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映像清江浦 | 旧时追影 | 清江浦区越河小区原三条老街的历史故事(三)

越河小区原三条老街的历史故事

老越河街忆旧之3

何永年

搬迁后的太平工会旧址2007

太平工会

172号现在很不起眼,一派破败景象。但在解放初期,这里是装卸工人调度、集会场所。因水上运输的优势,这里粮行多,各种货物仓储多,就需要大量装卸工,工会组织就应运而生,全市首家太平工会就在这里诞生,工人们将船上的货物抬运上岸进入仓库,将岸上的货物装卸船上,货物有粮油、杂货、烟酒、畜产品、百货、煤、砂、石、水泥等。后来又成立了排筏队,撬卸木排、竹排。由于全市装卸业务逐渐增多,工人力量不断壮大,太平工会和河北路上北门桥东侧的运输公司合并,成立了搬运工会二分会,之后又搬迁到河对岸的轮埠路,轮船码头东边。后来在河北路(现漕运西路)成立港务处,由港务处派生出运输公司、搬运公司。
解放初期淮阴工业还未发展,搬运公司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成为清江市城镇建设的主体,如工人文化宫、人民北路等,都是搬运公司出资出力兴建。人民北路原本是一大片芦苇塘,现在成了城市交通要道,搬运公司功不可没。在抗美援朝期间不仅自已勇跃捐款捐物,还积极用文艺形式上街组织宣传,动员广大市民投入这场爱国运动中,充分体现了我市码头工人极大的爱国热情,受到市政府的表彰。

山西会馆仅存的两间老屋(2007年)

山西会馆、湖南会馆

在越河街东端有山西会馆和湖南会馆,湖南会馆东边就是土圩子和东圩门。山西会馆在湖南会馆西隔壁,两会馆毗邻。山西会馆内盖有关帝殿一座,这在清江浦众多会馆中独辟蹊径,唯一一处。并设有小型戏馆一座。山西会馆为驳生猪业公会所在,馆中屋舍连片,有四、五进之多,因地势关系,由北而南一进高于一进,因此站在街上每进房屋顶部都能看到。其中第三进为亚细亚煤油栈,院落中有很大储油库,库外书有“不许吸烟”四个大字。地下有管道与油库相连,直达门外河边码头。该馆首开美商经办的“美孚”煤油,不久英商开办了“亚细亚”煤油,两家不由得相互竞争,销路渐受影响,大不如前。后沙俄商人“光华”煤油又来华倾销,三家拼市,油价大跌,存货满仓。见此惰景,三家均作出让步,经过商讨,统一价格,销路渐佳。
山西会馆所属各商家经营的生猪,皆由附近的臧家码头上下船,每天可达数百头甚至上千头之多。民国二十四年春即1935年,该会馆开办私立新民小学一所,会馆成员家小孩及邻近居民家小孩均可入学,男生教室在馆内关帝殿,女生教室在戏馆的戏台上。
笔者近日走访中只拍摄到仅存的门朝东的三间小瓦房,为该会馆仅存老房屋,现已属私人所有,为越河街200号。其他均不复存在。
湖南会馆房屋不多,院落却不小,远远大于山西会馆。民国十八年(1929年)曾为广东中帮猪商租赁,收购经营的为猪内脏,建有冰库地窖,盐渍半个月,船载南运,远销日本等地。一年中农历五至七月为旺季,凡小猪、瘦弱猪皆充为数,可见兴旺之景相。但旺季淡季分明,七月以后渐淡,不久停业。上世纪三十年代山东中兴煤矿公司分销处设在此馆,北煤南运,在臧家码头中转。在馆的东侧有万公祠,祭祀清河知县万青选,现踪迹皆无,笔者遍访,终不得知其位置所在。解放前夕湖南会馆曾办过学堂,不久即停办。

湖南会馆大门2007

近日走访中,遍寻湖南会馆遗迹,已荡然无存,但院落仍存且非常大。淮阴解放时,即在会馆院中设立食品公司仓库,该库为综合性,有腌咸菜、生猪肉、盐糖酒等。1972年腌咸菜和生猪肉分别归到酱醋食品厂和食品公司,偌大的院落全归糖酒公司,1975年12月成立淮阴糖烟酒公司,本院落又成为清江市分公司专用的仓库。目前仓库已废弃不用,但产权仍归属糖烟酒公司。

2007年正在建设的越秀桥物资

堆放于食品仓库大院内

偌大的院内现在为正在建设中的越秀路桥建筑材料临时堆放场所。据1975年12月开始到糖烟酒分公司仓库工作的卢娟女士(为笔者老同学卢开友的妹妹)讲,她刚来工作时,见院内堆放了许多缸和坛,都是原来腌咸菜所用。1981年拆湖南会馆仅剩的几间早就无人住的空屋子时,发现一条从未见过、短而粗的蛇,大家都不敢打,这时由卢娟介绍的这位从农村来做临时工的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上前打死了这条蛇,不到一年,这位小伙子莫名奇妙地死了,之后不久,又连续死了三位亲属,大家议论纷纷,都认为与打蛇有关,冲犯了某位神灵。笔者是无神论者,不相信这种说法,认为这是巧合,跟打蛇无关。

市收藏家协会秘书长胡彬提供的湖南会馆墙砖照

(2013年)

据目击者说,在拆围墙时,发现每块砖头都有阳文“湖南会馆”字样。有人收藏有这样的砖头。(补记:市收藏家协会秘书长胡彬先生为笔者提供了实物照片。)

