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饮水越多越好吗?

有西医专家在网上这样说:“每天喝水2000毫升以上就可以保护肾脏,预防便秘,滋润肌肤。所以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喝得越多越好。”

这个观点值得商榷。以下详细分析。

饮水入胃,水是如何代谢的呢?《内经》早有明言:“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从中医来分析,水的代谢与胃、脾、肺、肾、膀胱、三焦等多个脏腑有关。分析如下:

饮水入胃,胃主受盛,兼游溢精气;脾主运化,能气化水湿,使上归于肺;肺为水之上源,肺气肃降,使水道通调,下输于膀胱;膀胱为州都之官,气化则能排出代谢的水湿浊毒。再者,肾为水脏,肾司气化,与膀胱互为表里,而能代谢水湿;三焦为管理水液的器官,有疏通水道,运行水液的作用。

若以上诸脏腑功能和调,阳气健旺,则饮水可以被正常气化吸收,代谢出来的水湿浊毒则能通过小便、汗液、大便等排出体外;若诸脏腑功能失调,阳气气化功能下降,无力代谢水湿,则水湿积滞于体内,即成水毒。

水毒的危害很大。一方面,水毒会导致水肿。水毒属阴,人身一处阳气不足,则一处阴浊积滞。比如,肾阳不足者,水毒往往积滞于下肢,特别是太溪穴上下,导致局部水肿,甚至淹没内踝。若脾阳不振,则水毒会积滞于阴陵泉、三阴交等穴处,导致局部肿大。

另一方面,水毒还会消耗人体阳气,导致阳气更虚。阳虚之人,本来就运化水湿功能下降,若坚持多饮水,超过了人体的气化能力,则会形成恶性循环,让人阳气越来越虚。

那么,到底应该喝多少水呢?我的观点是,凭自己的感觉。人体是最聪明的,要充分相信身体的感觉。想喝,就喝。不想喝,就一定不要勉强。

再者,无论什么时候,一定要喝温水,而不是凉水,因为凉水伤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喝水排毒通便润皮肤?也许你在给自己下毒!
湿气生于脾,源于肝,藏于肾。
五运六气解方剂--五苓散
中医基础理论
良好的睡眠是养生的头等大事,若起夜多该如何调理?
百病皆由痰作祟!坚持做这四件事,健运脾胃,温阳化湿,轻松清掉痰湿浊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