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神经科医生手机里的医学语录

封面摄影:柳迎春老师


前言:在阅读神经病学著作和文献的过程中,有时会碰到一些精炼的、具有指导意义的内容或句子。每当这种时候,我会用手机将把它们拍摄下来,再用“图片扫描文字识别”APP转换成文字保存在手机里,作为自己工作时的参考。

积沙成丘,多年来,也着实积累了不少。

现从中选择一部分,供大家分享。

目 录

1、坚持“先定位,后定性”的诊断顺序不动摇

2、神经系统解剖学最重要,功能神经解剖学是基础

3、清晰与充分的病史和查体的重要性怎么强调也不过分

4、神经系统定位诊断线索

5、拥有了更新的影像技术,临床定位诊断并不过时

6、神经系统疾病定性诊断“包围圈”

7、头痛、头晕、卒中

8、神经科医生的基本品质

一、坚持“先定位,后定性”的诊断顺序不动摇

1、英国所有著名的神经科医生们已经清楚地确立了“先定位后鉴别诊断”的诊断思路。2、放眼现代神经病学,最有效的诊断思路是:根据病史得出诊断,依靠神经科查体证实诊断,参考现代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指导治疗和推测预后。

3、正确诊断神经系统疾病,意味着在解剖学诊断、病因学诊断、临床诊断上均应给予正确的解答。

在诊断的最初,应进行病变部位的诊断(解剖学的诊断),其次进行病因诊断,最后综合患者的年龄或疾病的发病率来决定临床诊断。一定要记住这个诊断顺序。

4、对非危重病人的评价技巧:闻其讲话,观其走路,看其眼神。

5、由于急症的时效性,应主要针对精神状态、运动活动、上位颅神经等指征检查,可取事半功倍之效。

6、神经病学与内科大多数专科的差别在于神经系统特定区域定位的重要性。我们定位病变的大多数客观信息来自神经系统检查,病史经常为定位提供额外的线索。

较经常的情况是,检查提供定位的信息,但病史提供病变的病因信息或诊断。换言之,检查告诉我们病变在何处,但病史告诉我们病变是什么。这一观点对理解神经疾病诊断的方法学是至关重要的。

7、神经解剖学为定位提供了路径图。定位是在神经解剖图上确定损伤部位。

与其他地图一样,我们或者需要有街道名称和号码的地址,或者需要有两条定位明确的街道或路的交叉口。损伤通过神经功能缺损而表现出来,它可为行为的,运动的或感觉的。病变是在两条受损通路的交叉点。

8、神经疾病的诊断如同解谜一样,成为名侦探后可以体会到其中乐趣。如同福尔摩斯一样,即使不去现场也可从被害者(患者)的谈话(病史)推理出犯罪状况(病变部位)和犯人(疾病)。

9、一旦完成了病史和检查,神经系统疾病的评价要继续提出一个初步的诊断意见。

这分为两个阶段:解剖学诊断与病因学诊断。诊断的过程应始终遵循简约原则或奥卡姆原则:最简单的解释是最可能正确的。这意味着应找到一个单一的统一的诊断要胜过多元的诊断,用每个诊断解释患者疾病的不同表现。

二、神经系统解剖学最重要,功能神经解剖学是基础

10、神经系统解剖学,最为重要。神经系统是由非同源性成分所组成。而多数其他的内脏器官都是同质的,疾病的发生受器官功能遭到损害的数量所决定,而不取决于疾病的定位及解剖学特点。

11、神经解剖学确实不易学通,熟悉尤难。其中有些内容摸不着、看不清,并且要求能在思维中形成立体概念,弄清神经系统中各个部位之间的关系,方能应用自如。非有经年累月的反复研读,反复经过临床论证,不能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所以要进入神经科且登堂入室,端的非等闲易事。而要成为在临床工作中游刃有余的神经病学家,还必需有神经生理学、神经病理学、生物化学、神经放射学乃至有关药理学方面的知识。

12、神经解剖学常被医学生认为是他们必须学习的、最缺少兴趣和难懂的专业学科之一。然而,精通临床医学所必须的神经解剖学知识是有限的。基本原则应该用于可被检测的每种不同的神经系统特征。掌握这些简单的原则和对神经系统整体结构的基本理解可以准确的定位诊断。

比如:脊髓始于延髓,终止于第1腰椎。尽管从字义上已确认有许多传导束,但只有三个对临床是有重要意义的。这些传导束包括后索、下行的运动通路(锥体束)及上行的脊髓丘脑侧束。