泵站2007

2005年在糖烟酒仓库东边建了圩北路排水提升泵站,其作用是将居民生活污水集中后排放到钵池山公园附近的污水处理厂。在泵站和仓库之间砌了一道院墙,于是原偌大院子一分为二,成为二个独立的单位。

在泵站院内北侧更楼2007

仓库更楼

在泵站的院内,南北方向各有一座方形、炮楼状的小建筑物,有位作者曾写文章说是日本鬼子遗留下的炮楼。笔者十分慎重,经认真过细走访,确认是1950年建筑的更楼,或叫了望哨楼,决不是日本鬼子留下的炮楼。1950年在湖南会馆旧址建立起的食品仓库,西边和山西会馆仅一墙之隔,且有众多民居,而东边院墙外是一片面积很大的长满蒲草、芦苇的汪塘,解放初期社会尚不稳定,盗贼、不法之徒较多,为保护国家财产不被侵犯偷盗,于是在东院墙南北两角落建起了更楼,日夜有人了望。后来逐渐失去作用,被废弃,但未拆除。笔者为探个明白,曾先后进入这两处更楼,但见空间狭窄,只能容纳一人,二人就显得拥挤。“炮楼”之说,纯属子虚乌有。这位作者还说,仓库的四角都有“炮楼”,其实只有东面的两座更楼。

泵站南侧更楼2007

日冠占领淮阴期间夜晚全都龟缩在丰济仓军营内,不敢外出,白天除下乡扫荡残害我抗日军民,掠夺其需要的物资,完全没有必要,更不敢在东郊荒无人烟处设立炮楼。

皇甫贯九艺术作品2007

皇甫贯九艺术作品

越河街20号人称皇家大院,其实院里住有四户人家,复姓皇甫是其中一户,古色古香的老式房屋,院里地面为青砖铺成,小有名气,但产权属房产公司,这座大院在2001年被拆除。
皇甫贯九是从这座大院走出来的一位退休老人,现年69岁,曾任淮汽总公司机务科科长,1998年退休,退休前就有思想准备,坚持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老有所成的信念,退休后潜心研究绘画和雕刻艺术,在蚌壳、葫芦、鹅蛋、甲鱼底板上创作了一幅幅风格别致,式样各异,栩栩如生的艺术作品,如在鹅蛋上创作了2008年北京奥运吉祥物福娃图案,在甲鱼底板上绘画了各种京剧脸谱,在蚌壳、葫芦上分别绘制雕刻了古今人物画像,件件作品逼真生动,令人爱不释手。目前共制作了200多件艺术品。市电视台曾录制播放四次,省台介绍一次。在淮安市第二届美术文化节展览中获三等奖。2006年暑假,杭州浙江工业大学师生11人,对运河沿岸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调研,来到淮安后,经市文化局介绍,来到皇甫贯九家,进行作品经验介绍。他们带来杭州老艺人两件作品:一是直径只有5.5公分的微型风筝,曾在西湖边放飞过;另一件是直径4.5公分的甲鱼壳京剧脸谱。后来皇甫受到启发,也制作了甲鱼壳京剧脸谱。皇甫回赠了鹅蛋微型画、微型葫芦画雕(雕有六个脸谱)各一件,市电视台作跟踪采访。皇甫贯九大妹皇甫君(后改名皇甫贯虹)与笔者中学时为同班同学,因此曾数次去过皇家大院,对该大院比较熟悉。 

四合院

在天泉巷天泉浴室斜对面有一座四合院,当地人说,四合院在越河街是唯一仅存,在全市可能也数不到几座。大门口原有一对石狮,不知何时不见。在这座四合院里住有几家,相处非常融洽,是一个和谐大家庭,庭院非常整洁。日寇侵占淮阴时,曾在这里开办了五金厂,用来制造枪械。文革中这座四合院还曾办过集体性质的五金厂,负责人为孔玲,五金厂发展扩大后,搬迁到同庆街西端耶稣堂内。孔玲老人现健在,笔者与其家数十口人不仅熟悉,且一直来往频繁。

仅存的两间方来茶馆老屋(有檐棚者)

2007

方来茶馆

132号是越河街有名的由陈氏兄弟开的方来茶馆,四开间门面,从清末开始,已有100多年历史。直对面就是洋桥,在桥北堍西侧有乔元茶馆,门朝东,木板房子。这一带过往行人很多,热闹非凡,附近各式店铺鳞次栉比,大的粮行就有数家,因此茶馆生意兴隆。原四间门面的茶馆现只存二间,现经营小面馆,仍由陈氏后人开设。笔者一行在采访中累了有时会来此小息,也聆听了不少往事。

【何永年简介】1941年1024日出生于清江浦,家住清江浦西长街东端(现大运河广场东南角)。2004年于市二院人事科科长岗位退休。退休后开始撰写清江浦区人文历史,2014年著50万字的《清江浦轶事》一书。近年来,何老又继续撰写了数十篇与老清江浦相关的文史文章,并先后被聘为:淮安市政协特邀文史委员、淮安市名人研究会理事、淮安市作家协会会员、淮安市摄影家协会会员;先后参与组织金秋岁月旅游俱乐部、秋月正红读书会,现为秋月正红读书会高级顾问。

何永年(82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上塘街区:八方乡音托起运河街市
苏州平江路和七里山塘各有什么特色,2选一的话,哪个比较好玩?
雨中古城
里运河 清江浦
家在清江浦获奖征文选登|灯火灿耀里运河,心中流韵清江浦
百年外马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