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阴三阳理论体系考述

摘 要:

文章系统考述、总结三阴三阳理论的由来、发展、内涵、分类及运用,认为《周易》的“乾坤六子” 是阴阳三分形成三阴三阳的本源思想,后以天地、人中的不同角度产生象之阴阳与数之阴阳的区分,基于三阴三 阳所取象、数的不同,根据其特性分别与不同的中医理论相结合,对中医经络气血的多少、经脉分布、脉法浮沉 等内容产生指导作用。《伤寒论》全面继承三阴三阳理论,对《伤寒论》的六病分布、虚实寒热、疾病传变、脉 法诊断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三阴三阳数之阴阳象之阴阳伤寒论周易

正文:

由阴阳理论派生而出的三阴三阳理论,在中医的理论、诊法、临床方面都体现出了比单纯的阴阳理论更大的发展性、实用性与指导性。基于三阴三阳理论派生而出的经络理论、五运六气理论及《伤寒论》三阴三阳辨证,在中医的学科特性方面,都具有理论基石的作用。因此,有必要系统性地整理三阴三阳理论体系,对三阴三阳的由来、发展、内涵、分类、运用进行系统总结,以求在全面认识三阴三阳理论的基础上,对经络理论、五运六气及《伤寒论》三阴三阳辨证能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与解读。

三阴三阳的由来

三阴三阳之名最早见于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有完整的“太阳、少阳、阳明、少阴、太阴、厥阴”之名。而关于三阴三阳的由来,目前学术界公认其肇始于《周易》,《易传·系辞上》载:“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是阴阳二分为太阳、少阳、太阴、少阴的最早记录。同时,《周易》中亦表达了在二阴二阳的基础上进一步划分三阴三阳之意,如《易传·说卦传》中的“乾坤六子”,《易传·系辞上》中的“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都表达了由“六”来统摄阴阳之意,只是未列出具体的三阴三阳之名[1]。《周易》中这一“由一而二,由二而三”的过程,在《道德经》论述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由阴阳的划分提升到宇宙演化的角度,阐释了古人“天地-四方-六合”,由盖天说的天地观到浑天说的四方观,再到宣夜说的六合观的宇宙认识论。因此,以“六”为基础的认识论的形成,是二阴二阳必然向三阴三阳演化的客观背景[2]。这一演化过程被《素问·至真要大论》记载为:“帝曰:阳明何谓也?岐伯曰:两阳合明也。帝曰:厥阴何也?岐伯曰:两阴交尽也”[3],在二阴二阳的基础上增加了阳明与厥阴,形成了完整的三阴三阳。

三阴三阳的内涵与分类

三阴三阳的形成经历了由文化、哲学学科进入中医学,并在中医学学科内部发展、完善,并广泛运用的过程。经过秦汉之际的发展,三阴三阳的内涵,大体来讲,不出数之阴阳与象之阴阳的划分,这一点在《素问·五运行大论》中论述得最为详细:“夫数之可数者,人中之阴阳也......天地阴阳者,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3],明确将三阴三阳划分为“人中之阴阳,数之阴阳”与“天地之阴阳,象之阴阳”[4]。

1.人中之阴阳,数之阴阳《素问·至真要大论》云:“阴阳之三也何谓?岐伯曰:气有多少,异用也”[3],明确指出了三阴三阳是在“气有多少”的基础上建立的,而其功用亦因气之多少而有别。而关于三阴三阳气之多少的划分,《黄帝内经》中的论述亦存在不同的观点,见表1。

