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离合悲欢各有缘 花开花落自年年


在清华读书时,陈烈勋、朱君毅和吴宓曾住在同一宿舍。朱君毅有个表妹叫毛彦文,是他们宿舍里的话题人物。

毛彦文九岁时,家里就为她定了亲,在十六岁出嫁那天,接亲的花轿已经抬到大门口了,毛小姐却从后门逃之夭夭了。

新娘子跑了,两家人急得团团转,双方差一点打起来。

后来经人调解,毛家赔了一笔钱,就此解除了婚约。

家里人找到毛小姐一问,才知道她喜欢比自己大六岁的表哥朱君毅,再找朱君毅一问,原来两人早就好上了。

就这样,姑表亲一拍即合,亲上加亲订了婚。

朱君毅到清华读书,毛小姐给未婚夫写信,朱君毅读信读到开心处,就拿给室友看,陈烈勋反响一般,但吴宓觉得这位毛小姐很有文采。

这个叫吴宓的同学,来头可不小,他是清末女商人周莹的堂侄。

周莹,就是那位在1900年给了逃难的慈禧十万两银子的陕西女首富。

吴宓对《红楼梦》颇有研究,取向倾心才女,毛小姐在书信中展露的才情令他心动。奈何,这是好同学的未婚妻,羡慕了一阵而已。

1916年之后,他们三人先后都去了美国留学。吴宓从弗吉尼亚大学转入哈佛,陈烈勋和朱君毅在霍普金斯和哥大。

陈烈勋有个妹妹叫陈心一,待字闺中。陈心一曾在《清华周刊》上看到过吴宓的诗文和照片,心生爱慕,她写信让陈烈勋从中做媒。

陈烈勋给吴宓写信说明此事,吴宓很高兴,但也有些疑虑。

巧了,毛彦文与陈心一相识。

于是,吴宓就通过朱君毅的关系,写信向国内的毛彦文打听陈心一的情况。

毛彦文站在很客观的立场,给吴宓回了信。

她在信中告诉吴宓,陈小姐性情温柔,是贤妻良母型的女子,如果吴宓打算找一个居家相夫教子的贤内助,则陈小姐是一位很合适的人选;如果吴宓要找一位下得厨房、上得厅堂,还能一起谈论诗文的女子,就要另择人选了。

吴宓那时年轻,一心想脱单,对于毛彦文的这番观察,并不以为然。

1921年,吴宓回国便与陈心一相见,两人相处十几天之后就举行了婚礼。

婚后,吴宓夫妇一连生了三个闺女。但是陈心一不善言谈,他们夫妻间缺少共同语言的弊端也慢慢地显露了出来。

就在吴宓陷入婚后困惑之中的时候,与他一起在东南大学任教的朱君毅也出现异常状况了。

原来,朱君毅回国后喜欢上了一位貌美如花的女学生,于是他找到表妹毛彦文,反复跟她讲,近亲结婚对生育后代十分不利,希望两人能够解除婚约。

这对苦苦等待多年的毛彦文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双方的亲友也纷纷出面劝和,但朱君毅却打定了主意要悔婚。

僵持之中,朱君毅和毛彦文都找到吴宓出面去劝说对方,吴宓就在两人之间来回奔走。

可是,他劝着劝着就觉得,毛彦文才是他吴宓要寻找的女子。

于是,吴宓就对毛彦文说出了——自从在你表哥那里看到你书信的那一刻就萌生爱慕等等之类的表白,此举令毛彦文非常尴尬。

几个人闹了一阵子之后,最终以朱君毅成功解除婚约,毛彦文远赴美国求学而告一段落。

1929年,吴宓与陈心一的婚姻走到了尽头,吴宓的好友陈寅恪劝他,你把功夫用在做学问上吧,妻不如人,不必耿耿于怀。

吴宓摇摇头听不进去,最终,他还是与陈心一结束了婚姻关系。但离婚后,两人仍然书信往来,从夫妻做回了朋友。

恢复单身后的吴宓,开始尽情地追求自己的所爱了。

他给毛彦文写信示爱,屡次被毛彦文拒绝,但吴宓却并没有因此放弃对她的追求。

吴宓这个人有一个癖好,他喜欢像讲解《红楼梦》一样,向别人分享自己的情感动态以及征询他人的看法,诸如这个女子好不好?那位小姐怎么样?以及他早就喜欢毛彦文了等等,弄得尽人皆知。

毛彦文在美国密歇根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后,前往欧洲游玩,吴宓也追到了欧洲。这场越洋追爱,曾一度引发当年各种小报的热议。

