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72年张茜整理陈毅遗物,发现毛主席亲笔信,含泪称:按主席指示办


1972年1月6日,陈老总因病去世,张茜在整理丈夫的遗物时,发现了当年毛主席给陈老总写的回信,顿时泪流不止。

张茜回想起当初陈老总的遗愿,现在这个任务落到了张茜的肩上。

就在她不知道如何做的时候,猛然看向毛主席给陈老总的回信。

再次拿起看完整个信后,对于如何完成陈老总的遗愿顿时有了主意:按主席指示办。

陈老总的遗愿是什么?主席的指示又是什么?

毛主席的回信

1965年,当时陈老总刚刚访问完六国回来,就写了一篇五言诗《六国之行》,写完之后陈老总就拿去和毛主席分享自己的作品。

毛主席看完陈老总的作品之后,选了其中的第一首作了修改,并且给陈老总写了一篇回信,其中毛主席详细讲述了自己的建议。

毛主席先是提到平仄的问题,他认为五言诗和七言诗都需要平仄,当然毛主席也十分谦虚的表示,自己虽然对诗歌有研究,但是在平仄方面也只是入门。

当然除了平仄以外,诗词还讲究“粘”和“对”,创作起来并不容易,毛主席还向陈老总推荐了两个人,五言诗找董必武,七言诗找叶剑英。

此外诗歌还要讲究比、兴,多用一种东西来比喻另一种,还有就是用一种东西引出另一种,这两个也是必不可少的。

因此毛主席在修改陈老总的诗中,就多次运用了比、兴这两种手法,将整首诗的意象都拔高了不少,经过毛主席的修改后整首诗的意境都上了一个台阶。

得到了毛主席的回信后,陈老总视若珍宝,他将毛主席对自己的点评铭记于心,并且在自己日后的创作上多加参考。

1971年陈老总患病住院时,他专门将毛主席的回信带在身上,然后一直压在自己的枕头底下,平时闲来无事就会拿出来细细品味。

陈老总一直以来都有一个心愿,就是将自己多年来写下的诗整理起来,做成一本诗集,但由于工作繁忙一直都没能够实现。

患病之后的陈老总自知身体每况日下,很可能无法完成这个愿望,于是就嘱咐张茜,让她来替自己整理诗稿。

张茜知道陈老总现在身体不行了,于是就答应了他,但是张茜并不知道要怎么整理,陈老总则表示:“按照毛主席在信中的指导去做!”

只是陈老总的病情愈加严重,整理诗稿的想法也只能搁置,可惜陈老总没能等到康复的那天,只能够带着这个遗愿永远的离开了。

1972年陈毅元帅逝世,张茜怀着沉重的心情回家整理陈老总的遗物,在整理到床铺的时候,张茜发现枕头底下放着一封信。

从外表上看这封信有些褶皱,看起来也有些年份了,张茜想知道这是一封什么信,为何丈夫会如此珍重的放在枕头底下。

张茜看完信之后,眼里的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掉,因为这封信是毛主席写给陈老总的,自己要完成丈夫的遗愿。

张茜再次看到毛主席的回信,瞬间就想起陈老总生前对自己的嘱咐,也回想起了过往和陈老总的生活点滴。

张茜没想到丈夫会如此珍藏毛主席的回信,足见整理诗稿一直都是陈老总心中的愿望,为了满足陈老总的遗愿,张茜决定为他整理诗稿。

其实这一封回信,除了有毛主席对陈老总诗词的指点,更多是寄托了两人之间深厚的感情,自投身革命以来,毛主席和陈老总就有着很好的交情。

在陈老总去世之后,毛主席十分伤感,本来由于身体原因不打算出席追悼会的他,临时决定参加陈老总的追悼会。

陈老总是如何度过自己最后的时光?毛主席又是如何安排陈老总的后事?