由表1可看出,针对三阴三阳气之多少的论述主要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其争论的焦点主要在太阳与阳明的二阳、三阳的配属方面。而细致考察两种不同观点的相关文献,可以看出其分类不同的原因在于角度不同。如《素问·经脉别论》载:“帝曰:太阳脏何象?岐伯曰:象三阳而浮也。帝曰:少阳脏何象?岐伯曰:象一阳也,一阳脏者,滑而不实也。帝曰:阳明脏何象?岐伯曰:象大浮也,太阴脏搏,言伏鼓也。二阴搏至,肾沉不浮也”[3],可见其对三阴三阳的划分,更多的是基于脉象表达三阴三阳由表到里的层次,这一点在《素问·阴阳类论》中描述得更为具体:“三阳为经,二阳为维,一阳为游部。三阴为表,二阴为里,一阴至绝作朔晦”[3],其通过经、维、表、里表达三阴三阳的层次性。可见,以太阳为三阳的论述,更多的是表达太阳所主层次更偏表层,而阳明为二阳,在皮表之里,这一点在《素问·热论》中论述得非常清楚,其言“巨阳者,诸阳之属也”“阳明主肉”[3],明确表达了太阳主皮表阳气、阳明主肉的层次性。

而《灵枢·终始》以阳明为三阳,太阳为二阳的论述,更多的是基于气之多少来论述的,其言“人迎二盛,病在足太阳;二盛而躁,病在手太阳。人迎三盛,病在足阳明,三盛而躁,病在手阳明”[5],盛作为一种量词,有倍数之意,可以显而易见地看出,其基于气之多少进行论述的事实。

基于对数之三阴三阳的认识,古人产生了基于三阴三阳的气血多少的认识,是三阴三阳与中医气血理论相结合的具体实例,在《黄帝内经》中共有3处记载,其主要区别在于太阴与厥阴的气血多少的认识,其余大体相同,见表2。此外,三阴三阳作为一种分类方法,类似于五行,产生了三阴三阳脏的概念,如《素问·经脉别论》言:“太阳脏独至,厥喘虚气逆,是阴不足阳有余也......太阴脏搏者,用心省真,五脉气少,胃气不平,三阴也”[3],是三阴三阳理论与脏腑进行结合的一种实践。

2.天地之阴阳,象之阴阳 “远取诸物,近取诸身”是中医取象比类的基本原则,而中医所取诸象从大的角度讲,无外乎天地与四时之大象,三阴三阳亦不例外。

2.1天地之三阴三阳马王堆出土的《阴阳脉死候》载:“凡三阳,天气也;凡三阴,地气也”,明确标示了三阴三阳的天地属性。基于此,在《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中建立了手足十一经的经脉理论,至《黄帝内经》时代演变为手足十二经脉。有关三阴三阳与经脉的配属关系的建立原则,以十二经为例进行说明。十二经脉与三阴三阳关系的确立,与三阴三阳对身体部位的划分密切相关,目前多数学者认为《素问·阴阳离合论》是以三阴三阳对人体进行划分,进而与经脉相联系的主要文献。

《素问·阴阳离合论》开篇即言:“天为阳,地为阴”“天覆地载,万物方生,未出地者,命曰阴处,名曰阴中之阴;则出地者,命曰阴中之阳”[3],明确了以天地作为阴阳的划分标准。在此基础上,根据诸如“前曰广明,后曰太冲”“中身而上,名曰广明,广明之下,名曰太阴,太阴之前,名曰阳明”“外者为阳,内者为阴,然则中为阴”[3],在天地阴阳的基础上确立了圣人南面而立“上为阳,下为阴;前为阳,后为阴;外为阳,内为阴”的阴阳细化原则,参考唐代王冰注文“手之阴阳其气高,足之阴阳其气下。足太阳气在身后,足阳明气在身前,足太阴少阴厥阴气在身中,足少阳气在身侧,各随所在言之”,学者黄龙祥将躯干部足六经定位如图1所示[6]。在此基础上,有学者进一步论述,绘制了头面、躯干、四肢的三阴三阳分域示意图,其绘制原则依据《素问·阴阳离合论》,与十二经脉循行部位相符合[7-8]

2.2四时之三阴三阳数之三阴三阳确立了三阴三阳阴阳气之多少,血气之多少,使三阴三阳的概念得以明确,而天地之三阴三阳,确立了三阴三阳与人体部位的划分,以及三阴三阳与经脉的连属,明确了三阴三阳与人体实体的联系,随着中医学的发展,建立在实体基础上的人体借助四时五行完成了中医理论的抽象化,而三阴三阳亦因与四时结合而完成了其向象之三阴三阳的彻底转化。