13、功能神经解剖学应是所有神经症候学推断所依据的基础。病人的主诉与精确的神经系统检查密切结合可为绝大多数神经系统疾病进行准确的解剖学定位。

三、清晰与充分的病史和查体的重要性怎么强调也不过分

14、进行一次全面和仔细的神经系统查体比其他内科查体更为复杂,且更加耗费时间。

15、临床接诊后(病史釆集及体格检查),熟练的神经科医生比临床医学其他分支科室的医生更能够得出一个相对准确的鉴别诊断。与其他大多数的内科专业相比,神经科医生更可能釆用他们的眼睛、耳朵、双手以及头脑就能够了解到些什么,而并不是仅仅依靠技术学的帮助。真正的神经科医生是能够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做出诊断的医生。换一种方式讲,神经病学比任何其他的专业更需要依靠临床遇到的实际情况以及对其现象的解释。

16、一份全面而有针对性的病史及神经系统检查是神经系统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关键。

17、神经病学在医学中独树一帜。良好的病史采集和查体对于疾病诊断十分重要。神经病逻辑性强。医生先要将病变定位到神经系统的某一部分,然后根据定位进行鉴别诊断。影像学技术突飞猛进,但医师必须了解其局限性并合理使用。

18、使用技术性诊断方法,而不仔细采集既往的病史资料并进行常规的神经系统检查,是很容易失败的,在疾病的初期诊断过程中尤为如此。神经病学之所以有很大的魅力和吸引力,就是因为仅仅通过分析既往的病史和基本临床所见,就可以反复思考作出其鉴别诊断。

19、临床病史是医生构建诊断大厦的根基。

20、尽可能把患者的问题(主诉)确定清楚,因其将指引随后的评估朝向或背离正确的诊断。在提出的主诉中,目的是要用一个词或短语描述疾病的性质。

注:常见的神经系统主诉包括意识模糊、语言障碍、认知障碍、情绪障碍、头晕、头痛、无力、抖动、麻木、视物模糊和发作性症状等。

21、在病史釆集过程中,追随每一条思路,不要抢先提问,决不给予提示。让患者用自己的话去说。

22、如果你用三十分钟接诊一位患者,花二十八分钟询问病史,二分钟体格检查,不要在头颅x线或脑电图上花费时间。

23、病史和体格检查为诊断提供了必要的基本事实。通过其他手段获得的事实可能是多余的,甚至可能是一种误导。若辅助检查结果与病史和体格检查所显示的事实不符时,辅助检查结果应退居次要地位。尽管在许多病例中,辅助检查有着决定性意义,然而重要的是,我们要强调鉴别诊断的技能不是靠医生去汇集和联系实验室检查报告的能力所能决定的。

24、洗耳恭听!多听听你的患者的心声!他正在为你提供诊断!

25、临床诊断的过程取决于对将要诊断什么的清楚的了解。因此,清晰与充分的病史的重要性怎么强调也不过分。未获得足够的病史很容易地让患者针对实际上从未经历过的症状进行昂贵的、创伤性、潜在危险的和最终无用的检查。同时,却忽略了必要的和适当的检查。

26、病史最重要的目的是获取患者经历的特殊症状准确的和详细的描述。适当的详细病史经常会提示正确的诊断或至少可严格限定合理的诊断的数目。

27、我们发现一种方法,我们称其为 “事件全程浏览”,对阐明症状的性质和发展是非常有帮助的。 

28、症状发生的先后次序,必需有系统地按照其发展的过程记录下来,最早出现的症状往往是有定位意义的。

29、诊断越是不明确,越是未知,医生就越有可能从多方的检查项目中寻求帮助。指令较多而且较散的检查项目,这样“散弹射击”性、拉大网式的做各种检查,可能使患者对医生的信心产生负面影响。若医生就所要进行的检查项目的理论依据向患者进行简单的解释,患者的依从性就会很好。

30、在一些无谓的和阴性结果的检查上面所耗费的时间和金钱,会令患者的焦虑程度增加,有时甚至会引发患者对医生的不信任和愤怒。做腰椎的CT或者MRI检查、神经传导速度和肌电图检查对于胸段脊髓压迫症的评估并无帮助。神经科医生就像传说中的 Chelm智者那样,在街灯明亮处寻找丢失的钱包,而不从遗失处去寻找,这种情况太司空见惯了。安排一项检查的容易性不应该成为其唯一的适应证。

31、在完成病史收集之后,检查者应该对主诉有清晰的理解,包括病变部位与时间进程,并熟悉可能与主诉有关的既往病史、家族史及社会史,以及系统回顾。这一信息应该帮助指导全身的体格检查和神经系统检查,检查应集中于病史所提示的部分。例如,在一个表现突发的偏瘫和偏身感觉缺失的老年患者,病变可能由于卒中所致, 全身的体格检查应强调心血管系统,因为各种心血管疾病易于罹患卒中。另方面,如果患者主诉手的疼痛和麻木,许多检查应集中于检查受累上肢的感觉、肌力和反射。

