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毛泽东在延安会餐,对邻桌一位青年说:你是我们延安的“国宝”啊

前言

1939年12月9日,中共中央举办庆祝“一二·九”运动四周年纪念大会。“一二·九”运动是1935年12月9日,发生在北平的数千学生举行了抗日救国示威游行活动,正是这场影响全国的学生运动,掀起了全国抗日高潮。

毛泽东在纪念大会上率先发言,他别出心裁地将“一二·九”运动和五四运动进行了对比,从很新颖的角度解析了这两次运动对中国形势的影响。

来参加大会的人非常多,年仅24岁的于光远忍不住多次为毛泽东的精彩发言喝彩。这是他第一次见党的领袖毛泽东,对毛泽东的讲话印象非常深刻。

于光远

于光远是一个青年学生,他原名叫郁锺正,1915年生于大上海,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是个名副其实的高材生。1937年,于光远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即改名为于光远。

1939年夏天,于光远来到延安。他对党的领袖毛泽东一直很好奇,听说过非常多有关毛泽东的传奇故事。没想到,仅仅来到延安不到半年,就见到了毛泽东的庐山真面目。

科学在延安的艰难发展

国内混乱的社会环境,非常限制科学的发展和研究。延安环境相对稳定,但进行科学研究的资料和器材匮乏。于光远研究物理学,工作很难展开。

抗战中延安旧照会

1940年1月,于光远参加了陕甘宁边区自然科学研究会的筹备工作。筹备小组想向毛泽东汇报研究会的筹备情况,并请毛泽东提一些建议和指导。

毛泽东知道后,就将筹备小组的屈伯传和于光远叫到他住的窑洞,听取汇报。于光远挺高兴,和屈伯传一起去见毛泽东。

两人走进窑洞,见毛泽东正在伏案写东西。

毛泽东听见有人进来,立即起身迎过来,和两人亲切握手。之后,两人进行工作汇报,最后还邀请毛泽东来参加研究会。没想到,毛泽东很爽快就答应了。

屈伯传

于光远之前从没和毛泽东接触过,但毛泽东的态度,让他很吃惊。听说毛泽东日常工作很忙,却愿意参加这样一个自然科学方面的团体活动,这是怎样一种平易近人、鼓励科学的态度啊。

两人聊完工作,怕担心毛泽东时间,就打算起身告辞离开。却被毛泽东拉住,亲切地聊起家常和工作,谈话内容包括自然科学、出身经历、婚姻状况等等。

谈话时间不算长,但毛泽东对科学的鼓励和理解,都令于光远大为惊讶。

2月,陕甘宁边区自然科学研究成立大会正式召开,毛泽东如约到场,还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毛泽东

他说:

今天开自然科学研究成立大会,我是很赞成的。因为自然科学是很好的东西,它能解决衣食住行等生活问题。

有人认为中国历来就没有自然科学,这是不对的。中国自有人类生活以来都要吃饭,吃饭就要进行生产,就有自然科学的萌芽。

只不过过去并没有把自然科学发展成为一个体系罢了。人们为着要在自然界里得到自有,就要用自然科学来了解自然、客服自然、改造自然。

......

于光远

毛泽东用唯物辩证法论证了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格局很高,给全场一千多名科学工作者留下深刻印象。绝大多数科学工作者都没想到,毛泽东这位党的领导人对自然科学有如此深刻的理解。

1940年6月21日,也就是四个月后,于光远再一次和毛泽东有了一次亲密接触。当天,新哲学会在延安北门外的文化俱乐部举行第一届年会。

毛泽东、张闻天都是新哲学会的成员,因此也都来参加了年会。会议氛围相当热烈,大家对毛泽东1938年的著作《论持久战》中一些内容展开讨论。

张闻天

争论的焦点在于,抗日战争这场持久战中“防御阶段”到“相持阶段”之间,是否存在一个“过渡阶段”。于光远用物理学的角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就拿水和玻璃来做例子。水的化学成分比较单纯,所以在固体的水和液体的水之间,就没有过渡阶段;而玻璃的成分比较复杂,所以在有一定形状的玻璃到完全流动的玻璃水之间,就会有既成型又不成型的一种过渡的状态。

......

于光远的这段发言引起了毛泽东的很大兴趣。

于光远

毛泽东和于光远对话

会后,新哲学研究会组织大家一起会餐。在延安的会餐很简单,没那么多规矩,也不会固定座位,大家都是随意落座。非常巧合,于光远和毛泽东坐在一桌,且刚好相邻。

一边吃饭,毛泽东就和于光远聊起天来,毛泽东对于光远之前的发言表示了认同,并深入进行探讨。聊起了物理的一些内容,有人给毛泽东介绍,于光远是清华大学物理系的毕业生。

毛泽东见于光远很年轻,高兴地说:“你这类人才可是我们会延安的'国宝’啊!很好嘛,搞哲学的也要搞自然科学,也要搞社会科学,因为很多问题就是联在一起的。比如刚刚讲的过渡问题,你从自然科学讲到社会科学,就很有想法。”

于光远

这从谈话,毛泽东也许很快就忘了,但对于光远影响很大,尤其是毛泽东那句“因为很多问题就是联在一起的”。于光远后期研究问题,就会联系经济、哲学、政治等多领域的知识。

新中国成立后,每次回忆起和毛泽东坐在一张餐桌进餐和谈话的事情,都不禁感慨自己很幸运。后来,他一直在中国社科院工作,还在各大高校任职。

于光远撰写出版了90多部专著和文集,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的讲话,于光远参与了起草文稿。我国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中的许多重大理论问题,都是于光远较早提出和研究的。

邓小平

于光远单单是稿费收入,就非常惊人,但他自己从来不在乎钱。于光远不爱管钱,每个月,都会请科学处办公室的一位服务员给他在上海的母亲寄一些钱。

然而,这位服务人员见钱眼开,竟然悄悄克扣一部分。于光远一直没有察觉。直到有一次,有人发现这位服务人员多次克扣科学院人员寄出的钱财,被起诉到法院。

法院开庭审理案件,通知于光远出庭作证。结果于光远面对法官的询问,一问三不知,根本不知道自己的钱被克扣了,也不知道被克扣了多少。搞得法庭上下哄堂大笑。

于光远

于光远除了每个月给自己的母亲寄钱,剩余大部分钱,要么是交党费,要么是资助公益事业。比如,如今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最初就是于光远出钱办起来的。

于光远思想很前卫,1999年时,他以84岁高龄开始学着使用电脑。后来,他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开始在网站上写博客,说是自己也要赶时髦。

2013年9月26日凌晨,于光远因病去世,享年98岁。有一次媒体采访于光远,让他多保重,说一百岁时,他们来拍照。于光远笑眯眯地说:“我不过百岁生日,但要出百部著作。”可惜,老人家的愿望没能实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于光远:周扬和我
延安时期怎样发展科学技术
哲学巨圣毛泽东,1937年摄于延安 一张沧桑的脸,一颗
在古屋中感受艾思奇遗留的思想和气息
于光远如何带学生
毛泽东:在延安在职干部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