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文史话丨江苏淮安:飞越里运河 畅游清江浦

千里长河一旦开,碧水安澜九天来;一条玉带界天横,翰墨荟萃留后人。

打开地图,俯瞰五河口,碧水潺潺,波澜壮阔,流淌了千年的运河在这里交汇。公元1415年,时任漕运总督陈瑄沿北宋沙河故道开凿河道,这就是淮安清江浦古城的命脉——里运河,她就像一条熠熠生辉的玉带,串起两岸无数人文荟萃。“襟吴带楚客多游,壮丽东南第一州。”清江浦城就这样静静地伫立在里运河畔,在迎来送往间见证“南船北马、九省通衢”的繁荣历史。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城市的气脉延续至今,新时代的清江浦,正在谱写气势磅礴的崭新篇章。

清江浦楼

顺着浩浩汤汤的运河水向东,古老的“清江浦楼”静静地伫立在里运河南岸。明清时期,南来北往的船只,皆以清江浦楼为标记,一时间,里运河千樯如林、百舸争流,漕盐纷至沓来。如今,在这快速变化的时代中,它犹如一座博物馆,收藏着历史记忆,注视着时代发展,眺望着未来。

周恩来童年读书处旧址

与“清江浦楼”隔河相望的便是周恩来童年读书处旧址。门前洁白如玉的大照壁上,周恩来双臂抱胸、面带笑容、和蔼可亲,“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9个大字金光闪闪,势如惊雷,傲气直冲九霄。踏入旧址,旧时的石板街,石纹斑驳,静坐秀丽雅致的爱廉池边,回望历史凡尘,更能体会当年岁月动荡的风起云涌。

故居方院内,有一株周总理亲手培植的梅花,后人赞誉其为“一品梅”,纪念周恩来官居一品,尊其德至一品、人至一品。时至今日,这株高大的蜡梅树依旧横枝凌空、傲霜怒雪,一年又一年,陪伴着故乡人民来此追忆敬爱的周总理,缅怀曾经的光辉岁月。

丰济仓

依里运河而建的“丰济仓”如今只剩下一座青砖旧瓦的明清式门楼。明代永乐年间,为了便于贮存、转运粮食,在清江浦设立常盈仓,后改建为丰济仓,南北商旅多于此登陆换车、歇脚,更增加了街市的繁荣,丰济仓成了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粮仓”。

历史与现实的穿越历经千百年,如今就剩下古楼前“京杭大运河·江苏段(丰济仓遗址)”的石碑,见证了明清漕运的繁华与衰败。

清晏园

有着“江淮第一园”美称的清晏园,也是我国治水和漕运史上唯一保存完好的衙署园林,前身是明清两代官衙的后花园,从明朝永乐十五年起,这儿就是明代户部分司,主管天下粮仓。园内亭、台、楼、阁、假山,一一分布、错落有致,四季花繁木盛、秀丽典雅,既具备北方园林之雄伟,又兼有南方园林之秀丽。

北门桥

一座北门桥,百年淮安史。北门桥是连接里运河两岸的交通要道,老清江浦的历史积淀,可以在这里找到很多印记。

北门桥历经几百年的沧桑变化,不但见证了淮安悠久的运河历史和清江浦城的诞生,更见证了淮安新时代翻天覆地的变化。

苏皖边区政府旧址

水门桥南侧是一处灰墙黛瓦、格调沉稳的院落,这里记录了华中地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一段重要红色历史,浓缩和诠释了丰富的历史遗存和革命文化。如今,苏皖边区政府旧址纪念馆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

推开纪念馆厚重的大门,两侧展厅内,苏皖边区政府委任状、淮南苏皖边区行政公署印等一批珍贵文物与雕塑、实景还原彼此呼应,把思绪拉回到那承载了华中地区新民主主义革命与建设的一段重要的红色历程。