三阴三阳与四时的配属,古人做过很多有益的尝试,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载:“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3],将少阳、太阳、太阴、少阴分别与春、夏、秋、冬相对应。《素问·脉解》建立了“正月太阳,九月少阳,五月阳明,十一月太阴,七月少阴,三月厥阴”的三阴三阳与月份的对应关系。以上这些尝试,都对三阴三阳的四时化做出了一定的探索,而现存建立在四时基础上的三阴三阳且成体系的,存在于五运六气之中。其以三阴三阳为基础,四时为媒介,建立了三阴三阳与四时六气相联系的三阴三阳模式,以大寒节气为始,每气60日,分别为厥阴、少阴、少阳、太阴、阳明、太阳,再分别配以所属季节的六淫之气风、君火、相火、湿、燥、寒,而成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少阳相火、太阴湿土、阳明燥金、太阳寒水。且与经络理论相联系,建立了标本中气理论,《素问·六微旨大论》曰:“少阳之上,火气治之,中见厥阴;阳明之上,燥气治之,中见太阴;太阳之上,寒气治之,中见少阴;厥阴之上,风气治之,中见少阳;少阴之上,热气治之,中见太阳;太阴之上,湿气治之,中见阳明”[3],以六淫之气为本,三阴三阳为标,相表里的三阴三阳为中气,建立了人体与六淫之气的统一模式。三阴三阳与四时的联系,使得三阴三阳可以以象的形式被脉法诊断,这一脉诊方法被广泛记载于诸如《脉经·扁鹊阴阳脉法》《难经》《素问·平人气象论》《素问·至真要大论》等诸多篇章中,见表3。以象为基础诊法的确立,为三阴三阳理论的临床化铺平了道路。

三阴三阳与《伤寒论》

三阴三阳理论与诊法的确立,有效指导了经脉医学的临床实践,构建了五运六气医学体系,而其作为一种辨证方法广泛地应用于临床之中,却与《伤寒论》有莫大的关系。因此,本文借助《伤寒论》对三阴三阳的运用,阐释三阴三阳构建《伤寒论》三阴三阳体系并指导辨证的具体实例,以彰显三阴三阳的价值。因宋代朱肱以经络学说解释伤寒病症状发生的机理,强调“治伤寒先须识经络,不识经络,触途冥行,不知邪气之所在”,后世以六经辨证指代《伤寒论》中的三阴三阳辨证,以经络作为三阴三阳辨证的实体,导致《伤寒论》出现诸多不尽与经络相合之处,进而针对三阴三阳的解读出现了诸如“气化说”“六经界地面说”“三部六病说”等学说,都在一定程度上解读了《伤寒论》,而不能尽善[9]。结合以上对三阴三阳理论的论述,笔者认为《伤寒论》辨证方法应称之为“三阴三阳辨证”,以三阴三阳涵盖了象、数三阴三阳,包含了三阴三阳气之多少,三阴三阳分域划分及三阴三阳之象的内涵,可更全面地理解与解读《伤寒论》,以更好地指导临床。

首先,三阴三阳分域明确了伤寒六病的部位划分。依据《素问·阴阳离合论》对人体三阴三阳的分域划分,在以外为阳、内为阴的基础上,可基本明确(身之后)背为太阳,背内为少阴,(身之前)腹为阳明,腹内为太阴,(身之侧)两胁为少阳,两胁以内为厥阴。《伤寒论》对这一分域的运用有诸多条文可以佐证,如太阳病的“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10],少阴病的“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灸之,附子汤主之”[10],可见太阳病与少阴病同与背部相关,而阳明与太阴皆以腹部为病。在分部的基础上,《伤寒论》依据三阴三阳亦确立了由太阳至厥阴,由表到里、由上到下的疾病传变规律。同时,因三阴在三阴三阳的分域划分中,同处身之内在人体中心存在交叉,因此,三阴在疾病发病方面具有重合性,而三阳则泾渭分明。分域的这一特点与《伤寒论》六病欲解时所体现的三阴三阳特性具有同一性,见图2,也即三阴互相交杂,而三阳泾渭分明[11]