毛主席与陈老总

1971年1月16日上午,陈老总的右腹部不适,经过检查之后发现是急性盲肠炎,需要立刻开刀做手术。

周总理得知后立刻做出指示,要立即做手术。

然而手术开始之后,医生才知道原来陈老总患上的是结肠癌,于是就立刻改变手术方案,手术持续了5个多小时,术后陈老总的身体也留下了严重的病症。

陈老总开始高烧不退,刀口位置也出现了感染,并且开始不断恶化,虽然医生做了很多努力,但是也于事无补。

经过一段时间的化疗后,同年10月陈老总的身体有了一些好转,但是整体情况依旧十分严峻,中央领导人都十分担心陈老总的身体,他却十分乐观的面对病魔。

1971年底,陈老总身上的癌细胞开始扩散,身体变得十分消瘦,全身都被病魔折磨的十分疼痛,可即便如此陈老总也十分坚强,没有发出一句呻吟。

1972年1月4日,陈老总的身体已经十分虚弱了,但是口中不时还会说:“党和红军会战胜敌人”,只要精神稍微好点,陈老总就会拿出毛主席的那封信细细品读。

1972年1月6日,陈老总因病去世,毛主席得知这个消息之后整个人都沉了下来,很长时间都不说一句话。

当时毛主席的身体也不好,身体也已经有些迟缓,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内心十分悲伤,昔日的好友就此远去。

毛主席和陈老总的交情十分深厚,多年来两人并肩作战,同时还会一起交流诗词创作,可以说他们是彼此的知己。

因此毛主席在得知陈老总去世之后,立刻就对陈老总的追悼会作出指示,许多重要的领导人都要出席陈老总的追悼会。

之后毛主席的精神就不是很好,吃饭睡觉都变得不规律,经常板着脸不说话,也不愿意见其他人,众人都知道这是毛主席对陈老总去世感到伤心。

到了追悼会当天,毛主席由于身体原因本不应该出席,但是午休的时候毛主席却辗转反侧,一直都睡不好。

当时毛主席的房间里没有钟表,于是就问身边的工作人员现在几点?身边的人回答1点半,毛主席拍了一下沙发之后表示自己要参加陈老总的追悼会。

由于毛主席很少出席追悼会,所以大家都没有准备,但是为了让毛主席顺利出行,汪东兴等人开始立刻进行准备,并且向周总理汇报此事。

众人立刻开始紧急筹备相关的事宜,终于在大家的努力下,为毛主席出席追悼会做好了充足的准备,毛主席一行人也很快来到了现场。

当时毛主席没有进行过多的整理,整个人看上去还有一些憔悴,周总理训斥完身边的工作人员之后,立刻就为毛主席进行了整理。

眼看毛主席整个人都精神了不少之后,他开始进入礼堂与宋庆龄、朱老总、叶帅等人一一握手,之后还看到了张茜迎面走来。

张茜饱含热泪走向主席,内心十分激动,因为毛主席自1944年之后就没有来过八宝山参加追悼会,看到毛主席的到来自然十分惊讶。

毛主席看着悲伤过度的张茜,眼眶也逐渐湿润,他用缓慢的语气说:“陈毅同志是一个久经考验的好同志。”

张茜知道毛主席身体不好,劝毛主席回去休息,毛主席则坚持要带上黑纱,参加完陈老总的追悼会,他希望送自己好友最后一程。

毛主席的举动足见两人之间深厚的情谊,也难怪陈老总会将毛主席的信视若珍宝,张茜看完信后回想起毛主席参加丈夫追悼会时的情形,再度忍不住落泪。

为了完成陈老总的遗愿,也为了毛主席的这一份情谊,张茜打算自己整理陈老总的诗集,然而就在此时,张茜的身体也出现了问题。

诗稿整理顺利完成

在陈老总去世的两个月之后,张茜被查出患有肺癌,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张茜心情凝重,因为丈夫的遗愿自己还没有完成。