楚秀园

不远处的楚秀园内水色秀丽,环境幽雅,园内取水为景,自北向南有雷湖、里湖、西湖、南湖四个湖泊,是湖中有岛、岛内有湖、岛岛相连的独特风格,看绿树红花相掩映,走蜿蜒曲折的亭台楼榭,这里成了广大市民休闲放松的好去处。

都天庙

从繁华时尚的淮海路踏进都天庙小巷,一步之遥,仿若跨过历史长河。都天庙位于里运河南岸、都天庙街东侧,始建于明朝,现仅存中殿一座,坐北朝南,虽历经两百多年风雨,仍见盎然古味。

自清江浦开埠、都天庙建成,既造就了清江浦的繁华,也形成了独特而有历史韵味的民居街巷。如今,这里已经成为淮安现存唯一的一处历史文化街区。看那青砖黛瓦、雨落霖霖的曼妙画卷中,藏着许多弥漫着历史气息的院落:文慧庵、毗庐庵、郎静山和周信芳故居、中共淮盐特委旧址、大众剧场……每一处都会勾起老清江浦人曾经亲切但已逐渐模糊的记忆。

清江闸

宽阔的里运河,到了若飞桥,仿佛被卡细了腰,这里就是京杭大运河上唯一保存完好并仍在使用的大闸——古老的清江闸,始建于明朝初年,距今已有600年的历史。清江闸用于调节水位和控制里运河的流量,使漕运船只顺利通过,是漕粮所必经之咽喉要道,每当运粮季节,万艘漕船帆樯衔尾,绵亘数里,蔚为壮观,有“南北襟喉”之称。如果说大运河是记录人类文明发展史的一部不朽巨著,那么清江闸,便是这部巨著的点睛之篇。

御码头

夕阳褪去余晖,五彩斑斓的灯光瞬间点亮了夜的美丽,转眼间,清江浦就换上一身五光十色的霓裳。乘流而来帆樯满,闻香停船御码头。今天的御码头美食街既有运河御码头、清江古清真寺、娃娃井等诸多古迹,也有最美运河音乐书局、喜马拉雅声音博物馆等现代化建筑,历史风貌与现代艺术在这里交相辉映;人间至味是“淮扬”,创新淮扬菜品鉴堂、“金宝坊”等传统淮扬菜名店让“老饕们”赞不绝口,而丁四馄饨面馆、“老碗饭店”、虹桥里咖啡烤肉等美食店也牢牢拴住了食客们的胃。

中洲岛

夜色旖旎,晚风撩动着河水,漫步里运河畔,看那“南船北马,舍舟登陆”的石碑,在静静地昭示着曾经的繁华。看那流光溢彩的画舫、通体璀璨的国师塔、巍然屹立的清江浦楼,还有诸多的运河文化遗存如清江大闸、御码头、陈潘二公祠、吴公祠、斗姥宫等,都给“运河之都”平添了庄重和传奇色彩。中洲岛上的清江浦记忆馆、戏曲馆、名人馆等系列文化展馆,更是彰显了清江浦区作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的无穷魅力。

今年以来,清江浦以“画廊中枢、城市核心”为愿景,做精“里运河城市客厅、京杭运河经济动脉、二河绿色走廊”三大重点段落,通过“九个示范工程”带动,描绘出彰显中心城区独特魅力的“文旅画卷”、助推绿色高地枢纽新城的“产业画卷”、以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画卷”,打造形成一环勾线、三卷入画、多点缤纷的“赋能环廊”,全力推动淮安大运河“百里画廊”建设工作。

浩浩汤汤的运河水,承载着古城清江浦的千年荣光,见证了清江浦的成长与变迁,也孕育着长三角北部现代化中心城市的无限未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淮安清江大闸
里运河 清江浦
博古路是纪念“四.八”空难博古烈士的吗?|| 何永年
淮安的风景名胜
[转载]图说运河之都淮安的沿革地理之九--明清(2)
清江浦六百年祭(六) | 上篇:水色-第一章:傍水的家园-5.漕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