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鲜为人知的“四七汤”!顺气 调情,让人舒服的小方子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药学高级丛书·方剂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这篇文字,我想和你讨论一个小方子,叫四七汤。

这是啥方子啊?起这么奇怪的名字。

它呀,源于《易简方》,是半夏厚朴汤的变方。它挺管用,但是不著名,不起眼。

其组成是这样的:

半夏150克,茯苓120克,紫苏叶60克,厚朴90克,研粗末,每次取12克,加生姜7片,大枣1个,水煎服。

它能干啥呢?就是行气降逆,化痰散结。

好了,别的咱不说,你来听我讲下面这个故事。

话说有这么一个女子,当时38岁。

怎么回事呢?由于家庭诸多原因,大概从一年前开始,就感觉常常胃胀、嗳气,胸口和胁肋部位也发胀。有些时候甚至欲呕,想吐。但吐又吐不出来什么,顶多有点唾沫口水。食欲不好,大便偏干。

她第一反应,就是自己胃不好,肯定有胃病。但是到医院检查,发现又没啥问题。最后,医院确诊为胃神经官能症。

这可怎么办?患者没头绪,只能挺着。

可是啊,最近这段时间,她挺不住了。症状发作频繁,一旦犯病就胸满而喘,上不来气,胸胁发胀,撑得慌。胃口全无,很不得把胃吐出来得了。

怎么办?她求治中医。

刻诊,患者脉弦涩有力,舌苔薄白而微黄。

结合病史,医家经过一番思量,书方一首。但见——

制半夏10克,川厚朴6克,茯苓10克,苏梗、天台乌各6克,槟榔10克,沉香片3克,炒枳壳6克,炒川楝子10克,炒元胡10克,一共开5剂。

结果如何?患者服药以后,顿觉脘腹胸胁胀满之感消失,不再喘息了,而且不再想吐。但食欲还是不好。

这个时候,原方去川楝子、延胡索、枳壳,加党参10克,大枣5枚,生姜5片,再投5剂。

最终,患者诸证悉平。

这就是医案的基本经过。它最初刊载于1985年的《江苏中医》杂志。

这里头是什么道理呢?

我们还是先来分析患者的病情。她的问题,是肝气犯胃,胃气失和而上逆。

你看啊,这个患者,胸胁胀痛,脉弦涩有力。这个提示,她肝气不疏。肝胆经走胁肋。肝气不疏,胁肋胸胁都会有胀痛、攻撑之感。脉弦,主肝郁。脉涩,可以主气滞。

我们知道,肝属木,脾胃属土。肝木,本来就克脾土。肝气不疏,就直接影响脾胃。所以,患者的胃气也跟着不畅起来。胃气不能正常降泄,所以她食欲不振、欲呕、嗳气。

你看,总结起来,就是肝郁气滞,肝气犯胃,胃失和降。

这个时候怎么办啊?调理肝胃之气,让上逆的气机降下去,让堵住的气机顺起来。你看当时医家的用方——

制半夏10克,川厚朴6克,茯苓10克,苏梗、天台乌各6克,槟榔10克,沉香片3克,炒枳壳6克,炒川楝子10克,炒元胡10克。

这里头,你看吧,就是在干一件事儿,降气理气。半夏,降逆化痰。厚朴,理气除满。苏梗,行气宽中。天台乌药,顺气止痛。槟榔,行气。沉香片,行气而温中止呕。枳壳,理气宽中,行气消胀。川楝子,泻肝气,清肝火。元胡,则行气止痛。

所有这些药,基本都入肝、脾、胃经,共同的目的很明确,让患者肝胃之气不顺、上逆的状态,彻底改变过来。专顺不顺之气。

那现在,我们看看原方里,四七汤扮演了什么角色。半夏、厚朴、茯苓、苏梗,就是四七汤了,对吧?它的作用,在这里就是行气降逆。苏梗和厚朴主要负责行气,半夏降逆。茯苓健脾利湿化痰。也就是说,行气降逆,是医家当时的主要目的。为了达成目的,人家选择四七汤。

所以,你记住了,四七汤的主要功效,就是降逆行气。

其实啊,熟悉方剂学的人都知道,四七汤和半夏厚朴汤特别像,用药几乎一致。但是,二者也有不同。半夏厚朴汤,半夏和茯苓的用量一样。而四七汤原方,你看看,半夏用量独重。所以就降气逆这个意图说,四七汤略强一些。

四七汤和半夏厚朴汤另一个不同之处,就是用了大枣。因此,和胃养胃之功好一些。

总之啊,你记住,四七汤是半夏厚朴汤的变方,功效在于行气降逆,化痰散结,兼可以养胃和胃。主治,和半夏厚朴汤差不多,就是梅核气,咽喉如有梗阻,或胸脘痞闷,或痰涎壅盛,或上气喘急,呼吸不畅。

好了,关于四七汤的介绍,我就说这么多。其实,生活中,用到四七汤的地方挺多。人受七情之扰,气机郁滞,痰气交阻,使得肝胃之气不畅、咽喉不爽、痰多胸闷的情况,很多见。这个时候,四七汤就是调理的小方子。当然,非专业读者,最好还是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同样病在肝胃,肝胃阴虚导致肝胃不和的,不能用这个思路。

    好了,这个事儿,我就说这么多。我感谢你的阅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于四逆散
李东垣治“烧心、胃反酸”的方子!七百多年,谁愿意用心体会它?
慢性咽炎 扁桃体炎?一个张仲景方 化痰散结 各种咽喉问题一扫光
UC头条:胃炎=脾虚 气滞!一张小方子,健脾消胀,巧治胃炎
理气剂越鞠丸瓜蒌薤白白酒汤半夏厚朴汤
中药行气降气:“行气”是行散气滞,“降气”是降下逆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