32、在神经病学领域,检查往往具有疾病和解剖特异性,所以没有经过深思熟虑的假设推论(就是所谓的试探、摸底法),而开出的撒大网式的检查项目,很少对确定诊断有作用。许多的神经系统障碍性疾病仍然靠临床诊断,而不是靠一项检查就能够完全确诊。

四、神经系统定位诊断线索

33、神经疾病定位诊断线索(从脑到肌肉)

1)脑病变

语言障碍(失语)

失认和失用

视野缺损(影响双眼)

运动功能缺失,感觉缺失,包括躯体同侧面部,上肢

和下肢(病变对侧)

意识,感知或行为改变

“皮质”感觉缺损(实体觉缺失,皮肤书写觉受损等

2)脑干病变

颅神经异常

交叉性偏瘫(一侧颅神经功

能障碍与对侧躯体无力。

3)脊髓病变

感觉或运动平面

混合性上运动神经元与下运

动神经元体征

感觉分离(一侧躯体痛/温觉受损,对侧振动觉/位置觉受损)

感觉/运动分离(一侧躯体痛/温觉受损,对侧运动功能受损)

早期膀胱,直肠或性功能受损4)周围神经/神经根病变

运动受损,感觉受损或二者的受损限于单一周围神经或神经根的分布

疼痛限于单一周围神经或神经根的分布

5)神经-肌肉接头部病变

部分或全身骨骼肌无力和极易疲劳,活动后症状加重,经休息和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后症状减轻。

6)肌肉病变

通常引起近端肌肉的对称性无力和萎缩,没有感觉障碍。

34、在急诊情况下常见急性局灶性无力患者,评价这些患者的决定性步骤是定位引起临床症状的解剖学部位。
有用的方法是,医生在每个病例都要考虑症状是否可被大脑、脑干、脊髓、周围神经或肌肉的一个病变引起。临床病史和神经系统检查是必要的信息来源。
35、神经系统疾病的一个最常见的表现是伴发无力,分析无力的类型以及有无伴随体征是诊断的关键。
在分析任何无力时,首先要考虑的是,无力是由神经系统的哪个水平引起的。当考虑到最周围性至最中枢性病因时,病因可涉及肌肉、神经-肌肉接头、周围神经、神经丛、脊神经或脑神经根、(脑干或脊髓)下运动神经元,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白质 (皮质延髓束或皮质脊髓束 )或皮质。其次要考虑的是,引起无力的身体的部位,是累及一个肢体或一个肢体的一部分,一侧躯体或双侧躯体?如果是双侧性,它是对称的或非对称的,是近端的还是远端的?

五、拥有了更新的影像技术,临床定位诊断并不过时
36、即使在尖端的神经生理学、神经影像学及分子生物学时代,如果意识到其完美的诊断潜力,临床诊断应先于应用其他这些技术之前。临床定位与充分使用辅助检查有特别的联系。
37、拥有了更新的影像技术,比如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及磁共振成像(MRI),是否临床定位诊断就已经过时了呢?我坚信临床定位诊断在对患者的保健中仍然有至高无上的重要性。即使在当今的CT/MRI时代,它的重要性仍然有增无减。确实有这么一些实际情况,而不是在开国际玩笑,神经科会诊只剩下了两种适应证:(1)影像学检查阳性结果(2)影像学检查阴性结果。通科医生常常不去试着对病变做出定位诊断,结果导致了对脑、脊髓的成像定偏了位,或者给患者开出了与最可能的疾病过程毫不相干的一些检查。

六、神经系统疾病定性诊断“包围圈”
38、神经系统疾病九大病因简单记忆技巧,记住:雪橇变遗产,中外感流萤
雪:血管病(血的拟声雪)
撬:脱髓鞘病(鞘的拟声撬)
变:变性病
遗产:遗传病
中:中毒
外:外伤
感:感染
流:肿瘤(瘤的拟声流)
萤:营养障碍和代谢性疾病(营的拟声)
注 :神经系统疾病诊断的核心是定性诊断,定性诊断的核心是病史。“病史告诉我们病变是什么” 就是这个意思。
当然,已有证据表明,一种疾病可以有多重发病机制,比如血管机制、变性机制、炎症机制共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固守教科书上的内容而陷入教条主义和公式化的时候,就会遇到困难。但无论如何,我们用“雪橇变遗产,中外感流萤”这样一个简单的记忆口诀,确可以既能保证定性分析顺理成章,又能避免在病因推导上的遗漏。

