而且陆续有11名患者治愈出院。

病区患者零死亡,大多数患者病情好转。在鼓楼医院团队交出的“成绩单”背后,是他们与死神较量的决心。

重症病房内,不少病人已处昏迷、半昏迷状态,而重症医生要守住的,是病人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

专家组组长虞文魁常说:虽见惯了生死,但绝不能麻木,“我们也是自己将心比心;对于患者的家人来讲,每一个人都是不可或缺的。”

如果你也生活在这座“战疫之都”,请别忘了多一份理解,少一些抱怨。

更别忘了戴起口罩,让你我健康,护南京长寿。


撰文:可爱多
编辑:可爱多
策划:花生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挺起中华民族的脊梁
陕西中医援鄂记:武汉抗疫
2000多名江苏医护人员撤回,我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
英雄归来!1.2万名援鄂白衣天使撤离湖北纪实
''散装江苏,主要是段子啦''
国家卫健委: 目前已有1.2万名援鄂医务人员撤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