张茜并没有被病魔打垮,她下定决心一定要整理好陈老总的诗稿,之后她一边接受治疗,一边在医院开始整理。

但是陈老总的诗稿足足有三百多篇,其中很多都是没有进行过修改的,因此张茜在病重的情况下,想要完成这项工作十分困难。

为了更好地完成陈老总的遗愿,张茜找到了陈老总生前的好友赵朴初,希望他来帮自己一起完成这个工作。

赵朴初面对故人的请求,十分爽快的答应了,随后就不辞劳苦协助张茜进行整理工作,当时张茜饱受病魔的折磨,但一直都没有放弃过工作。

之后张茜甚至痛的下不来床,她只能够让孩子们将稿件念给她听,然后她再进行调整选定,等身体好了一点之后张茜就会继续工作。

张茜每天都会工作几个小时,而且去到哪里都会带着陈老总的诗稿,随时都会进行翻阅整理,有时还会因为想起和丈夫的过往而止不住流泪。

为了能够整理好陈老总的诗稿,张茜也付出了不少的努力,先是对陈老总创作的背景和历史进行考究,后又要考究当时的具体细节,这些都需要张茜去费心。

不仅如此,张茜还拖着生病的身体经常去走访一些陈老总的老战友,了解当时的战争情况,同时还翻阅了不少的古籍,了解以前的历史典故。

张茜的努力是为了能够更好的按照毛主席的指示完成,尽可能多运用毛主席在信中提到的比兴手法,如此一来就需要张茜自己有大量的知识积累。

经过长时间的努力之后,《陈毅诗词选集》的手抄本终于完成了,1972年12月15日,张茜表示自己想去碧云寺看一看。

当时天气不太好,孩子们都说要不改天再去,张茜则表示自己此番出行是为了看看他们父亲几十年前读书的遗址,这样可以更好的感受陈老总的心境。

在孩子们的陪同下,张茜乘车来到了碧云寺,进入寺中,张茜观赏着周围的景色,不禁回想起了1959年和丈夫一起来到这里的画面。

1973年张茜的病情开始变得严重,身体已经无法支撑她继续做高强度的工作了,坚强的张茜为了完成丈夫的遗愿,继续坚持整理诗稿。

后来叶帅来探望张茜,看到她在重病缠身还在坚持工作的时候,内心也十分不忍,于是就安排了一个军事科学院的打字员来协助张茜。

终于在1973年12月,《陈毅诗词选集》整理完成,张茜第一时间就想将这份喜悦分享给毛主席,为此她还准备了两本。

张茜将两份都交给了叶帅,希望叶帅能够将其中一份转交给毛主席,另一份则送给叶帅,同时张茜也向叶帅表达了自己想要出版这份选集的心愿。

叶帅收到之后就转交给了毛主席,不久之后还来到了医院探望病重的张茜,叶帅对这份诗集给出了很高的评价。

1974年全部诗集都打印装订完毕,张茜让孩子们汇总了一份名单,上面的都是陈老总曾经的战友,她希望将诗集送给他们留作纪念。

很快诗集就出版了,大家都对这份诗集高度认可,张茜也完成了丈夫的心愿,安心在医院里面修养。

1974年3月20日,张茜因病去世,此刻张茜的内心是开心的,心无遗憾的去见丈夫,相信陈老总泉下有知也会感到欣慰。

结语

陈老总和毛主席之间的感情十分深厚,在诗词方面的交流也是十分密切的,毛主席的回信和陈老总的珍藏就很好的展现了这一份情谊。

张茜为了完成丈夫的遗愿,虽然身患重病也坚持工作,心中饱含着对丈夫的怀念与感情,诗集的顺利出版也是对张茜最大的回报。

陈老总一生为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除了他的功绩以外,他的诗集也是留给人们最好的怀念,向这位文物双全的老一辈革命家致敬。


以人物带动人文,用文章传递文化”,徽脸文化,致力于发扬安徽文化,宣传安徽人物。为徽文化代言,打造安徽文化第一微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陈毅临终前,叶剑英拿出写有毛主席指示的纸条:我知道你在等什么
毛主席参加陈毅葬礼,看到角落一副挽联,激动地问:此人来了吗?
张伯驹
毛主席去悼念陈毅元帅,紧抓粟裕的手说了一番话,令粟裕百感交集
陈老总的追悼会上,主席在一挽联前驻足,问道:张伯驹是什么人
陈老总送走外宾,在主席床上睡了一觉,醒来后:主席就是主席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