依据《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记载的“中于面则下阳明,中于项则下太阳,中于颊则下少阳,其中于膺背两胁亦中其经......中于阴者,常从臂胻始。夫臂与胻,其阴皮薄,其肉淖泽,故俱受于风,独伤其阴”[5],可见太阳病始于项背(身之后),因太阳主表,病位偏上,传与头胸;阳明病始于面膺(身之前),因阳明主肉,病位偏中,传与胸胃;少阳病始于颊与两胁(身之侧),因少阳主三焦,连通表里,故传与胸胁;三阴病始于阴皮薄,肉淖泽,阳气偏少的四肢臂与胻,太阴(脾)主四肢,因此,首犯太阴,传腹六腑,三阴发病具有交杂性,其起始部位相似,且均传与六腑。见图3。

其次,三阴三阳气之多少是伤寒六病病势发展与虚实寒热转化的基础。明确了《伤寒论》的发病部位与传变规律后,伤寒六病的特性亦是需要关注的内容。以三阴三阳气之多少为基础,三阳阳气整体大于三阴,因此在发病上三阳偏实、偏热,三阴偏虚、偏寒,而细分之又各有不同。以三阳病讲,阳明阳气最旺,太阳次之,少阳更次之,而太阳偏表,为发病第一阶段,随着病邪入里,渐入阳明而病势逐渐增强,传少阳则处于表里之间,且阳气偏少,处于表里相传、正邪交持阶段。三阳过后病传太阴,阳气渐少而病势渐弱,由三阴病手足描述可见一般,如太阴“手足自温”,少阴“手足逆冷”,厥阴“四逆厥”,四肢阳气逐渐减少。见图4。

最后,三阴三阳之象为《伤寒论》六病脉法的确立提供了借鉴。依据三阴三阳确立《伤寒论》的发病部位、疾病传变、病势发展,可基本明确伤寒六病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借助三阴三阳之象,亦可对《伤寒论》三阴三阳六病的脉法进行确立。依据阳主外,阴主内,可以浮沉分阴阳,进一步细分,三阳太阳偏表以脉浮为特点,阳明阳气最旺,以浮大而长为特点,少阳阳气渐少,气血稍弱,脉呈收引之势,以弦脉为特点。三阴整体偏沉,太阴手足尚温,脉尚不弦细而呈沉缓,少阴阳气渐少而显微细,厥阴阳气最少,而有阳气来复之机,故有沉细、微缓之别,这一点与《伤寒论》《伤寒例》的记载基本一致。见表4。

小结

既往有关阴阳理论的研究史表明,中医界更关注对阴阳本身的研究,有关三阴三阳的研究更多的集中于对《伤寒论》的解读,但三阴三阳理论更具有与五行理论的可比性,这也是笔者对三阴三阳理论进行系统研究的主要原因。既往针对《伤寒论》三阴三阳的解读,因更多地局限于经络之三阴三阳,未能上升到三阴三阳理论的高度,导致解读总不能尽善而学说众多。在研究中,笔者从三阴三阳理论的由来而论,分别介绍了数之三阴三阳与象之三阴三阳的大体内容。在此基础上对《伤寒论》的三阴三阳进行解读,明确了《伤寒论》之三阴三阳全面继承其之前及同时代三阴三阳理论,兼具人体部位划分、上下表里分类、疾病传变、病势发展、脉诊方法等内容。本文基本呈现了三阴三阳由来、发展、内涵、运用层面的具体内容,初步构建了三阴三阳理论体系,其进一步的完善,有赖后续更细致的研究与论述。

原文引自:蔡超产,徐峰,杨必安. 三阴三阳理论体系考述[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23,38(06):2783-2787.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论三阴三阳/六经辨证
从五运六气看六经辨证(04.11.21中医药报第4版)
三阴三阳的六经概念解析
从五运六气看六经辨证
刘先银经典点说《黄帝内经》“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
一二三辩症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