七、头痛、头晕、卒中
39、头痛是人类最常见的苦恼之一,在失去工作和看医生的最常见之列也有其存在。任何医学生或医生的知识基础的一个重要部分,应该包括诊断和治疗头痛综合征的能力和确定哪些是严重的。
诊断头痛的关键是病史。
40、在评估头痛患者颅内疾病方面,CT扫描是目前最有用的工具。然而,应该在病史/或体检提示颅内病变时在选择的基础上应用它,而不是作为一种筛查的工具。
41、MRI虽然费用较高,但仍是诊断脑肿瘤和大多数影像学可确诊的继发性头痛的最佳影像学诊断方法。若怀疑有急性出血,应建议做CT。
42、一般来说,如果是人们一生中最剧烈的头痛,如果它是一个新现象(先前无头痛史)或若伴有发热、颈强直、呕吐或局灶性神经症状和体征,那么头痛被认为有潜在的严重性。出现任何的这些症状和体征应对头痛应予以立即评估,在大多数病例做急诊脑影像学检查,如计算机断层扫描(CT)或磁共振成像(MRI)扫描。
43、在评价头痛时有助于记住临床危险信号的记忆方法是由 David dodick博士提出来的。他建议应用 SNOOP,它们代表:
S—全身性疾病/症状/体征(发热、肌痛、体重减轻、恶性肿瘤病史或AIDS);
N—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精神改变、痫性发作、视乳头水肿、局灶性神经科体征 );
O—突然发作(霹雳性头痛);
0—老年(50岁以上新发头痛);
P—头痛模式发生改变(特别是在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上快速恶化)。
当存在任何上述这些情况时,应考虑进行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或)脑脊液分析,以找出继发性头痛的病因。
注:中国学生可以简记为:老年-全身-神经-突然-变化。
44、对眩晕和头晕患者进行神经影像学检查的目的是确定或排除结构性病变。然而,引起眩晕的大多数常见疾病事实上都不会出现影像学异常。
因此,医师应该限制或不要求所有眩晕或头晕病人均进行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不仅仅加重了公共和私人的医疗负担,而且报告中出现的“正常变异”、“无关发现”、良性囊肿”和“年龄相关性改变” 等字眼还常常会给病人带来额外的担忧。因此,应该确定哪些病人需要进行影像学扫描,哪些不需要,尽管这与很多因长期患病而恐惧的患者的观念相悖——患者坚信“自己的大脑里出了问题”。医师应懂得适应和接受这个事实,在一些病例中,对病人进行影像学扫描只是为了让他们安心。
影像学检查最重要的依据是显示有颅神经或CNS病变的临床症状或体征,如眩晕病人合并有较明确的复视、面部刺痛、肢体麻木或瘫痪、单侧耳鸣或听力丧失,以及肢体的运动不协调、无力或感觉障碍等。
45、在进行血管造影之前要有高质量的脑部成像。即使临床病史和表现似乎都提示为闭塞性脑血管病,偶尔也有一些脑肿瘤、硬膜下血肿、动静脉畸形、脑出血和动脉瘤的患者,单纯根据临床无法同血管闭塞性疾病相鉴别。即使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患者,有相应侧的颈动脉杂音可以解释临床症状,CT扫描也可能有意外的发现,诸如多发腔隙灶、皮层下小软化灶或者皮层梗死。
46、任何卒中患者,从卒中发病到进行血管造影检查的时间间隔越短,血管造影片上就越容易解释临床症候群。发病后栓子将会有渐渐分解的倾向,可能错过观察到缺血发病机制的机会。

八、神经科医生的基本品质
47、临床医生的基本品质之一是对人性感兴趣,因为患者保健的秘诀在于关心他(她)们。
48、患者,像艺术,比我们伟大。他有最后的决定权。他比我们活得长。他的痛苦、他的恐惧、他的希望,最后或许他的疾病,我们都可能经受。我们所有的人,最终也都将成为患者。
49、像为自己一样地去为别人做事,就等于别人在为你做事。
50、技术、诊断和治疗选择所增加的复杂性,使得临床医生掌握处理疾病和与患者及其亲属沟通的技巧显得尤为关键。


生命的魅力
            文/诗人小神经

几十载月圆夜
几多思念 几多离别

看遍了山川大河
也不忘归途

尘土之中生灵绵延
或落叶、或开花,或结果
冷风呼唤着秋雨 洒满大地

蛐蛐叫个不停 往来车辆不停

天空中的月亮
时而露出,时而被云层遮掩

泛黄的小草 攀岩到树枝的牵牛花
它们在无言诠释着生命的魅力

或意料外的雷和雨
以及那混杂泥土香气的空气
还有那久别重逢的人儿
诉不完,道不尽的情

呼啸而过的风 要带着冬来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神经内科医生是怎样看病的?--冯周琴
【图文】神经疾病诊断的“23469109”
玩转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 将''''拼图''''游戏进行到底--冯周琴
细致地体格检查对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的核心和灵魂
华山专家经验谈:查体的这些精华,学到就是赚到!
如何循序渐进地诊断神经科病例(文末有福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