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碰上寒气,身上就痒!给你讲一张医案,告诉你解决之道,请细学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方剂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这篇文字,我想和你说说,天一冷,身上碰到寒气,就自觉瘙痒的事儿。这也是一些读者,在后台向我咨询过的问题。

在这里,我想提示你的是,我们得想到阳虚的可能。

我给你说一个真实的案例。

话说有一个女子,当时是52岁。

多年前的一个冬天,她外出劳动,清理雪。

这过程中,她的手,就难免接触到积雪。

以往,这都没什么。可是那一次,她在触摸积雪后,立刻感觉到身体瘙痒,接着身上就起红色的斑块。

从那以后,此人就落下一个病根儿——只要外出,遇上冷气刺激,她就会起疹子,浑身瘙痒。尤其是冬天,这个情况就特别突出。

此人在四处求医无果之后,决定投中医治疗。

刻诊,见患者脉象细微,舌苔灰黑厚腻,舌质胖嫩。

细问得知,患者最近这几年身体不如从前,总是畏寒肢冷,不爱说话,没力气,口淡,食欲不振,小便量多色清。而且,能感觉到,自己的脸色,这几年变化很大,有点发暗发黑。

了解到这些以后,医家给开了一张方子。但见——

制附片30克(先煎),苍术、白术各10克,茯苓10克,白芍10克,蛇床子10克,黄芪15克,防风10克,鲜生姜3片,红枣4枚。

所有这些,水煎服,每日一剂。

结果如何?患者服用一剂药之后,再外出,就没有瘙痒之感。等药都喝完了,诸证悉平,冬天外出再也不起疹子,不瘙痒了。医家嘱咐,以玉屏风散合四君子汤调理善后。

患者接受随访一年多,表示未曾复发。

这就是医案的基本经过。它最初刊载于1992年的《湖北中医》杂志。

这里头的道理,其实很简单。你记住,患者属于肾阳不足。

你看,这个人,面色暗黑,舌苔灰黑而腻。小便清长,舌质胖嫩,整个人还畏寒肢冷,脉象细微。这一看就知道,是肾阳不足之象。我想,这些都不用我多说了。

肾阳不足,我们体表的卫气就不足。卫气,源于阳气啊。卫气不足,外头的寒邪就容易袭扰我们的肌表,导致营卫不和,这就形成顽固的瘙痒、起疹子。

因此,这个人的病,治起来思路明确,就是要温补阳气。

你来看当时医家用的配伍——

制附片30克(先煎),苍术、白术各10克,茯苓10克,白芍10克,蛇床子10克,黄芪15克,防风10克,鲜生姜3片,红枣4枚。

这里头,附子、白术、茯苓、白芍、生姜,就是真武汤的运用。真武汤,是补益脾肾之阳的。文老师之前,都讲过很多遍了。白芍在这里,可以制约附子、白术等辛温之品的燥性。

在这个基础上,加苍术、黄芪、防风、蛇床子和红枣。苍术和白术搭配,健脾益气。同时苍术还能散风寒。黄芪和防风,配白术,这组成了玉屏风,可以益气固表,祛风散邪,进一步加强身体卫气。蛇床子,祛风杀虫止痒,还能温肾阳。大枣和生姜搭配,固护脾胃,促进气血生化。

这就是方子的基本用药意图。它非常明确。

文老师讲这个案例,用意也很简单,这就是想告诉你,如果你在冬天也犯这个毛病——只要遇到冷空气刺激,被风吹到,就浑身刺痒起疹子,那你得考虑,是不是有肾阳虚的问题。具体表现,就是平时畏寒肢冷,小便频多而色清量大,腰膝酸软,头晕乏力,舌胖嫩,苔白腻,脉象比较细弱。如果有这个倾向,我建议你能到中医院去,通过温阳益气、祛风散邪、解表止痒的办法,来改善这个事儿。这是一种很好的办法。医案里所呈现出来的验方,只能供参考。每个患者,病情不一。纵使病因病机类似,用药也许有所变化。故而,非专业读者,必须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总之,遇寒则身体瘙痒,是中医比较重视,也是相对有优势的症候。希望文老师的这一点解说,能给你带来启迪。

好了,就说这么多。我感谢你的阅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38碰上寒气,身上就痒→肾阳不足→温阳益气、祛风散邪、解表止痒
治顽固荨麻疹,这方子有道理!健脾、除风湿,切中要害,值得学习
泛发性湿疹案
说一张治“阴囊潮湿”的医案!查出病根,两步拿下,方子简单明了
两个中药方,帮你告别手足癣
吃了十年中药,基本都没什么效果.还望懂中医的朋友们帮我看看.感激不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