可是,就在毛彦文被吴宓的坚持所打动,准备接受吴宓之时,吴宓却又犯了患得患失的毛病。

他东看看、西瞧瞧,有时觉得别的女子也不错啊,有时觉得金发女郎或许也可以考虑吧,搞得毛彦文哭笑不得,不知所措。

但是,他们两人一同从欧洲回国之后,毛彦文还是打算与吴宓结婚的。

然而,已在清华任教的吴宓却跑到了杭州,向一位美女作家求爱去了。

临行前他跟朋友讲,如果不成,再去找毛彦文谈婚论嫁,总之,此次南下一定要弄个老婆回来。

结果呢,吴宓两头都落空了。

毛彦文看着在情感上折腾起来没个完的吴宓,失望之极。她应同学熊小姐之邀去北平散心,认识了熊小姐的父亲,在熊小姐的极力撮合下,毛彦文就与熊小姐的父亲熊希龄结婚了。

1935年,毛彦文与熊希龄在上海举办了盛大的婚礼。

当年的《申报》为此专门做过一篇报道:“前国务总理熊希龄氏,现年66岁,悼亡四载,昨日下午三时,借慕尔堂与毛彦文女士行婚礼。毛女士为留美女学生,任大学教授,芳龄三十有八,红颜白发,韵事流传,沪上闻人咸往道贺,汽车塞途,极一时之盛。”

这一下,吴宓终于尝到了失去的痛苦。

悔恨惆怅之中的吴宓,把自己的感受写成一首首情诗,登在了报纸上;有时,他还在清华的课堂上读给学生们听;有的学生听了之后笑话他,他也毫不在意。

金岳霖跑去劝吴宓,说你别写了,感情是很私人的事情,就像早晨起来上厕所,不必非要公开出来吧。

吴宓听后,觉得这话不对味啊,他冲着金岳霖就嚷了起来。金岳霖话一出口,也觉得自己的比喻不雅,只好站在那里让吴宓数落了一顿。

毛彦文结婚后仅仅三年,熊希龄就因病去世了。

吴宓震惊之余,又燃起了再次追求毛彦文的念头。

但是,在经历了这么多感情和变故之后,毛彦文已再无结婚之念。

后来,在西南联大时期,吴宓还追求过一位女助教,结果也是白忙活了一场。

再后来,吴宓的年纪也大了,毛彦文也离开了大陆,他们两个人感情上的纠结也都渐渐放下了。

吴宓这个人,胡闹归胡闹,荒唐归荒唐,为人心地是很善良的。

有一个家境清寒的学生获得了留学的机会,发愁费用之时,吴宓给了他一大笔款子,并说这钱是送的,不用还。

有段时间,吴宓患了眼病,看不清东西了,有人趁机来骗他,说你的学生病了,没有钱看病,吴宓立刻拿钱交给来人。

没过几天,那个人又来告诉吴宓,生病的学生需要做手术,需要一大笔钱,还拿出一封学生写的信念给吴宓听。

这时保姆进来了,看见一个人拿着一张白纸在那里读,保姆觉得不对劲,上前一问就识破了骗子。

1953年,吴宓遇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二段婚姻。

吴宓的第二位妻子名叫邹兰芳,她毕业于重庆大学。

20多岁的邹兰芳认识吴宓之后,经常以学生的身份上门帮吴宓做些家务,没过多久,她便与年近60岁的吴宓登记结婚了。

邹兰芳患有肺病,她还抚养着两个死去的哥哥留下的几个幼小的孩子,吴宓的收入大部分都用于妻子治病和抚养幼童。

婚后三年,邹兰芳因病去世了,吴宓继续接济邹家,直到他在运动中被批斗,无法自顾的情况下才被迫中断。


1978年,84岁的吴宓在陕西老家去世。

晚年,百岁老人毛彦文谈到吴宓时曾经叹息着说,他是个书呆子。 

人这一辈子啊,在年轻时,常常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所以总会不断地争取这个,争取那个,等到终于认清了自己想要的,却已经不再年轻了。

钱钟书和季羡林的老师吴宓尚且如此,来来往往的众生又何尝不是如此,谁又能奈何世间那么多遗憾的选择,和选择之后的遗憾呢。

儿女情长,人生苦短,走过路过的,都是一段又一段的各色风景:“离合悲欢各有缘,花开花落自年年。” 只有读懂了那个错过的人,那段错过的路,才会泛起心痛。
链接:独特的婚姻  难得的学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吴宓:爱上妻子闺蜜,一生走不出情关
吴宓:多情自古空遗恨
她婚后连生三女,学者丈夫却爱上才貌双全的闺蜜,结果谁都没如愿
不安分的“哈佛三杰”之一,著名的国学大师,感情生活一言难尽
民国才女为爱逃婚, 苦等六年却被抛弃, 赌气嫁给同学65岁父亲
66岁熊希龄娶33岁毛彦文朋友送的对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